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驅”後的又一傑作,IJN驅逐艦發展的目標艦,“甲型”驅逐艦-「陽炎型」

鋼鐵咆哮俱往昔 2024-05-14 12:22:37

自從“特驅”誕生後,驅逐艦艦種中其強大的作戰能力備受各海軍列強矚目。爲了能在世界海軍列強中有一席之地並且平複各國對本國的敵意,日本不得不開啓了長達10多年的憋屈日子。

「陽炎型」誕生之前………………

首先是加入了《華盛頓海軍軍備限制條約》及後來的《倫敦海軍條約》,並且自認爲沒能受到公平的對待,大大限制了自己海軍發展的空間,“對美七成理論”沒能達成更是促使接下來一系列問題的發生。

基于“對美七成理論”的《九段漸減作戰》

其次,爲了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在海軍軍備中強行上馬一些不切實際的期望。以“准特驅”「初春型」的問題最爲嚴重,頭重腳輕、複原性極差,以至于造成出港即返廠的尴尬局面。

早期「初春型」【子日】號的重裝姿態

接著爲了彌補「初春型」的問題,緊急在傷痕累累的基礎上建造了一批升級艦「白露型」,但終歸是在有著嚴重問題的艦身上修補優化,「白露型」的出現依舊是一型過渡艦。

「白露型」5號艦【春雨】,艦艏及艦舯加裝了對空機槍

接連的「初春型」、「白露型」都沒能達到海軍的期望,而且造成事故頻出,使海軍顔面掃地,再結合著日本暗中已定下退出條約的決心,爲了再造“特驅”的榮光,還在條約期中的艦政本部就解放束縛,「朝潮型」在暗戳戳的開始設計建造。

「朝潮型」驅逐艦首艦【朝潮】號

「甲型」孕育………………

「朝潮型」是一型成功的驅逐艦,基本達到了計劃中的要求,但在條約期間爲了避免過于引人注目,「朝潮型」的規格在設計階段有些偏低,于是下一型艦隊驅逐艦「陽炎型」不得不列入計劃。

順便一提的是,在“丸三計劃”和“丸四計劃”中雖然小型艦艇計劃建造數目不少,但這其中有著多艘是虛報數,目的是爲替代大型艦承擔預算,其中計劃中的3艘「陽炎型」替戰列艦【大和】分攤了部分預算,2艘「夕雲型」和1艘【伊15】也在“丸四計劃”中爲【信濃】和“111號艦”承擔了一部分。

日本海軍的精神圖騰【大和】

回到「陽炎型」的誕生,由于退出了條約從設計初就沒有了外部的制約,或許真的可以設計出理想中的目標艦。然而,制約並不完全來自外部,作爲任務方的海軍依舊是制約強力驅逐艦發展的一方。

海軍對新型驅逐艦的要求是武裝需求以「朝潮型」爲基准,並提出的三大主要指標:

航速36節以上;

續航5000海裏/18節;

不得超過“特驅”的尺寸。

航速和續航是多年來日本海軍對驅逐艦一直看重的硬指標,然而要兼顧以上主要指標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爲航程、航速、艦型之間存在著相互的影響的關系,流線型的艦體對水中阻力、艙室和動力的設計、艦體重量的分配相互制約的因素很多。當然減少上層武備可以降低重量提升航速、增加航程,但這對一艘強力的艦隊驅逐艦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如果無視對尺寸的要求,可以達到設計的航速、航程,但艦長會超過120米,排水量預計將達到2750噸,而且要開發全新的60000馬力動力系統,這會造成一系列的問題。雖然提升動力系統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已身陷中國戰場的泥潭,太平洋方向目之所及也盡是戰爭陰雲,短時間內研發新動力系統不太可能。最終,海軍爲了高隱蔽、保航程,在航速方面做了妥協,同意將航速降到35節,他們認爲航速可以在將來的代艦案中獲得改善。但同時,也提出要求將動力系統升級到52000馬力。

「陽炎型」的建造舾裝指標

「朝潮型」針對「初春型」和「白露型」的複原性問題做了諸多優化,受“第四艦隊事件”影響,甚至有些矯枉過正的程度,全面增重的後果就是航速下降和油耗的上升。船重不等于強度的提升,因此在「朝潮型」的基礎上「陽炎型」做了適當的輕量化處理。

