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瑞卿到福建不欲驚動旁人,皮定均聽說親自接站:我還是有擔當的

漫步史書 2024-02-15 10:04:01

1976年7月7日中午,時任福州軍區司令員的皮定均在福建指揮軍事演習期間,乘坐飛機視察途中不幸遇難,時年62歲。

消息傳來時,舉國同悲!

與此同時,在福建暫居的羅瑞卿原本是打算在這天中午飛赴北京參加紀念朱老總的活動,突然聽說了這個噩耗,當即再也忍不住,淚水從臉頰滾滾落下。

羅瑞卿還沒從朱老總逝世的悲痛中走出來,就又聽到了這個噩耗,悲痛的他決定推遲一天赴京參加紀念朱老總的活動,並親自給皮定均的夫人張烽寫了封信,表達了親切慰問。並在事後親自到她家中探望。

“像他這樣的一把手太難得了。”

羅瑞卿忍不住對身邊工作人員說。

話說回來,羅瑞卿與皮定均在過去戰爭年代其實沒有多少交集,更多的還是在建國後,特別是羅瑞卿1974年來福州治療腿疾期間,都是皮定均忙裏忙外的張羅。

1973年11月20日,患有嚴重腿疾的羅瑞卿住在宣武區白廣路總參第三招待所期間,聽同住的張愛萍介紹:

“福州軍區副司令員石一辰曾推薦給我一個在福州世代骨傷科中醫林如闊,治療腿疾很有一套。”

張愛萍1972年時就因衆所周知的原因,造成左腿股骨頸粉碎性骨折,在當時已經被西醫確定爲是嚴重殘疾,後來在福州休養期間,得林闊如治療,竟然又奇迹般的站了起來,120天後,張愛萍就能夠扔掉拐杖,自由行走。

等到幾年後再拍X光片時,西醫看到愈合程度,也不禁啧啧稱奇。

羅瑞卿的腿疾也是差不多情況,張愛萍也感覺不能讓老戰友就這麽消沉下去,于是推薦了這位老中醫。

羅瑞卿本就還想著繼續出來工作,爲祖國建設做貢獻,一聽自己腿疾還有治好的可能,立馬就向中央請示,希望能到福州治療,鄧小平、葉劍英批示同意。

1974年10月,羅瑞卿與夫人郝治平一起專程趕往福州。

本來羅瑞卿到福州去,福州軍區自然要在衣食起居上關照,張愛萍還想著專門給時任福州軍區司令員的皮定均打電話,拜托幫忙照顧,但被羅瑞卿阻止了。

羅瑞卿此行到福州,原本就計劃低調,加上自己身份敏感,過去戰爭年代又同皮定均無甚交集,想著不要給各方面添麻煩。

可讓羅瑞卿沒想到的是,皮定均聽說了他來福州的事兒,連夜就安排好了一切,並在當晚親赴火車站迎接。

皮定均的到來讓羅瑞卿感到驚喜異常:

“皮司令,你怎麽來了?”

皮定均上前,緊緊地握住羅瑞卿的手說:

“羅總長,我皮定均還是有擔當的,你不通知我,我就來接你。”

“勞你費心了,可你也別挑理啊!”羅瑞卿搖搖頭笑道:“我是不想給你添麻煩!”

“沒有任何麻煩?”

正說著話,皮定均就把羅瑞卿拉到自己車上。

羅瑞卿在福州一住就是幾年,這些年也是他生平過得最安逸的一段日子。

皮定均把羅瑞卿一家安排在福州湯井巷居住,此地環境優美,風景秀麗,是個養病的好去處,不僅如此他還給羅瑞卿安排了警衛員、服務人員,這與羅瑞卿過去九年多在北京所處的環境完全不同。

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下養病,羅瑞卿的身體也慢慢恢複起來。

在羅瑞卿安頓下來以後,林如闊大夫就帶著他的兩個兒子來給他看病來了。

林如闊大夫世代行醫治療骨疾,在整個福州都是很有名聲的,而且本著醫者慈悲心腸,林如闊大夫對待病人都很盡心盡力,也從來不問病人身份。

在大夫盡心竭力治療下,羅瑞卿的腿疾有了明顯好轉,至1975年夏時,已經不需要借助輪椅,能用拐杖支撐走路,生活自理的能力大大提高。

當然,羅瑞卿之所以身體康複較快,除了醫生治療、環境清幽兩重因素外,還有老戰友的關懷。

自從羅瑞卿在福州安頓下來以後,皮定均就時常上門,不僅如此,他還帶著時任軍區政委的李志民、省委書記廖志高探望。

幾個從土地革命時期就參加革命的戰友,在一起談天說地,聊得很多都是當年長征、抗戰、解放戰爭時期的一些往事,皮定均人生經曆很豐富,他先後在中原解放區、華東解放區都打過仗,爲了讓羅瑞卿放松精神,也經常聊起這些往事。

羅瑞卿的家人們後來談到這一點時,總是很感激皮定均:

“皮定均爲了在精神上安慰我們,還陪我們一起吃飯,經常和我們談心、要瑞卿安心治療,好好養病。由于皮定均等同志的關懷照顧,首先我們精神上得到了治療,也許是多年沒有得過的同志間的溫暖的緣故吧。”

