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逝世後,中辦找李敏談及遺産,李敏:我只要爸爸給我的那份

尋史微鑒 2024-04-16 15:57:21

1976年9月9日,正在北京兵馬司胡同整理家務的李敏突然被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驚擾,電話是中南海那邊打來的,接通電話後,對方用急切的語調告訴李敏,速速趕到中南海,十分鍾後中央辦公廳有車來接。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這突然而來的消息讓李敏一時有些不知所措,仔細想了一下之後,李敏才意識到,這是去接她去見爸爸毛主席的,想到這李敏竟有些激動了起來,因爲上次見到爸爸的時候,爸爸答應她,等病情有所好轉就接她過來見面。

然而,當李敏見到毛主席後,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此時他老人家靜靜地躺在床上,面無血色,輸氧的罩子也已經撤掉了,李敏走近之後才發現,爸爸已經永遠地閉上了眼睛,與世長辭了,那一刻李敏四肢發軟,耳鳴目眩,幾乎跌倒,她一步步朝前挪動,把手伸向爸爸,哭喊道:“爸爸,您的嬌娃來了……”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而隨著毛主席的離開,關于毛主席的身後事也被提上了日程,其中一項就是關于毛主席的遺産分配問題,當時中辦還曾與李敏商量過毛主席的遺産問題,對于爸爸留下來的東西,李敏態度堅決的表示:“我只要爸爸給我的那份。”

那麽,當時毛主席留下了哪些遺産呢?李敏最後又是否分到了毛主席留下的東西了呢?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國人都知道,毛主席一生有十個兒女,但因爲殘酷的戰爭和未完成的革命事業,毛主席的一些兒女或不幸早夭,或壯烈犧牲,正是因爲如此,留在身邊的兒女毛主席都倍加憐愛,尤其是女兒李敏,毛主席更是極爲上心。

李敏是毛主席與賀子珍所生,出生的時候因爲特別瘦小,鄧穎超忍不住憐愛地說“這孩子真是個小嬌嬌”,毛主席感覺也是,于是便給她起名“嬌嬌”。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只不過當時正值戰火紛飛的年代,毛主席爲革命四處奔走,賀子珍又在蘇聯治病,年幼的嬌嬌只能跟著毛主席顛沛流離,後來爲了孩子的安全著想,毛主席只好忍痛將4歲的嬌嬌也送到了蘇聯,直到13歲的時候,嬌嬌才重新回到祖國。

回國之後,嬌嬌就一直留在了毛主席身邊,到了該上學的年紀,毛主席還給她取了個大名,叫“李敏”,取自《論語》“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而李姓則取自毛主席革命年代曾用過的“李得勝”這個名字的姓氏。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1976年9月1日,因爲一些特殊原因離開中南海的李敏終于再次見到了爸爸,但這次久違的父女重逢卻讓李敏倍感煎熬,此時毛主席已經病的非常厲害了,看到爸爸病成這個樣子,李敏心疼的眼淚都要流下來了,她竭力忍住,不讓淚水流出來,然後她輕輕地在毛主席耳邊叫了一聲:“爸爸。”

聽到寶貝女兒的聲音後,毛主席緩緩睜開了眼睛,雖然病重,但毛主席的神志仍十分清醒,他望著李敏,目光中充滿著慈祥和憐愛,虛弱地問女兒:“你爲什麽不常來看我呢?”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李敏無法向爸爸道出個中緣由,但她覺得爸爸的心正像媽媽所說的,是很孤獨、很寂寞的。他也像普通人一樣,希望得到家人的愛,享受到天倫之樂。

見李敏沒有回答,毛主席又接著問女兒:“你今年多大了?”

“39歲了。”

“不對,你今年38。”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毛主席身患重病,還能夠清楚地記得女兒出生的年份,女兒的年齡,李敏頓時被爸爸的關愛所感動,她的眼淚又一次湧上了眼眶。

簡單的聊了一會之後,毛主席無力地閉上了眼睛,他拉著李敏的手也慢慢松弛了下來,李敏知道爸爸有些累了,于是放下爸爸的手後就走出了爸爸的房間,本來李敏打算等爸爸病情好轉之後再來探望,卻不想再見竟是永別。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1976年9月9日,當李敏再次來到中南海時,毛主席已經永遠地離開了,第二天中央爲毛主席准備了吊唁儀式,由于沒能送爸爸最後一程,李敏的心中滿是懊悔,所以吊唁儀式舉行的每一天,李敏都會早早地過來排隊吊唁,向爸爸告別。