「陽炎型」的誕生………………

如前所述,海軍方面妥協了航速的要求,那麽爲了滿足航程需求裝載更多的燃料是最簡單的解決辦法,「陽炎型」的燃油儲備達到615噸,是早期“特型驅逐艦”475噸的約1.3倍,當然這個燃油搭載量和「朝潮型」一樣是計算過剩的,例如【矶風】在公試時如果滿油試航,可以跑出6053海裏的航程,如果要達到5000海裏的續航裏程的話,整艦搭載510噸燃料即可,這多出來的100余噸排水量造成了不小的浪費。

「陽炎型」的各艙室圖示一

隨著燃料的消耗,如何避免艦體重心上移造成複原性的減弱問題也被著重處理。造艦本部認爲簡單的解決辦法就是上層建築的輕量化。「初春型」、「朝潮型」的過度輕量化和過度重量化都是不可取的,在不斷的實驗中艦體內結構、防水隔艙等位置又重新采用了焊接工藝。

由于目標航速降爲35節,艦體的長寬比也隨之下降了一些,相對于“特驅”新艦的水線長度減少了約1米,而艦寬增加了0.45米,形成類似于「朝潮型」的水線下部沉甸甸的形狀。

艦尾銳角型的壓水設計早在「朝潮型」建造過程中就被提前使用,整艦水下設計相對于前型在戰鬥最高航速下減少了7%的阻力,巡航航速下的阻力減少近3%。

「陽炎型」五號艦【野分】的艦尾

動力系統方面將「朝潮型」的鍋爐進行升級,進一步提高了壓力和溫度使之達到了52000馬力的要求,並且將巡航渦輪的一級減速齒輪箱變更爲二級,提高了傳動比的同時改善了巡航時的燃油消耗。公試時「陽炎型」的航程比計劃中多出1000海裏是以上諸多工作改善的結果。但是,對于動力系統的保護措施就顯得過于陳舊了,「陽炎型」的設計師之一技術軍官牧野茂海軍少佐就曾提出把動力系統配置在左右不對稱的艙室中,這樣如果其中一側受到攻擊損毀至少還有另一套動力系統支持,但這樣的設計最終沒能說服不喜歡非對稱設計的上司而遭到放棄,他認爲這樣固執的思想下的産物甚至不如後來前後各一組機房、輪機室的「丁型」。

至于上層建築除了魚雷裝備外幾乎和「朝潮型」沒有變化。

127mm雙聯裝高平兩用C型主炮

主炮同樣沿用前型的三座127毫米雙聯裝C型主炮,2、3號炮塔呈背負式配置在艦尾。25毫米雙聯裝機槍配置在二號煙囪前部機槍台上。

「陽炎型」艦體前半部分俯視圖

新艦的雷裝則是與「朝潮型」最大的不同之處,「朝潮型」1號魚雷發射管的再裝填裝置布置在一號煙囪兩側,左右各兩具。但「陽炎型」的該裝置卻以“V”型布置在1號魚雷發射器的前面,中間夾著1號煙囪。在最糟糕的情況下,以「朝潮型」的布置方式1號魚雷發射器——1號備用魚雷——2號魚雷發射器——2號備用魚雷,如果魚雷被誘爆可能造成連鎖反應,以至于炸毀整條船。而新艦的設計則考慮到兩組魚雷之間預留了一定的距離,即使一處被摧毀也不至于另一處被連鎖毀壞。

「陽炎型」艦體後半部分俯視圖

爲了在一號煙囪根部安裝備用魚雷倉,設計上盡可能的壓低煙囪根部的設備,改變通風線路,移除非必要的障礙物,最終使得這種布置方式得以實現,與此同時獲利于煙囪根部的處理,1號魚雷發射器的高度也相應地降低了一些。

