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中心行業洗牌新巨頭打破“潛規則”

36氪 2024-04-18 19:20:58

月子中心行業再一次發生跑路事件。

近日,多名消費者在社交平台爆料,上海某高端月子中心突然停止一切服務,數十位産婦及新生兒陷入無人照看的境地,甚至有全款預付近20萬元者,也在後續申請退款時遭遇重重阻礙。

據其有員工稱,該公司從今年2月起便拖欠工資,3月起不再采購母嬰用品,財務危機早有端倪。事發後,公司方面回複稱,資金鏈確實出現了問題,但並未提出有效解決方案。

這並非月子中心行業跑路事件的孤例。此前,大連、成都、廈門、徐州等個城市都曾出現知名月子中心人去樓空、虧損倒閉的事件。

這是一次僅僅定金就以數萬甚至數十萬計的大額消費,但面對此類情況,多數人也只能束手無策,甚至來不及尋找下家。對一些孕産婦而言,選擇月子中心要花掉的精力甚至不亞于産檢、飲食調整等,這背後是安全感、信任力的極度匮乏。

很長時間裏,“水很深”、“收割富人”等爭議性標簽如影隨形地被貼于月子中心之上。如今,跑路事件的頻頻發生成了最真實的隱喻——這是一門並不好做的生意。

過去幾年,月子中心這個舶來業態一直上演著“冰與火之歌”——一邊是高速的擴張,2022年全國月子中心已超5000家,多家品牌收獲資本青睐;另一邊則是亂象頻發,不間斷的投訴與爭議、被摘牌的上市公司和老生常談的虧損泥沼,都是體現。

良莠不齊的背後,行業正經曆洗牌時刻,新老玩家都在求新求變。然而,“求變”的核心沒有發生變化,“安全”成爲用戶第一性選擇,在群雄爭霸後半場,市場亟需行業穩定者和革新者。比如,愛帝宮跑通輕資産模式、圍繞細分定位開拓新品牌和新業態,在2023年實現業務層面的扭虧爲盈;新玩家們也在主動創新的同時,積極擴大規模,其中看雲控股旗下的茉莉智慧目前已在全國7座城市開出13家門店。

這場變局裏值得思考的問題是,新時期的孕産女性究竟需要怎樣的月子中心?這個行業又將帶著她們的痛點去向何方?

月子中心,等一場“變革”

談起月子中心,一定會提及女性的“悅己意識”,這也是行業源起的基礎。

月子中心最早發源于中國台灣地區,1999年內地第一家專業月子中心才在北京成立。“親身經曆後,便笃信月子中心在未來會是非常普遍的選擇”,一位從業者如此描述她進入行業的初衷。

走到今天,女性的悅己心態比過往更加強烈,越來越多人了解、接納月子中心。據艾媒咨詢,94.5%的受訪者認爲産後有必要坐月子,74.5%的受訪者願意選擇專業的月子中心進行産後休養。上述從業者也告訴36氪,近幾年體會到的最大變化在于,接觸客戶時不再需要探討“爲什麽要去月子中心”,而是更多聊起如何既把寶寶護理好、也把自己照顧好。

然而,狂奔之外,更多“遭遇”也發生在這個行業。

消費者要面對“被跑路”的風險和服務不及預期的無助,經營者同樣談不上容易。“開月子中心10年,投資數千萬,虧本甩賣”,社交平台不乏這樣的哀歎。謙策咨詢在2022年的走訪中發現,80%以上的月子中心處于經營虧損或微利狀態,甚至龍頭公司愛帝宮也一度深陷虧損。

站在更理性和商業的視角,月子中心憑借高消費屬性,被很多人視爲天然的“好生意”。前述投資人告訴36氪,盡管想象空間巨大,但重投入、極度分散、服務水平參差不齊、難以規模化等現實困局都僅僅圍繞著這個市場。

其中,標准化服務至關重要,它既是規模化擴張的前提,也是獲取消費者信任、打造品牌力的決定因素。從物業類型來看,與強調私密的獨棟別墅式月子中心相比,包括茉莉智慧在內的許多新玩家青睐的“酒店式”天然更具標准化基因,在運營過程中通過與酒店的合作,實現清潔、餐飲、消毒等環節的標准化服務。

不過,酒店式月子中心並不能簡單等同于標准化。本質而言,上述的常規服務標准化更像是提高運營效率的手段,是從業者所需要的。切換視角,消費者需要的標准化遠不止于此,完全透明、無任何隱形消費的服務,或許才是市場最真實的需求。

從複雜走向簡單,新玩家打破“行業潛規則”

一份透明簡單的價格表和合理的定金比例,便是撕開現狀的那道裂縫。

據36氪了解,許多知名月子中心的定金達到總價的50%以上,甚至有部分高端品牌要求全款預付,不少用戶在選擇過程中,會因此而擔憂和糾結——坐月子的時間沒有任何靈活性可言,一旦定好的月子中心出現經營問題,錢款全無,還要面臨無人照護的慌亂局面。

除了過高的定金,更讓人感到糟心的,是“低進高出”的隱形消費問題。“這家月子中心最後總消費大概多少錢?”社交平台上從來不乏對于真實價格的求助聲。不少博主也在網絡上表示,如今選擇月子中心已經像是選擇美發店,“約好的套餐之外沒有額外套路”成了最重要的訴求。

