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黑紗下的奢華珠寶

盧曦依 2024-05-16 02:41:26

“在中東賣得最好的珠寶是手镯。女孩們可能會遮住頭發和臉,但在手腕上可以表達個性。”不久前在一場晚宴上,一家高級珠寶的中國區老板這樣告訴我。

2024年4月,美國奈飛公司上線了二十年前的電視劇《欲望都市》全集。2010年的電影裏,四位紐約時髦女郎前往阿布紮比的旅行。飽覽異國風光的同時,文化沖突無處不在。

向來豪放的Samantha,因從包袋中意外掉落安全套遭到當地人圍攻,被一群中東女孩搭救。女孩們從頭發到腳踝都裹得嚴嚴實實,但在街巷花店內輕解長袍後,露出的卻是一件件造型前衛的珠寶和剪裁利落的時裝。

2010年《欲望都市》電影版

十幾年過去了,中東許多社會規範逐漸松動。2018年,沙特女性可開車出行,2020年起,阿聯酋不再將未婚人士同居視作洪水猛獸。

中東這塊位居三洲交界、擁有4億人口、承載了人類一千零一夜幻想的古老土地,緩慢地走向開放。爲融入全球市場,中東多國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幾十個國家實行免簽政策。

今天的中東擁有F1沙特站、電競世界杯、還有C羅的球賽和Blackpink演唱會,好萊塢大片《沙丘》中壯美的沙漠,也是在阿布紮比和約旦拍攝。

卡塔爾多哈舉辦珠寶和腕表展覽

今年2月,卡塔爾多哈舉辦珠寶和腕表展覽,超模Irina Shayk和法國前國腳亨利受卡塔爾旅遊局之邀來到現場,與包括香奈兒、寶詩龍在內的500個品牌共襄盛舉。

中東,一直是欲望都市。

01-

“中東”這個詞彙誕生于19世紀,歐洲人依照距離自己的遠近,將東方劃分爲“近東”、“中東”和“遠東”。根據大英百科全書,當下的中東覆蓋了阿拉伯半島和北非地區,由于兩地文化相似,許多跨國公司將其視爲一個整體來運營。

珠寶是中東人生活中的必需品。相比于東亞三國崇尚的“溫婉”、“優雅”,他們更偏愛無需掩飾的“華麗”和“驕奢”。“鑽石之王”Graff,早期正是借助中東大客的慷慨奠定了如今的江湖地位。

王室成員除了自行佩戴,也會將珠寶作爲外交禮物贈送。從伊麗莎白二世,到戴安娜王妃和卡米拉,每當有英國王室女性成員出訪沙特,總能喜提當地政府贈送的奢華珠寶套裝。

黛安娜和凱特王妃佩戴沙特贈送的奢華珠寶

不過,當代中東女性已不再將大鑽作爲最高審美,她們對珠寶有更多個性化的趣味。卡塔爾的莫紮王太後就對在阿拉伯傳統服飾上佩戴珠寶頗有心得。

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開幕式上,她將一枚Chaumet尚美巴黎的古董羽翼冠冕改成胸針戴在肩部,仿佛高級軍官的肩章,頗具威嚴。日常生活中,卡地亞獵豹或聖甲蟲胸針也成了她頭巾上的常客,堅硬的珠寶和柔軟面料間的褶皺,形成一種東西方文化的碰撞。

卡塔爾莫紮王太後是中東風尚偶像

另一個當代中東女性範本是人權律師Amal Clooney,除了智慧和美貌,她的各色耳環也頗具看點。

香奈兒古董18K金耳環是她出席梅根嬰兒派對的點睛之筆,而在丈夫喬治·克魯尼執導的電影首映式現場,英國老牌珠寶商Moussaieff的鑽石耳環就如同聚光燈,讓這位好萊塢權勢人妻在人群中更爲閃耀。

Amal Clooney出生于黎巴嫩

石油和天然氣的巨量儲存曾幫助中東國家輕松賺取利潤,然而,王室早早意識到靠天吃飯的風險。中東多國積極引入外資,中建、中鐵等多家中資機構也在“一帶一路”的大背景下紛紛進駐。相比10年前,如今的中東已然是另一番景象。有人將其比作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一名政治學家甚至爲這些變革冠以新名稱——“海灣時刻”。

