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甘嶺戰役:爲什麽美軍沒像對付日軍那樣,用噴火器對著坑道噴

百年曆史老號 2024-04-06 09:40:31

在濃烈的戰火硝煙中,15軍戰士們堅守在五聖山陣地,他們面對的,是敵人瘋狂的炮火攻擊。爲了抵禦這狂風暴雨般的攻擊,他們默默地奮鬥,手中的鏟子和鐵鍬成爲了他們最親密的戰友。他們在堅硬的岩石上挖掘,一寸一寸地向前推進,修築了一條又一條的坑道,總長度達到了驚人的9000余米。

這些坑道如同山脈中的脈絡,錯綜複雜,卻又井然有序。它們深入山體,連接著陣地上的每一個角落,爲戰士們提供了安全的避風港。而在坑道的周圍,他們又挖出了50000余米的塹壕和交通壕,這些壕溝如同巨大的蜘蛛網,將陣地緊密地連接在一起,形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

此外,他們還精心設置了4條反坦克壕,這些壕溝深不見底,足以讓任何坦克望而卻步。而在陣地的外圍,他們又設置了5000余米的鹿砦和鐵絲網,這些障礙物如同鋼鐵長城,讓敵人望而生畏。

這套完整的“四能”坑道體系,是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對抗美軍的底氣所在。它不僅僅是一種防禦手段,更是一種智慧和勇氣的象征。在敵人的炮火下,這套體系如同堅固的盾牌,守護著志願軍戰士們的生命和安全。

然而,面對這樣的防禦體系,美軍爲何沒有像對付日軍那樣,用噴火器對著坑道噴呢?

這就不得不說一下,日軍在硫磺島上構築的坑道。

在充滿緊張氛圍的半島邊緣,日方指揮官栗林精心策劃了一場抗登陸作戰。他深知,戰爭的勝負往往取決于地利與人和,于是他將目光投向了折缽山和元山山地這兩處具有戰略意義的地形。這兩座山脈蜿蜒起伏,如同兩條巨龍盤踞在半島之上,它們的存在爲日方提供了天然的防禦屏障。

栗林深知,要充分利用這些地形優勢,必須構建一套堅不可摧的地下工事。他命令部下采集當地的火山灰和水泥,按照精確的比例混合在一起。火山灰的獨特性質使得混合後的材料既堅硬又耐久,而水泥則增強了其粘結力,使得整個工事更加穩固。

在栗林的指揮下,工兵們日夜不停地挖掘、建造。不久,一片四通八達、通風良好的地下工事便呈現在人們眼前。這些地下工事猶如一座座迷宮,錯綜複雜,讓人難以捉摸。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那些大型暗堡。這些暗堡寬敞明亮,足以容納三四百人,是士兵休息、儲備物資的重要場所。

在栗林的精心策劃下,他還命令部隊挖掘一條總長2.7萬米的地下通道,意圖將所有分散的地下工事緊密相連,形成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這條通道的構想,如同一條巨龍蜿蜒在硫磺島的地下,等待著噴薄而出的那一刻。

然而,戰爭的殘酷現實卻並未給日軍留下太多時間。當挖掘工作剛剛完成1.8萬米時,美軍的已經踏上了硫磺島的岸邊。

栗林知道,此時再想完成整個地下通道的計劃已然不現實。面對緊迫的戰局,栗林不得不做出妥協。他決定將原本的縱深防禦策略進行調整,依托折缽山和元山地區的天然屏障,構築起新的防線。

同時,他命令部隊在沿海灘塗設置“永備發射點和堅固支撐點”,以此作爲灘頭防禦的輔助手段,試圖將美軍阻擊在硫磺島之外。

美國登陸時,栗林明白,與美軍硬碰硬並非明智之舉,于是他選擇了一種更爲狡猾,更爲致命的策略。他命令日軍放棄死拼戰術,對美軍的搶灘作戰采取避其鋒芒的策略。

當美軍先頭部隊如潮水般湧向硫磺島,距離登陸僅500米之遙時,栗林依托暗堡等堅固的防禦工事,集中火力向美軍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他的戰術靈活多變,時而如狂風驟雨般猛烈,時而又如春雨綿綿般細膩。他號召日軍士兵們,以“一換十”去與美軍進行殊死搏鬥。

硫磺島戰役,因此成爲了整個太平洋戰爭中最爲殘酷,也最爲艱辛的兩棲登陸戰役。美軍在這場戰役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他們不僅要面對日軍的頑強抵抗,還要應對硫磺島惡劣的自然環境。然而,他們並沒有退縮,而是憑借著堅定的決心和強大的實力,最終登上了硫磺島。

