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訪華有6大理由,中方給足面子,全球緊盯中俄,西方爭取中國

聽芹談國際 2024-05-18 10:12:39

普京訪華有6大理由,每一個都與中國息息相關。紅地毯相迎,女官員接機,中方給足普京面子,雙方有多少要事相商?全球緊盯中俄,幻想中國與俄羅斯當場切割?瑞士發出邀請函,西方又想讓中國改變立場?

俄羅斯總統普京訪華,背後存在六大理由

5月16日淩晨四時許,俄羅斯總統普京搭乘專機抵達北京,開始了他爲期兩天的訪華行程,這是他競選連任之後首次外訪。

對于我們來說,普京將上任後的首次訪問放在中國並不令人感到意外,畢竟,當前中俄兩國的雙邊關系正處于曆史最高點,但在一些其他國家看來,普京此次訪問卻別有深意。

早在,俄羅斯大選結果出爐之前,外界就已經在猜測普京的首訪對象,因爲,普京上任後的首次訪問有非常濃重的政治含義,往往代表著俄羅斯未來幾年的戰略方向。而在西方各國猜測的熱門人選之中,除了中國之外,還有一個國家土耳其,很多輿論媒體甚至認爲,普京出訪土耳其的概率要高于中國,因爲他和埃爾多安之間的會晤已經拖延了很久,俄烏沖突的和平進程也需要土耳其這個北約國家來幫助推進。

所以在普京選擇訪華之後,普京爲什麽來中國就成了全球輿論媒體的一個熱點話題,各方都在猜測中國究竟有何魅力,能讓普京放棄在俄烏沖突上的直接利益。

而俄羅斯國際事務委員會學術委員會主任科爾圖諾夫就在5月16日刊出了一篇文章,列舉了普京訪華的六大理由,它們分別是:

一禮尚往來

二,雙邊關系,出現重大變化

三,全球發展,問題

四,與西方的摩擦

五,新世界秩序

六,人文因素

其中的禮尚往來,指的是2023年時,中方也將首訪放在了俄羅斯。爲了回應中國的熱情與合作誠意,所以普京同樣將上任後的首訪放在中國。

而雙邊關系因素說的是,中俄兩國在2023年10月舉行雙邊會晤之後,雙邊關系又發生了新的巨大變化,因爲二級制裁風險,今年三月份,中俄雙邊貿易輕微倒退2%,中國對俄羅斯的出口同比下降14%,因此,兩國領導層有必要見面磋商,探討當前的雙邊關系現狀,以維持雙邊貿易穩定。

在這個過程中,中俄兩國自然也會承受來自西方的壓力。早在上個月,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訪華時就曾經提出過,當前,西方正在對中俄兩國進行雙重遏制,而中俄兩國已經取得共識,要團結起來對西方進行雙重反制,普京此次前來中國,很可能也會同中方商討,兩國與西方摩擦之中所存在的合作空間。

而對西方進行反制的最終目的,自然就是打破霸權,建立新的全球秩序,但是,當前新秩序的建立還處于非常初級的階段,很多方面都模糊不清,需要中俄雙方深入合作。上個月,拉夫羅夫訪華時也曾經提出過一個新歐亞安全機制的概念,此次雙方很可能會就此進行討論。

除了這些之外,當前全球也確實處于一個發展的微妙時期,俄烏沖突,巴以沖突等緊張區域局勢不斷延宕,帶來了新的沖突風險。與此同時,金磚國家等新興合作平台,也正擴員帶來發展機遇,在這個機遇與風險並存的時代,中國雙方需要加深溝通,來共同把握住發展機遇,推動兩國共同進步。

最後,今年還是中俄建交75周年,這是中俄兩國進行人文交流的好機會,兩國之間的頂層外交,自然也要起到一個帶頭作用。

在這六大要素影響之下,普京訪華給俄羅斯帶來的利益很顯然,超出了任何其他國家,這趟行程能給俄羅斯帶來的價值已經不止于俄烏沖突,而是可能關系到俄羅斯未來數十年的長期發展,甚至是後普京時代的國際格局。

