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報:天津娘娘宮與媽祖文化

龍騰津沽 2024-05-14 22:19:01

天津是媽祖文化活躍發展的重要地區之一。舊時的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在天津要舉辦“送媽祖回娘家”的民間酬神廟會,被稱爲“皇會”。改革開放後,天津挖掘媽祖文化,舉辦了春季大典、端午節祈福等系列紀念活動,推陳出新組織媽祖文化旅遊節等。2016年9月,更在塘沽營城鎮蔡家堡村建成世界最高的花崗岩媽祖站像一尊,弘揚媽祖文化。

娘娘宮的由來

天津人稱媽祖爲“娘娘”,天津的“娘娘宮”與海漕興起,行經沽上息息相關。

世界上第一座媽祖祖廟位于中國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島上,是宋雍熙四年(987年)由民間自發興建的,因此說“天下媽祖,祖在湄州”。兩宋三百年間,作爲海神的媽祖信仰不斷發展。宋慶元二年(1196年)福建泉州出現媽祖宮,赤灣也興建了媽祖宮;在北方,宋宣和四年(1122年)在長島所轄的廟島東部,福建船民移送媽祖銅像入顯應宮供奉。祖廟不斷分靈,廟宇逐漸從民間走向官方。

自金章宗完顔璟組織改鑿運渠,使河漕從靜海獨流北行經衛水(南運河),沽上三岔河口成爲漕運樞紐與漕糧集散地。因爲海漕興盛,岸上出現直沽寨。元朝滅金、定都北京(稱元大都)後,視海漕爲生命線,在沽上設海津鎮。

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世祖忽必烈下谕封媽祖爲“護國明著天妃”,三次派官員赴湄洲祖廟致祭,極大地推動了媽祖文化的傳播,以致船民中出現“不拜媽祖不上船”的習俗,媽祖文化也跨越廟島進入海河流域。

【媽祖祭奠(葛沽寶辇會)】

海津鎮大直沽中街與後街間出現了天妃靈慈廟(稱東廟),廟宇管理都由南方人擔任,由此推想很可能也是船民分靈移送而建。泰定三年(1326年)八月,在海津鎮小直沽興建天妃宮(稱西廟),而後丁字沽、陳家溝等處均出現天妃廟,鼎盛時期海河流域建廟達20余座(現存宮廟及相關場所有七處)。而西廟香火鼎盛,延續至今,即今天的娘娘宮。

娘娘與林默

媽祖,原名林默,福建莆田湄洲人。生于宋建隆元年(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時不哭不鬧,故取名黙,小名默娘。默娘在海邊長大,熟悉水性,駕舟自如往來于島嶼間,多次救助遇難船只與漁民,被贊爲“龍女”,深得鄉民尊敬與愛戴。宋雍熙四年(987年)九月九日,28歲的默娘不幸去世。人們捐資修廟,以示懷念。南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1156年),封默娘爲靈慧夫人,這是官方首次對媽祖的褒封。宋紹熙三年(1192年)又晉封爲“靈慧妃”。人們幻想有一種超人的力量能拯救、保佑衆生,媽祖逐漸成爲崇拜與信仰的精神寄托。據統計,南宋、元、明、清四朝,有14個皇帝先後敕封默娘36次。200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媽祖文化列爲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名錄。

皇會成絕唱

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在天津要舉辦“送媽祖回娘家”的民間酬神廟會,被稱爲“皇會”。

(1936年,在天津天後宮舉辦“皇會”的場景)

(《北洋畫報》報道1936年“皇會”)

天津皇會原名黃會。相傳,乾隆皇帝南巡,舟經三岔河口,恰逢舉辦黃會,各會迎駕爭先恐後,表演異彩紛呈,深得皇帝贊譽。賜名“皇會”。清朝後期,皇會活動隆重。華北各地以及南方香客、商販都提前乘車泛舟彙聚津門,駐津沽,觀皇會、拜天妃、販商品、購貨物,促進城鄉物資交流,是皇會曆久不衰的秘密所在。進入“民國”,政局動蕩,皇會走向衰落,由于耗資巨大,不再年年舉辦。據統計,“民國”期間僅舉辦過四次。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12月,蕭振瀛出任天津市長兼冀察經濟委員會主席,他一方面婉拒日本駐屯軍的無理要求;一方面召集商界領袖商議“舉辦天津市曆史沿革之皇會以帶動整個華北商業發展”,力求任內有所建樹。商會主席紀華等人撰文上報,市府批示:“既爲繁榮市面,應予照准。”設辦公地點于天後宮西院內,天後宮各殿彩繪,並貼出黃報,正式向社會公布日期。蕭振瀛與鐵路方面商妥,來津人員票價從優、入津物資免稅等辦法。印刷了《天津皇會考紀》《天津皇會紀念冊》等宣傳品,制作“天後宮門證”贈與來賓。

突然,宋哲元打來電話,擔心中日關系緊張,引發治安事件,要求停辦。蕭振瀛據理力爭,宋勉強同意,原訂皇會出巡四天改爲一日。宋哲元仍不放心,特從北京調一支部隊來津以防不測。

1936年4月11日(農曆三月二十日)天氣晴好,籌備處決定爲娘娘出宮的日子。一大早,“千喚萬喚始出來”的天後娘娘,在宮音法鼓、道衆行香、銮駕、大樂、提燈、提爐、日罩等護衛下,八擡大轎擡著聖母送駕,幡旗招展,鼓樂齊鳴,浩浩蕩蕩。經商鋪林立的宮南街、磨盤街,進東門,過鼓樓,出西門,至橫街子韋馱廟。趕會群衆從四面八方蜂擁而至,市內人山人海。沿途各會表演異彩紛呈,看客前呼後擁,好不熱鬧。最後娘娘駐跸千福寺。整個“迎駕”“接駕”與“出巡散福”環節當天就完成了。而後,娘娘宮接連三天,香客如潮、日夜不休。祝壽當天,戲樓唱大戲,京津名角輪番獻藝,喝彩不斷。天津媽祖文化研究學者羅春榮說:舉辦皇會“表明了天津民衆的骨氣和愛國熱情,也爲天津二百多年皇會史畫上了悲壯的句號”。

(據5月14日今晚報 文/井振武)

0 阅读:0

龍騰津沽

簡介:複合型資深媒體人,重視原創和內容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