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杭州西湖長啥樣?古樸又自然,卻沒什麽遊客

曆史圖館知識一覽 2024-04-28 22:06:44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宋)蘇轼

人常言:西湖美景甲天下!西湖的美很厚重,有著跨越千年的底蘊。她美得超凡脫俗,處處透著中國美學的迷人氣質。西湖的美不單調,更不乏味,一年四季美不勝收。

1911年的杭州西湖

你若到過杭州西湖,就會驚歎于它的宏大,有看不完的盛景。可是,你見過100年前的西湖嗎?那種傾倒了無數文人墨客、淡妝濃抹總相宜的畫面,可曾經常萦繞在你的腦海?

筆者搜集了20多張杭州西湖盛景老照片。百年前的西湖十景,是那麽的古樸又自然,令人驚豔。原片是模糊的黑白照,上色並修複了清晰度。老照片搜集不易,值得珍藏!

1、斷橋殘雪

西湖斷橋背後,有美麗動人的傳說,是白娘子和許仙“借傘定情”故事的發生處。

冬天,橋面覆蓋的冰雪消融,遠看橋身似斷非斷,“斷橋殘雪”四字,精煉頗有詩意,不愧爲西湖十景之一。從照片中看,過去的西湖斷橋古色古香,橋上沒有站滿遊客。

2、南屏晚鍾

在杭州西湖南岸南屏山慧日峰下,有一座寺廟叫淨慈寺,始建于修建于954年。

該寺是與靈隱寺齊名的西湖古刹。寺內有一鑄造于明代的10噸巨鍾,每次鳴響,響徹全城。在一座禦碑上,刻有乾隆禦題行書“南屏晚鍾”四字。

3、平湖秋月

自古以來,白堤的西端,是西湖秋季最佳賞月之地。這裏背靠孤山,面臨西湖。

照片中,伸入湖中的平台,視野十分開闊利于賞月。亭台樓閣,綠柳拂岸。平湖秋月三面臨水,附近人文景觀衆多,一年四季風光旖旎。照片中,看不到遊客的身影。

4、柳浪聞莺

柳浪聞莺,位于杭州西湖東南方向湖岸。南宋時期,這裏是京城最大的禦花園,古稱聚景園。

後來,這座禦花園逐漸衰落,只剩下柳浪橋、華光亭、康熙禦題柳浪聞莺景亭碑等。如今,這裏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重建後的柳浪聞莺美景,讓人流連忘返。

5、雙峰插雲

雙峰,即西湖西部的兩座山峰——南高峰和北高峰,兩峰相對,山上雲霧缭繞。

湖面上,只有幾個遊客在泛舟,欣賞雙峰美景。湖光山色,分外妖娆。如果遇上雨霧天氣,就更有意境了。有道是,寫盡西湖煙雨障,雙尖如筆閣睛空。

6、花港觀魚

這個景點,位于蘇堤南段的西側、湖中的一座半島上。亭中石碑上“花港觀魚”四字爲乾隆下江南時題寫,奇怪的是,“魚”字竟是三點底。

南宋時期,花港附近建起了私人園林“盧園”,園內水池裏面養了很多魚。清代,乾隆遊覽時題書“花港觀魚”。新中國成立後,這裏建起了花港觀魚公園。

7、雷峰夕照

在西湖的南面、淨慈寺前的夕照山上,有座雷峰塔。該塔始建于北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

每當傍晚,霞光照射在塔身,猶如鍍上一層金光。雷峰塔出名,與白娘子傳說有關。照片中,遊人劃著小船,觀看雷鋒夕照盛景。1924年,雷峰塔轟然倒塌。2000年,重建雷峰塔。

8、蘇堤春曉

蘇堤春曉,被譽爲西湖十景之首。蘇堤因有六座石拱橋,古人又稱其爲“六橋煙柳”。

蘇堤,是人們爲了紀念蘇東坡修建。綠柳拂岸,水光潋滟,風光旖旎。古人有詩贊蘇堤:楊柳滿長堤,花明路不迷。畫船人未起,側枕聽莺啼。

9、曲院風荷

這處景點,位于蘇堤右邊。南宋時期,這裏是釀酒作坊"曲院",附近是很小的水塘,種植有不少荷花。荷花的香味夾雜著酒香,沁人心脾,“曲院風荷”由此得名。現今還保留著康熙禦筆題書的"曲院風荷"碑刻。如今,荷塘已經擴大倒30多畝,風光秀麗。

10、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島,是西湖中最大的島,又稱小瀛洲。蘇東坡在湖中水深處建成三座瓶形石塔,名爲三潭。三潭印月是西湖中景觀最豐富、知名度最高的地方。1924重修,建國後又多次維修。

