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佛宗道源,濟公故裏,天台四萬八千丈,不及府城排長龍。

石頭漫遊人世間 2024-04-09 17:42:26

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我,粉絲不夠數立馬就停更。

清明時節果然雨紛紛。假期沒有回成都,和楊總一起決定去趟甯波旁邊的台州一遊,過往因爲工作和旅遊的原因去過很多很多城市,可是寫遊記記錄這是第一次,如願的話我會堅持下去,以我普通的視角將我到訪過的城市介紹給大家。

01關于台州,你得知道的事

台(tāi)州市,注意不是台灣的台,讀一聲。浙江省轄地級市,地處浙江省中部沿海,南鄰溫州市,西與金華市和麗水市毗鄰,北與紹興市、甯波市兩市接壤;台州市曆史悠久,武德五年(622年),置台州,以境內有天台山而得名,台州之名自此開始,素以佛宗道源享譽海內外,是佛教天台宗和道教南宗的發祥地。

02佛宗道源,濟公故裏

說來神奇,我們第一站到達天台山腳下的國清寺時,應了節氣的細雨便停了,我心想一定是濟公活佛知道我們來瞻仰他,施展了一番神通。來之前網友們評論說,國清寺是最友好的5A景區,免費!這點首先就卷得其他寺廟同行們無話可說。

跨過山門,映入眼簾的一幕讓人一下就甯靜了。晚春,成片的油菜田已不再炫耀它們奪目的花朵,而是一片片生機盎然的翠綠;錯落的山巒用針葉林編織的懷抱,似乎在隔絕世俗的喧囂;1400年前修建的隋朝古塔筆直地聳立層雲之中,鎮守著這份神秘和恬靜。

浙江是我國寺廟最多的省份,不完全統計大大小小的寺廟超過4000座,天台山更是佛教中天台宗的發祥地,地位崇高。但真正吸引我的是國清寺跟濟公的故事,是的,就是那個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癫的人間活佛。傳聞濟公生于天台山腳下永甯村,父母雙亡後,他先是進國清寺拜法空一本爲師,在當過國清寺住持的高僧瞎堂慧遠的門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濟,最後輾轉投奔杭州靈隱寺。幼時看遊本昌老師的《濟公傳》,真是太喜歡這個和尚了,好像他心中無佛,又好像他心中才真正有佛,又好像他就是佛。

國清寺始建于隋開皇十八年(598年),初名天台寺,後取“寺若成,國即清”,改名爲國清寺。隋代高僧“智者大師”(智顗) 在國清寺創立天台宗,爲中國佛教宗派天台宗的發源地, 影響遠及國內外。鑒真東渡時曾朝拜國清寺。直到現在它仍被韓國日本的天台宗寺廟視爲祖庭。年輕的道濟在這裏,究竟參悟了什麽呢。

浙江佛教文化興盛,我相信大多數寺廟都香火不斷,我留意到這位大哥,實在是他顯得最爲虔誠。他焚香在手,朝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分別鞠躬行禮,口中一直念念有詞,我並不好奇他所求爲何,但我都祝他遂願。于是從前殿、中殿、後殿、偏殿、五百羅漢堂,我也雙手合十向佛祖、菩薩、羅漢以及我叫不出名字來的神明祈願有三,如下:

祈願我能大富大貴,後來覺得還是靠自己的勤奮好點,已撤回;

祈願我能身體健康,後來覺得不如自己自律加強鍛煉,已撤回;

最後祈願我心中所愛之人無病無災,這個我能力有限,唯望神明保佑。

許完願,在濟公玩耍過的赭溪畔,找了家農家菜吃午餐。實話講,“海苔麥餅”對于我這個內陸人而言是新奇的,但太甜了,對于控糖人群不友好;“石斛焖雞”是好吃的,雞肉焖得很軟嫩,石斛的味道第一次吃,沒有怪味,平添了風味;“砂鍋豆腐”,楊總點贊頻頻,果然還是最喜歡吃豆腐;油炸桑葉,味道還行,可是48元一份!48元,吃了一盤蠶吃的桑葉!我們質疑價格的時候,老板娘說有特殊工藝,我承認我孤陋寡聞了。

03天台四萬八千丈,

“天台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這首詩,李白這裏誇張描述的“天台”,就是我們今天來到的天台山。除了李白以外,像孟浩然、王羲之、徐霞客等文人雅士都在此留下了動人的故事,可惜真的太大,共有13個大小景區組成,時間有限,除了國清寺,我們選擇的第二個景區是“天台山大瀑布”。