甚至在普京的行動之中,我們已經能夠看出他在爲自己卸任以後的,長期發展方向布局,本次隨他一同訪華的隨行團隊成員陣容就非常豪華,不但包含了他14日剛剛任命的新內閣成員,還有一個大型貿易代表團,這表明了普京希望俄羅斯新一屆政府盡快完成同中方的對接,繼續推動“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的接軌,爲俄羅斯的長期發展鋪路。

而且在當前俄羅斯比較關注的俄烏和平議題上,中國發揮的作用也未必會比其他國家少,普京本人在訪華之前接受新華社采訪時,就積極評價了中國解決烏克蘭危機的立場,稱贊中國提出的舉措具有務實和建設性,這表明普京非常重視且認可中國在俄烏沖突中發揮的和平作用,希望中國繼續秉承中立的立場勸和促談。

總而言之,在新任期內首訪中國,對于普京來說是最好的選擇,如果訪問能夠成功,俄羅斯將會受益良多。

中方高規格接待,給足普京面子

對俄羅斯表現出的誠意與信任,中國方面也給足了面子。在5月16日淩晨,普京專機抵達北京時,現場已經准備了紅地毯,並有儀仗隊列隊歡迎,中國國務委員谌贻琴前往接機。16日上午,中方又專門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爲普京舉行了歡迎儀式,以最高規格歡迎普京的到來。

在隨後進行的小範圍會談之中,中方也對普京多年來維護中俄雙邊關系的努力給予了高度肯定,強調今天的中俄關系來之不易,值得雙方加倍珍惜與呵護。

同時,中方也認可了普京繼續維護與發展中俄雙邊關系的期待,表明中俄關系穩定發展,符合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區乃至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中方願意同俄方做彼此信賴的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鞏固兩國人民世代友好,共同實現各自國家發展振興,攜手維護世界公平正義。

這番表態直接契合了此次普京訪華,之前所提出的一些願景,我們甚至不用等待後續的中俄聯合聲明就可以基本確定此次普京的訪問能夠獲得成功,後續中俄兩國的,雙邊合作會更上一個台階。

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中國外交態度的縮影,中國一貫秉承著朋友來了,有美酒豺狼來了,有獵槍的原則,只要有誠意,願意同中國友好合作,中方自然會給足面子,而若是心懷鬼胎,毫無誠意,那麽中方的禮節待遇,自然就會變成沒有紅毯,只有紅線。

中俄的這番雙邊合作,算是爲全球提供了一個積極範本,展現出了新時代大國關系的正確方向,給其他國家同中國進行雙邊合作提供了參考,同樣也向某些心懷不軌的國家發出了警告。

全球緊盯中俄,想看中國做出抉擇

不過,某些國家似乎並沒有從中俄兩國的雙邊外交之中讀懂大國的正確交往方式,而是緊盯著兩國外交進程,試圖從中找出破綻。

在普京抵達中國之後,BBC就刊出了一篇報道指出,當前中俄之間的緊密關系已經激怒了美國歐盟,普京似乎想要從中國身上獲得更多利益,但中國方面,仍舊希望與歐盟維持穩定的雙邊關系,很可能並不願意爲了俄羅斯而付出惹怒歐盟的代價。

報道中還煞有介事地宣稱。當前,中國低迷的經濟狀況,已經無法承受來自西方貿易夥伴的壓力,爲了挽救國外市場,中國很可能不會同意俄羅斯的某些策略,西方對中國貿易施壓的戰略會獲得成功。

美媒的另一篇報道中,同樣也以此爲切入點,聲稱此次中俄雙邊會晤的時機非常微妙,上周,中法雙邊會晤之中,中國對俄羅斯的支持就是重點議題之一,歐盟方面已經對中國施加壓力,要求中國停止支持俄羅斯,而中國一直希望盡量平衡于歐洲的關系,這很可能會導致中俄無上限友誼無法繼續維持。

