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天玑開發者大會,看盡聯發科對生成式AI時代的野望

IT之家 2024-05-14 09:19:32

2022 年 11 月,ChatGPT 輕輕振動蝴蝶翅膀,爲全球帶來了一場生成式 AI 的技術革新風暴,如今,千行百業都在被 AI 改變甚至顛覆。

隨著生成式 AI 從發展邁向應用,端雲結合將成爲主流的部署模式,特別是端側生成式 AI 的發展正越來越受到重視。讓用戶可以從終端側不聯網就能獲得多數基于生成式 AI 的服務,成爲很多企業的願景,而目前人們使用最高頻的智能手機,無疑就是端側生成式 AI 的第一突破口。

因此,眼下“AI 手機”正成爲整個行業無法繞過的發展方向。不過不可否認的是,AI 手機仍處在早期發展階段,AI 究竟會如何改變智能手機,還有很多問題亟待探索。

5 月 7 日,聯發科以“AI 予萬物”爲主題舉辦了天玑開發者大會 2024(MDDC 2024),透過這場大會,IT之家看到了關于生成式 AI 手機諸多未知的回答,更看到了作爲端側生成式 AI 最早探索者之一的聯發科,是如何在風暴中完成從技術引領到生態革新的角色升級的。

生成式 AI 推動智能手機産業邁進,未來已在眼前

盡管“生成式 AI 手機”的時代尚未真正到來,但好消息是,生成式 AI 已經能爲智能手機市場帶來正面的影響。

根據 IDC 最新的季度報告,2024 年第一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約 6,926 萬台,同比增長 6.5%,延續去年底反彈勢頭,且市場表現高于預期。

同時 IDC 預測,2024 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將達到 11.97 億台,同比增長 2.77%,2028 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將達 13.03 億台,5 年 CAGR 將達到 2.27%。

智能手機市場將邁向一個新的增長周期,而生成式 AI 手機的普及,就將是這輪新周期的主要推動力之一。

聯發科在這次天玑開發者大會上聯合 Counterpoint 與衆多生態合作夥伴發布的《生成式 AI 手機産業白皮書》對生成式 AI 手機做了定義:利用大規模、預訓練的生成式 AI 模型,實現多模態內容生成、情境感知,並具備不斷增強的類人能力。

同時,生成式 AI 手機需要具備支持大模型的本地部署、提供自然的交互方式、多模態內容輸入與輸出以及擁有實現上述特征的硬件規格 4 個特征。

而根據 Counterpoint 的數據,2023 全年出貨的 11.7 億手機中,只有不足 1% 的手機滿足生成式 AI 手機定義。2024 年,生成式 AI 手機將開始普及,預計 2027 年滲透率會達到 43% 左右。Counterpoint 預計生成式 AI 手機存量規模將會從 2023 年百萬級別增長至 2027 年的 12.3 億部。

可見,生成式 AI 手機未來有非常巨大的想象空間,而這樣的想象空間,需要整個行業從現在開始一點一點地發展、建設。

所謂“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只是這土該怎麽“累”?換句話說,生成式 AI 手機的技術、生態、應用和市場該如何建設,才是當下最關鍵的問題。

而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清楚生成式 AI 手機發展目前呈現出來的特點、趨勢以及面臨的問題。

而通過參加本次天玑開發者大會 (MDDC 2024),IT之家也做了一些總結。

端雲結合將是生成式 AI 部署的主流模式,同時,端側部署生成式 AI 具有低時延、安全隱私、個性化和自由度高等獨特的優勢。

多模態能力將是實現生成式 AI 手機願景的關鍵,它將爲 AI 手機開啓全新交互體驗,並在更遠的未來推動 AI 智能體的成長。

多模態的趨勢下,端側部署更大規模的大語言模型(LLM)將成爲必然,從而讓參數規模快速增長,對生成式 AI 手機的算力、性能將是一個巨大挑戰。

對于開發者而言,在端側部署生成式 AI,目前還面臨終端硬件多樣、大模型移植到終端運行難度大、開發工具鏈缺乏,應用開發難度大等問題。

推動生成式 AI 手機産品和應用生態的發展,離不開以上四個方向的關注點。聯發科想要實現生成式 AI 終端普及、構建 AI 新生態願景,也必須沿著這些方向,逐步升級技術和産品,與産業鏈合作,逐步解決行業在硬件、軟件和應用生態方面存在的問題。這將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從技術引領者到産業變革者,聯發科角色全面升級

說到長期,其實聯發科之于 AI,也已經是一個長線的布局和投入。

2016 年,AlphaGo 在與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的對決中一戰成名,讓人們驚覺 AI 的強大,而聯發科也開始了對 AI 的投入。

