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八阿哥和年羹堯的“相顧無言”傳遞了什麽信息呢?

茅塞盾開 2024-05-13 23:00:50

各位老鐵們,今天咱們繼續就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一些細節,展開分析。

話說,康熙對四阿哥胤禛開展的“追比國庫欠款”工作進行了最後工作總結,除了對胤禛罰俸一年之外,還當場把胤禛責備了一通。

與此同時,八阿哥也沒閑著,開始盡情發揮自己精心打造的“賢王”人設,直接舉薦胤禛的下屬年羹堯到四川擔任提督。

我們都知道,八阿哥的這番安排,表面看是在替胤禛開脫,順便提攜了一下胤禛的下屬,不能說完全沒有安好心,可以說就是在爲胤禛挖坑。

八阿哥的這番舉薦,一方面在胤禛和年羹堯之間種下了罅隙,這個影響無疑是長遠的,甚至爲日後倆人分道揚镳,埋下了伏筆。另一方面,年羹堯被調離胤禛身邊,相當于斷了胤禛一條臂膀,胤禛接下來在京城繼續和八爺黨相抗衡的話,必然會處于下風。

不過,站在年羹堯的立場上來看,自是另一番景象。

首先,八阿哥這番輕描淡寫地舉薦年羹堯,令年羹堯感受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驚訝和感慨。

在此之前,如果年羹堯想要獲得胤禛提拔和舉薦,必須先要賣力表現一番。

比如胤禛在江南籌款期間,允諾可以安排年羹堯回京,但是大前提是他必須爲胤禛赴湯蹈火。這期間,年羹堯還手起刀落替胤禛解決了八爺黨的一個信差,往自己身上背了一條人命。

再比如,調回京城後,年羹堯馬上被胤禛安排參與到“追比國庫欠款”的工作中。

衆人皆知,這是一項妥妥的出力不討好的差使,辦好了未必加分,但是辦砸了後患無窮。

年羹堯哪怕心中有一千個不願意,爲了自己的政治前途,也只好按照胤禛的要求,硬著頭皮去辦差。

盡管大多數時候他會將鍋甩到田文鏡頭上,但是依舊難免會得罪不少朝中勢力。

在處置十阿哥當街賣家具事件之時,年羹堯就和十阿哥發生了爭執,是八阿哥出面爲他解圍。

如果讓年羹堯總結自己和胤禛相處的感覺,那麽年羹堯的感受必然是:但凡有別的門路,他一定不會追隨胤禛這樣的領導。

胤禛本就是一個做事非常嚴苛之人,對于自己一手帶出來的下屬,更是百般要求,無所不至。

種種嚴苛的要求,甚至會令追隨他的人崩潰到懷疑人生。

稍有不慎,就會丟掉性命,高福就是最好的例子。

然而,這次八阿哥突然對年羹堯的舉薦,卻無疑爲年羹堯的世界,打開了另一扇窗戶,讓他看到了一番新景象,並産生了新一層認知:

原來不是所有的領導,都會像胤禛那般嚴苛。

最起碼在八阿哥那邊,官員的提拔、進步是如此輕松、簡單,只需要八阿哥一句話而已。

因爲八阿哥聚攏這批人,只是爲了作勢,而不是爲了做事。

這就好比一個老板整天用各種KPI指標考核員工,差一點都不行,令員工疲于應對。

另一個老板對下屬則沒有設立那麽多條條框框,一言不合就對員工發紅包、大力提拔。

身爲員工,自然會覺得追隨第二個老板更香。

年羹堯也不會例外。

所以,這次提拔對年羹堯的觸動是非常大的。

在年羹堯看來,爲八阿哥做事的性價比更高,更劃算。

與其在胤禛這邊過著熬鷹般的生活,倒不如提前給自己預留一個加入八爺黨的機會。

既然八阿哥已然對年羹堯抛來了橄榄枝,他又怎麽能錯過?

有了以上的鋪墊分析,或許我們就更容易理解,爲什麽年羹堯主動去八爺府上拜會的時候,他和八阿哥是“相顧無言”,但是眼神之內卻飽含了太多含義。

以年羹堯的精明,他必然知道自己此刻被調離胤禛身邊,會對胤禛造成不小的打擊,這絕對是八阿哥的陰謀。

如果他對胤禛依舊保持一片忠心的話,那他無論如何是不應該再去對八阿哥答謝的。

既然他主動去拜見八阿哥,說明年羹堯對胤禛的忠心已經開始動搖。

年羹堯的那一跪拜,已經非常明確地告知八阿哥:

如果不是四阿哥胤禛所阻礙,他是非常樂意加入八爺黨的。

面對年羹堯的來訪,八阿哥一眼便看穿了他的那點小心思。

之所以不對年羹堯予以回應,那是因爲此刻八阿哥的內心也是頗爲複雜:

對于年羹堯的能力,八阿哥是非常認可的。

可是對于年羹堯的行爲,八阿哥反而産生了忌諱。

尤其年羹堯爲了利益,就萌生改換門庭的想法,這樣的人值得自己收入麾下嗎?

思來想去,八阿哥覺得,還是將年羹堯作爲一枚棋子,用來給胤禛制造麻煩,更合適一點。

諸位覺得呢?

(全文完)

1 阅读:24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