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軍守島23年,紮根海南的瓊崖縱隊結局如何?是時候說出真相了!

曆史小松 2024-05-07 07:56:16

1927年9月,在我黨的領導和支持下,以原海南島農民起義隊伍爲基礎,組建了瓊崖工農革命軍(瓊崖縱隊前身),負責海南島地區的遊擊對敵鬥爭和解放勞動群衆。

自土地革命時期,瓊崖縱隊便孤軍守衛海南島23年,曆經國民黨圍剿和日軍的血腥入侵,最艱難時候整個縱隊僅有20余人,卻依舊在艱苦環境中壯大,成爲我軍解放海南島的關鍵力量。

那麽,瓊崖縱隊爲何能夠獨立堅守海南島長達23年,曆史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有人說,因爲海南島的地理和自然優勢,給瓊崖縱隊的長期發展提供了契機。

恰恰相反,當時國民黨軍控制了海南島大小城市和鄉鎮,瓊崖縱隊只能在山裏遊擊作戰,補給完全被切斷,時常面臨斷糧風險。

其實,瓊崖縱隊能夠在海南島孤軍奮戰23年,立紅旗而不倒。

首要的一條原因便是:無論是國民黨軍,還是日軍,他們在海南島的投入兵力都十分有限,無法做到長期的圍剿和掃蕩(當然這並不意味著瓊崖縱隊的生存環境就處于優勢地位)。

瓊崖縱隊建立初期,曆經紅軍部隊改編後,瓊崖特委便撤銷了三路軍指揮部,並將部隊編爲3個直屬作戰團,每個團400余人,正規紅軍主力在1200人左右,再加上農民軍和其他地方部隊13000余人,合計近15000人。

沒錯,這就是瓊崖縱隊初期所有的軍事力量,並以此團結和發展革命群衆,瓊崖革命根據地便得以建立。

但是,這也引起了國民黨當局的恐懼,便隨即增兵海南島,對瓊崖縱隊進行圍剿。

1928年夏季,國民黨當局連忙調集第10師3個團,合計總兵力3000余人,並和地方土匪武裝、民團進行聯合作戰,對瓊崖革命根據地進行軍事圍剿,瓊崖蘇維埃政權面臨著巨大威脅。

當時,瓊崖紅軍本想進攻海口,實現奪取全瓊的軍事戰略目的。但是,由于敵強我弱的軍事形勢,導致在對海口作戰中,瓊崖紅軍損失慘重,好不容易建立的革命根據地也被國民黨軍破壞掉。

後來,瓊崖蘇維埃政府主席王文明,爲保護瓊崖蘇維埃火種,當機立斷和梁秉樞等特委常委,率領瓊崖蘇維埃機關和直屬紅軍200余人,退守母瑞山,並以此建立新的革命根據地。

在母瑞山革命根據地,瓊崖蘇維埃機關大搞建設,創建了紅軍幹部學校,培養幹部人才,大力擴充所屬紅軍部隊,發展一度興盛。

但是,由于叛徒的告密,母瑞山革命根據地又被國民黨軍圍剿破壞掉,不少紅軍幹部被捕犧牲,瓊崖特委組織遭到巨大破壞,瓊崖紅軍也陷入生死危局。

1930年1月,時任瓊崖臨時特委的書記王文明,在戰鬥崗位上不幸病逝。整個瓊崖革命根據地的對敵鬥爭,便落在了常委馮白駒身上。

隨後,馮白駒被選爲瓊崖特委書記,全面領導和發展瓊崖紅軍部隊,推動海南島的土地革命,通過遊擊戰爭使得民團、土匪和國民黨軍隊處處受挫。

1930年9月,經瓊崖特委批准,瓊崖工農紅軍改編爲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獨立師,下轄3個直屬團和其他補充部隊,合計總兵力近1400人(各式槍支僅800余條),並以此積極建立瓊崖和其他地方革命根據地。

