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虹iGameB760MULTRAZ主板裝機展示,追求簡潔顔值,從背插開始

比肩數碼 2024-04-19 22:09:34

背插式設計的主板受到了玩家高度認可,主要是機箱內部走線往往是一大挑戰,假如布線處理不當,雜亂的走線不但影響視覺效果,還會影響到裝機體驗與散熱效果,而背插主板將大部分供電接口移至背面,對撞機接駁線材更友好,從正面看更加規整簡潔,尤其是對于側透海景房風格的主機,本次就使用七彩虹iGame B760M ULTRA Z背插主板,搭配七彩虹iGame C23MA Ultra Z機箱進行裝機,接下來展示實際裝機效果。

首先說說裝機配置方面,本次選擇的是英特爾十四代酷睿14代i7-14700K處理器,主要是用于考察這塊背插主板的供電能力,假如是一般辦公遊戲對處理器要求其實沒那麽高,基本用不著i7級別處理器,後期也會使用12600KF處理器,顯卡與內存條等硬件配置都很常規。

本次選擇的七彩虹iGame B760M ULTRA Z背插主板,其采用標准MATX板型規格設計,整體以白色爲主色調,純白色的PCB板搭配大面積銀白色散熱馬甲,與常規主板有所不同的設計,原來右側的主板供電與前置數據接口都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塊鋁合金蓋板。

主板的供電模組上覆蓋了十分厚實的鋁合金散熱模塊,在左側模塊上還有醒目的ULTRA彩色字體元素設計,並采用內側橫向多層開槽,可增加與空氣接觸面積與散熱效能,保證將供電模組的熱量及時排出,散熱模塊邊緣處理得十分到位,在安裝觸摸時並沒任何刮手感。

當拆掉散熱模塊可見內部供電模組,七彩虹iGame B760M ULTRA Z背插主板采用12+1+1相數字供電設計,12相用作CPU核心供電,1相爲核顯供電,1相爲外圍供電,PWM控制器爲立锜科技的RT3628AE芯片,支持8+1相輸出,核心每相配備來自萬國半導體的Dr.Mos芯片,封裝絲印爲BR0031B5,單相最大輸出電流可達55A,這套供電方案的在七彩虹的B760系列主板中很常見。

主板共配備四個DDR5內存插槽,插槽外側均由金屬馬甲進行加固,並采用單邊卡扣鎖定設計,單槽最大支持48GB,若是四槽插滿可達192GB,內存頻率支持7200+MHz(OC),支持雙通道模式與XMP內存技術,作爲一款B760芯片組的主板,內存容量與頻率完全足夠。

內存插槽右側明顯空出了一大片區域出來,該位置原本是主板供電接口,現在由鋁合金模塊完全覆蓋,下方主要是電容電感等一下元器件,內存插槽上方設計了處理器散熱風扇與水泵供電接口,還有一個5V ARGB燈效供電接口,假如使用水冷散熱器完全能滿足接線需求。

在M.2固態硬盤插槽與PCH芯片的位置上均覆蓋了鋁合金散熱模塊,主板提供了一個全尺寸的PCIe5.0×16插槽,該插槽外層配備金屬馬甲起到加固插槽和抗幹擾的作用,在下方額外提供一個PCIe3.0×4插槽,可將其擴展爲M.2固態硬盤插槽,帶寬由PCH芯片組提供。

在M.2固態硬盤接口方面,主板共配備了三條M.2固態硬盤插槽,全部M.2插槽均采用旋鈕卡扣固定設計,並支持PCIe4.0×4傳輸規格,其中首個M.2插槽直連處理器,兼容2242與2280兩種規格,下方兩個帶寬則是由芯片組提供,兼容2242、2260與2280尺寸規格。

主板正面僅保留一些常用到的接口或者插針,均位于主板的下方,分別是清除CMOS跳線插針,RGB燈效控制跳線插針,BIOS燒錄器插針以及ME寫保護跳線插針,清除CMOS采用短接跳線的操作方式,隨便找個螺絲刀短接一下即可,還設計了四顆Debug自檢燈珠。