九三式氧氣魚雷

而魚雷方面則采用了二戰中各國魚雷設計的巅峰之作九三式氧氣魚雷,因爲在日本紀元2593年完成研制,因此稱爲九三式。以純氧爲燃料,射程長、速度快、威力大、隱蔽性高等優點使其成爲當時世界最強魚雷。該型魚雷的強悍在戰爭的中早期不用特別闡述,即使在戰爭結束前盟軍裝備經過戰爭的洗後大量強化後,日本生産簡配版的「松型」驅逐艦【竹】號,仍可用一發九三式氧氣魚雷把美軍「艾倫·薩姆納級」驅逐艦【庫珀】號炸成兩截就可以看出,日本海軍的技術結晶給盟軍帶來了多少痛苦。當然要靈活裝配和發射這16條魚雷也沒有那麽簡單,使用“五型第二空氣壓縮機”(其實就是純氧機)提取純氧時,周圍是禁止入內的,而且艦體是處于靜止狀態時,氧氣純度還會進一步降低,說明日本當時的工業技術即使仿造出了進口的德制氧氣機但工藝還未達到一流水平。

一發九三式魚雷擊沉【庫珀】的【竹】號

對空武器上初期盡在二號煙囪前的機槍台上搭載了本國較爲優秀的25毫米雙聯裝機槍兩座,而在後期的改造工程中拆除了2號炮塔後,新的空間搭載了更爲強悍的25毫米三聯裝機槍兩座。

反潛武器方面,「陽炎型」的九三式探測儀和三式水中聽音機(聲呐系統)如果不是在靜止或極低速的工況下基本無法使用,而且探測距離至多3000米範圍,作爲各國的反潛裝備橫向比較來說是非常不合格的。其他如深水炸彈、投射器、布雷裝置等均與「朝潮型」相同。

當然,「陽炎型」依舊沒有配備電探(雷達)。

【野分】號的艦尾武器配備示意圖

雖然一切都已得到妥善的解決,但在「陽炎型」公試的時候還是發生了意外。首艘最高航速竟然沒有達到海軍妥協後的35節,這在海軍看來是不能接受的,已經讓了1節的航速後不會再做任何讓步,而隨著前10艘下水公試,平均航速只有34.6節,海軍表示如果達不到設計航速他們是不會批准接收並要求立即改進。

爲了解決航速提升的問題,技術部門在不能變更輪機系統下,從推進軸和槳葉上開始下足功夫優化,在修改了槳葉外形的弧度的同時加大了槳葉的直徑,改進後的推進系統在「陽炎型」的前五艘安裝後的試運行中跑出了35.4節的航速,甚至超過了海軍軍令部對「陽炎型」35節的航速要求,在之後的十四艘更是進一步加大了槳葉直徑,航速層一度高達早期的36節設計指標。

經過一系列的曲折,日本海軍終于在太平洋戰場開幕前擁有了自己心儀的遠洋海軍驅逐艦——「陽炎型」,該型攻擊19艘:

【陽炎】、【不知火】、【黑潮】

【親潮】、【早潮】、【夏潮】

【初風】、【雪風】、【天津風】

【時津風】、【浦風】、【矶風】

【濱風】、【谷風】、【野分】

【岚】、【荻風】、【舞風】

【秋雲】

這19艘艦除了“家宅平安,祥瑞禦免”的【雪風】號盡人皆知,克死一衆友艦幸存到戰後賠付給民國政府改名【丹陽】外,另一艘就是【秋雲】的爭議比較大,部分記錄表明它屬于「夕雲型」首艦,也有文獻闡述它爲「陽炎型」幺妹。本文更傾向于【秋雲】屬于「陽炎型」19號艦的記載。其它艦也各有名聲在外,如帶路黨【岚】、補刀王【野分】等等。

“家宅平安、祥瑞禦免”的【雪風】號

中途島海戰的“帶路黨”【岚】

「陽炎型」的誕生既不像“特驅”那樣富有裏程碑式的跨域,也沒有像「初春型」那樣挑戰艦體性能極限,它只是在過于穩重的「朝潮型」上進一步發展而來,向著目標艦一步步穩健前進的一型,當一切工作准備就緒時,日本海軍的“目標艦”自然而然的誕生了,這就是爲後人所熟知,奮戰在太平洋戰場的主力——“甲型驅逐艦”。

3 阅读:152

鋼鐵咆哮俱往昔

簡介:願與君共探古今戰事,更願今天下歌舞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