當美軍成功登陸後,他們迅速行動,將日軍圍困在折缽山與元山內的坑道和暗堡之中。這些坑道和暗堡,是日軍在戰爭初期就精心策劃和構建的防禦工事。

它們深藏于山體之中,巧妙地利用地形和岩石的結構,形成了一個個如同鋼鐵堡壘般的堅固陣地。坑道和暗堡內部錯綜複雜,宛如迷宮一般,日軍士兵在其中隱蔽起來,使得美軍在進攻時遭遇了巨大的困難。

面對這些難以攻克的防禦工事,美軍陷入了苦戰。他們不斷地發動沖鋒,試圖突破日軍的防線,但卻屢次遭到挫敗。每當他們靠近坑道和暗堡的入口時,就會遭到日軍士兵的猛烈反擊。日軍的火力異常凶猛,使得美軍無法有效地消滅他們。

在苦戰的過程中,美軍開始思考新的戰術。他們發現,單純依靠步兵沖鋒和火力壓制是無法徹底消滅坑道內的日軍的。于是,美軍開始尋找其他的方法。最終,他們決定采用火焰噴射器來攻擊坑道內的日軍。

火焰噴射器是一種極具威力的武器,可以噴射出高溫的火焰,將敵人燒死或燒傷。在美軍使用火焰噴射器後,坑道內的日軍被火海所吞噬。他們如同老鼠一樣,無處可逃,只能被火焰燒死或燒傷。在火焰的攻擊下,日軍的抵抗逐漸減弱,最終徹底崩潰。

後來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上甘嶺戰役期間,當志願軍轉入坑道作戰時,美軍爲何沒有使用噴火器呢?這其中有三大原因。

第一,和一個人有關,這個人就是我軍有著“工兵王”、“地雷王”、“爆破王”稱號的傳奇人物王耀南。他不僅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工程兵的創始人之一,更是一位在戰火中磨煉出來的卓越軍事家。

1951年至1952年,王耀南擔任綏遠軍區參謀長。那時,朝鮮戰場上志願軍正面臨著嚴重的防空和防重炮問題。王耀南臨危受命,毅然前往朝鮮。他的到來,如同一縷春風,給志願軍帶來了希望和信心。

在朝鮮的日子裏,王耀南深入前線,親自勘察地形,思考對策。他提出的坑道戰戰術,如同一把利劍,直插敵人的心髒。坑道的設計,既考慮了防禦的需要,又兼顧了實戰的靈活性。王耀南親自指導修建的坑道,如同迷宮一般,讓人眼花缭亂。敵人無論如何搜尋,都難以找到坑道的入口。

而坑道口的處理,更是王耀南的傑作。他巧妙地將坑道口隱藏在山坡、樹林、草叢之中,使得敵人即使發現了坑道口,也難以判斷其真實用途。更爲巧妙的是,坑道口的設計都是對著敵人的方向。一旦敵人誤入其中,便會陷入我軍的重重包圍之中。

可以說,王耀南設計的坑道變得完美無瑕,敵人根本就找不到坑道的薄弱點。即使是找到了坑道的入口,美軍也不敢動用噴火器。因爲這和第二個和第三個原因有關。

第二,坑道火力猛。每個坑道內,都部署著一個排的兵力,他們猶如蟄伏的猛虎,隨時准備出擊。坑道內配備了先進的武器裝備,有機槍、狙擊步槍以及迫擊炮等,這些武器猶如戰士們的得力助手,幫助他們抵禦敵人的進攻。而臨近的幾個坑道,還共享著一門75毫米山炮,它的威力巨大,能夠給予敵人致命的打擊。

這些戰鬥坑道的形狀都是六邊型,它們相互連接,猶如一張巨大的蜘蛛網,將整個戰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這樣的設計,使得坑道之間可以互相支援,當敵軍小部隊嘗試偷襲某條坑道時,其他坑道內的戰士能夠迅速反應,從四面八方鑽出來支援,用猛烈的炮火將敵人擊退。

敵人在剛開始的時候,也曾經試圖使用火焰噴射器來攻擊坑道,然而他們很快就發現,這樣的戰術在這裏根本行不通。因爲坑道內的戰士們早已做好了應對火攻的准備,他們可以迅速撲滅火源,同時還用強大的火力壓制住敵人,讓他們無法近身。在幾次嘗試之後,敵人終于放棄了火攻的想法,轉而尋找其他的進攻方式。

第三,易守難攻。由于坑道口是對著美軍的方向的。這就意味著,如果美軍決定使用火焰噴射器來清除這些坑道,他們不僅有可能燒到自己,還會在志願軍戰士們的猛烈火力下遭受重創。