2018 年,聯發科在 Helio P60 SoC 中首次內建了多核心人工智能處理器 APU,主要用于手機拍照、人臉識別場景。

2019 年,第一代天玑芯片天玑 1000 問世時,其新一代 APU 加持的 AI 性能就在蘇黎世 AI Benchmark 跑分榜單上沖到第一。

……

可以看到,聯發科很早就開啓了對端側 AI 領域的投資和布局,可以說是端側 AI 技術最早的引領者之一。正是如此長期積累的 AI 技術深厚功底和豐富經驗,讓聯發科能夠在生成式 AI 時代快人一步,提前邁向自我競爭級別的提升。

我們知道,生成式 AI 時代,聯發科這樣的頭部芯片設計公司將發揮比過去更加重要的作用,他們不再是過去僅在技術層面上引領者,而是要成爲助力行業構建從芯片設計到大模型,再到工具鏈的全局解決方案的賦能者。

就像聯發科無線通信事業部生態發展資深總監章立在采訪中表示,百川智能 CEO 王小川曾說,做搜狗的時候從來不見芯片公司,做了大模型不得不見。這是 AI 時代很重要的表現,開發者能實現生成式 AI 的技術創新,將離不開芯片公司的支持。

其實早在 Helio P60 推出時,聯發科就配套提供了 NeuroPilot 軟件開發工具套件,讓開發者能夠基于該平台輕松將各種創新的 AI 應用推向市場。這些年來,聯發科已經憑借 NeuroPilot AI 開發平台構建了不錯的 AI 生態。

生成式 AI 爆發後,聯發科也第一時間將生成式 AI 技術引入到天玑 9300 旗艦移動平台,第七代 AI 處理器 APU 790 就是專爲生成式 AI 而設計,支持終端運行至高 330 億參數的 AI 大語言模型,還通過先進的硬件壓縮技術 NeuroPilot Compression,大幅減少 AI 大模型對終端內存的占用,讓生成式 AI 在端側流暢運行。

不僅如此,聯發科在行業首次將生成式 AI 技術引入到中端移動平台天玑 8300 上,至高支持 100 億參數 AI 大語言模型,推動了生成式 AI 向更廣泛的消費市場普及。

聯發科還在大模型方面發力,在今年 3 月推出了名爲 MR Breeze-7B 的全新開源大語言模型(LLM),尤其擅長處理擅長處理繁體中文和英文。

此外他們還在大模型在終端落地方面積極和模型廠商合作,比如今年 3 月底聯發科就和阿裏雲通義千問達成深度合作,在天玑 9300 移動平台上完成通義千問大模型小尺寸版本的端側部署,更早之前聯發科還和百度聯合發起飛槳和文心大模型硬件生態共創計劃,共同推進聯發科硬件平台與飛槳和文心大模型的適配,實現大模型在端雲的協同工作。

而本次天玑開發者大會,聯發科讓我們進一步看到了在生成式 AI 産業生態革新方面更全面更深入的角色升級和轉變。

我們還是回到前面談到的四個點,生成式 AI 端側部署和多模態交互越發重要,對硬件側的性能和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聯發科在本次天玑開發者大會上特別發布了全新天玑 9300 + 旗艦 5G 生成式 AI 移動芯片,延續了全大核 CPU 架構,官方宣稱其率先在端側支持 AI 推測解碼加速技術,同時支持天玑 AI LoRA Fusion 2.0 技術,提供更高效和個性化的生成式 AI 體驗。此外,天玑 9300+ 支持前沿主流的生成式 AI 大模型,可爲用戶提供文字、圖像、音樂等端側生成式 AI 多模態創新體驗,爲生成式 AI 的應用奠定了基礎。

不誇張地說,天玑 9300 + 是專爲完善終端側生成式 AI 體驗而作的升級,它在生成式 AI 的計算能力、大模型性能以及技能擴展能力等方面,爲生成式 AI 手機時代的到來在“終端”這個層面進一步夯實了基礎,同時也是天玑 AI 生態戰略“芯片、模型、應用”中關鍵的“地基”環節。

在芯片基礎之上,聯發科在本次天玑開發者大會上還推出了全新“天玑 AI 開發套件”,它的出現,可以解決開發者在打造生成式 AI 應用時面臨的終端硬件多樣、工具鏈缺乏等讓人頭疼的問題。

天玑 AI 開發套件包括快速高效的 GenAI 最佳實踐、覆蓋全球主流大模型的 GenAI Model Hub、高效提升性能的 GenAI 優化技術和 Neuron Studio 一站式視覺化開發環境等四大模塊,爲廣大開發者提供“快、全、強、易”的專業開發體驗,賦能終端生成式 AI 應用開發全流程。

如果說芯片是土壤,應用是在土壤上開出的花朵,開發者就是建設生態的原定,這個過程中工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目前在端側生成式 AI 領域中的工具鏈非常匮乏,尤其在手機端,如此大體量的消費終端中其實是沒有工具鏈來發展生成式 AI。而隨著“天玑 AI 開發套件”的推出,聯發科率先成爲在手機端提供完整生成式 AI 工具鏈的企業,而且不僅是手機端,還覆蓋了其他消費終端,這對于整個終端側生成式 AI 行業來說無疑也具有開創和引領的意義。這樣的開發環境,更會大大激勵開發者們利用這些工具打造豐富而極具創意的生成式 AI 應用。

