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必看!世界首例“自體再生胰島”移植成功,25年糖尿病被治愈

39健康網 2024-05-16 15:33:07

糖尿病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據國際糖尿病聯盟的數據顯示,到2021年,我國糖尿病患者達1.41人次,換句話說,每8個人當中就有1個確診糖尿病。

血糖不受控制,簡單的說就是因爲胰島素分泌不足或者出現了利用障礙,而如何恢複胰島功能就成爲治療的重中之重。

一、世界首例,25年糖尿病史患者被治愈!

我國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約有4000萬人需要終生依靠胰島素控制血糖。對于其中的嚴重患者,更是需要接受胰島組織移植才可有效治療。

但我們都知道,這種靠捐獻移植的模式,供體一般都嚴重不足,很難滿足臨床所需。對此,我國上海長征醫院殷浩團隊聯合中科院程新教授團隊進行了一項革命性研究。

研究人員從一名59歲糖尿病患者體內提取了外周血單個核細胞,在體外培養成內胚層幹細胞,最終誘導分化成胰島組織,移植回患者體內。

這位患者有25年的糖尿病史,還發展成了終末期腎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尿毒症期。其胰島功能幾乎衰竭,每日需要多次注射胰島素來控制血糖,有很大的並發症發生風險。

但在進行手術後的第11周,患者就已經完全脫離了外源胰島素,通過口服降糖藥來控制血糖。隨著時間的發展,用藥量也逐漸減少,在48周、56周時就實現了徹底撤藥,現如今患者已完全脫離藥物33個月。

上海長征醫院器官移植科丁國善教授表示,該技術在糖尿病治療,尤其是重症糖尿病患者身上,具有極高的科研意義和臨床潛在應用價值。但想要最終轉化爲大批量臨床應用,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糖尿病不僅是一種病,需警惕4類並發症

對于糖尿病,如何重視都不爲過。柳葉刀子刊上的一項研究指出,越早診斷出2型糖尿病的患者預期壽命越少。

每早確診10年,預期壽命會減少3-4年。利用美國人口數據估計的數據顯示,在30歲得糖尿病的相較于沒得的,預期壽命減少了14年。

中日友好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王昕表示,長期高血糖狀態下會加速身體的炎性病變,導致多種疾病的發生風險增加。30歲就確診糖尿病的患者,病情控制不好的話,40歲就可能會出現腎髒、眼部、足部,乃至心髒病變,會給與其壽命帶來極大的影響。

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重視血糖變化,糖尿病真正可怕的是並發症,尤其是這4類。

1.腎髒病變

高血糖會導致腎小球微循環濾過異常增加,時間長了會誘發腎髒疾病發展,沒有及時幹預還可能會發展成尿毒症,約有20~40%的糖尿病患者會合並糖尿病腎病。

2.視網膜病變

視網膜病變也是糖尿病患者身上較爲多見的並發症,早期患者身上可能沒有明顯的不適,但身體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下,會給眼周血管帶來極大的負擔,會反複出血、視力減退,嚴重時還會出現失明。

3.足部病變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身上治療費用最高的並發症之一,嚴重的會導致肢體壞死需要截肢,或是直接導致患者死亡。

4.心血管病變

糖尿病患者出現心血管疾病的幾率也很高,該病是導致患者死亡的主要誘因之一。即便是本身生活習慣很健康的患者,只要罹患糖尿病,就會讓風險上升。

三、糖尿病有可能“逆轉”,關鍵在于4點

我麽都知道,糖尿病是一種終身疾病,在過往認知中,是需要終身服藥的,但隨著醫學不斷進步,“糖尿病逆轉”成爲了可能。

這個“逆轉”並不等于治愈,而是在不吃降糖藥的情況下,使血糖達標,從而延緩發病時間,甚至終身不發病。

那什麽樣的人可以達到這個逆轉狀態呢?《2型糖尿病緩解中國專家共識》指出,最好得滿足4個條件。

1.不是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由于破壞自身胰島細胞的自身免疫反應所致,無法實現逆轉。

2.病程時間較短

5年內的2型糖尿病患者,實現逆轉的可能性較高。

3.肥胖型的糖尿病

BMI>25或男女性腰圍>90/85cm的患者,在科學減重後,胰島素水平以及血糖都會得到很大改善。

4.胰島功能要支持

符合上述的幾個條件,且胰島還存在一定功能的患者,實現逆轉的幾率會大許多。

想要逆轉糖尿病,一定是越早越好,黃金期爲糖尿病前期也就是沒確診的時候,這個時候可通過生活方式調整等來改善血糖。

如果確診爲糖尿病的話,確診的前5年時間是關鍵期,其中又以1~3年最爲關鍵,可通過生活方式、飲食以及服藥等來喚醒胰島β細胞,讓其恢複功能。一些本身體重超標的患者,一定要及時減重,體重下降後胰島素的敏感性會明顯提高。

參考資料:

[1]《CD:世界首例!中國科學家完成首例自體再生胰島移植,25年重症糖尿病終得治愈丨臨床大發現》.奇點網 2024-05-13

[2]《糖尿病的並發症,你知道幾個?》.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訂閱號 2023-12-14

[3]《糖友必看,5分鍾了解2型糖尿病逆轉/緩解!》.湖南省居民健康卡 2023-11-1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0 阅读:87

39健康網

簡介:中國互聯網百強網站,分享靠譜、有趣、易懂的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