那麽,美軍爲何不考慮繞道而行,從坑道的後方發起攻擊呢?實際上,這是一個巧妙的戰術布局。志願軍戰士們在設計坑道時,就已經考慮到了這一點。他們精心布置,使得每一個坑道口都如同一道堅固的壁壘,一致對外。無論美軍如何嘗試繞道,他們總會發現自己仍然處于志願軍戰士們的火力覆蓋範圍之內。

想象一下,當美軍士兵小心翼翼地繞過第一個坑道口,以爲已經找到了一個突破口時,他們卻不知不覺地把自己置于了第二個坑道口之前。志願軍戰士們早已做好了准備,他們瞄准了美軍的位置,一旦有敵人出現,就會毫不留情地開火。

在這樣的戰術布局下,美軍始終無法擺脫志願軍戰士們的火力壓制。他們無法安全地使用火焰噴射器來對付坑道內的志願軍,因爲那將意味著他們自己也將陷入危險的境地。

基于上述的三個原因,美國在上甘嶺戰役中對于使用噴火器的想法,可謂是深思熟慮後的明智選擇。他們明白,一旦這種武器被投入使用,其實戰效果恐怕並不如預期的那般顯著。甚至還會給自身帶來無法預料的巨大風險。在瞬息萬變的戰場上,這樣的風險是任何一個指揮官都無法輕易承受的。

于是,美軍轉而采取了另一種策略,他們在上甘嶺的戰場上傾瀉了海量的炮彈,試圖以火力壓制來削弱志願軍的戰鬥力。炮彈的爆炸聲震耳欲聾,彈片橫飛,給志願軍陣地造成了嚴重的人員傷亡和物資損失。然而,即便是在如此猛烈的炮火攻擊下,志願軍依然堅守陣地,展現出了頑強的戰鬥意志和堅韌不拔的鬥志。

上甘嶺戰役的失敗,對于美軍來說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他們驚訝地發現,志願軍坑道防線竟然成爲了一道堅不可摧的屏障,如同一道深不見底的死亡深淵,令他們望而生畏。這場戰役的失利,讓美軍對于志願軍的戰鬥能力有了全新的認識,也使得他們開始重新思考未來的戰術和戰略部署。

120 阅读:51475
评论列表
  • 2024-04-06 10:49

    致敬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點贊][點贊][點贊]

  • 2024-04-06 21:46

    美軍根本沒有使用噴射器的機會。我軍坑道在美軍的反斜面上。山頂是陣地。美軍炮火覆蓋,但打不到背面坡的坑道。美軍進攻,我軍從坑道出來爬到山頂阻擊。我軍不敵,傷亡較大,部分退回坑道。美軍占領山頂,我軍炮火覆蓋加梯次陣地阻擊,美軍到不了反斜面,只能退。我軍補充人員和物資進坑道。雙方反複拉鋸。我軍以800人的補充連阻擊了美軍兩個團6000人的進攻。

    qzuser 回覆:
    你這個才是對的,小編說了那麽多一句也沒在點子上
    小林子 回覆:
    小編寫的啥玩意
  • 2024-04-06 21:29

    致敬偉大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精神永放光芒!!!

  • 2024-04-06 19:51

    我覺得就是因爲志願軍太勇猛,越戰的時候,美軍一樣使用的噴火器,我們打越南的時候也一樣使用的噴火器,而越南人的坑道就是學我們中國人的。所以不存在因爲坑道構造而限制噴火器。要麽沖不上來。要麽沖上來的時候志願軍跟他拼刺刀。哪裏還輪得到噴火器的發揮?

    秋夜絲雨 回覆:
    美軍是能在上甘嶺用噴火的,上甘嶺的陣地白天是美軍的,他們想幹嘛就幹嘛,晚上志願軍又搶回來,就是這樣磨鋸的,但是上甘嶺坑道的開口是背向美軍陣地的,要使用噴火器,就失去美軍陣地保護,危險性太高,這就是美國人放棄火攻的原因,越南的地道是面向敵軍的火力點,被敵軍火力壓制就只能往洞裏跑,噴火兵危險性降低很多,上甘嶺的火力點都在表面陣地上,坑道裏的部隊要搶回陣地,需要從坑道口往山上攻,坑道只是藏兵,不是火力點,這就是區別,硫磺島的坑道也是火力點,面向登陸部隊的防禦火線,用予保護防守人員的,相對的,上甘嶺防禦將士保護就差很多,他們只有表面陣地上的掩體,受到大規模炮擊的時候,只能撤回坑道,跑擊結束就離開坑道,跟進攻的美軍拼速度搶占陣地,他們的掩體也以爲炮擊失去防護能力
    永往值錢的牛 回覆:
    我們打猴子,是有地圖的,而且還有建造的匠人跟隨。而且難打的直接從通風口下去埋了炸藥,直接活埋。
  • 剛剛 64
    2024-04-06 19:23

