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的南京明孝陵:日本女子石象下乘涼,日本男子旁邊拍電影

老照片聊曆史 2024-05-16 22:24:47

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本人發動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

1939年4月,一個叫竹島的侵華日軍記者來到淪陷之後的南京,拍攝了近百張照片。本組照片是他在明孝陵所拍攝的,記錄下明孝陵當年的真實狀況。

到達明孝陵

1939年4月,竹島乘坐汽車前往明孝陵。此時,距離南京淪陷已經過去了一年多時間,然而目之所及依然是一片肅殺景象,已經是四月天氣,路邊的樹枝依然是光禿禿的。

神道

竹島將汽車停放在神道旁邊,下車走到神道上,拍攝下了這張照片。現在被稱爲“南京最美六百米”的地方,當年是如此荒涼。

石像生

通往明孝陵的神道上,依次排列獅子、獬豸、駱駝、大象、麒麟、駿馬六種石獸。連同連根望柱和翁仲路的文官武將雕刻,一共有十八件石刻。

乘涼

一名日本女子鑽到了大象的肚子下休息,躲避炙熱的陽光。大象的前腿上用黑墨寫著一些文字,後腿身貼著布告,可惜看不清寫的是什麽。

日本女子

兩名身穿和服的日本女子正攜手從石象前的神道上走過。在整個這組畫面中,見不到一個中國人的影子。

端詳

這裏俨然成了日本人春遊休閑之地。一名日本女子對跪象發生看濃厚的興趣,站在一側仔細端詳,

從跪象下看

竹島從跪象的肚子下方拍攝的神道,這種拍攝角度有點刁鑽,不知當時是怎麽想的。

拍攝電影

在這裏,竹島遇到了兩名拍攝電影的日本人,他們用膠片攝影機記錄下神道上這些精美的藝術瑰寶,然後制作成紀錄片拿回國內放映炫耀。

石麒麟

神道邊威風凜凜的麒麟,傲然而立,身上的鱗片清晰生動,層次分明。麒麟是中國神話傳說中象征祥瑞的神獸。形狀像鹿,頭上有角,全身有鱗甲。

武士像

神道上的武士像,雙手握持骨朵,面對面肅然而立。在其旁邊還站著文官像,但日本人只對武士像發生興趣,他們信奉的所謂“武士道”精神是刻入骨子裏的。

特寫

武士的面部特寫,幾百年的風吹雨淋,已經讓這座精美的石像生變得斑駁陸離,透出歲月的無情和滄桑。

拱門

明孝陵是明太祖朱元璋與馬皇後的陵墓,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圖中可以看到兩個鬼子一左一右閃躲在大門兩側,以方便竹島拍攝。拱門邊上全是日本人的塗鴉。

塗鴉

拱形大門的兩側,亂七八糟劃滿了各種塗鴉,仔細辨別可以看到“石川”、”山下“和”田丸“等文字,無疑也都是日本人的作的惡。前方可見殘損的方城明樓。

宛若仙境

走進拱門之內,宛若進入到另外一個世界,這裏樹木蔥茏,鮮花盛開,高大的方城明樓便掩映在花樹之中。

櫻花

明孝陵享殿前種有大量的櫻花,此時正是櫻花開放的季節,這些日本人走在櫻花樹下,甚是得意。他們自以爲的“國花”,其實是盛唐時期前來朝貢的日本人從我國帶回去的。

寶城

遊覽寶城的日本人。寶城位于明孝陵的最北端,是一個直徑約四百米的圓形大土丘,寶城的下面,便是朱元璋及馬皇後合葬的地宮了。

全景

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曾對明孝陵進行了修複,並廣植樹木,與清末時期的照片對比,此時的明孝陵已經有了非常大的變化。

2 阅读: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