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萬維,闖入AI“決賽”

光子星球 2024-04-24 19:38:36

從電子計算機誕生前,符號主義學派與連接主義學派的鬥爭,到後來深度學習的興起,再到如今AIGC領域的爆發,AI從理論到實踐的跨越過程,亦悄然改寫了人類的曆史進程。

當下,隨著一衆科技公司競相擁抱AIGC浪潮,將AI戰略常態化,AIGC賽道的中場戰事已然打響——不論是新興的初創玩家,還是在AI領域沉澱已久的科技巨頭,均已逐漸從“上菜”邁向了“落地”階段。

在此過程中,昆侖萬維從實驗室到市場的轉變,不僅象征著公司自身戰略的調整,更是AI從理論到實踐,再到産業化的一個縮影——已然被推至縱深的AI賽道,使人類站在一個全新的時代門檻上。

昆侖萬維的戰略決勝點

時間回到2020年,GPT-3的發布雖在前沿科技領域激起了波瀾,但尚未傳遞至商業領域。

彼時,昆侖萬維創始人周亞輝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了極客朋友有關GPT-3的討論。在那個巨頭競相攻入彼此腹地,爭奪市場,而不太在意活在“實驗室”裏的技術的時代,或許本著對新技術本能的好奇,亦或是對未來的前瞻性預判,周亞輝敏銳地意識到這背後潛藏的商業機遇。

而昆侖萬維的AI齒輪,從這時開始快速轉動。

這一年,昆侖萬維迅速組織了一個由百人組成的研發團隊,並投入數千萬元,旨在開發出能夠與GPT-3媲美甚至超越的模型;一年後,140億參數的中文大模型,被昆侖萬維成功訓練出。

而隨著ChatGPT撬開AI領域緊閉多年的希冀之門,昆侖萬維身爲最早一批登船的玩家,亦交出了屬于自己的答卷。

2022年年底,昆侖萬維端出了AIGC全系列模型與算法昆侖天工,AIGC能力已然覆蓋圖像、音樂、文本、編程等內容模態;2023年四月,跑在行業前列的昆侖萬維,推出對標ChatGPT的雙千億級大語言模型“天工”——不僅適合中國市場,還在理解中文語境、詞彙和語法方面具有顯著優勢。

天工大模型的演進之路

盡管此後各大巨頭競相入局,推出自家大模型,但昆侖萬維並未退縮,反倒實現了技術領域的快速叠代。

去年第三季度,“天工”接連在多個國際權威榜單上,拿出了不俗的表現——邏輯推理榜單Benchmark GSM8K的測試中,“天工”正確率高達80%,遠超GPT-3.5和LLaMA2-70B,接近GPT-4;在基于SuperCLUE的文本理解測試中,“天工”大模型展現出其文理兼顧的全面性,穩居中文閉源模型的第一梯隊。

早早涉足多模態的“天工”,亦在騰訊優圖實驗室與廈門大學合作的多模態大語言模型測評中,以綜合得分排名第一的成績,展現了其在多模態領域的領先地位。

2023年11月3日,天工大模型通過《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備案,面向全社會開放服務。12月1日,昆侖萬維推出了依托于天工大模型的天工SkyAgents平台,標志著大模型技術在更廣泛用戶群體中的應用。

SkyAgents功能展示

2024年2月6日,昆侖萬維正式發布新版MoE大語言模型“天工2.0”與新版“天工AI智能助手”APP。這是國內首個搭載MoE架構並面向全體C端用戶免費開放的千億級參數大語言模型AI應用。

其實,昆侖萬維是國內最早投入精力研究MoE模型架構的平台公司。自2023年6月以來,昆侖萬維不斷針對MoE架構技術最前沿進行研發探索,技術團隊更是通過一系列針對性的MoE技術攻關,在投入大量研發訓練資源後,最終解決了困擾整個MoE産業的模型不收斂、特定任務泛化效果較差等核心性能問題,使“天工2.0”的模型性能得到顯著提升。

值得關注的是,“天工智能助手”在MoE架構“天工2.0”模型的支持下,全面升級了AI搜索、對話、閱讀、創作的回答質量與響應速度,搭載強大的多模態能力,支持圖文對話、文生圖等多模態應用,支持最高100K的超長上下文窗口(超過15萬個漢字),並新增了AI繪畫、數據分析等熱門應用,成爲關注熱度和使用效果最好的AI智能助手之一。

昆侖萬維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源于公司一直以來,對AIGC領域的決心。

周亞輝是“Day One”精神的信徒,這意味著他將每一天都視作創業的第一天,永遠保持著敏銳、活力與痛感。而這,亦自上而下地浸潤了昆侖萬維的肌理——在昆侖萬維的16年發展曆程中,其始終保持著創業的狀態和精神。

面對AIGC所蘊含的機會,周亞輝很明確地將AIGC和人工智能作爲昆侖萬維未來的方向,而違逆主航道的業務,則都會被剝離。此番決心,在研發投入層面亦有著明顯體現。4月23日晚,昆侖萬維發布的財報顯示,2023年度,昆侖萬維實現營業收入49.2億元,海外業務收入占比達86.0%,同比提升8.4個百分點;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2.6億元,同比增長9.15%,利潤規模繼續位居行業前列。營收、利潤雙增長,海外業務收入占比穩步提升,其中,昆侖萬維研發費用更進一步提升至9.7億元,同比增長40.2%,這些無不體現了昆侖萬維“All In AGI & AIGC”後整體業務穩步發展。

