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狀元張曉勇:清華畢業5年後回鄉做保安,如今每月工資5000元

場記小任 2023-11-11 12:20:09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文|江詩月

編輯|江詩月

前言

清華高材生重返家鄉,成爲保安,月薪5000元?

張曉勇湖南省的理科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一時之間,名譽全城。

畢業五年後,這位天之驕子卻選擇回老家當保安,每月固定工資5000元!

從清華高材生淪爲落魄保安,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隱情?本該前程似錦的青年,又經曆了什麽?

清華高材生當保安

張曉勇是一名清華大學的畢業生,曾經被人們譽爲“天之驕子”。當初,大家都以爲他會在更大的舞台上發光發熱。

但是,畢業後的張曉勇卻做起了一名保安的工作,這讓許多人大跌眼鏡。

起初,一位老同學推薦張曉勇去一家陶瓷市場應聘保安。張曉勇對這份工作很排斥,甚至覺得是對自己的侮辱。

但經過深思熟慮,他還是來到了那家陶瓷廠面試。廠裏的負責人看到他優秀的簡曆和背景時,非常驚訝。一個清華畢業生竟然來申請保安工作,這在他看來簡直不可思議。

經過交流,負責人了解到,他只想要一份簡單穩定的工作,平平淡淡地與家人度過余生。

負責人起初覺得他只是暫時遇到困境,過些時日還會離開這裏。但張曉勇堅持要求簽訂5年工作合同,這讓負責人不得不相信他的決心。

出乎意料的是,張曉勇對這份保安工作非常上心,每天認真巡邏,維護本地秩序,幫助解決糾紛,獲得了周圍人的稱贊。

陶瓷廠的老板曾問他要不要換一份工作,但他坦言喜歡現在的工作,認爲它更適合自己。

張曉勇平時巡邏時,經常會和攤販們聊上幾句。大家都很喜歡這個溫和謙遜的青年,他總能用自己的話化解糾紛。

有一次,附近的居民區發生了搶劫案,張曉勇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成功制止了犯罪分子,受害人由衷地感謝了他。這件事讓他在本地獲得了“熱心市民”的美譽。

張曉勇其實收入並不高,但他總是照顧著一些生活困難的老人。每個月他會從自己的工資中抽出一部分,買些生活必需品送給他們。

有時候遇到緊急情況,他也會自掏腰包資助一些遭遇變故的同事或商戶。這些善舉無聲無息,卻溫暖了許多人的心。

10多年過去了,張曉勇一直堅守在這個保安崗位上。許多人問他是否後悔,他說自己並不覺得這份工作有任何不體面,只要能發揮自己的價值,就是一份好工作。

他也從未抱怨過現在的生活,反而覺得它更適合自己,沒有那麽多功名和浮華的追求,只是單純地爲別人做一些事。

張曉勇的選擇讓許多人費解,但或許只有他自己清楚,成功和地位不能代表一切。找到一份適合自己、能獲得內心滿足感的工作,才是他此生的追求。

他用自己的行動诠釋了“知足常樂”的人生態度,也激勵了其他人不必拘泥于外在形象和身份,而應該活出自己想要的生活。

“天才”更加努力

1974年生于湖南長沙的張曉勇,是一個來自普通家庭的孩子。父母都是普通工人,生活拮據。

但都對兒子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改變命運。張曉勇從小就立志要當科研工作者,心中種下了“清華夢”。

爲了實現夢想,張曉勇刻苦學習,高中時成績名列前茅,被評爲“三好學生”。同學們課余玩耍,他卻埋頭看書,經常向老師請教疑難問題。

每當老師布置作業,張曉勇總是第一個完成。同學們還在紙上塗塗畫畫,他已經在認真複習下一章的知識點了。

放學後,張曉勇經常跑到圖書館借閱參考書和習題集,以此來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和提高解題效率。

高考前,張曉勇起早貪黑,做題、複習、鑽研,全心全意備考。他每天堅持做大量的選擇題來檢驗自己的掌握程度。

重點知識他能夠熟練地背誦出來。特別是數學公式推導,他反複練習,直至能夠熟練運用。

有時做錯一道題,他會反複推敲,直到完全理解原理。如此刻苦,他的學習效果大幅提升。

1991年,張曉勇高考成績達到538分,摘得“長沙縣理科狀元”的桂冠,如願以償進入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專業學習。