而爲了進一步賦能開發者,推動整個應用生態往生成式 AI 遷移,聯發科還在本次大會上聯動阿裏雲、百川智能、傳音、零一萬物、OPPO、榮耀、vivo、小米等合作夥伴共同開啓了“天玑 AI 先鋒計劃”。

該計劃面向全球開發者,致力于整合聯發科與産業生態夥伴資源,爲勇于探索和創新的開發者提供開發資源、技術支持和商業機會,助力開發者在搭載天玑芯片的終端設備上打造創新的生成式 AI 體驗,加速萬物 AI 時代的到來。

作爲芯片解決方案提供商,聯發科站在生成式 AI 生態萬千交叉路口的關鍵節點上,因此天然被賦予了生態連接者和賦能者的使命。無論是上遊的模型,還是下遊的終端、應用廠商,都需要通過芯片提供商的連接,形成生態合力。而“天玑 AI 先鋒計劃”就爲整個生成式 AI 生態凝聚力的呈現提供了契機,它將整個生態中不同的參與者聚集在一起,讓大家共同探索,尋求共識,共同推動生態發展。只有這樣,生態才能持續成長、擴展,從而更快地推動爆款應用的出現。

從這一角度看,聯發科作爲連接者和賦能者的關鍵意義展露無疑。

而所有這些努力,目前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比如在本次天玑開發者大會上,我們就看到聯發科和阿裏雲通義千問、Cocos、Honor of Kings、虎牙直播、酷狗音樂、美圖、全民 K 歌、騰訊 AI Lab、小紅書等數十家生態夥伴一起展示的全場景、精彩的生成式 AI 應用。

在大會展示區,IT之家也對這些應用做了體驗,比如酷狗音樂利用聯發科天玑 9300 端側生成式 AI 能力打造的歌詞生圖功能,可以根據歌詞生成個性化的播放器背景圖和專輯封面圖。

還有抖音將多款 GAN 實時特效帶到了聯發科天玑平台上,包括讓抖音最複雜的 AI 模型能夠流暢出色地跑在天玑 APU 上,讓用戶的視頻創作更加充滿趣味。

星速追光,天玑遊戲體驗再升級

除了上面這些豐富的硬件、軟件應用生態,還有一個特殊的應用類型也是聯發科重點關注的場景,就是遊戲。聯發科無線通信事業部副總經理陳一強在談到和 Arm 的合作時表示,遊戲是 AI 最好的實現場景,因爲遊戲是獨立完整的自己的場景,可以提供更多的試錯空間,並且因爲它是娛樂內容,很多東西都是想象的空間,現在 AI 是完全在滿足這個需求。所以聯發科用多年來和遊戲開發者合作的經驗賦能 Arm GPU IP 的規劃,滿足頂尖的遊戲開發者,去賦能做遊戲內容的能力。

當然,以 AI 賦能移動遊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但本次開發者大會,聯發科也宣布專門針對移動遊戲體驗的星速引擎迎來全面升級。

全新升級的星速引擎可以借助自適應技術軟件開發套件和硬件光線追蹤技術,通過精准的性能管理、光線追蹤效果優化、網絡質量監測等關鍵技術,助力遊戲開發者打造畫面更逼真、流暢,觸控和網絡響應速度更快,續航更持久的優質體驗。

此外,聯發科還積極與 Arm、Google、Khronos,以及 Unreal Engine 團隊在內的産業合作夥伴共同進行前沿技術的探索,持續賦能高速拓展的天玑遊戲生態圈,讓更多開發者基于天玑移動平台對遊戲體驗的變革和創意能夠深入到遊戲內容和玩法層面,從而帶來更具沉浸感的體驗。

結語

總體來說,本次聯發科天玑開發者大會的召開,一方面爲生成式 AI 手機在定義、技術規範統一、生態建設等方面的問題做出了適時的回答,同時更引領了移動生態基于生成式 AI 的關鍵革新。

這是聯發科首次召開天玑開發者大會,也首次讓我們看到聯發科對于生成式 AI 手機在技術、産品、生態等環節全鏈路的布局與投入。他們正在引領全生態迎接生成式 AI 手機的到來,並且爲生態夥伴和開發者提供了一系列的解決方案,比如天玑 9300 + 爲端側生成式 AI 提供了最強的硬件支持,而天玑 AI 先鋒計劃的啓動,也讓我們看到聯發科對于引領移動 AI 生態昂揚向上的決心和對開發者的誠意。

而通過這些努力,聯發科將整個生成式 AI 産業生態夥伴的力量融合、集結了起來,然後高效地賦能開發者,加速建構從雲端到終端的 AI 新生態,大大促進了生成式 AI 技術在智能終端上的普及和發展壯大。

也許,“生成式 AI 手機就要用天玑”,在不遠的未來,就會成爲一個新共識。

0 阅读:53

IT之家

簡介:愛科技,愛這裏 - 前沿科技人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