在此期間,中央也提出讓李敏重新搬回中南海居住,但李敏聽後卻直接拒絕了,因爲毛主席從小就教育她穿衣要艱苦樸素和普通百姓一樣生活,不能因爲自己是主席的女兒就搞特殊化,而李敏也確實是這麽做的。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離開爸爸之後,李敏的日子一直過得很簡樸,有時甚至很清苦,她和丈夫都在國防科委上班,工資不高,不僅要撫養兩個孩子,每個月還要另外寄些零用錢給母親賀子珍,但李敏不僅毫無怨言,還顯得非常適應。

正是因爲牢記爸爸的教導,所以李敏才拒絕搬回去,並像普通人一樣生活,不過五年後中辦再次找到了她,這次中辦找她爲的是毛主席留下的遺産,李敏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因爲連她也不知道,一生樸素的爸爸會留下什麽。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事實上,毛主席也確實沒有太多可以留下的遺産,建國之前,毛主席每月的工資只有120元,當時正值抗戰時期,這筆工資其實大多數都被毛主席用于補充戰備資源了。

建國後,我國實行了行政級別工資制,行政單位的薪資水平被劃分爲1級到24級,級別不同拿到的工資也不同,1級爲590元,24級爲45元,毛主席拿的是一級工資,各類補貼加一起每月差不多有610元。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但三年自然災害發生後,毛主席爲補貼災區群衆,主動降低了自己的工資級別,由原先的1級降爲3級,工資也變成了每月404.8元,這個工資也成了主席以後的固定工資,再也沒有更改過。

毛主席有一本生活賬簿,裏面記錄了毛主席的日常雜費開支賬、生活費收支報表、物品分類賬等等,從1952年初次記賬開始,到1977年結束,25年內毛主席的家庭工資收入和生活支出事無巨細。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賬簿顯示,毛主席每月的工資除了要負擔一大家子的日常開銷以外,還要用于支付房租、水電費和家具費,那個時候實行的是什麽都是公家的,沒有什麽東西是私産,都是公家租的,每月租金約84元,毛主席自己連一張床、一把椅子都沒有,很多東西用的不能再用了,毛主席才會換新的。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在毛主席的衆多遺物中,有一件物品十分引人注目,這是一件白色泛黃的棉質睡衣,這件睡衣材質一般,樣式也很普通,睡衣通體破舊,睡衣的領子、衣袖、前頁、下擺等處補丁連補丁,竟達73個之多,但就是這件破舊的睡衣,毛主席從20世紀50年代初一直穿到了1971年,因爲補丁快打滿了,以至洗的時候都不能用力搓,稍不留神就會撕破一個大口子。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還有一雙皮拖鞋,毛主席到哪裏都喜歡穿著它,一穿就是幾十年,工作人員不止一次的勸他換一雙新的,但毛主席總是說:“再穿一穿吧,過段時間再換。”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不過除了工資以外,毛主席還有額外的收入,那就自己的稿費,1967年10月,毛主席曾查閱本人稿酬累計情況,當時有570多萬元,不過毛主席在“五百”二字上圈了之後,又批曰:上繳黨費。

對于這些辛苦寫字賺來的錢,毛主席大部分都上交給了國家,只留下一小部分,而這一小部分就是1974年毛主席申請給每個孩子留下的八千元撫養費,由于沒有公開,當時李敏並不知道此事,直到五年後中辦找到她,她才知道爸爸給她留了一筆遺産。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當時李敏一家的生活比較困頓,一家人每天的早飯都是稀飯、鹹菜、饅頭片,見此情況,中辦的工作人員主動提出給李敏一家贈送一台電視和一台冰箱,但李敏聽後卻直接拒絕,她的態度非常堅決,“只要爸爸給的那份。”

編輯搜圖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對于李敏而言,這8000元不僅僅是爸爸留給她唯一的東西,更是沉甸甸的父愛,即使爸爸已經不在,但這份愛會永遠留在李敏心中,後來李敏又將爸爸的精神傳遞給子孫後代,這種艱苦樸素的作風,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也影響了李敏對孩子們的態度。

參考資料:

中國新聞網《毛澤東之女李敏:最普通的“第一女兒”》

中共黨史出版社《毛澤東的三本“夥食賬”》

湖南日報《毛主席的生活賬》

人民網《毛澤東逝世後除幾套衣服沒留給子女任何物質遺産》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