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蒙多:正在阻止中國獲得算力,同時限制中國企業訪問美數據中心

科技銘程 2024-03-28 14:09:43

拜登政府正在阻止中國利用美國技術發展人工智能。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接受采訪時證實了此事,采取的方案主要有兩個:第一、限制英偉達公司“出口先進的人工智能芯片;第二、限制中國企業和個人訪問美國數據中心。

其實無論是第一個方案,還是第二個方案,它的目的就是阻止我們獲得算力。

算力已經成爲了一個熱門概念,政府報告、大咖演講都會出現這個詞,很多公司也把算力列入了重點發展領域,如英偉達、華爲。

那麽究竟什麽是算力呢?算力又能幹什麽呢?其實大部分人都是一知半解,不能准確、全面的回答出來。

算力表面意思就是計算能力,是對信息、數據的處理能力。

我們日常所討論的CPU、GPU其實只是狹義上的算力,爲什麽說是狹義呢?因爲只有CPU、GPU它是無法提供算力的,必須和存儲芯片、軟件結合起來才能提供算力。

你比如說英偉達的H100,號稱擁有擁有800億個晶體管、2000TFLOPS的算力,但它要集成94GB的內存,同時也要依靠英偉達的CUDA平台。

廣義的算力就把CPU、GPU(狹義算力),內存、硬盤(存力),操作系統、應用程序(算法),全部包含了進來。

我們國家搞算力,不能簡單的只研發GPU,還要在存儲芯片、操作系統、數據庫上下功夫,要做到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否則,我們攻克了GPU,美國又會在存儲芯片、操作系統上堵我們。

算力有什麽價值呢?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經說過,“誰控制了石油,誰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今算力正在成爲“21世紀的石油”。

算力可以催生出強大的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帶來的革命絕不亞于18世紀的蒸汽機、19世紀的電力、20世紀的計算機。

我們日常生活中手機、電腦、平板都離不開算力。網購、滴滴打車、訂外賣也都依靠算力。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等前沿技術也是算力的應用。

醫藥研發、太空計劃、核試驗這些高精尖也要依靠強大的算力支撐。

簡單來說,所有信息技術有關的一切,都要依靠算力。

我國的算力如何呢?

我國的算力總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年增長率接近30%。

截至2022年底,我國算力總規模達到180百億億次浮點運算/秒,存力總規模超過1000EB(1萬億GB),國家樞紐節點間的網絡延遲降低到20毫秒以內,算力核心産業規模達到1.8萬億元。

因爲我國人口衆多,擁有高達14億的人口,所以在人均算力方面,我們落後很多,屬于中算力國家。

此外,我們在算力方面還存在著其他問題。

例如,算力增速滿足不了日益增長的算力需求,國産AI芯片單卡算力過低,無法滿足萬億級大模型的訓練等等。

而美國也正是看到了算力的廣闊前景,以及我們在算力方面的弱點,才出手打壓限制。

1、限制英偉達出口先進的AI芯片

英偉達是GUP領導者,也是AI芯片霸主,掌握了全球數據中心AI加速卡82%的份額,AI訓練領域95%的市場份額,妥妥的AI大贏家。

根據IDC數據,2022年,中國AI加速卡市場上出貨量約爲109萬張,其中英偉達市場份額爲85%,華爲10%,百度2%、寒武紀和燧原科技均爲1%。

可以看出,中國市場對英偉達的依賴非常強,只要限制英偉達向中國出口AI芯片,就等于卡住了中國AI領域的脖子。

所以,美國商務部制定了規則:1、芯片算力達到或超過4800 TOPS,2、傳輸速率超過或達到600GB/秒時,這款芯片就會被納入出口管制的範圍內。

按照規定,英偉達A100、H100就在出口管制範圍內,但是英偉達不願意放棄中國市場,因此鑽了空子,爲中國市場打造了A800、H800。

但是,還沒來得及出售,美國商務部就更改了規則,將原先制定的4800 TOPS以及600GB/秒的限制節點,由“和”的關系改爲“或”的關系。

一字之差,意思大變。這樣一改,閹割版的A800、H800就不能賣了,英偉達只能在閹割版的基礎上再閹割一次。

計劃向中國推出HGXH20、L20PCle和L2PCle三款芯片,都支持英偉達CUDA架構,分別對應的是訓練、推理和邊緣計算。

H20對應的算力僅爲296TFLOPS,約爲H100的15%,甚至都比不上華爲昇騰910B,算力差距非常明顯。

最關鍵的是H20在集群後的總算力,無法滿足華爲盤古、騰訊混元、阿裏通義千問這些萬億級大模型的算力需求。

這種情況下,H20遇冷了,騰訊、阿裏直接表示不需要了,我們准備向國內芯片廠商下訂單了。

但是,美國又出手了。

限制先進半導體設備出口

芯片制造離不開半導體設備,美國、日本、荷蘭三國掌控著全球91.5%的半導體設備,不客氣的說離開這三個國家,任何芯片廠商都會癱瘓。

所以美國、日本、荷蘭先後出台了半導體設備出口限制政策,用于制造14nm以下邏輯芯片、16nm以下DRAM、128層NAND Flash的設備需要獲得許可後才能出口。

