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質安站助力“山湖海”蝶變

海西生活情報 2024-04-29 21:51:52

填海造地352萬平方米,護岸1.4萬米,清淤1484.8萬平方米,人工沙灘改造62.7萬平方米……截至2024年3月,廈門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站(以下簡稱“廈門市質安站”)以全覆蓋、全過程、無死角的質安監督,爲廈門帶來一幅幅美麗的生態畫卷。

越山而至,共建山海盛景。2018年8月,廈門山海健康步道啓動建設。廈門市質安站高度重視這項重點民生工程,第一時間組建監督及技術服務隊,成立一線協調服務工作組,以“輕騎兵”的形式前移關口、靠前服務。山海健康步道路線長、工期短、施工難度大、技術要求高。面對項目施工難題,市質安站采取首件驗收、風險預控等多項質量安全監管措施,采用國家新技術8類、26項,順利攻克衆多難點,指導參建方取得2項發明專利、7項外觀專利、13項實用新型專利,完成5項科研課題研究,編制1本省地方標准和1項省級工法。

今天看來,廈門山海健康步道如一條巨龍,如一根彩帶,盤旋在美麗鹭島山海之間。“廈門山海健康步道雲海線,全長約23公裏,2020年元月建成投用。林海線,全長約31公裏,2022年底建成投用。項目的建成,爲廈門市“一環一帶多走廊”建設,交出了一份出色答卷,極大完善與提升了,城市空間功能、城市品牌影響力及城市居民生活品質。”廈門市住房和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憑湖而居,共推筼筜蝶變。從昔日的臭水湖,到如今的生態湖,廈門市質安站全員全程參與這場治湖硬仗。他們制定《水域清淤工程質量安全管理的若幹規定》等多項管理措施,規範清淤工程監督管理,穩健推進項目建設;他們強化事中事後監管,加強關鍵節點和重要環節質量抽查,切實守牢質量安全底線。

▲筼筜湖

生態補水工程、破損護岸修複項目、筼筜湖第二排澇泵站及西堤閘工程……在一個個筼筜湖綜合治理工程項目中,廈門市質安站當好生態建設監督排頭兵,一步一個腳印,促進筼筜湖化繭成蝶,成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典範。

跨海而來,共助碧海潮生。以筼筜湖爲原點,廈門市生態修複逐漸從河湖向海洋拓展。五緣灣綜合整治與開發、環東海域綜合整治、馬銮灣綜合整治與開發……廈門涉海工程一項接著一項。爲確保涉海工程監督任務完成,廈門市質安站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監督,制定了《廈門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涉海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規定(試行)》,不斷探索形成注重質量、強調服務的全過程監督體系。

如今,巨龍似的山海健康步道,彩帶樣的環東海域,碧海銀灘的五緣灣和鳥飛魚躍的馬銮灣等多個項目,已成爲廈門網紅打卡點。在這裏,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繪就一幅幅美麗的生態畫卷。這背後,是廈門市質安站幹部職工牢記職責、不負使命、奮力繪寫的成果,同時也是市質安站幹部職工上高山、下海島、走岸線、訪村莊,步履不停地推進廈門“山、湖、海、城、人”相融共生的結晶。(海峽導報 記者 陳金龍 通訊員 劉旭軒)

0 阅读: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