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點名讓他做主力師政委,1955年授銜,38歲的他成最年輕的中將

曆史門前小個子 2024-05-08 14:07:20

1947年5月,時任東北民主聯軍獨立第二師政委的張池明突然接到總部來電,林彪點名要他當六縱16師的政委。

16師可謂部隊中的絕對主力,這支部隊的前身爲北伐時期的葉挺獨立團,曾參加過南昌起義上了井岡山,是中央紅軍主力之一,正經的“根正苗紅”

對于總部的命令,張池明第一個感覺不是高興,而是猶豫。

張池明的猶豫,源于自己內心的不自信,他怕自己年輕,怕帶不好這支聲名顯赫的部隊,怕給部隊“抹黑”,爲此,張池明專門趕到哈爾濱的總部,准備向林彪辭讓這個職務。

哪知林彪一見張池明,根本沒有給他說話的機會,直接告訴他:“這個部隊需要你去。”

聽聞此話,張池明也沒法再多說,遂寒暄幾句後便告辭回去上任,實際上,張池明的猶豫和擔心,都是多余的,他的能力,沒的說,當16師的政委,絕對綽綽有余,他是小看自己了。

張池明是河南光山縣人,早年年間,由于家貧,他只讀了兩年半的私塾,不過就他這個經曆,也已經是超越了當時的很多人,大革命運動在全國轟轟烈烈進行時,張池明也參與其中,並且幹有有聲有色,很快,他就當上了兒童團的大隊長。

這個時候的張池明,也認識到了自己人生的追求,因此,他開始正式地向革命靠攏,加入了共青團,有了這個身份,張池明也毫不意外的受到了黨組織的器重,黨組織專門安排他前往小學學習思想文化,以提高他的水平。

人一旦認定了一個事業,那麽他的信仰就會無比堅定,無論遇到怎樣的挫折,就是拼了命也要幹,張池明接受馬克思主義後,就成爲了這樣的一個人。

在鄂豫皖蘇區,張池明雖然年齡小,但是做起工作卻是一點也不含糊,因而上級對他留下了很好的印象,張池明因而也相繼擔任兒童局常委,秘書長等職。

1932年,由于反“圍剿”戰鬥的失利,紅四方面軍不得不撤離鄂豫皖蘇區,張池明所在的兒童團留了下來,那個時候全國白色恐怖,稍有不慎就會犧牲,但張池明卻一點也不害怕,他就算再沒吃飽飯,沒睡好覺,他也要堅持與敵人打遊擊戰。

後來“肅反”時,張池明差點丟掉姓名,幸好25軍軍長吳煥先來了,救了張池明一命,對于吳煥先這位救命恩人,張池明是打心裏感激,後來國家舉行吳煥先犧牲50周年紀念會時,張池明身體不便,但也堅持參加,他記的,就算吳煥先救的他這份情誼。

被吳煥先救了,從此,張池明也就留在了紅二十五軍,這個經曆,也是張池明在土地革命時期,最後的變動了。

此後,張池明一直在紅二十五軍待著,曆任軍部秘書,紅十五軍團作戰科科長等職。

1935年11月,毛主席來紅十五軍團慰問,軍團長徐海東彙報時,張池明趕緊遞上一份地圖,毛主席當即誇了他,說他聰明伶俐。

毛主席誇贊張池明,徐海東也覺得臉上有光,所以在之後有機會時,徐海東當即推薦張池明前往抗大學習,從此,張池明的人生,也進行到了一個新的時期。

能夠在早期進入抗大的紅軍幹部,都是我黨我軍中的“骨幹分子”,張池明能得到這份幸運,再加上他本身的優秀及努力,他後來成才,也是“符合常理”了。

抗戰時期,張池明繼續跟隨老領導徐海東,在八路軍344旅工作,任作戰科科長,在當時整編隊伍,高級將領降職使用的時候,張池明卻沒有動,還能擔此重任,可見徐海東對他的信任和器重。

自此,張池明也開始在部隊中嶄露頭角,先後當上了八路軍688團政委,344旅挺進縱隊政治部主任等職。

在此期間,張池明曾參加過平型關和晉察冀、皖東北、蘇北反“掃蕩”等各類戰鬥,確實爲抗戰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1943年,張池明接到命令前往延安學習,可惜的是,他們這支部隊在路上卻是遭到了敵人的襲擊。

由于敵衆我寡,新四軍第8旅旅長田守堯,以及新四軍第3師參謀長彭雄不幸遇難,而張池明卻是逃過一劫,成功來到了延安。

這個時候的張池明,已經是新四軍隊伍中的中級將領,他在延安,又進入黨校進行深造,爲此他的政治理論知識則是更好得到了提升,1945年,張池明還以華中地區的代表,參加了我黨盛會“七大”,這也成爲了張池明革命生涯的高光時刻,要知道那一年,他不過28歲。

解放戰爭開始後,張池明作爲兩萬幹部中的一位,直奔東北,他先是與後來40軍的軍長溫玉成合作,當上了獨立第2師政委。

直到1947年,林彪點名,他才調任爲了6縱16師的政委。

林彪點名張池明,並不是心血來潮,而是他對張池明確實是了解的,紅軍時期,雖然兩人一個在紅一方面軍,一個在紅四方面軍,但是到了抗戰初期,張池明在林彪的麾下,兩人這才有了交集。

而且張池明還曾經在抗大學習,林彪那個時候是抗大的校長,所以,林彪對張池明,還是比較熟悉的。

6縱16師是一支具有非常光輝曆史的主力部隊,張池明擔心自己幹不好,林彪卻覺得他能幹,張池明咬著牙就上。

事實證明,張池明確實是看低自己了,他的能力很強,上任後,他很快就將隊伍帶好,並帶隊伍先後參加了“三下江南四保臨江”作戰,夏,秋,冬季攻勢,以及遼沈戰役,平津戰役等等。

隨著張池明立功無數,建國後,他的職務當然也被提拔爲了軍政委,這一切,都是靠他自己拼命得來的。

從白山黑水,一直打到了天涯海角,張池明對革命的貢獻自然是不小,衆所周知海南島戰役是由韓先楚領導指揮40軍參與的,其實43軍也參加了,當時張池明就是43軍的政委。

1952年,張池明離開了前線部隊,做起了後勤工作。

1955年授銜時,張池明倒是創造了一個曆史,他成爲了開國中將中最年輕的一位,僅38歲。

實際上當時與張池明一同38歲當上開國中將的還有謝有法、周志堅、劉西元三人。

9 阅读: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