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曆史常識之古典文明④亞述、波斯與亞曆山大

搬磚泱夏 2024-04-03 22:15:52

亞述帝國

亞述帝國是公元前8世紀由亞述人建立的地跨亞非兩洲的西亞軍政強國,都城在尼尼微,其版圖北至烏拉爾圖,東南靠近埃及,西達地中海,西南臨埃及北部邊疆。帝國位于西亞諸國的商路上,農業十分發達,且盛産金屬礦物,這爲其擴張領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亞述人在兩河流域活躍了約1000年,而亞述帝國時期是他們最爲強大的時期。從公元前8至前7世紀後期,亞述帝國在亞洲縱橫了100多年。然而後來由于內憂外患,帝國國力日下。公元前612年,新巴比倫和米底聯軍攻破尼尼微城,亞述帝國滅亡。

波斯帝國

波斯帝國是古代興起于伊朗高原西南部的一個大帝國。公元前550年,帝國創建者居魯士大帝推翻米堤亞王國,將蘇薩定爲都城,揭開了波斯帝國征服歐、亞、非的序幕。至其第三代統治者大流士一世在位時,波斯帝國東臨印度河,西至巴爾幹,北達中歐,南抵埃及,成爲人類曆史上第一個地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多民族的奴隸制大帝國,首都設在巴比倫。然而公元前5世紀,波斯在希波戰爭中被希臘擊敗,擴張勢頭遭到遏制,國勢由盛轉衰。公元前330年,亞曆山大率領馬其頓遠征軍大敗波斯軍,攻陷巴比倫,波斯帝國滅亡。

亞曆山大帝國

亞曆山大帝國是公元前336至前323年由馬其頓王亞曆山大建立的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馬其頓本是希臘北部一個小城邦,後在腓力二世統治時期征服整個希臘成爲霸主。腓力二世死後,其子亞曆山大繼承王位。消滅了希臘內部的反抗勢力後,亞曆山大集結部隊,開始長達10年的東征。經過數次戰役,亞曆山大吞並了波斯帝國,占領了亞非的大片土地,建立起一個以巴比倫爲首都,西起希臘、馬斯頓,東至印度河流域,南臨尼羅河,北抵藥殺水的龐大帝國。亞曆山大鼓勵境內各民族通婚,促進了東西方文化交流。但不久後,亞曆山大英年早逝,帝國很快因內讧而土崩瓦解。

軍事天才亞曆山大

亞曆山大帝國的創建者亞曆山大是古代一位偉大的軍事統帥。他繼承馬其頓王位時年僅20歲,僅用了1年時間就平定了希臘內部的反馬其頓勢力,不久後開始東征。他在戰爭中巧用“馬其頓方陣”,提高了方陣步兵與騎兵及其他兵種的協同作戰能力。他的軍隊所向披靡,先後贏得伊蘇之戰、推羅圍城戰等戰役的勝利。公元前331年,亞曆山大在高加米拉與波斯國王大流士三世決戰,最終大破波斯軍,吞並了波斯帝國。後來他還侵入印度,但因印度土著居民的抵抗頑強,再加上馬其頓的士兵已經産生了厭戰情緒,最後不得不西歸。公元前323年,亞曆山大病死于巴比倫。

亞曆山大燈塔

亞曆山大燈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位于埃及亞曆山大港。公元前330年,亞曆山大占領埃及後,在尼羅河三角洲西北角建造了亞曆山大城,該城後來成爲世界上重要的轉運港。公元前280年的一個晚上,一艘滿載埃及皇室成員的大船在亞曆山大港觸礁沉沒。船上的人無一生還。噩耗傳來,埃及國王托勒密二世下令在亞曆山大最大港口的入口處修建一座燈塔。40年後,雄偉的亞曆山大燈塔終于建成了。燈塔連基座高135米,分爲3層,占地面積爲930平方米。該塔白天以鏡子反光,夜晚用火把照明,保障過往船只的安全。14世紀,燈塔在一場大地震中毀棄。

來源:《世界曆史常識》(劉永升 主編)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