在主板後置I/O接口方面,從上往下分別是DisplayPort1.2與HDMI2.0視頻輸出接口,最高支持4K 60Hz畫面顯示,4個USB 2.0接口,一個BIOS升級按鍵,1個USB 3.2 Gen 2 Type-C接口(10Gbps),2個USB 3.2 Gen 1 Type-A接口(5Gbps),2.5Gbps網絡接口,Wi-Fi 6天線接口以及3個音頻接口。

主板搭載的是Intel AX211無線網卡,支持 Wi-Fi 6E(802.11ax)與藍牙 5.3連接技術,支持160MHz頻寬,無線連接速率可達2.4 Gbps,主板將大部分的接口放置在背面,包括前置USB Type-A接口、USB Type-C接口、24Pin主板供電接口與8+4Pin處理器供電接口,在安裝時需適當留意一下,避免磕碰到接口的插針。

七彩虹iGame B760M ULTRA Z背插主板共配備了1個處理器風扇供電接口,3個系統風扇供電接口,1個水冷泵供電接口,3個5V ARGB燈效接口,1個12V RGB燈效接口,2個USB2.0接口以及音頻等接口,主板配備四個SATA3.0(6Gbps)數據接口,無論是接口類型與數量均與常規的B760芯片組主板差不多,並沒有刻意壓縮減少接口數。

由于背插主板將供電與數據等各種接口放置到背面,與普通的機箱可能出現幹涉的情況,需要兼容背插主板的機箱才能放心安裝,會針對開孔走線與尺寸等方面進行優化,因此本次搭配支持MATX規格的七彩虹iGame C23MA Ultra Z機箱,其實這款機箱還有兼容ATX規格主板的版本。

七彩虹iGame C23MA Ultra Z機箱采用常見左側透設計,左側板爲4mm厚度鋼化玻璃,前側與右側均爲鋼板,還設計有大片的通風孔,整體爲白色並疊加ULTRA的設計元素,機身尺寸約爲457mm×235mm×420mm,尺寸上屬于均衡適中,機箱僅支持常規的ITX、MATX兩種版型主板。

機箱頂部爲大面積沖孔網設計,可以安裝固定水冷排,並搭配磁吸式防塵網易于清潔,假如在遊戲時翻起防塵網能有效提升機箱內的排氣效率,前置I/O接口位于頂部的右下位置,從前往後分別是開機鍵、重啓鍵、指示燈、3.5mm音頻接口、USB Type-A以及USB Type-C接口。

位于機箱的底部設計了橫置五個PCIe插槽位,可拆卸設計的配置獨立的螺絲,可根據實際設備重複利用,上方可安裝一個12CM或14CM規格的散熱風扇,下方爲電源艙位,電源限長250mm,顯卡長度支持到390mm,不支持顯卡豎裝,另外機箱並沒配置顯卡支架,若安裝長顯卡時需要自備支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支撐作用。

機箱兼容CPU散熱器高度到172mm,頂部兼容360水冷散熱器,同時支持前中後下四個區域安裝12CM或者14CM規格的散熱風扇,在實際安裝當中可在前部安裝三個12CM的散熱風扇,加強前部進風效果,機箱具有三個SATA硬盤位置,分別位于底部電源倉與主板的背部。

整體安裝過程還是簡單和順利的,全部硬件均在兼容性範圍以內,沒有出現因結構沖突安裝困難的現象,不過需吐槽的是將不同類型的安裝螺絲直接包裝在一起,同時沒有相應標注說明,在安裝時需對螺絲進行分類,雖然螺絲頭型不一樣,但對于普通或新手用戶不一定准確了解,甚至可能會出現大力出奇迹導致螺孔滑牙的情況。

