曹家篡漢,司馬氏篡魏,原來司馬懿才是三國最大陰謀家

未來在哪 2024-04-14 23:15:18

想必大家都知道,魯迅曾言“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借此狠狠批判了一把《三國演義》的過度美化。然而,這並非羅貫中唯一的渲染強化,曹操的那句“甯我負人,毋人負我”,也被改成了“甯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阿瞞的形象瞬間變得漆黑。

除了諸葛亮和曹操,還有一人更是被妖魔化得徹底,那便是天生一副惡毒相貌、內心肮髒無比的司馬懿。他無時無刻不在提防他人,隨時准備出來害人、吃人,簡直就是獸形獸態。在電視劇中,飾演他的演員一笑就讓人毛骨悚然,活脫脫一個奸雄。

由于《三國演義》在民間的影響力極大,司馬懿奸詐如鬼的形象似乎已成爲人們的共識。在小說裏,曹操首先點破了司馬懿的面相與氣質讓人懼怕。其實,羅貫中就是想表明司馬懿比曹操還要壞得多。

社會複雜多樣,群體之間相互敵對,各種歧視交織並存。就像美國歧視黑人,還搞出了所謂的一滴血原則。而司馬懿背信棄義的源頭,便是他主導的高平陵之變,以及他背棄的洛水之誓。

前面提到,司馬懿犯下了與曹操同樣的錯誤,曹家篡漢,司馬氏則篡魏。但曹操並未公然違背誓言,還善待了漢獻帝,甚至將女兒都嫁給了他。曹丕也讓漢獻帝得以善終。反觀司馬懿背棄洛水之誓後,其子司馬昭又殺了高貴鄉公曹髦,既背誓又弑君。之後晉惠帝當權,天下大亂,五胡十六國肆虐大地。

曆史如同一個任人裝扮的小姑娘。《三國演義》需要反派角色,從國家層面來看,漢末三國魏晉時期,漢朝已然名存實亡,漢獻帝只是個傀儡。蜀國是紅臉,吳國是白臉,魏國是黑臉,而晉國則更黑。

直接以《三國演義》來評判或許有失偏頗,畢竟它只是一部小說。《三國演義》歌頌了封建價值觀中應該歌頌的人,同時也抹黑了封建道德價值觀中應該被抹黑的人。蜀國劉備是漢高祖後裔,有繼承東漢的資格。吳國孫堅、孫策乃至周瑜都是英雄,雖然有些趁火打劫之舉,但明面上仍尊奉漢朝。漢朝滅亡後才不得已自立,在道德上沒有太大瑕疵。吳國在赤壁之戰中還打擊了曹操,似乎也有了點紅臉的底色。

魏國直接逼著漢獻帝禅讓,明目張膽地篡位,在古代可是大罪。曹操極具爭議,魏國曹丕、曹叡有理政之才,掌控著軍政,國家發展良好。

晉國則一代不如一代,司馬昭繼承司馬懿的基業後,掌控朝政還算不錯,卻發生了弑君之事,僅有半個明君晉武帝。

0 阅读:42
评论列表
  • 2024-06-03 07:34

    一統江山歸司馬懿不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