    硫磺島是孤島,日軍死一個沒一個也沒補給,上甘嶺美國沒能切斷我軍後方人員和物資補給。

    ^0^執子之手^ω^ 回覆:
    送一個蘋果都能當排長。問題是美國還沒走到坑道口都被打死了。
  • 2024-04-06 23:20

    志願軍挖的坑道在山背面,跟硫磺島沒有後方補給,地理縱深不同,防禦工事理念更加完全不同。

  • 湧泉 38
    2024-04-06 23:27

    戰場上機槍手及噴火器操作士兵,都是狙擊的重點目標。噴火器一旦被擊中,爆炸自傷後果嚴重,密集的炮擊也是美軍用不上噴火器的原因。

  • 2024-04-06 19:53

    因爲當時烏粉少,都有信仰[得瑟]

    毫無光明可言 回覆: 不是剛開始不錯
    中國人可以吞下核彈,美國人不行[得瑟]
    不是剛開始不錯 回覆:
    直接下場打三年了,還怎麽鬧大,難道真扔核彈?
  • 2024-04-06 20:45

    坑道挖在反斜面,後面有炮火支援,

    放眼天下 回覆:
    對飛機而言反斜面是不存在的,陸地上的世界兵王們才是歐美聯軍無法戰勝的力量。
    有個朋友 回覆:
    對頭[點贊]另外還有彎曲的構造[笑著哭]不是那麽容易進攻的
  • 2024-04-06 19:39

    好像是因爲坑道口對著我們這邊吧[得瑟]

    想我的鴕鳥之王 回覆:
    小編亂寫,應該是背對美軍。圍成一圈。打那個口都會被其他口看見群毆。去火力圈裏面噴火是找死,而且這樣才會有可能噴到從坑道背面沖上來的己方人員。
    非鵝不或 回覆:
    你說對了,坑道口在反斜面
  • 2024-04-06 22:37

    除了人的問題外,還有就是,我們在上甘嶺是和大後方保持暢通的,人員和物資隨時可以補充,琉璜島完全是孤立的,失敗是必須的!

    司徒有虛名 回覆:
    我說的是整個戰役,不是某個時間段暫時的困難,上甘嶺出現過一個班排連,多次人員補充的情況,美軍都覺得爲什麽一個連這麽多人!
    氼孖赑 回覆:
    是的,戰後統計後勤運輸人員傷亡占總傷亡人數的14%,這個比例基本是空前絕後了
  • 彭彬 29
    2024-04-06 19:30

    噴火器也是近距離殺傷武器,攻不到坑道口就用不上

  • 2024-04-06 20:15

    寫的真好,大開眼界

    田野 回覆:
    看了電影吾出來的理論?[笑著哭]
    qzuser 回覆:
    好在哪裏[摳鼻]
  • 2024-04-06 20:31

    把地雷戰龜田的劇照也搬上來[呲牙笑]

  • 2024-04-06 20:27

    距離不夠,噴什麽火

  • 2024-04-07 07:25

    偉大的志願軍英雄萬歲!

  • 2024-04-06 17:42

    坑道裏放迫擊炮??

  • 2024-04-06 21:58

    廢話太多

  • 米湯 11
    2024-04-07 01:02

    美國近不了身上來就把灌給打爆了

  • 老李 10
    2024-04-07 11:19

    上甘嶺戰役之時,蘇聯援助的重裝備都已經就位了,志願軍同樣也可以轟擊表面陣地,美軍沒機會抵近噴火。

  • 沖鋒槍普及了

  • 2024-04-07 06:54

    肯定有人會說因爲美軍仁慈所以沒用

    用戶18xxx32 回覆:
    背對美軍的洞口,美軍噴毛線?白天陣地是美軍的,夜晚陣地是我們的,人家都是用大炮轟炸我們,炸完就上來,然後我們再出去跟美軍搶陣地!所以呢?美軍噴毛線?
  • 2024-04-07 07:00

    胡說八道,你以爲自衛反擊戰沒有嗎

  • 2024-04-07 13:16

    坑道作戰,志願軍迫不得已的戰法。一開始是爲了防炮,後來變成一種戰鬥方式。開始時飲用水是最大的難題,後來用儲冰的方法解決了難題。

  • 2024-04-07 08:19

    還噴火器,空投凝固汽油彈燃燒彈燒一夜,陣地都被燒成焦土,第二天又被志願軍打斷沖鋒

  • 2024-04-07 11:30

    美國問題是要走到坑道口啊。美國要占領火炮總要停下。停下了就是輕武器對抗了。輕武器對抗我軍有優勢。

  • 2024-04-10 13:51

    又是一個忽視背景只談戰術的論點,試想一下,上甘嶺在硫磺島會怎樣?全面圍與單面攻,結局就是上甘嶺與硫磺島。背景不同,再加人的因素和合理戰術才有經典的上甘嶺戰役。說穿了,硫磺島是死地,上甘嶺不是!