本次組裝的是白色海景房風格主機,從實際裝機效果中不難看出,機箱的內部分外的幹淨整潔,並沒供電線數據線或信號線等各種淩亂的線材,完全沒有理線的煩惱,假如搭配多個RGB散熱風扇那整體視覺效果肯定更加出色,當然,顯卡的供電線材還是無法避免,而且挺礙眼的,主要是線材相當粗實且爲黑色的,目前手上暫時就這個黑色電源。

接下來進行性能測試實測環節,本次搭載的英特爾十四代酷睿i7-14700K處理器,這是在十四代酷睿桌面處理器當中,規格與性能提升最爲顯著的,其內置了8個性能核心12個能效核心,線程數達到28個,性能核心與能效核心的最高睿頻分別爲5.6GHz與 4.30GHz,L3緩存增加至33MB。

英特爾十四代酷睿i7-14700K處理器相比前代均有不少提升,由于制程工藝與架構依然一致,滿載功耗與發熱也會有所提升,爲了能夠壓制其的發熱,本次使用鑫谷昆侖二代360水冷散熱器,其采用純白色外觀,還配備了2.1英寸圓形LCD顯示屏幕,標稱散熱功耗達320W。

內存條是來自七彩虹的CVN銀翼系列32GB (16Gx2) DDR5 6600MHz內存條,其擁有銀白色的外觀,鋁合金材質的散熱馬甲,可讓其在高頻下穩定工作,頂部還有RGB導光條,搭載海力士的A-Die顆粒,支持Intel XMP 3.0技術,CL34-44-44-108,實測能夠超頻至7800MHz

既然是組裝白色海景房風格主機,那必然是潔白的外觀配色,本次選擇的是藍戟Arc A750亞運聯名款顯卡,外觀采用潔白的配色還有聯名設計元素,其內置28個Xe核心並配備了8GB 256bit GDDR6顯存,配備三個散熱風扇與五根鍍鎳散熱管,滿載核心溫度與噪音控制得不錯,其性能可與RTX4060匹敵。

BIOS界面依然是熟悉的七彩虹風格,主界面可見各種硬件的運行狀態,包括當前核心電壓溫度,風扇轉速曲線等,界面右下角可快速切換至不同運行模式,本次僅開啓XMP頻率運行,主板插槽僅支持到7200MHz,對于6600MHz內存條來說,即使超頻對性能升幅有限。

七彩虹iGame B760M ULTRA Z背插主板支持104微碼模式切換,由于B760主板對處理器的默認電壓較高,從而導致功耗溫度偏高,可通過切換微碼模式去適當調整電壓,一般是在-0.05~-0.15之間,電壓偏移值取決于體質上限,對于非K後綴處理器可不開104微碼模式。

通過104微碼模式對核心降壓設置非常簡單,當修改後需要進行壓力測試以驗證穩定性,爲了驗證這項功能效果,特地以兩種模式進行適當跑分,在默認模式狀態下,跑分滿載功耗直接超過330W,並觸發溫度牆降頻運行,在104微碼模式下溫度降至97℃,成績也沒降。

接下來整機基准性能測試環節,先運行CineBench系列渲染軟件,主要測試處理器的性能水平,其中R15軟件的多核跑分爲5336分,OpenGL成績爲233.25Fps,R20軟件多核跑分爲13175分,而R23軟件多核跑分爲34684分,單核心成績爲2058分。

在CineBench 2024版本的基准測試中多核成績爲2005分,單核成績爲129分,內存條性能對這個跑分軟件的影響挺大,假如在DDR4平台上多核成績約爲1900左右,另外,主板供電相當給力,能夠將這顆14700K處理器完全發揮出該有的性能。

七彩虹CVN銀翼系列32GB (16Gx2) DDR5 6600MHz內存條,時序爲CL34-44-44-108,電壓爲1.40V,在Gear2模式下,利用AIDA64軟件中的內存與緩存測試項目,實測內存條讀取寫入分別爲98275MB/s與88732MB/s,複制爲89578MB/s,延遲爲76.9ns。