巨額資金的流入勢必産生大量工作崗位,再加上該地區遠超全球平均水平的人口增長,一大批新中産即將誕生。

珠寶品牌很快嗅到了這股商機,他們意識到中東客人將不再局限于少數富豪名流,于是紛紛加大對中東市場的營銷,以期將自己的品牌文化深深植入潛在客人的腦中。

02-

作爲行業領袖的卡地亞和梵克雅寶,在中東的動作顯然是基于長遠考慮。這對曆峰集團的雙子星向來注重曆史檔案的梳理,近年來又滿世界收羅自家的傳世臻品,它們通過學術展覽、文化教育等方式,與中東深度互動。

梵克雅寶支持創辦的L'ÉCOLE珠寶藝術學院已經在迪拜揭幕新校區,這也是繼巴黎、香港和上海後,全球的第四站。

正式開幕前,L'ÉCOLE以展覽“祖母綠花園”預熱,梵克雅寶爲埃及公主Faiza定制的祖母綠鑽石項鏈也重磅亮相。這條1947年交付的項鏈陪伴公主度過了歐洲流亡生涯,又經資深藏家轉手,終在2013年佳士得拍賣會上,梵克雅寶花費近400萬瑞郎的代價重新收入囊中。

梵克雅寶爲埃及公主Faiza定制的祖母綠鑽石項鏈

卡地亞則將當年在巴黎世博會脫穎而出的經曆以及在故宮辦展的成功經驗複制到中東。

阿布紮比的盧浮宮分館2月舉辦了“卡地亞與伊斯蘭藝術”主題大展,多款作品見證了雙方的百年情緣;2020年迪拜世博會上卡地亞和當地政府合作的“女性主題展館”,全面呈現了女性取得的曆史成就和面臨的最新挑戰。

“卡地亞與伊斯蘭藝術”主題大展

商業贊助通常都是爲了換取商品曝光,但卡地亞CEO Cyrille Vigneron卻“想做些相反的事”, “場館中絕不會安排任何卡地亞作品的露出,我們這麽做是出于對女性群體的思考,這背後沒有任何商業驅動。”

而最直接的方式,是將重磅作品送往中東。衆所周知,各大品牌每年7月發布高珠系列後便會展開全球巡演,寶格麗、LV等品牌很早就將中東視作不可或缺的一站。它們沿用了巴黎高定周的流程,邀請當地明星和VIP客人們共享晚宴。2022年,向來大膽的LV甚至更進一步,直接將高級珠寶系列Spirit選在摩洛哥馬拉喀什發布。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珠寶設計也開始向中東文化尋找靈感。Chaumet 2020年推的Trésors d’Ailleurs“別處的寶藏”系列,由16款戒指組成,每款戒指都融合了各國特色建築造型。象征中東的那一枚,Chaumet用一顆蛋面切割青金石來模仿大清真寺的穹頂。

Chaumet 2020年作品模仿大清真寺的穹頂

更具野心的Tiffany選擇將中東波斯灣天然海水珍珠與自家經典的“石上鳥”結合,打造了全新系列——“珍珠石上鳥”。

在養殖珍珠占據市場主流的當下,天然海水珍珠是相當稀有的存在。在設計師和工匠的妙手下,顔色、形狀不一的它們化身成爲鳥身、橡果或鳥爪下的岩石,爲原本超現實主義的風格增添了一絲孩童般的可愛。

2023年2月Tiffany在卡塔爾舉辦大展期間,莫紮王太後收藏了一對。

Tiffany“珍珠石上鳥”

來自英國的Garrard打著另一種算盤,通過和當地奢華酒店代表迪拜文華東方合作,來拓展中東社交圈。

酒店開業5周年之際,Garrard以文華東方扇子logo爲靈感,設計了18K白金藍寶石扇形吊墜。酒店常客都會被單獨邀請至豪華套房,一睹英國老牌珠寶商在中東的新風采。