  • 2024-04-07 11:48

    磚窯裏的太君,應該是被李向陽用20響崩了……

  • 2024-04-07 16:17

    別他媽放屁,上甘嶺美軍大量使用火焰噴射器!

  • 2024-04-06 19:27

    八卦連環陣[點贊]

  • 2024-04-07 06:43

    美國鬼子是非常殘忍的,踢掉了冰雕連的腦袋和胳膊。一些二鬼子總是在美化他們,應該引起重視。

  • 2024-04-06 21:15

    爲什麽不灌汽油

    白衣卿相 回覆:
    你來說說怎麽個灌法
  • 2024-04-07 11:11

    這文章是邏輯鬼才寫的嗎?

  •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保和平,爲祖國,就是保家鄉,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緊,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

  • 2024-04-08 07:57

    用肯定是用了的,戰爭一開,只要有能快速消滅對手,啥武器好用就用啥武器。我們看到的影視爲了需要大多數時候已經淡化了真正戰爭的殘酷場面。有時候說別國的戰爭片相對真實有視覺沖擊力就是這樣。所以我們的志願軍先輩是真的不容易

  • 2024-04-11 18:53

    狗嚼蛆!一派胡言。一,上甘嶺坑道是在反斜面,好多大俠已經指正。二,上甘嶺坑道,先是朝鮮戰場上戰士們爲防炮挖的防空坑。陳庚入朝後調研發現後,總結經驗,提出思路,大力推廣,全軍挖連起來,功能齊全的坑道。 請尊重曆史,尊重前輩!

  • 2024-04-07 18:08

    張狂的 麥克阿瑟 最悲催。 聰明的李奇微最痛苦。 悲劇的 克拉克 最無奈。

  • 2024-04-07 10:47

    噴火器射程短

  • 2024-04-06 23:22

    寫的走心點好嗎,九千米隧道,看玩笑呢。

  • 2024-04-08 15:03

    不是沒用,而是無效

  • 2024-04-08 21:14

    王耀南唯一獲得蘇聯二級紅星章的中國人。

  • 2024-04-08 10:06

    上甘嶺美軍只是戰領了部分地面陣地,像坑道口等地方,美軍並沒有完全控制,所以沒辦法,如果完全控制坑道口,地道內的人就會非常被動,比如被灌注汽油,煙霧等,基本無法抵抗。

  • 2024-04-08 21:12

    狙擊步槍?[笑著哭]

  • 2024-04-08 23:10

    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萬歲

  • 2024-04-09 15:49

    你以爲美國人好心?他們能靠近坑道再說這個吧!

  • 2024-04-12 22:46

    別的我都懂,就是小編說在坑道裏用迫擊炮打擊美軍我實在是想不明白

  • 2024-04-11 07:24

    硫磺島戰役美軍陣亡6821人。上甘嶺戰役美軍陣亡365人。這不能對比

  • 2024-04-07 14:57

    你怎麽知道沒有用過?

  • 2024-04-06 22:18

    因爲坑道是拐彎的

  • 2024-04-07 05:53

    日軍用的三八槍,單發子彈。志願軍用的是沖鋒槍,火力很強,很難靠近。

  • 2024-04-07 20:39

    美軍用過火焰噴射器,沒有效果。不了解曆史就瞎編?

  • 2024-04-12 14:38

    老美沒用噴火器?邱少雲怎麽犧牲的?他們動用的噴火器可不少,各種武器都用過。

  • 2024-04-12 19:25

    寫的亂七八糟。錯別字一大堆

  • 2024-04-07 00:36

    坑道陣

  • 你們在搞地道戰的時候就已經積累了很多經驗

  • 2024-04-07 14:08

    毒氣,火焰噴射器,燃燒彈,就差動用原子彈了

  • 2024-04-07 09:25

    如果把每一個坑道的入口炸塌,如何?

    踏浪 回覆:
    沒有如果,敵人靠近不了每個坑道口
  • 2024-04-13 10:36

    小編連什麽是反斜面都不知道。還長篇大論這麽多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