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器越怪,死得越快?盤點《水浒傳》裏梁山好漢的奇葩武器

史書淩軒閣 2024-04-19 16:11:49
10、銅鏈、鐵鏈——智多星吳用、火眼狻猊鄧飛

在十八般武藝的大家庭裏,鞭子算是軟兵器裏的常客,鏈子呢?那可是個稀客。銅鏈、鐵鏈,聽起來就有種“看我七十二變”的神秘感,可惜,這兩位鏈條兄弟可沒那麽好伺候。一截截的鏈子,像段譽的六脈神劍一樣,時靈時不靈,沒有十幾年的內力修爲,你抽出去的鏈子,搞不好就成了抽自己的鞭子。

吳用這書生,看著像拿筆杆子的,誰想到他居然藏了這麽一手,銅鏈一出,誰與爭鋒!在《水浒傳》裏,他就露了這麽一手,一鏈子就把雷橫和劉唐的樸刀隔開,頗有“書生劍氣,揮斥方遒”的氣勢。

再看鄧飛,這位兄台拿著鐵鏈,原以爲能大殺四方,結果被石寶一刀就送去見了閻王。這不,就應了那句老話,“武器越怪,死得越快”,鄧飛這鐵鏈,在石寶的劈風刀面前,簡直就是根面條!

9、闊劍——鎮三山黃信、喪門神鮑旭

闊劍,這家夥,寬度就像你攤開的手掌,既能砍又能刺,隨便你單手還是雙手,怎麽順手怎麽來。維京劍可是闊劍的典型案例。想象一下,那些維京壯漢,平時劍與盾並肩作戰,一到熱血沸騰的時候,盾一丟,雙手緊握劍柄,一劍揮去,對手連人帶盾就被砍翻在地。那個年代煉鋼技術不咋地,所以也只能將就著用了。

闊劍這玩意兒,可是英格蘭風十足。平行的劍刃,橢圓的頭,寬厚的身子,雙手握的劍柄,看著挺酷,可惜啊,“中看不中用”。它比長劍還重,得雙手才能耍得起來,笨拙得像個熊。劍尖橢圓,想刺都刺不出去,只剩下劈砍的份兒,可效果還比不上大刀。

黃信這哥們兒,跟著秦明想學狼牙棒,結果卻學了這冷門技術。結果呢?被清風山三廢打得抱頭鼠竄。鮑旭也是,拿著這吃力不討好的劍,被石寶一刀就解決了。哎,說到底,還是技術不到家啊!

8、叉子——中箭虎丁得孫、兩頭蛇解珍、雙尾蠍解寶

十八般兵器中,叉可是個大家夥。起初它只是漁夫的得力助手,後來卻翻身做了戰場上的狠角色。雙股的叫“牛角叉”,三股的就是大家熟知的“三頭叉”,別名“三角叉”。這家夥,柄長七八尺,重達五斤,不是鬧著玩的。叉頭中間那一股,還特意突出三四寸,好像是在挑釁對手似的。更別提叉尾還藏著個瓜錘,真是暗藏玄機啊!

說起叉的招式,那可真是一套套路滿滿。攔、橫、扡、捂,還有挑、掏、貫、拍,簡直是武術界的瑞士軍刀。不過奇怪的是,這麽多花樣,曆史上卻沒幾個大武將用它出名。可能是這叉子太接地氣,總讓人覺得是農田裏的好幫手,而不是戰場上的殺手锏。

想想丁得孫、解珍、解寶這幾位,用叉的也就他們了,但說實話,戰績確實有點慘淡。特別是解珍解寶,雖然位列三十六天罡,但要是遇上病尉遲孫立,兩個叉子恐怕也擋不住人家一招半式啊!

7、飛刀——撲天雕李應、八臂哪吒項充

飛刀,這小巧玲珑的兵器和它的名字一樣,猶如閃電劃破夜空,短暫而又耀眼。形似柳葉,身長僅25厘米,卻帶著致命的鋒芒。紅綠綢帶在刀柄末端飄舞,仿佛是戰場上的精靈。特別是那帶尾翼的飛刀,猶如出膛的子彈,直射目標,銳不可當。

握飛刀的手法千奇百怪,仿佛每個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與這把小刀對話。但說起飛刀,怎能不提那位傳奇人物——小李飛刀李尋歡?他的原型可是大名鼎鼎的撲天雕李應哦!

在《水浒傳》中,李應的飛刀猶如夜空中的流星,罕見而又驚豔。而項充的飛刀呢?背在盾牌裏的那24把小刀,聽起來就讓人膽寒。可惜實戰中,它們更像24個害羞的小姑娘,難得一見其真容。項充的飛刀雖號稱“百步取人”,但結果卻是被丁得孫用叉子“取”了,這可真是讓人哭笑不得啊!

6、棗木槊——百勝將韓滔

槊,這古代騎兵的專屬重武器,真是戰場上的大家夥。想象一下,一個兩米長的大家夥,一頭是鋒利的槊頭,另一頭是結實的木質槊柄,這不就是古代的“長槍大炮”嘛!特制的槊頭上還裝有狼牙般的鐵釘,看著就讓人心生畏懼。

現在,我們得說說這位手持棗木槊的韓滔大將軍。別看他的綽號叫“百勝將”,可實際上他的勝場記錄可真是“屈指可數”。這位將軍似乎特別喜歡挑戰硬漢,可能他覺得這樣才能顯出自己的英勇吧!

