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駕駛網約車將上市?“小馬智行”沖刺IPO或成自動駕駛出租車“第一股”

電商中心曹叔 2024-04-25 10:10:11

4月22日,估值高達85億美元的國內自動駕駛企業小馬智行,赴美IPO近日獲中國證監會備案,自動駕駛出租車或將迎來“第一股”?

出品丨網經社

作者丨十九

審稿丨雲馬

一、自動駕駛最大“獨角獸”擬赴美上市

據證監會網站4月22日發布的《關于Pony AI Inc.(小馬智行股份有限公司)境外發行上市備案通知書》,小馬智行擬發行不超過98,149,500股普通股並在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或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

小馬智行成立于2016年,是目前中國估值最高的自動駕駛公司。此前小馬一直聚焦于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ruck(自動駕駛卡車)兩大領域,希望一步到位實現無人駕駛,取代駕駛員。

2023年10月,小馬智行獲得了沙特阿拉伯王國新未來城旗下投資基金的1億美元D2輪融資。雙方將在沙特新未來城成立合資公司,小馬智行的Robotaxi車隊、自動駕駛生産制造及研發中心都將在此落地。該輪D2輪融資過後,小馬智行的估值不變,依然維持在85億美元,是目前中國估值最高的自動駕駛公司。

據小馬智行官方信息顯示,2018年12月,小馬智行成爲首個在中國落地的常態化robotaxi服務的公司,並就此開展對Robotaxi商業化探索。

隨後的三年時間裏,小馬智行的Robotaxi車隊已在北上廣深大規模落地,硬件和量産能力逐步加強。2021年初,小馬智行的第五代自動駕駛系統PonyAlpha X,批量下線了超過100台Robotaxi車輛。2022年初,小馬智行首度公開的第六代L4自動駕駛軟硬件系統,引入了車規級系統設計。

目前,小馬智行已在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布局自動駕駛無人化車隊,具備應對不同道路條件、天氣、駕駛習慣等的高級別自動駕駛能力。截至2023年12月,在複雜的城區公開道路中,小馬智行已累積超過2800萬公裏的自動駕駛路測裏程。

除了布局Robotaxi場景,小馬智行也在自動駕駛重卡方面積極布局。2021年底,小馬智行在京台高速完成國內自動駕駛卡車公開高速公路首測。2022年,小馬智行與其他公司達成戰略聯盟,塑造自動駕駛卡車“技術+車輛+場景”的“黃金三角”商業閉環。今年9月,小馬智行獲准在北京開啓智能網聯重型卡車示範應用,將攜手中國外運探索物流業務的場景落地新模式,反哺智慧物流平台和自動駕駛系統研發。

二、迎政策“東風” 滴滴、曹操出行等網約車企業紮堆入局

近年來,自動駕駛利好政策密集出台,近日更有多個城市公布有關自動駕駛高速公路項目的建設和試點開放進展。政策利好下,越來越多企業入局自動駕駛領域。從網經社企業庫了解,京東、阿裏、騰訊、百度、華爲、美團、滴滴、如祺出行、T3出行、哈啰出行、曹操出行、享道出行等企業紛紛對自動駕駛展開布局。

自動駕駛在網約車領域有很大的潛力,數千億的網約車市場規模以及數億級的用戶群體,成爲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商業化落地的重要場景。Robotaxi作爲網約車行業的下一發展目標,吸引了衆多企業的布局。

最新財報顯示,百度的自動叫車服務蘿蔔快跑,在2023年第四季度提供83.9萬次乘車服務,同比增長49%。截至2024年1月2日,蘿蔔快跑在開放道路提供的累計單量超過5百萬。于2023年第四季度,無人駕駛訂單占武漢整體訂單組合的比例達到45%,高于2023年第三季度的40%。

2023年10月,滴滴自動駕駛宣布獲廣汽集團投資。廣汽集團全資子公司廣汽資本與廣州開發區投資集團將按同等比例共同出資設立專項基金,投資滴滴自動駕駛不超過1.49億美元。滴滴自動駕駛將持續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加快推進産品應用以及産業鏈的開放合作,建設開放、可持續的産業生態平台,加速推進自動駕駛的規模化和商業化應用。

2022年6月,如祺出行推出國內自動駕駛行業首個真正全開放的Robotaxi運營科技平台,並與廣汽研究院、小馬智行、文遠知行完成系統與數據對接;在2022年推出“全球首個開放性Robotaxi運營科技平台”,成爲全球首個在混合運營模式下提供有人駕駛網約車與Robotaxi服務的出行服務平台;2024年1月31日,在深圳市寶安區舉行的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試點啓動儀式上,如祺出行與戰略合作方小馬智行聯合獲得寶安區智能網聯汽車商業化試點牌照,如祺Robotaxi擁有了在國內一線城市中心城區開展商業化示範運營的資質。

此外,2022年11月,曹操出行在第四屆全球智能駕駛大會上與中智行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從蘇州市相城區起步落地運營Robotaxi服務,打造車路協同城市級應用的“蘇州模式”。本次合作中,曹操出行將整合自身共享出行車輛與智能駕駛開放商業化運營平台的優勢,與中智行的車路協同智駕系統相結合,攜手打造全球首款基于車路協同的Robotaxi城市級應用,開展商業化自動駕駛出行業務。

三、Robotaxi落地難 技術與安全雙重考驗待解

Robotaxi,作爲自動駕駛技術在出行服務領域的具體實踐,理論上具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巨大潛力。然而,現實情況卻遠非如此簡單,Robotaxi的商業化落地面臨著技術難題和安全問題的雙重瓶頸,這使得其距離真正的規模化運營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首先,技術難題是Robotaxi商業化落地面臨的一大挑戰。自動駕駛技術涉及多個領域,包括傳感器技術、算法設計、數據處理等。目前,盡管企業在系統算法能力和硬件水平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仍有諸多技術問題需要解決。例如,如何確保在各種天氣和路況條件下,Robotaxi都能穩定、准確地識別並應對各種交通情況,這仍然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此外,自動駕駛技術還需要與高精度地圖、車輛通信、城市交通管理等系統進行深度融合,以實現更爲順暢、安全的自動駕駛服務。

其次,安全問題也是Robotaxi商業化落地過程中不容忽視的瓶頸。道路交通環境複雜多變,涉及道路、信號燈、車輛、行人等衆多因素。在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即使是經驗豐富的駕駛員也可能難以完全避免事故的發生。對于Robotaxi而言,其面臨著更爲嚴苛的安全要求。一旦Robotaxi在行駛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不僅會對乘客和行人造成傷害,還會對自動駕駛技術的信譽和市場接受度造成巨大打擊。因此,在商業化落地之前,必須確保Robotaxi在各種複雜場景下的安全性,這需要大量的測試、驗證和優化工作。

此外,Robotaxi的商業化落地還受到政策法規、市場需求、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例如,各國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的政策法規不盡相同,這可能導致Robotaxi在不同地區的落地進度和運營模式存在差異。同時,市場需求也是影響Robotaxi商業化落地的重要因素。目前,盡管公衆對自動駕駛技術充滿好奇和期待,但在實際使用中,仍需考慮價格、服務質量、便利性等因素。因此,如何在滿足市場需求的同時,實現Robotaxi的盈利和可持續發展,也是企業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

0 阅读:5

電商中心曹叔

簡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電商行業意見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