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能治好高血壓?不只西藥!這些中成藥確實能輔助降壓,護血管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2024-04-15 09:54:33

“我敢保證,我活到這麽大年紀了,就從來沒用過西藥,就這高血壓,西醫就只會讓你吃藥,卻不想著怎麽把病給你治好,我的高血壓就是中醫治好的,你別不信,我認識的一棋友,吃中藥把冠心病都治好了!人家老中醫說了,這高血壓就是肝陽上亢引起的,而這冠心病就是心血瘀阻引起的,中藥能除病根,西藥肯定是做不到的!”

周末去小區義診的時候,碰到一位侃侃而談的大爺,就因爲人家說了一句“高血壓得終身吃藥才行”,結果大爺就給人家講了一堆的大道理,核心觀點就是這降血壓的西藥不能吃,就只能吃中藥才行。

大爺果然是大爺,一句話就顛覆了治療高血壓的傳統!

不過,話說回來,中醫真能治好高血壓嗎?

其實,不只是高血壓,理論上來說,中醫能治好所有的疾病。爲什麽這麽說呢?因爲中醫看的是人,而不是病,中醫重在整體調理身體,從病根入手來治病。大爺說的有一點是對的,那就是中醫會辨證,就像這高血壓,肝陽上亢就是常見證型之一,如果能把這調理好了,那可能真可以把高血壓給治好。

但問題是,想要正確辨證,精准調理是很難的,一方面,人體的證型本身就很複雜,很少是單一證型;另外一方面,看中醫也是講究緣分的,因爲不是所有的中醫都足夠專業,更不是所有的中醫都能精准開方。

說到底,現在真正能找到一個好中醫太難了!正因如此,無論中醫西醫,目前都還治不好高血壓這病。而且,對于這樣的慢性病,因爲西醫治療見效更快,效果更好,所以臨床常用的還是西藥,而中藥也能用,但都只是作爲輔助治療手段。

想要純靠吃中藥來治高血壓,倒是也行,但僅限于那些病程短,病情不嚴重,沒有其他合並症的年輕患者。對于這類患者,通過服用中藥,輔以健康的生活方式,慢慢調理,是有可能把血壓降下來的,但前提是要勤測血壓,保證血壓能平穩降下來,一旦發現異常,也得趕緊用降壓西藥來治療。

而對于大多數病程長的患者,西藥治療都是基礎,中藥多作爲輔助。至于治療高血壓的中藥要如何選擇,關鍵還得要辨證。

這些中成藥可以輔助降血壓,供高血壓患者選擇!

一、肝陽上亢型:這是最常見的類型,因爲情緒不舒,抑郁、易怒、多愁善感等不好的情緒,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肝氣郁結,繼而化火,火熱生風,風陽擾亂清竅,就容易誘發高血壓。

常見表現:面紅目赤,口苦舌紅,心煩意亂,頭暈目眩等。

代表藥物:牛黃降壓丸、心腦靜片等。

二、肝腎陰虛型:熬夜、壓力大、不良飲食等錯誤的生活習慣會消耗腎陰,陰液不足就無法滋養肝木,繼而引發肝火,誘發高血壓。

常見表現:腰膝酸軟,心悸失眠,五心煩熱,眩暈耳鳴,舌紅少苔等。

代表藥物:清腦降壓片、益齡精等。

三、痰濁中阻證:長期暴飲暴食、吃太多肥甘厚味的食物就容易損傷脾胃,加之熬夜、過度憂慮等對脾髒的傷害,久而久之就會導致脾陽不振,而脾主運化,運化失調就容易聚濕生痰,導致痰濁中阻,誘發高血壓。

常見表現:頭暈目眩,疲勞乏力,失眠多夢,大便黏膩等。

代表藥物:半夏天麻湯丸、絞股藍總苷片等。

四、陰陽兩虛型:長期不良的生活習慣使得精血消耗過多,腎精不足,陰虛及陽,繼而出現陰陽兩虛之證。

常見表現:冬怕冷、夏怕熱,少氣無力,心悸失眠,夜尿頻多,大便溏稀,腰膝酸軟,男性陽痿早泄,女性月經不調等。

代表藥物:杞菊地黃丸、龜鹿補腎丸等。

五、瘀血阻滯型:長期偏愛高脂高糖高鹽飲食、久坐不動等錯誤習慣,導致血液粘稠,血流不暢而致血瘀。

常見表現:頭暈頭痛,肢體麻木酸痛,面色晦暗,唇色舌苔暗紫等。

代表藥物:天舒片、心脈通片等。

寫在最後:對于高血壓這樣的慢性病,治療也需有耐心,所謂的中藥能除根,大概率是很難實現的,即便確實能把血壓降下來,但也不能保證日後血壓不會再升高。高血壓患者想要健康的活著,最重要的還是要遵醫囑堅持規律用藥,同時在生活中也需謹慎,做到低鹽飲食、

適度運動、規律作息、戒煙戒酒、保持良好的心態等,至于中藥,可以用,但不能指望著只吃中藥就能控制病情的穩定,更不能因此而擅自停用西藥。

0 阅读:4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簡介:80後王藥師,關注用藥安全,致力于心血管健康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