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第42集團軍列編,該軍所轄3個野戰師,都是什麽來曆?

蘇飛談過去 2024-04-21 07:47:17
1985年,第42集團軍列編,該軍所轄3個野戰師,都是什麽來曆?

1985年百萬大裁軍期間,中央軍委前前後後組建了24個集團軍。其中,部分集團軍的軍史悠久、作風優良,可以說是我軍各個時期的主力野戰軍,譬如第27、第38、第39集團軍等。但是,也有軍史短、資曆淺的集團軍,廣州軍區第42集團軍就是典型代表。

▲原廣州軍區某部舊照

第42集團軍是以原廣州軍區第42、第55軍爲基礎組建的,建制內編有3個野戰師,即第124、第126、第163師。第42集團軍各野戰師的基本情況,如下所示:

第124師

1946年5月,遼南軍區獨立師成立。1947年8月,遼南軍區獨立師改稱遼東軍區獨立第1師。1948年3月,獨1師改稱東北野戰軍第5縱隊13師。11月,該師改稱第42軍124師(徐國夫、李輝分任該師首任軍政主官),下轄第370、第371、第372團。解放戰爭時期,第124師及其前身部隊在遼沈、平津、安陽、鄂西、進軍西南等戰役戰鬥多有不俗的表現。

1950年10月,第124師隨軍赴朝參戰,從第一次戰役打到第四次戰役,打出了著名的“黃草嶺英雄連”、“三八線尖刀英雄連”等英模單位。在朝期間,第124師增編了師炮兵團(該團曾經使用‘炮兵504團’的番號)。1952年11月,第124師回國後奉命組建師戰車團。1953年9月,戰車團改爲坦克自行火炮329團。

▲原廣州軍區第42集團軍124師師部舊照

1961年1月,第124師被中央軍委確定爲戰備值班師。1976年,坦克自行火炮329團改編爲第42軍坦克團。1979年2月,第124師隨軍參加對越反擊戰,取得殲敵近3000人的驕人戰績。1985年百萬大裁軍,第124師執行南方摩步師編制,下轄第370、第371、第372團及師炮兵團、師高炮團。由此,“嶺南雄師”迎來了新的發展時期。

第126師

1947年11月,根據東北戰略區鬥爭形勢的需要,遼東軍區獨3師正式成立。1948年3月,獨3師改稱東北野戰軍第5縱隊15師。11月,該師改稱第42軍126師(王振祥、何善遠分任該師首任軍政主官),下轄第376、第377、第378團。解放戰爭時期,第126師及其前身部隊戰後參加了遼沈、平津、安陽等重要的戰役戰鬥。

1950年10月,第126師隨軍赴朝參戰。在朝期間,第126師組建師炮兵團(曾使用‘炮兵506團’的番號)。1952年11月,第126師回國後,增編了師戰車團。1953年9月,師戰車團改爲坦克自行火炮331團。但是,坦克自行火炮331團在第126師編制內的時間並不長,很快就脫離了第126師建制。

1961年4月,以守備23師守備106團組建378團(原第378團調浙江組建防化學校)。1964年8月,第126師納編第125師374團,組建了新的第378團,原第378團(第二個)隨即撤編分流。盡管第126師體制編制調整的力度比較大,可是這並不影響該師的戰鬥力建設,訓練水平相當之紮實。

▲原廣州軍區第42軍126師參戰老兵舊照

1979年2月,第126師隨軍參加了對越反擊戰。此戰,第126師擔任了南集團方向突擊高平的的開路先鋒,大力發揚服從大局、連續作戰、執行任務堅決的優良傳統、累計殲敵2000余人,表現尤爲突出。1985年百萬大裁軍,第126師轄第373、第374、第376、第378團及師炮兵團,執行南方乙種師編制。次年10月,第126師執行教導師建制。八十年代末,第126師再度南方乙種步兵師編制。

第163師

1947年10月,冀察熱遼軍區獨3師正式成立。1948年3月,該師改稱東北野戰軍第11縱隊33師。11月,以第33師、冀察熱遼軍區獨8師爲基礎組建第48軍144師(周仁傑、鍾文法分任該師首任軍政主官),時轄第430、第431、第432團。解放戰爭時期,第144師及其前身部隊參加了冀熱察、遼沈、平津、湘贛、贛西南等戰役戰鬥。

1950年11月,第144師調往粵北。此時,第430團調入第142師,後改稱該師第424團(不久即撤編)。爲補齊第144師建制,第142 師424團(即大名鼎鼎的‘紅一團’)編爲第430團。1952年4月,第144師改隸第21兵團。11月,第21兵團縮編爲第55軍,第144師番號仍得到保留,並增編師炮兵團。進入1953年,師炮兵團改稱炮兵第543團。

▲原廣州軍區第55軍163師舊照

1970年1月,第144師改稱第163師,各團依次改稱第487、第488、第489團及炮兵團。1979年2月,第163師隨軍參加了對越自衛反擊戰。此戰,我參戰野戰師多達29個,第163師跟老牌主力師相比,優勢並不突出。但是,第163師打得英勇頑強、堅決果斷,斃、傷、俘敵5800多人,成爲東西兩線殲敵數量最多的野戰師。

1985年10月,根據中央軍委精簡整編的指示精神,廣州軍區以本區第41、第42軍爲主體組建了兩支合成集團軍,第55軍番號隨之停用。第163師作爲第55軍的戰力擔當,理所當然的得到了保留,奉命調入第42集團軍步兵,執行南方摩托化步兵師編制。此次體制編制調整,第55軍高炮團調入第163師,改編爲師高炮團。

縱覽第42集團軍建制內各野戰師師史基本情況,我們可以感受到這是一支強強聯合的王牌主力集團軍,堪稱廣州軍區的一面旗幟。1996年10月,第126師脫離第42集團軍編制序列,改隸武警部隊,番號亦調整爲武警機動第126師。1998年五十萬大裁軍,第124、第163師並未撤編或“師改旅”,戰鬥力得到了進一步增強。

▲南部戰區陸軍第74集團軍某部演練

2002年2月,第124師改建爲兩棲機步師,迎來了發展的又一黃金時期。從傳統的摩步師到兩棲精銳,第124師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短時間內形成了戰鬥力。在2017年新一輪軍改,第42集團軍番號撤編後,兩棲機步第124師血脈分屬東陸第72集團軍、南陸第74集團軍,第163師的血脈則分屬東陸第73集團軍、南陸第74集團軍。從血脈傳承來看,南陸第74集團軍繼承了原第42集團軍的血脈精華。

—END—

2 阅读: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