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歲的國民黨上將,曾因反對李登輝而退黨,晚年致力于兩岸統一

墨說古今 2024-04-21 11:58:07

1993年,國民黨高級將領許曆農公開發表退黨宣言,轟動一時。

昔日的國軍高級將領,究竟爲何會在暮年公開宣布退黨?彼時的中國台灣政壇又究竟是怎樣的一潭渾水,使得老將軍心灰意冷?

混亂的台島

1988年,蔣經國死後,台灣迎來了第三位掌舵人——李登輝。

不同于蔣家父子對兩岸統一、絕不分裂的堅持,李登輝此人是個十足的小人,他大肆縱容島內狂妄的“台獨”言論,爲台海局勢不斷增添火藥味兒,試圖阻擋祖國統一大業!

在台政壇,李登輝公然唱出了“階段性的兩國論”這一反動言論,這豈不是明擺著要帶著地區搞獨立?

台灣乃是中國的一部分,自古皆爲此,從來沒有自成一國。可以想見,在如此混亂、黑暗的台政壇內,許曆農將軍是怎樣沉痛的心情!

不同于李登輝等人,許曆農將軍是從大陸遷往台灣的老將,他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根脈在大陸!在安徽貴池!

回望一生

1918年,許曆農出生在安徽貴池。從小許曆農就是一個非常上進的人,他學習成績好,人也有理想,有抱負。

18歲那年,許曆農成功考入了陸軍軍官學校。在軍校裏,他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知識與軍事能力,尤其是對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的深入了解,逐漸成爲了一位優秀的將領。

許曆農將軍的軍事生涯從年輕時的排長、連長起步,曆經戰火洗禮,鍛造出了堅韌不拔的意志。

抗日戰爭中,許曆農身處戰場一線,剿滅了不少敵人。解放戰爭時,許曆農領軍雖然敗多勝少,但與其它國民黨軍隊相比,難能可貴的是其所轄部隊軍紀一向不錯。

隨著戰事的結束,許曆農跟著國軍殘余勢力遠赴台島。在台灣,他繼續深造,先後進入陸軍參謀大學、三軍大學戰爭學院學習。

1958年,許曆農將軍出任第十師第二十八團團長,肩上的責任更重了。

此後,他曆任多個要職,從駐馬祖守備區指揮部參謀長到第二十七師副師長,再到晉升少將,成爲第二軍團第三處處長,其軍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1970年,許曆農擔任第二軍副軍長,爲台島的防務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

而後,許曆農的軍事生涯更是達到了巅峰。他先後擔任第二十軍軍長、政治作戰學校校長、陸軍軍官學校校長等職務。在每一個崗位上,他都盡心盡力,爲軍事人才的培養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1980年,許曆農將軍成爲第六軍團司令,一年後,又升任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同年10月10日,在盛大的“漢武演習”上,許曆農作爲指揮官,深得蔣經國贊賞。

1983年,許曆農將軍晉升爲陸軍二級上將,許曆農的官職與軍銜雖然不斷得到晉升,但他心中的思鄉之苦卻始終難以排解。

思鄉之苦

在仕途上一直順風順水的許曆農將軍,一直期盼著,有一天能夠見到與自己分別多年的妻子和女兒。

在國台辦的努力下,許曆農雖然不能回到大陸,但卻寫了一封信寄給女兒。在信中,許曆農飽含真情,寫道:“我的女兒,我很想你!”

親人的分別是最痛苦的,許曆農將軍深知這種痛苦,因此他內心裏更加期盼兩岸的統一,也希望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喚醒台灣民衆心中對兩岸統一大業的不放棄。

公然發表退黨宣言之後,許曆農與李登輝顯然成了對頭。不過,老將軍並不畏懼,2003年他訪問大陸時還直言不諱地談論了自己對兩岸統一的看法。

暮年的老將站在生命的盡頭回望自己的一生,又瞥見如此顛倒十分黑白、混淆民族大義的台政壇,發出那番退黨言論,也便不足爲奇,而是合乎情理了。

時至今日,老將軍許曆農仍舊在爲了兩岸統一大業奔走呼號,我們又怎能不爲他的滿腔愛國情感動?

0 阅读: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