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在新能源領域,美國不該和中國打這場仗,因爲贏不了

雪狼看世界 2024-05-20 10:51:49

能讓美國媒體喊出“美國不可對華開戰,因爲贏不了”的言論確實不容易,那麽他們究竟敗在了哪一個領域呢?明白這個道理後,中美罕見談妥達成合作,那麽達成的又是什麽合作呢?

據環球時報報道,5月7日至16日,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劉振民率團訪美,中方此行主要是與美國方面討論環境、氣候等方面的有關問題。氣候變化領域的探討是中美之間少有的對話領域,如今氣候變化問題不斷嚴峻,迫使中美兩國不得不在這一領域交流合作。而就在這近十天的事務議程中,雙方通過不斷協商,最終同意就減少甲烷排放一事展開合作。

甲烷是全球第二大溫室氣體,但它的溫室效應遠大于二氧化碳,因此減少甲烷排放刻不容緩,這才促使美國罕見地與中國達成合作。

近年來,全球高度重視氣候變化議題,前前後後想了很多的辦法來應對這一問題,比如適度的去碳化等等。但只有中國看重氣變問題,並選擇在新能源領域做出成就,從實際解決問題。

一直以來,中國都處于新能源領域的領頭羊地位,從水力風力發電到光伏産品的量産再到如今新興的電動汽車行業,都是中國拿得出手的新能源産品翹楚。

就拿當下極具爭議的電動汽車行業來說,中國在電動汽車領域取得的成就我們說第二,沒人敢說第一,連美國著名品牌特斯拉都與中國在這一行業有合作。

但是中國在新能源領域取得的成就卻引起了美國的不滿,甚是眼紅的他們適時地炒作起了“中國産能過剩論”,指稱中國産品“過度侵占市場”,使得其他國家的産品根本沒有活路,但美國怎麽不知道反思一下自己,明明是美國制造業空心化的鍋,卻硬生生要扣在中國“産能過剩”上,真是沒有道理。

但出人預料的是,美國也有一部分人是清醒的,就在劉振民訪美期間,美國媒體刊登了一篇非常有意思的文章。

這篇文章運用極其巧妙的方式,將美國在新能源領域的無力局面分析得十分透徹,最後態度大變,指出美國不可在這一領域對華開戰,因爲完全贏不了。

正如這次中美雙方談論氣候變化問題,其背後延申的解決方案就是如今非常重要的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即便美國人不想承認,但這已經是事實無疑,中國在新能源領域取得的成果不是美國能夠企及的。

還有美國學者在文章中直言,美國在新能源領域應該同中國合作,而非另起爐竈或大搞惡性競爭。因爲對美國來說,建立一整套新能源産業鏈耗時多、成本高,並不適合解決迫在眉睫的全球氣候問題。

更何況即使大費周章搞出了新能源産品,也沒法與物美價廉的中國産品相比較。因此不少美國學者都一致認爲,美國沒必要同中國在新能源領域開戰,因爲完全沒有勝算。

美國現在針對中國新能源領域的一切行爲,無非就是爲了維護自己的科技霸權地位,這次能與中國放下芥蒂,在減少甲烷排放上達成共識,也算是一大進步,只希望別再出別的什麽幺蛾子。

2 阅读:720
评论列表
  • 2024-05-21 12:34

    沒事,就是個玩兒!

  • 2024-05-21 11:54

    美媒從來都說不應該,但每次美國都這麽做了,怎麽回事呢?

雪狼看世界

簡介: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