作爲曾經去過黃果樹大瀑布的人,天台山這個瀑布真稱不上“大”,但是它有另外一個特點,就是“高”。主體大瀑布共有九級,從一瀑到九瀑,是國內罕見的高落差梯級瀑布群,一路上我們都在數爬了多少級瀑布了,第九級究竟在哪裏?想來古詩的名流們也不容易,來此地吟詩作對、曲水流觞,首先得有好體力。

偶遇拍短視頻的古裝小哥哥,一身漢服很是應景,頗有幾分俠氣。看到瀑布從山頂飛流直下時,大家最容易聯想到的是哪首詩,沒錯,就是那首,如果身邊的人跟你想到不是同一首詩,別懷疑,給國安局打電話,你身邊這個人可能是行走的50萬人民幣。

經曆了一陣跋涉之後,終于來到了瀑布的最高一級,這高度也不過如此嘛,不得不說體重輕了以後,行動輕便多了,體力也好多了,完全不在話下,不過,等我喘口氣。到了這一級,就不再需要攀爬台階了,都是較爲平緩的步道了,往前走就是天台山的另一景致“瓊台仙谷”,無奈那時已是下午,雲氣下降籠罩在了山間,能見度驟降,還下起了小雨,幾乎看不到山谷的影子了。最重要的是,山頂的大巴車最後一班是五點半,所以爲了不再原路返回,我們拼命埋頭趕路,風景什麽的不重要了,雙腿健全更重要。

04不及府城排長龍。

天台山到台州市區驅車約1.5小時,我們晚上來到了市區的‘路橋十裏長街’,具有江南城鎮、水街一體的傳統格局,是路橋商貿曆史發展的見證物。

饑腸辘辘,小雨紛紛,急需一場饕餮盛宴填飽我們的胃,楊總還能小酌兩杯,豈不惬意?于是我們打開了某團,果然美食佳肴,群英荟萃,在衆多選擇中,我們選擇了一家在浙江省台州市路橋十裏長街特色街區開的川味牛肉火鍋,好吃,地道,來自我一個正宗四川人的評價,豌豆尖都嫩得很。

(網絡圖片,侵權立刪)

次日上午,我們從市區來到了位于臨海的台州府城文化旅遊區,其爲唐武德五年(622年)始置台州後,台州州郡府治所在地。主要景點包括台州府城牆(江南長城)、紫陽古街、巾山塔影、東湖夜月、龍興寺等,其中,台州府城牆是長江中下遊地區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海防和城防工程典範。景區也不收門票,不過登上城牆得單獨買票,結合我和王總之前已經去過了長城,也在西安踩過了買票爬城牆的坑,這次“江南長城”賺不了我這份錢了。

城內的紫陽古街,類同于各地可見的古鎮古城一條街,各種商品琳琅滿目,但不會審美疲勞,因爲這裏有一個特色現象,就是每家賣特色小吃的店鋪都在排長龍,賣泡蝦的,賣蛋清羊尾的,賣嵌糕的,真的毫不誇張,最長的一家叫“王天順”賣海苔餅的,據說已有118年曆史,是否真實我不知道,但它門前的隊伍有可能不止118個人。于是乎,我們也嘗了幾樣,還行,我給成都的家人也買了一份嘗嘗,雖然不是這家現做的。

無論是國清寺禮佛的,還是大瀑布賞景的,都不及府城爲了美食而大排長龍顯得煙火氣濃厚,人世間不可辜負的看來還是美味。原本還計劃了第3天的神仙居,那地方可是號稱神仙居住的地方,你想想得多漂亮。行程有變,提前返程,不過也是一場愉快的旅行,到了一個沒有去過的城市,吃到了很多沒有吃過的東西,欣賞了不曾見過的風景,聽悉了未有耳聞的故事傳說,有趣。期待下一次的到訪。

最後放張合影鳴謝楊總,他在山腳下英明地堅持花了30塊錢買了兩件雨衣,拯救了在山頂的我們,下次打台球讓著點你。

碼字辛苦,久未提筆,有些生疏,所以各位看官,請點擊頂部關注我。

1 阅读:26

石頭漫遊人世間

簡介:生來何所欲?寫下一篇文字,記錄一段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