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本可當元帥,卻因瞎指揮被葬送,毛主席選集五次痛批該負責人

曆史門前小個子 2024-04-29 19:50:31

1945年在我黨的七大上,“毛澤東思想”被寫入了黨章,從此它開始指導著中國革命的方向,建國後,人民出版社開始印刷出版《毛澤東選集》系列圖書,這些書裏的內容,也都是毛主席在革命各個階段的重要著作。

毛主席的著作都是鴻篇巨制,他深刻的剖析了各個時期我黨發展,與其當時社會的情況,還指出了一些錯誤的事例,其中,一位叫杜修經的人,被毛主席在自己的文章中,五次痛批。

杜修經是大革命時期參加黨組織的老人,他曾任擔任過中共醴陵縣縣委書記,中共安源市委秘書等職,實事求是的說,在此期間的杜修經,確實爲革命做了不少的貢獻,不過,後來,杜修經卻是對革命犯下了大錯。

最主要的是,正因爲杜修經的瞎指揮,使得我軍一名優秀的將領被葬送犧牲。

這名優秀的將領,就是井岡山“五虎將”之首,王爾琢。

王爾琢是湖南石門人,1903年出生,早些年間,由于家境尚且富裕,他讀過私塾,小學,高小,像是王爾琢這樣的“文化人”在我軍中,是十分罕見且非常難得的。

1924年,王爾琢考入了黃埔軍校第一期,與徐向前,陳赓,蔣先雲等人成爲了同學,也是在黃埔軍校,追求進步的王爾琢在老師周恩來的引領下,正式的加入了中國共産黨,走上了革命道路。

王爾琢爲人聰慧,有文化,而且對革命忠誠,周恩來對他很看重,後來,周恩來又帶著他參加了南昌起義,當時王爾琢是團參謀長,職務不算高,也不算低。

南昌起義失敗,部隊向廣州進軍時,由于天氣原因,再加上接連不斷的戰鬥,部隊垮了,很多人都離開了隊伍,沒有堅持下去,到最後,只有朱德帶著1000多人堅定的走了下去。

當時朱德在這支隊伍中職務是最高的,其次就是身爲團級幹部的陳毅與王爾琢。

王爾琢在黃埔軍校起點高,是一期生,後來成爲元帥的林彪,羅榮桓,徐向前在此時的職務,其實都不如王爾琢,更別說大將粟裕,羅瑞卿等人,他們的職務在此時也很低。

之所以說王爾琢能夠當元帥,其實也是因爲王爾琢親身參加了很多關鍵的曆史事件,其中包括南昌起義,1928年初的湘南起義,以及同年4月的“朱毛會師”

“朱毛會師”,中國的革命翻開了新的一頁,部隊合編爲了紅四軍,其中朱德是軍長,毛主席任黨代表,陳毅是政治部主任,而王爾琢,則是參謀長,

除此之外,王爾琢還兼任了紅28團的團長,紅28團,就是由南昌起義隊伍整編而成的,可見在當時的紅四軍中,王爾琢的地位,是相當重要的。

毛主席對王爾琢也非常看好,覺得他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那個時候,林彪等人還沒有崛起,相對于秋收起義隊伍裏毛主席的愛將伍中豪,曾士峨,羅榮桓來說。

王爾琢此時在軍中的地位無疑也要高于他們,他們之後也許會很牛,但是在當時,他們見到王爾琢時,還是要恭恭敬敬的稱呼爲領導。

如果按照這個發展走下去,王爾琢成爲元帥,就是板上釘釘的事,可惜最終因爲一個人的到來,王爾琢的人生,發生了劇變,甚至他被葬送。

來的人,就是杜修經。

1927年10月毛主席率領秋收起義隊伍抵達井岡山後,中共湖南省委對這支部隊很是關心,因此,省委派出時任安源市委秘書的杜修經作爲代表前往井岡山與毛主席會晤。

杜修經先後去了兩次,都因爲各種原因未能成功抵達井岡山,直到1928年5月底,他終于勝利來到井岡山的茅坪,並受到了毛主席的熱烈歡迎。

第一次與毛主席見面,杜修經帶來了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和建議,他們認爲毛主席應該帶著部隊休養生息,謀而後動,這與毛主席的想法不謀而合,所以毛主席很是高興,並帶著杜修經參觀了紅四軍各種生活,生産和訓練。

除此之外,毛主席還極力希望杜修經留下來,與自己一同建設初生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杜修經最終卻是婉拒了,我們如今以“上帝視角”來看當年的井岡山,這是一條完全正確的道路,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但是當時的情況下,很多人並沒有這種認知。

甚至很多人都覺得,井岡山根據地其實就是一個小的地方根據地,根本談不上是“正確的道路”

杜修經在井岡山也沒有多待,幾天後他回去,立刻將情況彙報給了中共湖南省委,並告訴他們湘贛兩省敵人軍隊壓迫井岡山紅軍的情況。

杜修經沒有長遠的眼光,他的彙報,影響了中共湖南省委的判斷,當時湖南省委部分領導人覺得井岡山雖然好,但是無論怎麽說,也是在大山中,經濟力量薄弱,不如向湘南進發,那裏條件好,也好發展。

半個月後,帶著中共湖南省委的指示,杜修經再次來到了井岡山,這次杜修經明確的告訴毛主席,中共湖南省委命令紅四軍主力向湘南發展,只留一點在井岡山,第二,上級也撤銷了毛主席此時擔任的湘贛邊區特委書記一職,只當紅四軍前敵委員會書記,負責軍事指揮。