在3DMark基准測試軟件中Time Spy項目總得分爲13435分,其中顯卡圖形得分爲12629分,CPU得分爲21060分,藍戟Arc A750顯卡的理論測試性能很強勢的,相比RTX 4060有一定幅度的優先,在驅動程序的更新節奏上也越發平穩和成熟。

藍戟Arc A750顯卡支持光線追蹤與XeSS超采樣技術,目前已有不少遊戲支持XeSS對于幀率均有不少提升,在3DMark的實時光線追蹤性能基准測試中,Speed Way項目得分爲2388分,Port Royal項目得分爲6686分,Solar Bay項目得分爲45936分。

跑分歸跑分,還得是要看實際遊戲表現,以下遊戲測試均在2K(2560×1440)分辨率狀態下進行的,《賽博朋克2077》設爲預設高畫質,並手動關閉XeSS超采樣效果,在遊戲內置基准測試中,實測平均幀率爲60FPS,最低幀率爲53FPS。

競速遊戲《地平線5》,由于8GB顯存容量的限制,本次將畫面設爲預設超高畫質,默認開啓高質量光線追蹤與TAA抗鋸齒效果,在遊戲內置基准測試中的平均幀率爲79FPS,不同于《賽博朋克2077》,這個遊戲即使開啓光追效果,但對遊戲幀率影響不大。

大型動作遊戲《古墓麗影:暗影》,在預設最高畫質設定,默認關光線追蹤與XeSS效果狀態下,實測平均幀率爲84FPS,假如手動開啓光線追蹤效果,對遊戲影響非常明顯,幀率甚至降至一半。

《刺客信條:英靈殿》預設最高畫質設定,在遊戲內置基准測試中的平均幀率爲61FPS,達到60幀的非常流暢線,最低幀數爲42FPS,最高幀數爲175FPS,接下來測試在線遊戲中會的性能表現。

大型在線武俠吃雞遊戲《永劫無間》,在DX12模式與預設極高畫質的設定之下,實測平均幀率爲65FPS左右,無論是在拾撿物品還是戰鬥過程中,幀率均保持穩定無卡頓情況。

競技射擊遊戲《CS2》,在2K分辨率預設非常高畫質設定下,實測遊戲幀率爲113FPS,假如是使用144Hz或以上的高刷新率屏幕,那麽需要適當降低一檔畫質,以獲得更高更流暢的遊戲幀數。

最後測試大型在線吃雞遊戲《PUBG》,選擇預設超高畫質設定,遊戲場景爲艾倫格地圖,在城區中駕駛,遊戲幀率基本在80FPS左右徘徊,若開啓三極致的畫面設定,遊戲幀率會直接超過140FPS。

總評:

七彩虹iGame B760M ULTRA Z背插主板整體以白色調爲主,供電模組與固態硬盤插槽位均覆蓋鋁合金散熱模塊,不僅提升質感還增強散熱效能,使其在同類産品中顔值表現突出,其采用12+1+1數字供電方案,可以輕松駕馭i7-14700K級別的處理器,BIOS界面清晰設置簡單易用,還集成了104微碼功能,通過降低處理器核心電壓,有效解決高功耗高發熱的問題,只要不去超頻改小參完全沒有任何問題,其實B760芯片組主板也沒什麽可折騰。

其另一大特點就是采用背插式設計,將處理器主板供電接口,以及大部分數據與信號接口被設計于背面,該有的接口一個沒有落下,同時覆蓋了鋁合金材質蓋板,直接掩蓋掉原有的接口焊點,在視覺觀感上十分清爽整潔,當搭配七彩虹iGame C23MA Ultra Z機箱組裝白色海景房風格主機,更能彰顯背插主板那特有的魅力,各種接口線材被優化掉,讓側透海景房效果更加純粹,安裝時不需要花大量時間去布線,符合時下玩家的外觀審美與安裝體驗。

0 阅读:0

比肩數碼

簡介:對産品的體驗秉承著負責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