一位新手媽媽告訴36氪,“在月子中心見識到了各種各樣的套路,標定的套餐價格是一回事,進去後的理療、寶寶拍照、媽媽拍照各種環節的推銷和隱形消費,才是讓人躲都躲不過的。”她舉例稱,入住月子中心後,很快就在産康知識的科普中感到焦慮,花錢辦卡,後續又被推薦上萬元的修複療程、大幾千元的拍照等等,額外花掉套餐金額的30%,而這是入住前不曾預料到的消費。

一位從業多年的人士告訴36氪,“隱形消費是行業裏的潛規則,對客戶而言,産前預訂、産後入住的節奏是剛性的,幾乎不再可能退款、更換機構,對隱形消費也只能被迫接受。”

亂象之下,也爲後來者帶來破局機會————誰能真正做到透明化,將一切標准、服務、價格做到可視化,誰就能贏得客戶的心。近兩年,一批新銳玩家開始借更強大的標准化優勢崛起。

以茉莉智慧爲例,近日宣布將母嬰月子服務的套餐定金比例降至20%,有用戶評論稱“原本的30%左右在業內已經是較低水平,近一步降低顯現出了更強的底氣。”官方解釋稱,“用戶體驗是茉莉智慧最高的追求。在洞察到客戶這一需求和痛點後,我們經過慎重討論,決定降低定金比例,讓用戶更放心、安心。”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創立之初,茉莉智慧便定下“不談價、不打折”的規定,也因此受到許多質疑。但據其表示,一客一議價背後是不公平的客戶待遇和無法保障的服務標准,“從長遠來看,統一價格政策更能保障客戶利益。”

上述業內人士向36氪闡述行業格局時說,月子中心是門重口碑的生意,越向後走,客戶的信息會越對稱,選擇也會越堅定。在此過程中,市場首先追求的是明明白白的套餐,複雜、套路化的隱形消費套餐必然難以長久。

下一個20年,行業需要更多“難而正確”

作爲一種綜合性服務業態,月子中心承載的服務複雜而具體,要做到一切都好的確不易。

在黑貓投訴平台搜索“月子中心”,映入眼簾的是各式各樣的吐槽和不滿——突然關門、環境衛生差、服務不專業、態度惡劣等等。或許正出于此,不少月子中心難逃“高開低走”的命運。

黑貓投訴平台搜索“月子”出現1584條投訴及示例

盡管複雜,但各個服務環節的完成度,都關乎著一家月子中心在商業上的經營效率,長期來看,更決定著其品牌力的沉澱能力,如何更標准、更專業、更體貼,成了每個行業參與者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作爲新玩家,茉莉智慧的創新性嘗試或許值得借鑒。其調研分析上千案例後發研創“三環全護”模式——區別于兼職醫生或單一的月嫂/護士制,以“全職專家+雙證護士+智慧護理師”展開服務,三個角色各司其職,確保專業護理和日常照護的高效安全。

茉莉智慧首創“三環全護”母嬰照護模式

此外,在令許多用戶迷茫的産康方面,茉莉智慧拒絕外包合作,全部采用自建的“ALL-SEEING智慧産康體系”和醫療級別儀器,實時跟蹤身體各項指標數據,結合1v1身體測評,實現30余項産康項目“按需分配”,幫助用戶把握真實的黃金恢複期。

茉莉智慧曾對人們“坐月子”的時代特點進行歸納,梳理出農業時代的1.0傳統坐月子、大工業時代的2.0科學坐月子,並順應如今智能化潮流,開創“3.0智慧坐月子”,其重點之一便是科技賦能。

比如,其自研的“智能化母嬰照護系統”中,“AI看護”功能會幫助媽媽隨時了解寶寶熟睡/淺睡時間等多項睡眠指標,爲護理師提供參考;“AI體測”功能則能根據實時數據,智能評估母嬰健康情況,自動關聯權威專家的建議。

將視角拉升到整個行業,照護服務還在進一步走向精細和全面。對孕産婦心理健康的關注,就是其中一個縮影。

新媽媽的困惑往往是更深層的。對她們中的許多人而言,諸如“我能變回原來的樣子嗎”等心理擔憂無處不在。更科學的關愛該如何實現?月子中心正成爲這類問題的最直接接觸者和化解者。

據36氪觀察,近兩年不少高端月子中心將更具溫度的服務納入其中,舉辦情緒療愈沙龍、開設心理咨詢課程或媽媽課堂等等。以茉莉智慧爲例,其近期推出的“孕産心情指數”測評,聯合北京師範大學專家團隊,通過科學評估把握媽媽們的情緒、提出針對性解決方案。社交平台不乏有這樣的總結帖——“住了月子中心,才避免了初爲人母的焦慮與抑郁。”

茉莉智慧提供專業心理服務,呵護媽媽心靈健康

沿著溫度與標准化的道路,新一代月子中心就這樣一步步前行著。回望來路,從千禧年左右興起風潮,月子中心已經在中國大陸走過二十余年,但客觀而言,內地一線城市的月子中心滲透率約8%,其他許多城市仍不足2%,相較中國台灣超60%的水平,巨大的想象空間正等待兌現。

而在新戰局中贏取市場,需要的是超強運營能力、可被複制的標准化服務與經驗,這背後將是一次又一次“難而正確”的投入與選擇。“誰能率先借此建立壁壘,誰就是這片藍海中的新大船。”上述投資人對36氪總結。

1 阅读: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