杜修經帶來的話,讓毛主席尤其費解,他知道只有井岡山才適合做根據地,紅軍才能發展,所以,毛主席立刻寫信給中共湖南省委,請求他們收回命令。

在此期間,部隊的人心開始浮躁起來,其中由湘南起義過來的同志組成的紅29團戰士們,尤其興奮,因爲這支隊伍大多都是湘南各縣人,上級讓紅四軍去湘南,他們當然想要回家,所以,他們對省委的指示很擁護。

毛主席心裏明白,去湘南發展,並不是一個好選擇,但是他也擋不住衆人之口,只能盡力協調,可在這個關鍵時刻,前方又傳來消息,說敵人派兵攻打我軍領導的永新。

幾經思考後,毛主席決定親自帶31團前去解燃眉之急,但是臨走前,毛主席也關心部隊,他特別囑咐,無論如何,也不能去湘南,毛主席的囑咐,最終成爲了“竹籃打水”

毛主席一離開井岡山,29團的戰士們極力要求打回湘南,朱德與陳毅此時想要提建議,但是他們職務也不高,而且中共湖南省委是上級,他們沒法反駁。

杜修經也擔心湘贛兩省紅軍“圍剿”井岡山,他當即決定遵從湖南省委的命令,帶著大部隊去湘南。

杜修經的這個決策,最終卻是造成了“八月失敗”

朱德,杜修經等人帶著28團,29團到達郴州時,先是與敵人打了一戰,而毛主席此時也得知了紅四軍主力前往湘南的決定,他來了一封急信,要部隊返回井岡山。

朱德爲此召開了會議,而此時敵人的兵力也是卷土重來,湘南本土的戰士組成的29團,卻是在此時無法控制了,衆人一哄而散,說要回家,盡管朱德,29團團長胡少海,黨代表龔楚等人竭力呼喝,然而無濟于事。

最終,29團只有蕭克強行的保留了一個200余人的連,其余的人都跑了。

29團一散,28團的人也開始搖擺不定。

擔任28團2營營長的袁崇全帶著6個連的部隊叛變,關鍵時刻,6連連長李見林、黨代表趙爾陸等人立場堅定,拉回了4個連,最終袁崇全帶走了兩個連的部隊。

擔任28團團長的王爾琢得知此事後,內心非常震動,他當即表示要去將隊伍追回來,朱德拉住他,並囑咐說,袁崇全叛變之心已定,恐怕不好將隊伍拉回來,最壞不如將其打回來。

王爾琢思考後,覺得紅軍不能打紅軍,他作爲團長,戰士們對他服氣,所以他願意親自去將戰士們勸回來。

可讓人沒想到的是,王爾琢追上部隊後,袁崇全已經是喪心病狂,他知道王爾琢是來勸戰士的,所以他沒等王爾琢說幾句話,就掏出手槍,射向王爾琢。

王爾琢沒有准備,當場犧牲。

王爾琢的犧牲,成爲了紅軍相當大的損失,朱德得知後,抱著王爾琢的屍體淚如雨下,毛主席得知,也灑下熱淚。

1928年10月,紅四軍爲王爾琢舉行了隆重的追悼會,並且毛主席親自起草,由陳毅書寫了一副挽聯:一哭爾琢,二哭爾琢,爾琢今已矣,留卻重任誰承受?生爲階級,死爲階級,階級後如何?得到勝利方始休!

這份挽聯,字字都是毛主席對王爾琢犧牲的痛惜。

而王爾琢的犧牲,最大的原因,便是因爲杜修經的瞎指揮,如果他沒有讓部隊去打湘南,恐怕也不會有這件事的發生。

也是因爲如此,毛主席對杜修經非常厭惡,以至于他在之後自己的鴻篇巨制著作中,曾五次點名批評杜修經,稱紅軍“八月失敗”完全是因爲杜修經“導揚其焰”

王爾琢犧牲了,縱觀他的資曆和貢獻,如果能夠活下去,在1955年必定是元帥之選,建國後,周恩來也沒有忘記自己這位優秀的學生。

有一次,周恩來去參觀中國革命曆史博物館時,沒有發現王爾琢的照片,他十分焦急地對身邊的工作人員囑咐道:“要千方百計征集王爾琢的照片。”

而今在博物館留存的王爾琢照片,就是在周恩來的關懷下找到的。

121 阅读:69706
评论列表
  • 2024-05-02 00:17

    如果王爾琢和黃公略沒有犧牲,確實可以封帥,不論是軍事才能和資曆都足夠。

    綿羊- 回覆:
    井岡山紅軍總指揮盧德銘如果沒有英勇犧牲,也是妥妥的元帥。
    大漢神帝 回覆:
    尋淮洲
  • 2024-05-03 08:13

    井崗山時期的盧德銘丶王爾琢,還有後來的黃公略丶左權丶葉挺都是我軍的高級將領,犧牲太早太可惜,損失太大了。他們都可以是中國的元帥。

    喬梁 回覆:
    除了左權,其他幾位若沒犧牲,封帥不在話下,左權應該夠不到元帥,沒犧牲的話若能在解放戰爭獨立領導一個戰略區取得大戰功才有可能。
  • 2024-05-03 17:12

    這些先烈犧牲得太早了,如能活到55年,不僅能封帥,帥位排名要調整,說不定新中國成立也可以早一點了。

  • King 13
    2024-05-03 20:22

    黃埔一期的大概率至少是大將 可惜了

    1111 回覆:
    和黃埔一期關系不大。開國將帥六位黃埔一期生。其中周士第資曆非常牛的,也只是上將,還有兩位中將。關鍵還是王爾琢在井岡山的資曆很厲害。
  • 2024-05-08 13:10

    所以說,活下來的老帥,老將軍們其實真的很看的開,多少和自己並肩作戰的戰友們都沒活下來,早夠本了

  • 2024-05-03 12:29

    標題太燒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