Garrard以文華東方扇子logo爲靈感的吊墜

除了品牌外,以拍賣行爲代表的二級市場也摩拳擦掌。

佳士得中東區兩大核心人物——副主席Ridha Moumni和中東區董事總經理Meagan Kelly Horsman 均于2022年走馬上任。佳士得這兩年將私洽作爲開展業務的主要方式。有當地媒體分析,“拍賣叫價的對抗意味過于濃厚,中東富豪們總是喜歡私密的氛圍”。

另一大拍行富藝斯則積極爲中東客人在全球各地尋找買家。2021年,一位中東藏家的私人珠寶拍賣專場在香港舉槌,這也是富藝斯舉辦過的最大規模私人珠寶拍賣。

03-

當國際大牌和拍賣行在中東攻城略地,一些中東本地珠寶也想吃這波紅利。珠寶行業被投資界重點關注,來自迪拜的地産大亨Hussain Sajwani,就接手了因債務危機而破産的瑞士高級珠寶品牌De Grisogono,而隨著中東國際地位的提升,以Mouawad爲代表的本土品牌也正積極出海。

Mouawad給自己起了個頗具古風的中文名懋琬(讀音:mào wǎn),創立于黎巴嫩,擁有超過130年曆史的Mouawad最初靠“沙特王室珠寶商”的名頭發家,曾爲維密大秀制作Fantasy Bra,2021年,講述戴妃生平的話題之作《Spencer》上映,那枚原本由Garrard制作、舉世聞名的7.2克拉藍寶石訂婚戒,正是由負責本片珠寶道具的Mouawad完成複刻。

Mouawad複刻的戴妃戒指

Mouawad已傳到家族第四代,他們可能期望像當年的卡地亞三兄弟一樣,想將全世界都納入自家帝國的版圖。目前,老大Alain駐守中東大本營,老二Fred負責亞太,而年齡最小的Pascal又在美國尋找機會。

他們將海外擴張之路首站定在了香港和倫敦,因爲“這兩個城市是中東富豪旅居海外的首選”。最近與賭王何鴻燊外孫女何鍶珩合作的Venus系列,被Vogue雜志稱作“兩個傳奇家族一次前所未有的創意交流”。

賭王何鴻燊外孫女何鍶珩

除了運營單體品牌,神秘的中東勢力還悄然坐上了更大的牌桌。背後的力量來自國家資本。最有代表性的是卡塔爾主權投資基金Qatar Investment Authority(QIA),它很早就開始購入Tiffany股票,後多次增持。2021年,LVMH正式收購Tiffany,獲利8.92億美元的QIA被稱爲該筆交易的最大贏家之一。

QIA資産列表還有哈羅德百貨和巴黎春天百貨。自從被收購後,哈羅德珠寶專櫃除了耳熟能詳的大牌外,也開始出現來自科威特的Danafisi和迪拜Nada Ghazal等新興設計師的作品。這些全球奢華生活方式愛好者心中的聖殿,顯然已成爲了中東走向世界的橋梁,爲那些成長中的中東珠寶設計師提供了登上國際舞台的窗口。

2007年10月,當被問及Fendi爲何將長城作爲秀場,LVMH主席阿諾如此回答:“在未來20年中,這裏將是世界經濟最快的增長點,Fendi希望在這裏占有一席之地。”這也是上述珠寶品牌對于中東的心聲。

商業的本質即是增長,而珠寶兼具高端消費和投資屬性的雙重身份,在特定人群心中還有些許特殊含義。對中産階級而言,珠寶是競爭壓力背後,那點對美、對于愛的希冀;對億萬富豪來說,除了佩戴的審美價值外,珠寶還是將資産跨越經濟周期,得以在全球各地通暢無阻的貨幣手段。

這些寄托了財富和情感的珠寶品牌們非常明白自己的價值,在穩固自己基本盤的同時,也始終在尋找下一個經濟即將騰飛的新大陸,從而讓自己的版圖不斷擴大。

金錢永不眠,寶石也一樣。迪拜、阿布紮比、多哈、利雅得……這些名字也許今後將和倫敦、紐約、北京和上海平起平坐,在寶石的照耀下,身處沙漠的它們正在屬于自己的道路上躍馬狂奔。

盧曦著有《時尚永不眠》。畢業于浙江大學,2005年進入媒體行業,專講奢侈品背後的故事。

公衆號:盧曦采訪手記

0 阅读:428

盧曦依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