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字節、快手再加碼,誰能領跑短劇賽道決勝年?

文娛八卦官 2024-03-11 10:35:24

撰 文丨星   野

編 輯丨美   圻

文娛價值官解讀:

ID:wenyujiazhiguan

前有《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後有《熱辣滾燙之華麗變身》,進入2024年以來,短劇市場延續了去年爆發式增長的勢頭,頻頻占據話題熱搜榜,過年期間更是幾乎與電影春節檔平分秋色,網絡討論度絲毫不輸。經過今年春節檔的催化滲透之後,短劇不僅有望成爲今後一年一度的“電子年貨”,更在成爲全民消費的日常娛樂。

在短劇市場,雖然抖音、快手兩大短視頻平台暫居第一梯隊,但並不代表其他玩家沒有逆襲的機會。一開年,微信、閱文等平台就開始動作頻頻,暗中加碼,就連“兩強”之一的抖音都調動了多條業務線同時出擊。

無疑,2024年將成爲短劇市場格局底定的一年,對于所有玩家而言,今年將是“放手一搏”的最後時間窗口,而對于快手這樣具備一定先發優勢的短劇平台而言,還遠未到高枕無憂之時,過早過快的商業化,對其而言可能是一把“雙刃劍”。

微信上線短劇專區

字節多條業務線出擊

有媒體報道,近日微信悄然上線了短劇專區,搜索“短劇”等關鍵詞,搜索結果頁面中就會出現短劇展示專區,下面還有甜寵、熱血、玄幻、虐戀等多個分類詞條,微信此舉相當于爲短劇開辟了專屬的流量入口,相比抖音、快手算是“雖遲但到”。

通過微信指數,我們發現在微信生態內,短劇一年以來的熱度提升了5倍以上,春節期間更是急速攀升,“短劇專區”無疑是爲了滿足用戶日益強勁的內容需求。值得注意的是,“短劇專區”的內容幾乎都來自第三方短劇小程序,內容質量參差不齊,微信官方尚且沒有自制或合作出品短劇的計劃。

相比積極打造精品短劇標杆,推出各種短劇扶持計劃的抖音、快手,微信並未親自下場投身內容領域,而是更願意自然承接短劇市場的流量紅利。隨著短劇精品化成爲大勢所趨,各大平台與專業制作方深度結盟,微信的這種“無爲主義”正在顯得不合時宜。

當然,騰訊在短劇賽道並非只有視頻號這一張牌。近日,騰訊視頻聯合QQ 短視頻、騰訊內容開放平台發起短劇招募計劃,旨在通過流量激勵、收益激勵等措施拉攏專業創作者。閱文集團的短劇平台“奇迹短劇”也已獲得工信部備案,目前正處于內部測試階段。

這種“兵分多路”的策略源于騰訊的組織架構,當年正是因爲它才錯失了短視頻時代的先機,這一次也有可能重蹈當年的覆轍。本來,閱文集團的IP儲備+騰訊視頻的用戶基礎+視頻號的分發渠道,可以形成高度協同的短劇産業鏈,然而,短時間內我們難以看到它們形成合力的可能。

自去年的精品化策略之後,抖音今年繼續加碼短劇賽道的投入,而且是幾條業務線“多點開花”。抖音集團旗下商業化部門的巨量引擎,在抖音內上線了“泡泡心選”的短劇小程序,目前平台內僅有一部短劇《前任之愛的選擇》,該短劇采用互動玩法,在最後一集需要用戶選擇結局的走向,每種選擇都對應著新的故事結局。該短劇需要付費觀看,一個月的會員價格需爲199元。

很顯然,這是抖音承載短劇創新玩法,探索商業模式的一塊“試驗田”。去年大火的《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讓我們看到了互動娛樂的巨大潛力,而抖音則在探索“互動短劇”的內容可能性,以及用戶的付費意願。今年一月,抖音還上線了國內首部虛擬制片短劇《柒兩人生》,解鎖了科幻、奇幻類題材短劇的想象空間。隨著“泡泡心選”的上線,抖音通過形式創新實現差異化競爭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

不僅如此,字節旗下的皮皮蝦近日也推出了獨立的短劇APP“皮皮蝦lite版”,主打免費模式。由此可見,字節不願意放過任何一個獲取短劇用戶的機會,鑒于皮皮蝦在90後、00後用戶中的影響力,“皮皮蝦lite版”有望進一步擴大在其在年輕短劇受衆中的地盤。

快手向左,抖音向右

今年“短劇春節檔”的浩大聲勢,離不開抖音、快手、愛奇藝、騰訊視頻等長短視頻平台的集體發力。各大平台之所以不約而同主打“春節檔”概念,是爲了培養更多用戶消費短劇的習慣,在做大蛋糕的同時搶占更多市場份額。

在“短劇春節檔”的比拼之中,每家平台的打法同中有異,各具特色,從中正好可以一窺它們各自的內容策略。作爲目前短劇市場中“背靠背”的一對頭部玩家,抖音、快手的春節檔內容值得放在一起。

首先,在借助“明星效應”方面抖音、快手可謂不謀而合。對于目前的短劇市場而言,邀請明星出演是引發破圈效應,掀起全民熱議,獲取增量用戶的一條捷徑,明星的參演不僅容易讓觀衆産生親切感,也是微短劇精品化趨勢下的必然。抖音的春節檔主打《大過年的》由演員、歌手徐夢潔主演,正片播放量已經超過8億次,明星的出演與賣力宣傳,帶動這部短劇接連登上了多個微博熱搜。