雖然三個國家都沒有明確說針對中國企業,但是只要眼睛不瞎的都知道怎麽回事。

因此,爲了確保國內芯片生産線的正常運營,中國企業在禁令生效前幾個月瘋狂囤購ASML的光刻設備。

10月進口額爲6.7億美元、11月達到了8.2億美元,12月高達11億美元,同比增長了10倍。

2023年全年,從美日荷進口設備總額接近400億美元。

但是,這些進口設備不包括EUV光刻機,分辨率最高的光刻機是ASML的2100i型,可以用于制造7nm,但是良品率方面很難保證。

但是英偉達的H100、H200已經達到了4nm工藝了,未來叠代産品將采用3nm工藝。

所以,國産AI芯片要想實現趕超,就必須自主研發光刻機,這是繞不過去的坎。

我們的光刻機還在研發中,美國又出幺蛾子了。

限制訪問美國數據中心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如果中國繞過AI芯片難題,使用美國的雲計算系統來訓練大模型,那麽我們限制英偉達還有什麽意義呢?因此必須關閉這條路徑

同時還表示,拜登政府將提議要求美國雲計算公司確定,外國實體是否正在訪問美國數據中心以訓練人工智能模型。

美國擁有全球最多的數據中心,截至2022年達到了2670個,有153個位于達拉斯,137個位于洛杉矶和灣區。

例如:北弗吉尼亞數據中心、達拉斯數據中心、硅谷數據中心、鳳凰城數據中心等等。

因爲美國的特殊機制,很多私人企業也在積極建造數據中心,例如亞馬遜、微軟、谷歌等,這些企業都可以提供雲計算服務。

根據研究機構的最新統計,目前全球前10大雲計算服務公司分別爲:亞馬遜、微軟、谷歌、阿裏巴巴、甲骨文、IBM、騰訊、OVH、DigitalOcean和Linode。

前十大廠商有7家是美國公司,中國企業只有兩家阿裏和騰訊。

如果美國限制中國企業訪問美國的雲服務商的話,那麽海外的可選項基本沒有了,因爲其他企業還不如國內的阿裏和騰訊。

短期來看,美國在算力方面的一系列騷操作,對我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買不到先進AI芯片,自己研發芯片又受到限制,海外雲服務馬上也用不上了。

在急需算力的關鍵時期,算力不足有可能成爲遏制我們快速發展的新問題。

所以,在算力領域,我們腳下的路還很長,我們需要砥砺前行,依靠自主研發解決核心技術,研發關鍵設備,打造軟件系統。

同時,在現有算力下,我們也要合理調度,提高算力利用率,杜絕算力浪費。

作爲普通老百姓,能做的就是將我們有限的算力用在工作、學習中,而不僅僅是在三秒鍾的快樂上。

我是科技銘程,喜歡就點個贊吧!

5 阅读:1916
评论列表
  • 2024-03-29 11:52

    中國人加油!

  • 2024-03-30 12:42

    希望美國立法嚴格限制華裔工程師入職美國科研機構和公司。

  • 2024-03-29 19:15

    俄羅斯的數學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

  • 2024-03-29 08:09

    如果沒有阿裏巴巴和騰訊公司中國這一塊還是空白…

  • 2024-03-30 13:32

    這個老巫婆

  • 2024-03-29 12:09

    臉上無肉,神鬼難鬥,這女人很難纏。

  • 2024-03-28 22:10

    這個女人長的真磕碜,沒女人味!

  • 2024-03-29 02:33

    強烈支持!!美國也不可以訪問我們的

  • 2024-03-29 08:42

    爾等何人,竟敢如此無禮!敢問爾等姓名,敢于挑釁國家尊嚴?速速退下,否則休怪我無情!

  • 2024-03-28 19:32

    中國有沒有限制美國企業訪問數據中心,必須對等制裁

  • 2024-03-29 04:44

    感謝美國,從朝鮮戰爭開始就一直在成就我們。

  • 2024-03-29 08:12

    謝謝誇獎,但我認爲真正的勇士應該是那些能夠克服困難、堅持不懈的人。

  • 2024-03-28 16:49

    你不就是令尊大人tou來的嗎

  • 2024-03-29 12:10

    那些說科技沒國界的專家學者出來走一走

科技銘程

簡介:喜歡科技,喜歡聊科技,更喜歡分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