2024年4月17日,在“天工”大模型一周年之際,昆侖萬維重磅宣布,“天工3.0”和AI音樂大模型天工SkyMusic正式開啓公測。

移動端天工AI智能助手功能展示

“天工3.0”是采用4千億級參數MoE混合專家模型的全球領先模型之一,並將開源。相較于“天工2.0”,“天工3.0”在語義理解、邏輯推理、通用性、泛化性、不確定性知識和學習能力等領域有顯著提升,模型技術知識能力提升超過20%,數學/推理/代碼/文創能力提升超過30%。

“天工3.0”新增了多種功能,如搜索增強、研究模式、調用代碼及繪制圖表等,並優化了模型的Agent能力,使其能夠獨立完成複雜任務,如産業分析、産品對比等。同時,“天工3.0”也是全球首個多模態“超級模型”,集成了多種AI能力,如搜索、寫作、長文本閱讀、對話、語音合成、圖片生成、漫畫創作、圖片識別、音樂生成、代碼寫作和表格生成等,成爲大模型時代的“超級應用”,爲用戶帶來顛覆式的人工智能體驗。而“天工SkyMusic”是中國首個公開可用的AI音樂生成模型,更是中國自研大模型技術第一次在AIGC領域領跑全球。

據《子彈財經》報道,在國內MoE模型的排名裏,昆侖萬維的天工是第一位,字節豆包第二, Minimax第三。

作爲一家中型技術平台,爲何昆侖萬維的天工大模型,能排在字節這個互聯網巨頭開發的模型之前?

一方面昆侖萬維的管理層基本上是技術出身,他們對于大模型技術的敏感性非常強,很早就看中了MoE架構對于中型模型研發方的重要性並提到布局,而且一直在追蹤相應技術的進展,屬于國內最早引入MoE架構研發模型的平台之一。

當然,這跟昆侖萬維不斷提升自身研發實力,建立長期以技術爲根本發展思路有關。也跟整個管理團隊將技術團隊放在中國和歐洲並行推動有關。畢竟這樣既可以接看到最新的技術動向,又能與中國的市場實際相結合。

而且昆侖萬維的決策能力和執行力,在行業有口皆碑。管理團隊看到趨勢後,會推動技術團隊持續的跟進和落實,並且由于公司決策和實施的扁平化,讓這樣的優勢被不斷放大,最終成爲在MoE大模型細分領域國內的領軍者。

另一方面,昆侖範圍一直堅持的是技術和應用兩手並重的發展思路,建立自己的大模型並不斷提升模型的技術水平,以便更好地服務廣大用戶;同時推出自己的集合超級應用,面向用戶直接提供服務,可以收集用戶第一手的反饋,不斷促進自身模型的優化和叠代。

基于此,昆侖萬維在科技巨頭盤踞的AI賽道,憑借富于前瞻性與洞察力的精准布局,高效的決策力與洞察力,創造先發優勢,在現如今巨頭混戰的格局裏位處第一梯隊,構建了AI大模型、AI搜索、AI音樂、AI視頻、AI社交、AI遊戲等多元AI業務矩陣,爲行業交出了一份“小而美”的高科技範本。

AI商業化,從實驗室到市場

浪潮湧起,熱錢湧入的背景下,過去一年間AIGC技術叠代腳步迅猛。然而,相較于産品層面的全力沖刺,AIGC在商業化落地領域的步伐卻略顯躊躇。

背後的邏輯在于,技術的進步,往往超前于市場的接受度,例如早期的互聯網技術,雖然在學術和科研領域早有沉澱,但真正進入大衆市場實現全面商業化,卻需更長的時間。

對AIGC賽道而言,如今面臨的挑戰亦是如此。技術層面上,從文本生成到圖像創作甚至是視頻創作,AI現階段已能生成精准、多樣的內容,但如何使其能力滿足實際的商業期望,則是一個複雜的命題。

換言之,如何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是AI玩家們能否立足于“中場”的關鍵環節。而昆侖萬維在此方面,積攢了不少優勢。

昆侖萬維旗下的Opera News,作爲非洲用戶規模最大的新聞客戶端,既是其全球化的錨點,亦是AIGC的絕佳場域。

2020年收購Opera浏覽器後,在周亞輝的帶領下,對其進行了大規模的改革和升級,將Opera從一個簡單的新聞聚合平台,擴展到廣告、搜索、內容分發乃至元宇宙等多個領域,爲昆侖萬維探索AI落地提供了重要的練兵場。

Opera積極擁抱人工智能,成爲行業內首個全面接入AI的獨立浏覽器品牌,用AI徹底重塑浏覽體驗。譬如去年5月Opera推出的人工智能服務Aria可在Windows、macOS、Linux、安卓以及iOS等各大主流系統運行,其通過引入Refiner、Compose和My Style等前沿功能,爲用戶帶來了諸如“命題創造”、訓練屬于自身的寫作風格等體驗,推動AI更好融入實際應用場景,並已在全球180多個國家上線,支持超過50種語言。