不過說實話,韓滔將軍的戰績確實有點慘淡。在秦明面前,他的棗木槊還沒到20回合就敗下陣來,被揍得七葷八素。後來更是被董平輕松擊敗,還被張清的一顆小石子砸得滿臉是血。哎,這位“百勝將”可真是有點名不副實啊!

5、鐵瓜錘——金錢豹子湯隆

錘,這款武器,真是千變萬化,有長有短,有單有雙,甚至還有帶鏈子的。形狀呢,既像瓜也像瓜子,難怪被戲稱爲“立瓜”、“臥瓜”。別看它外形奇特,威力可真不小。想要舞動這短柄雙錘,得有點真力氣才行,一錘下去,威力驚人。

說到這,不得不提《隋唐演義》裏那些拿錘子的猛將,簡直就是威震四方,讓人聞風喪膽。特別是那個金翅大鵬轉世的家夥,哎呀,凡人武將看到他都得繞道走。

但在《水浒傳》裏,湯隆的鐵瓜錘就顯得有點力不從心了。有一次,李逵閑逛時看到湯隆在炫耀他的錘子,上去一試,30斤的鐵瓜錘在李逵手裏就像玩具一樣,舞得風生水起。湯隆看得目瞪口呆,只能默默地在旁邊打鐵,心裏估計在想:“這貨還是人嗎?”哈哈,看來拿錘子也得看人啊!

4、石子——沒羽箭張清

飛蝗石,這武林中的小精靈。別看它名字土氣,威力可不容小觑。石塊飛出,猶如蝗蟲般在空中舞動,故名飛蝗石,真是形象又生動!

想象一下,大俠們拇指、中指、食指緊握這小小的石塊,深吸一口氣,丹田之力洶湧而出,然後,“嗖”的一聲,石塊如出膛的子彈般飛出。這其中的技巧可不少,陰手、陽手兩種打法,遠近攻擊皆可。陰手打法,就像是偷襲的暗夜刺客,讓人防不勝防;陽手打法,則像是戰場上的大炮,橫掃千軍。

古代飛蝗石,其實就是我們腳邊不起眼的鵝卵石。你可別小看它,到了張清手裏,那可是例無虛發的神器。上梁山時,他憑借這手飛蝗石的絕技,一連擊敗了十五位梁山好漢,真是石子雖小,卻能掀起江湖大風浪啊!

3、紅錦套索——一丈青扈三娘

紅綿套索,這神秘的兵器,出現在《水浒傳》扈三娘的手中。這不僅僅是一根套索,它還鑲嵌著二十四個金光閃閃的小鈎子,就像夜空中的繁星閃爍著危險而迷人的光芒。這些金鈎仿佛就是套索的利爪,一旦抓住敵人,就如同獵鷹捕獲獵物,絕不放手。

彭玘這位英勇的將士,本想展示一下自己的威武,沒想到卻成了扈三娘的獵物。當他縱馬奔騰而來,扈三娘卻狡黠地從袍底抽出那條紅綿套索,仿佛變魔術一般。她輕輕一撒,那套索如同靈蛇出洞,直撲彭玘。可憐的彭玘,還沒反應過來,就已經被這神秘的兵器拖下馬來,真是措手不及啊!

說實話,這種帶鈎的套索,我還是第一次見呢!真是江湖之大,無奇不有!

2、鐵鍬——九尾龜陶宗旺

陶宗旺,這光州來的農夫,卻有著與衆不同的氣魄。人稱九尾龜的他,雙臂能扛起千斤重,一把鐵鍬使得出神入化,仿佛是田間耕作的犁铧變成了戰場上的利刃。

這鐵鍬,哦不,應該叫“神龜鐵背鍬”,在旺哥手裏舞得風生水起。你可以想象一下,在那千軍萬馬中,旺哥像個農夫般樸實,卻揮舞著這巨大的鐵鍬,沖鋒陷陣,那畫面,簡直不要太震撼!

雖然他在梁山上的職位是搞工程的,但你可別小看了他。他那雙臂的千斤之力,可不是鬧著玩的。只可惜,這位樸實的農民好漢在書中的戲份實在太少了,少到讓人都快把他給忘了。不過,就算出場再少,也擋不住他揮舞鐵鍬時的英勇風采。

1、嘴皮子——及時雨宋公明

宋江的嘴,不上陣卻能收服天下英雄。他那三寸不爛之舌,比起武松那兩把閃閃發光的雙刀還要鋒利幾分。

每當宋公明輕啓雙唇,娓娓道出那句“請哥哥爲山寨之主”,多少豪傑就此心甘情願地折腰,仿佛聽到了最動聽的旋律。

這張嘴,若是排在水浒兵器榜首位,那真是名副其實,畢竟,能以言辭之力,令猛將心悅誠服地歸入梁山,這威力,可不是一般的兵器能比擬的!

4 阅读:1400
评论列表
  • 2024-04-22 08:46

    中國古典文學,,你來個,,維京典列幹嘛,放個海王的三叉戟幹嘛!你真是崇洋媚外的真舔狗啊!!!!舔的有鹽有味啊!!!!!!

  • 2024-04-23 00:32

    最厲害是花榮武器,等于拿了一把槍,還是基本百發百中那種

  • 2024-05-02 15:36

    劍槍刀這些是經過實戰經驗出來的,其它的各種怪武器是沒上過戰場的人意淫

  • 2024-04-25 15:46

    施耐庵,來來來,筆給你,你來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