根據相關資料介紹,從1930年1月到1931年4月,瓊崖革命根據地發展規模壯大,累計成立9個縣的蘇維埃政府,並積極建設平民學校,挖掘被培養革命人才。

1932年,廣東軍閥陳濟棠爲策應第四次圍剿中央蘇區,派遣了一支獨立警衛旅和一個空軍小分隊,前往瓊崖圍剿紅軍和瓊崖特委組織,瓊崖紅軍武器裝備和人員補給嚴重不足,在戰爭中兵員和幹部損失慘重。

在瓊崖縱隊最艱難的時候,馮白駒率領部隊沖出重圍剿後,身邊僅剩下20余人,在和地方情報人員取得聯系後,瓊崖特委組織才得以繼續運轉。

1936年,在馮白駒的全面支持下,瓊崖縱隊很快發展出一支擁有百余人規模的遊擊隊,並最終戰勝了國民黨軍的多次圍攻,瓊崖革命根據地曆久彌新,也成爲一副不倒的旗幟。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馮白駒爲保護海南島軍事安全,便以瓊山、文昌兩地作爲瓊崖縱隊的中心革命根據地,並于次年年底形成瓊崖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後瓊崖縱隊也被改編爲瓊崖抗日獨立隊。

1939年2月,日軍特意編組的混成旅團,在30余艘水面艦艇和40余架軍機的掩護下,于海南島海口進行登陸後(駐防海口地區的國民黨軍警寡不敵衆,幾乎全軍覆沒)便向瓊崖地區攻擊前進。

當時,駐防在瓊崖地區的國民黨部隊,對于日本侵略軍,居然采取了不抵抗政策,不放一槍,不開一炮就逃往定安山區深處,而後海口地區便徹底淪陷。

在海南島生死存亡關頭,馮白駒帶領瓊崖抗日獨立隊,打響了瓊崖人民反抗日軍的第一槍,獨立隊利用瓊崖的密林優勢,對日軍使用遊擊戰術,接連取得了勝利。

同時,瓊崖抗日獨立隊的規模,也從最初的300余人,擴充到1300余人,並在瓊崖地區大力發展基層黨組織,團結廣大群衆抗日。

隨著長期的抗戰需要,獨立隊還在根據地內開辦了軍械廠,使得獨立隊有充足的武器彈藥支持,馮白駒也被中央複任爲特委書記,兼任獨立總隊長,擔著領導瓊崖地區軍民長期抗戰的重任。

在抗日的危亡關頭,國民黨當局卻懼怕,獨立隊所發展的人民群衆抗日力量,並蓄意制造摩擦事件,使得瓊島美合抗日根據地遭到嚴重破壞,而後被國民黨軍占領。

從1942年初開始,日軍爲拿下海南島,暗中勾結國民黨當局,對于我黨的瓊文抗日根據地進行圍剿,而獨立隊便同日僞軍進行了2200余次軍事鬥爭(從1942年初到1944年初,擊斃擊傷日僞軍5400余人),打敗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圍剿。

1944年冬季,在瓊島抗日的大好形勢下,瓊崖獨立總隊正式擴編爲瓊崖獨立縱隊(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瓊崖縱隊),兵員數量也擴充到5000余人。

在抗日戰爭勝利以後,瓊崖地區國民黨當局大肆掠奪革命果實,瓊崖縱隊先後粉碎國民黨軍的三次軍事圍剿,並開辟五指山革命根據地,爲人民解放軍解放海南奠定基礎。

1947年10月,瓊崖縱隊被改編爲中國人民解放軍瓊崖縱隊,馮白駒擔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兵力發展到1萬余人,並發動兩次季節攻勢,殲滅島上國民黨軍5000余人。

1950年4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野戰軍第15兵團,渡海解放海南島,瓊崖縱隊配合主力解放軍部隊作戰,于5月1日最終解放海南島全境。

從最初困居海島20余人的規模,到配合主力解放軍解放海南島2.5萬余人的規模,瓊崖縱隊堅持海島鬥爭23年,終于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2 阅读: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