要說起來,皮定均在當年如此接待羅瑞卿,自己也承受了不小的壓力。

羅瑞卿到福州的消息,是上級領導下發通知到福州軍區的,但因爲羅瑞卿沒有平反,也沒有複出工作,上面明確打招呼說:

“羅瑞卿是釋放管制就醫養病的,不准叫首長,不准叫同志,不准會客。”

可皮定均根本不管這些忌諱,仍然給予羅瑞卿相當的待遇。

郝治平後來回憶:

“皮定均根本不理這一套,他們懷著極大的熱情接待和關心我們,仍稱我同志,叫瑞卿首長,給我們安排了房子,配備了汽車和警衛人員,在生活上予以精心照顧。總之,給了我們一切方便。在醫療上,爲了給瑞卿治病,他們請了福建治療骨科醫術最好的醫生爲瑞卿診斷治療。”

羅瑞卿的子女後來回憶,他們從北京到了福建以後,生活上就像換了個天地。

更重要的是,皮定均還經常就公事請教羅瑞卿,並給羅瑞卿看文件。

也正因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愛,羅瑞卿的身體好的特別快,但有些時候他不免仍然有些擔憂,他不止一次的對夫人郝治平說:

“皮定均這樣關照我們,是要擔風險的。”

即便如此,皮定均對待羅瑞卿依然故我,這讓羅瑞卿夫婦始終很感動。

一次,皮定均接到羅點點的電話(羅瑞卿女兒),稱父親的病情有所好轉,已經能站立走路,立馬驅車前往探望。一進門就拉著羅瑞卿的手問:

“羅總長,剛剛點點(羅瑞卿女兒小名)打電話說,您站起來了,不用拐,是不是真的,別唬我啊!”

還沒等羅瑞卿說話,羅點點就拿著一張相片跑過來,相片上是羅瑞卿站立時拍的,皮定均一見,頓時激動不已:

“羅總長,看來,近段時間康複有效果啊,您還得堅持,爭取早日再站起來啊。”

兩人又暢聊了許久。

皮定均與羅瑞卿聊的事情很多,尤其是身處在風暴中,他們談論時局的次數占了絕大多數。

羅點點記得很清楚,有一次他曾聽到皮定均對父親說:

“你就在這裏住下吧!將來他們要翻天,我們上山打遊擊也要和他們幹。你腿不方便,我們就擡著你,你給我們出出主意就行了。”

羅瑞卿雖然也對國家命運擔憂,但他也很擔心皮定均,不得不多次提醒他:

“沉住氣,不要動搖,他們蹦跶不了多久了。”

羅瑞卿家裏人還記得,爲了保護他們,皮定均把他們接到了福州軍區梅峰賓館住下。

一次傍晚,皮定均處理完司令部的工作,悄悄驅車來到羅瑞卿家裏,當時秘書還提醒要不要買點東西區探望,比如一束花、幾斤水果,皮定均只是搖了搖頭說了一句:

“今天免了,我說幾句話就下來。”

沒想到的是,這次皮定均一上樓,很長時間沒有下來。

羅瑞卿的家裏人對他們兩人這次談話也印象很深,因爲他們都沒上樓,對于兩位老將軍之間究竟談了些什麽內容,所有人都不知道。

不過毫無疑問的是,在曆史洪流的關鍵時刻,兩位老將軍所談論的,一定是事關國家命運前途的大事。

此後任憑動蕩,羅瑞卿始終在福州,平穩的度過了那段艱難的歲月。

1975年建軍節,羅瑞卿以中央軍委顧問的身份參加了軍委招待會。

羅瑞卿恢複工作以後,各方面政策也開始落實。

據羅原回憶,最初在福建時,他是沒學曆,沒戶口、沒工作,父親工作後,他被落實政策,與1975年當兵,當然主要是爲了落實戶口的問題,當兵可以解決戶口問題。

時任副總參謀長的彭紹輝批准羅原就近在福建軍區當兵。

羅原在福建軍區當兵這件事,也是皮定均親自去落實的,不僅如此他還親自交代了31軍政委,並告訴他羅原的身份,提醒他注意保護,政委後來找到羅原告訴他這一點,並囑咐他:

“有人問你的家庭情況,你只能說兩點。第一你是北京的,第二你父母是國家幹部,其他什麽也不要說。”

對這件事,羅原始終很感激:

“雖然父親和皮定鈞以前沒有共過事,但他一直很尊敬我父親。”

1976年1月8日,周總理病逝,消息傳到福州,羅瑞卿當即就要赴北京探望,但因各方面阻礙,羅瑞卿一度難以動身,雖然後來事情得到了解決,但羅瑞卿卻不願意讓這些人來安排。

後來還是皮定均聽說了這件事,安排了一架值班飛機,送羅瑞卿到北京參加周總理的追悼會。

最讓羅瑞卿惋惜的時,皮定均後來因飛機失事遇難,他在聽說消息後,整個人痛心疾首,雖然在過去革命戰爭年代,他與皮定均交集並不多,但多年在福州生活,他們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在羅瑞卿心裏,始終是把皮定均視爲知己的。

1 阅读:125
评论列表
  • 2024-02-15 19:54

    皮有功,少晉中!皮定均是有情有義且重情重義的將軍!

  • 2024-02-16 13:48

    也是國家棟梁之才呀,可惜過早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