法新社的報道中,則提到了美國二級制裁威脅對中俄雙邊貿易的傷害,認爲從美國開始威脅制裁中國銀行以來,已經有數家中國銀行停止或放緩與俄羅斯客戶的交易,這同樣會導致中俄的雙邊夥伴關系受到考驗。

只不過,這些論調與事實有著巨大的偏差,中國確實希望同歐盟維持穩定關系,但是中國一直堅持獨立自主外交原則,希望雙邊關系不針對第三者,歐盟一直把俄羅斯作爲中歐雙邊關系的重要因素已經違反了中國的原則,而在原則問題上,中國不會讓步。

至于來自西方的貿易施壓與制裁風險,非但不可能阻礙中俄雙邊合作,反而會讓中國和俄羅斯愈發團結尋找新的辦法來突破西方霸權。

總而言之,用施壓就能迫使中國遠離俄羅斯,只不過是西方各國的幻想而已,中國不可能會爲了一個貿易夥伴而放棄另一個貿易夥伴,當前經濟狀況更加脆弱的也並非中方,而是歐盟和美國,如果美歐想要維持合作,共同推動全球經濟複蘇,中國樂于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但如果想要以此爲借口來對中俄兩國聯合遏制,那麽等待美歐的就只有中國的反制。

在這裏,我們還是奉勸某些國家,不要再試圖從中俄雙邊關系之中尋找破綻,這樣最終只會給自身帶來傷害,回歸獨立自主的外交路線,進行正常的雙邊合作,才是全球經濟複蘇的正確道路。

瑞士邀請中國參加和平峰會,西方也在爭取中國?

令人感到意外的是,西方一邊诋毀中俄雙邊合作,另一方面卻又在爭取中國加入俄烏和平進程。

在4月10日瑞士聯邦主席阿姆赫德就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瑞士聯邦委員會決定將于今年6月15日至16日在瑞士舉行烏克蘭和平問題高級別會議。

而路透社在當地時間5月15日又獲得爆料稱,瑞士希望這場會議能夠吸引來自全球各國的廣泛關注,爲烏克蘭和平問題鋪平道路,爲此,瑞士已經發出了160多份邀約。

迄今爲止,已經有50多個國家確認要派出代表團,前往瑞士參加這場和平峰會,峰會的安排也在全速進行當中。阿姆赫德進一步強調,瑞士方面也希望爭取更多的“全球南方”國家,以及中國的加入。

值得注意的是,在瑞士發出邀請中國的信號之前,身爲俄烏沖突參與方的俄羅斯,就已經明確表態不會參與這次峰會,並且將這場峰會稱之爲是一場“怪胎秀”。而在今年三月份,對于此類俄烏和平峰會,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也曾做出過表態,前兩天在烏克蘭問題上,中方一直秉持著公正客觀的立場,始終堅持以和促談,中方支持適時召開俄烏雙方認可各方平等參與,對所有和平方案公正討論的國際和會。

單純從瑞士方面的這一番表態上看,似乎是想讓中國在俄烏沖突當中發揮更大的勸和作用,但從事實的角度上來說,瑞士召開的這場和平峰會,既沒有俄羅斯參與,也沒有受到俄羅斯方面的認可,完全是烏克蘭方面的“獨角戲”,即使中方最終點頭參加了這場和會,由于缺了俄羅斯這一位主角,與會各方也探討不出一個任何結果,只會變成單方面的“挺烏大會”,從而失去了和會本身的意義。

而且從政治的角度上來說,我們也不排除此次瑞士邀請中國參加峰會,暗藏了一些額外的小心思,在阿姆赫德的表態上,極力強調此次峰會有著諸多國家的參與,試圖將這場峰會“政治正確化”,如果中國不參與,就是站在了他們認爲的“國際正義”的對立面,如果中國參與,那麽他們又會大做文章,歪曲中國的“立場”,強迫中國在俄烏沖突當中“站隊”。

因此,對于此次的瑞士峰會,中國如果想要延續先前的中立立場,就應該以一個觀望的角度來看待。

0 阅读:0

聽芹談國際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