Opera原生AI助手“Aria”展示

基于Opera,昆侖萬維在搜索引擎技術、AIGC應用方面實現技術沉澱,而這亦在一定程度上,爲其打開了AI搜索賽道的大門。

去年8月,昆侖萬維推出了天工AI搜索,作爲國內第一款融入大語言模型的搜索引擎,天工AI搜索既能通過大量網頁搜索和複雜的邏輯判斷,更好地抑制AI産生“幻覺”;也具備信源功能,能標注生成內容的出處。而這,對于AI搜索的核心用戶——科研、投資、媒體行業等客群尤爲重要。

另一方面,昆侖萬維同昆侖資本的緊密聯合,亦在提升其AI商業化能力。昆侖資本的投資組合覆蓋了硬科技、新能源、生物大健康等諸多領域,而基于昆侖資本投資網絡,昆侖萬維不僅能加深對垂直領域的理解,也能優先在這些被投企業中實現其大模型的落地。

顯然,無論是AI應用場域,還是AI落地路徑,秉持著前瞻性思維的昆侖萬維均已積蓄了一套成熟的方法論——不僅旨在解決行業痛點,亦在AI商業化的路途上走在了前列。因循該脈絡,昆侖萬維已然端出天工SkyAgents平台,並已推出AI遊戲Club Koala、AI社交Linky、AI動漫等多元應用,AI飛輪已然開始轉動。

讓AI“回到未來”

縱觀科技敘事,曆史曾無數次告訴我們,每一次技術變革都不是孤立發生的,它們需要時間來孕育、成熟,最終“跨越裂谷”,才能真正融入這個世界。

這意味著,縱使現階段AIGC賽道極爲火熱,但仍極有可能是一門“慢生意”,唯有長期、持續的鋪墊,才能避免倒在市場真正爆發的前夜。

而在技術漫長的落地過程裏,玩家們亦會因商業哲學的不同,走上不同的道路。

過去數年,對科技、互聯網巨頭而言,賺錢似乎是最重要的事情,而宏觀的利益與企業價值觀等,則成爲了可有可無的東西,正如Cloudera的聯合創始人傑弗·哈梅巴赫從Facebook辭職時所說:“我們這代人裏最傑出的大腦,只想著如何讓人們點擊廣告。”

也因如此,過往,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名詞所代表的技術,在大衆視角裏往往是冰冷的,甚至更多被視爲巨頭們收割用戶的利器。而縱觀昆侖萬維“實現通用人工智能,讓每個人更好地塑造和表達自我”的使命,卻展現出了前沿技術有溫度的一面,著眼于人類的福祉與社會的繁榮。

“昆侖萬維深信,到2035年左右,通用人工智能(AGI)終將實現,人工智能將擁有,並超越人類的理解、學習、應用、甚至工作的能力,這將極大地推動社會的繁榮。昆侖萬維的存在,是爲了以行動和創新,推動這一願景。”

基于此願景,昆侖萬維並不追求成爲一家“大而全”的公司,其願景是實現通用人工智能讓每個人更好地表達和塑造自我。昆侖萬維希望成爲一家“小而大美”的公司,給世界帶來美好的改變,實現一個和諧、可控、且與人類社會發展目標一致的通用人工智能 AGI。

企業往往是創始人的影子,而此番“溫度”,或多或少亦同周亞輝的理想與情懷有關。

周亞輝初中班主任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坦言,周亞輝畢業後,經常回學校看望他,就算後來工作很忙,也會抽回回去看望老師。此前回鄉看望母校老師,周亞輝還曾給老師們包了“大紅包”。

或許是出于這些無意識地烙在人生命裏的底色,昆侖萬維在擁抱AI浪潮時,才會多了一絲讓AI饋還人類、社會的意味。而這,或許才是AI最大的魅力所在。

當然,此番理想,需要極長的事件,畢竟當下AI玩家們還處于競相入局、爭風吃醋的階段。但好在,昆侖萬維對于AI,有著足夠的耐心。

“把時間放長遠一點,心態放平穩一點,准備好足夠的人才,足夠的彈藥。就enjoy這個過程就行了。不要把這個故事想得太痛苦,不然這個活就幹不下去了。”周亞輝曾在一次采訪中,坦言自己對于AI未來的看法。

長期主義是企業的延遲滿足感,而因循該邏輯,昆侖萬維亦將全球研究院命名爲“2050”,通過收購控股AI大算力芯片公司艾捷科芯,推動AI在遊戲、動漫、影視、音樂等垂直領域的應用等,爲未來釘下一個又一個的錨點。

歸根結底,昆侖萬維不僅是最早一批登上AI巨輪的玩家,更是那些敢于在未知中探索的冒險家之一,隨著AIGC賽道落地下潛,步調紮實、目光長遠的昆侖萬維,其蘊藏著極大的潛力勢必將不斷兌現。

4 阅读:1676

光子星球

簡介:細微之處,看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