大學期間,張曉勇勤奮學習,參與學術活動,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爲“學神”“學霸”。爲了積累研究經驗,他主動申請加入多個科研項目,承擔部分研究工作。

課余時間,他經常泡在實驗室進行探索性實驗。每逢期末考試,張曉勇總是提前一個月開始准備。

他制定完善的複習計劃表,有條不紊地進行複習。每年的獎學金名單上都有他的名字。

1996年,張曉勇順利從清華畢業,進入一家中外合資企業——寶潔公司工作。按公司規定,剛入職的員工要進行爲期一年的考核,考核通過後才能正式入職。

張曉勇滿懷信心,認爲自己一定能進入心儀的研發部門。但是,考核結束後,他卻被分配到了客戶服務部門。

原來,研發部門主要在國外,國內暫無此類崗位。張曉勇深感失望,但爲了生計,還是留了下來。

在客戶服務部門,張曉勇工作認真負責,漸漸升爲中層管理人員。但這份工作日複一日的重複勞動,與他當初的理想越來越遠。

他曾多次向領導反映想調到其他部門,但每次都被婉言拒絕。張曉勇也主動聯系過其他部門的主管,希望能內部調動,但對方表示暫時沒有空缺。

張曉勇一度懷疑自己,開始反思。就在這時,一則壞消息從老家傳來,父親突發疾病,情況危急......

張曉勇的抉擇

2003年,張曉勇的父親突然因尿毒症癱瘓在床,母親也年事已高,這讓張曉勇開始考慮是否要回到老家長沙,回到父母身邊。再加上工作的不如意,更是堅定了他想離職的決定。

張曉勇回鄉之後,白天的時候主要照顧生病的父親,晚上則幫著年邁的母親做些家務。父親每天需要定時洗澡、擦身、換藥、餵飯等等,這些都需要耐心和細致。

爲了節省醫藥費,張曉勇經常上網搜索各種民間偏方。他試過許多中草藥泡腳法,也嘗試過一些特別的蔬菜湯劑。

有時療效不佳,父親的病情還是反複發作,看著父親吃力地撐起虛弱的身體,張曉勇內心備受折磨。

即使面臨重重困難,張曉勇從未放棄過,他堅信科學醫治和耐心照料終會使父親康複。

經過一年艱苦的治療父親病情好轉,張曉勇欣慰不已,仿佛看見希望的曙光,這成爲他繼續努力的動力。

看到年邁的父母,他決定留在老家找工作,不再追求過去的夢想。他重新在長沙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但是他的生物專業在小地方沒用武之地。

房地産銷售工作雖然在面試,但老板看到他的清華學曆都覺得大材小用。最後,他還是入職了房産中介的工作,雖然內心又嫌丟人。

多年後,張曉勇偶遇老同學,爲了面子他撒謊說自己在搞房地産,沒有說明真實的職位。後來,張曉勇在銷售工作上越來越艱難,處處碰壁,不得不再次放棄。

最後,他在朋友的介紹下去陶瓷市場找到了保安工作,雖然收入只有5000元,但輕松穩定,可以陪伴父親,也可以閱讀和學習。

張曉勇說他喜歡這份工作,讓自己感到自由和安心。他不需要爲了錢和名利奔波,可以過上簡單的生活。

他不認爲自己是失敗者,因爲他做了自己想做的選擇,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盡管生活逐漸步入正軌,但張曉勇的經曆還是在網上引發了討論。

一些人認爲他浪費了國家的人才和受教育的機會,原地踏步,另一些人則理解他的選擇,認爲讀書的目的是面對生活,“百善孝爲先”,自己的生活自己說了算。

無論他人如何解讀,張曉勇選擇了回家照顧父母,並在這個過程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生活節奏。或許對很多人來說,這與理想中的前程有些出入。

但對他來說,這是一個父子之間的選擇,也是面對生活本質的一次思考。不管環境如何變遷,親情和內心的平靜才是他最終的歸宿。

總結

人生路漫漫,理想和現實往往難以調和。張曉勇的選擇,對每個人來說都值得深思。

這份看似平凡的工作,卻給了張曉勇內心久違的平靜。他不再爲金錢和名利打算,每天持之以恒地工作,利用余暇時間陪伴父母。

在這十多年的時間裏,張曉勇見證了這個城市的變遷。小時候的街道早已面目全非,如今車水馬龍、高樓林立。

但張曉勇的內心,依然保有當年那個單純善良的少年心性。這也許是他選擇不離開家鄉的原因。

0 阅读:1

場記小任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