西湖美景何其多,除了上面的西湖古十景外,還有一些盛景值得記住。可惜的是,它們中有的已經消失在了曆史的塵埃之中,只能通過老照片,一睹其昔日的風貌了。

1、春淙激石

照片中這座四角亭子叫“春淙亭”,亭子建在“回龍橋”上,橋下小溪名叫“龍泓澗”。正對橋頭有一座古塔,名曰“理公塔”。照片中,亭子四周環境清幽。

2、湖曲白雲

這座建築叫“白雲庵”,宋代稱"翠芳園",位于雷峰塔西側。清光緒年間重建。照片中,一座碑亭掩映在綠樹叢中,碑上刻“白雲庵”三個大字。真有“一庵深鎖白雲中”的奇妙意境。

《西湖新志》卷八記載:漪園,明末爲白雲庵。鹹豐年間損毀。光緒年間重修,並增塑月下老人像。

3、九獅奇石

在西湖一處九曲廊橋附近,水中矗立著一尊造型奇特的石頭,上面凹凸有致,仔細看猶如九頭形態各異的獅子,惟妙惟肖,此石故名“九獅奇石”。

4、行宮遺制

這座臨湖的牌坊,位于西湖孤山公園門口,是當年清行宮的遺制。牌坊原額爲“萬福來朝”,後易爲“複旦光華”。上世紀60年代,該牌坊被拆除。2005年,牌坊重建,題額複旦光華。

5、水亭夕照

位于杭州湧金門外的問水亭,問水亭是西湖過去的美景之一。樓船畫舫會合亭前,雁次相綴。朝則解維,暮則收纜。這個曾經在古詩詞中出現過的美景現在已經不複存在。

6、玉帶晴虹

這裏就是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的“玉帶晴虹”。清代浙督李衛于金沙堤上構建石梁,設三個洞,狀如帶環,故名玉帶橋,橋上建原有亭子一座。橋亭倒映在水中,美輪美奂。清末,橋亭盡毀。1983年,複建橋亭。

7、理安法雨

西湖景區有理安寺,古稱“湧泉禅院”。因理安寺內有法雨泉,又名“法雨寺”。清代,理安寺達到鼎盛。抗日戰爭時期,寺宇建築遭到毀壞。

2003年,重建理安寺。進了院子後,右手邊有個法雨亭,法雨亭的側方有一口大方井,井裏流動的泉水即是法雨泉, 爲杭州五大名泉之一。

8、礁石鳴琴

該景點位于丁家山,山麓有蕉石山房和八角亭,登頂可俯瞰全湖,爲清西湖十八景之一。始于清雍正朝,興盛于清乾隆時期,衰退于民國年間,現杭城老百姓已很少有人知曉此景。《西湖新志》卷二:"時焦尾琴作'梅花三弄',古音疏越,響入秋雲,高山流水,辄于此間遇之”。

9、寶石山

寶石山位于西湖之北,山岩呈赫紅色,日光映照熠熠閃光,被稱"寶石流霞"。山巅矗立之塔爲保俶塔,又名應天塔。始建于五代後周年間(948年-960年),開始是9層高,後重修時改爲7層。塔身修長,猶如一支巨筆直指蒼穹。

10、蘇小小墓

去過杭州西湖的人,一定對西泠橋畔蘇小小墓印象深刻:慕才亭下圓形的墓冢,埋葬著蘇小小。

蘇小小是南齊著名的歌伎。當年,她與窮書生鮑仁相遇在西湖,發生了淒婉的愛情故事。如今,慕才亭上懸挂有名家題寫的十二幅淒婉纏綿的楹聯。

11、雲林禅寺

這是西湖最大的佛教寺廟——靈隱寺,也叫雲林禅寺。位于西湖西面的靈隱山麓,背靠北高峰、面朝飛來峰。照片裏的雲林禅寺,環境清幽,古樹參天,是杭州最早的名刹。

12、文瀾閣

文瀾閣,位于西湖孤山的南麓。在清代,是爲珍藏《四庫全書》而建的七大藏書閣之一。主體建築是重檐歇山式的建築。附近有亭台樓榭,環境優雅。

13、白堤

這就是位于西湖東西向的湖面上的白堤,堤上有一條窄窄的石板路,一眼望不到盡頭。在過去,白堤是通往孤山的唯一的道路。

照片中,一條小船從白堤邊上劃過。白堤風光旖旎,清代過春山在《子夜歌·西泠送春》中寫道:白堤外、垂楊搖曳,似倩豔陽留住。

14、嶽王廟內

這是西湖嶽廟內部景象。嶽廟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分爲墓園、忠烈祠、啓忠祠三部分。一面影壁牆,上書四個大字“盡忠報國”,爲當年嶽母在嶽飛背上所刺之字。現爲國家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5、吳山風光

吳山,杭州人俗稱“城隍山”,位于西湖東南面。吳山林木蔥郁,怪石嶙峋,風光秀麗。照片中,很多民居依山勢修建,高低錯落,鱗次栉比。山上的樹木並不是很多,看上去古樸又自然。

結束語:是啊,西湖的美,難以用文字來形容。杭州西湖不單單是一個“湖”,她的美不僅在湖面上,更承載著千百年來的人文風骨和含義。今昔對比,西湖盛景變化真是大啊。你去過杭州西湖嗎?在你眼裏,西湖是怎樣的呢?

3 阅读: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