相比抖音,快手春節檔短劇中明星出現的頻率更高,6部春節檔短劇中有4部都由明星參演,《我在大宋開酒吧》讓溫實初、沈眉莊這對經典CP“再續前緣”,一下子就將話題度直接拉滿,《超能坐班族》則是郭曉婷、尹正兩位明星的“雙保險”。快手之所以比抖音更加依賴“明星效應”,源自于商業化的“硬性需求”,這幾部作品背後都有品牌合作方,只有明星助陣才能讓短劇的話題度水漲船高。

其次,抖音、快手在春節檔都有意引導短劇“脫虛向實”,不僅在題材、制作上緊貼現實主義,更在劇情設置中處處緊扣社會熱點話題,從而與廣大觀衆情感共振,引發破圈傳播。抖音短劇《大過年的》旨在探索“過年團聚”與“夫妻離婚”之間的矛盾,如此映照現實的題材,可謂是爲春節檔期量身定做。《超越吧!阿娟》《變相遊戲》《我的歸途有風》這三部“衍生短劇”無一不聚焦于現實議題。而快手短劇《超能坐班族》在風趣幽默的科幻喜劇外衣下,包裹著對現代職場怪象的反思。《我在大宋開酒吧》這部今穿古題材中也不時穿插著職場PUA、殺豬盤等社會話題。

抖音、快手之所以在春節檔短劇主打現實題材,一方面是爲了爭奪電影院線、長視頻平台的傳統受衆,擴大短劇市場的用戶基本盤。另一方面,也是爲了扭轉觀衆對于短劇狗血俗套、虛浮玄幻的刻板印象。《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之所以能夠火爆春節檔,正是由于一部穿越爽文套上了“年代劇”的外殼,將觀衆早已看厭的豪門複仇改爲代入感拉滿的農村媳婦逆襲。春節檔的內容風向,預示著現實主義將成爲今年短劇平台共同奏響的“主旋律”。

最後,抖音、快手對于IP衍生的不同偏好也耐人尋味。在抖音春節檔8部短播放量過億的短劇中,影視衍生劇和影視改編劇占據半席,包括《雄獅少年》的衍生真人短劇《超越吧!阿娟》,衍生自電影《孤注一擲》的《變相遊戲》,《去有風的地方》的衍生短劇《我的歸途有風》等。抖音之所以如此青睐“長短聯動”,不僅是要借助北京精彩、華策影視、壞猴子等傳統影視公司之力,快速實現短劇的品質升級,也是在將熱門影視的廣大受衆吸納進短劇市場的版圖中來。

相比之下,快手春節檔短劇中沒有一部影視IP衍生劇,從寒假檔星芒短劇片單中,我們倒是發現了一部“短劇IP衍生劇”——《保護我方城主大人》的續集《醒醒!城主大人》。自從2022年春節檔開始,快手就在有意布局爆款短劇IP的系列化內容,前作的口碑加上原班人馬的演繹,讓這些系列化短劇都取得了不錯的播放成績。

如果聯想到抖音之前官宣與周星馳聯合開發“九五二七劇場”,我們或許可以這樣說:抖音更傾向于從外部爲短劇生態引入“源頭活水”,而快手則專注于打造自我循環、自我反哺的短劇內容生態。

第一梯隊的“先發優勢”

還能保持多久?

除了內容這一維度,我們還可以從商業化的視角回看今年的短劇春節檔——相比快手在短劇營銷上的不遺余力,抖音則顯得更爲謹慎克制。

快手的三部主打作品《我在大宋開酒吧》《鴛鴦斷》《超能坐班族》均獲得了天貓獨家冠名,其中天貓、螞蟻森林等元素在《我在大宋開酒吧》中的深度植入,甚至讓不少觀衆誤以爲這是“阿裏贊助的過年廣告片”。

之所以在商業化上更爲“激進”,得益于快手在短劇賽道上積累的“先發優勢”。作爲布局短劇最早的平台之一,過去幾年,快手承擔了推動短劇前行探路的角色,試水商業化也是題中應有之義。截至目前,快手已經探索出了場景包植入、品牌定制、超前點映等品牌合作方式。

快手的“先發優勢”,體現在穩定的內容供給之下,平台已經形成了穩定的短劇消費群體。2023年,快手短劇日均DAU達2.7億,同比增長3.8%。每日觀看10集以上的重度短劇用戶數達9400萬,同比增長52.6%。這樣的用戶基本盤,無疑是吸引品牌方爭相抛出橄榄枝的重要原因。

對于快手而言,短劇還承擔著提振疲軟的廣告業務的重擔。2023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快手廣告收入增速放緩,環比增長僅爲2.4%,從吸引優質品牌方到促進電商轉化、品效合一,短劇正在被寄予“撐起商業化半邊天”的厚望。然而,這卻有可能成爲其“不堪承受之重”,過度的商業化有可能會侵蝕其並不穩固的“先發優勢”。

參照長視頻平台的發展軌迹,近幾年來,愛奇藝、騰訊視頻處于此消彼長的狀態,一部爆款劇就能夠讓用戶換投陣營,沒有誰能夠一勞永逸地保持領先。不僅如此,短劇平台的用戶忠誠度可能更爲稀薄,用戶喜新厭舊的速度可能更快。短劇商業化的加速演進,雖然可以對創作者形成正向激勵,促進內容生態的良性循環,也可能會以幹擾內容創作、犧牲用戶體驗爲代價,平台對此不得不慎。

春節檔的火爆開局,預示著今年將成爲短劇市場競爭白熱化的一年,面對後來者的一波波迅猛攻勢,隨著短劇滲透率的進一步提升,第一梯隊的抖音、快手能否繼續保持領先,後來者是否有機會彎道突圍,文娛價值官將持續關注。

0 阅读:16

文娛八卦官

簡介:行業新聞、熱點速遞,明星跟蹤,覆蓋全娛樂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