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筆融資超10億美元,90後創立的AI公司成阿裏、美團“新寵”

老虎財經 2024-02-20 22:40:17

GPT引發的人工智能浪潮持續發酵,作爲國內優質大模型公司之一,月之暗面一直頗受資本的追捧,隨著近日一筆超10億美元融資計劃的曝出,成立不足一年的月之暗面已然從一衆同行中脫穎而出。

成立剛滿11個月,月之暗面便再次引爆了國內投資圈的AI熱情。

2月19日消息,國內大模型公司月之暗面悄然完成了超10億美元的B輪融資,這是中國大模型初創公司自ChatGPT出現至今的最大一筆單輪融資。

據悉,參與此次融資的除了紅杉資本這些“老朋友”,如阿裏、美團、小紅書等不少國內互聯網大廠也紛紛露面。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月之暗面成立時間不久,公司的創始團隊也相當年輕,但依舊被各方資本寄予厚望,其主要原因或在于公司超高的人才密度,以及長文本加To C的戰略方向。

成立不到1年估值25億美元

一口氣拿下超10億美元的融資,月之暗面正逐漸和國內其他大模型公司拉開差距。

據悉,月之暗面此輪融資由阿裏巴巴領投,紅杉中國、美團、小紅書等知名投資機構和互聯網大廠均參與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有消息稱僅此輪融資中僅阿裏就投資了8億美元,而在此輪完成後,月之暗面估值逼近25億美元。

公開資料顯示,月之暗面成立于2023年3月,是一家國內通用人工智能(AGI)領域的創業公司,致力于尋求將能源轉化爲智能的最優解,通過産品與用戶共創智能。公司創始人楊植麟持有月之暗面78.968%的股份,爲公司唯一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自創立之初,月之暗面似乎就不曾爲錢發愁。天眼查數據顯示,2023年6月12日,月之暗面獲得天使輪融資,投資方爲紅杉資本中國、真格基金,融資完成後月之暗面的估值爲3億美元,此時距離公司成立僅三個月。

2023年10月,月之暗面推出全球首個支持輸入20萬漢字的智能助手産品Kimi,憑借著在中文上具備顯著優勢(能夠支持約20萬漢字的上下文),Kimi再次吸引了諸多資本的目光。

2023年12月底,招商局中國基金也發布公告稱,其全資附屬公司敏星投資有限公司與月之暗面簽訂優先股份購買協議及其它相關協議,欲拿出1000萬美元投資月之暗面。

此外,月之暗面在2023年還完成了一次超2億美金的融資,投資方包括紅杉中國、真格基金等。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超10億美元融資和之前最大的不同在于,不少互聯網大廠也紛紛下注。事實上,近來互聯網大廠戰略投資國內通用大模型企業越發頻繁。

具體來看,阿裏巴巴已投資包括智譜AI、百川智能、零一萬物在內的創業公司,不過對月之暗面的投資,是阿裏迄今爲止在大模型領域最大的投資;美團投資了智譜AI,且收購了光年之外;騰訊投資了智譜AI、百川智能、MiniMax;小米投資則投資了百川智能和智譜AI。

事實上,單輪超10億美元的融資頗爲罕見,作爲成立不到一年的初創團隊,月之暗面受資本熱捧離不開其背後強大的創始團隊。

創始人爲90後學霸

2023年6月,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盤點了中國AI初創企業Top5,分別爲MiniMax、瀾舟科技、智譜AI、光年之外(已被美團收購)以及楊植麟,而楊植麟是唯一一位以個人名字入榜的參與者。

據悉,楊植麟是一位來自廣東汕頭的90後學霸,中學時期,楊植麟被選拔進入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培訓班,並拿到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中獲得廣東賽區一等獎,獲得清華大學保送生資格。

2015年,楊植麟以年級第一的成績從清華大學畢業,隨後遠赴全美自然語言處理排名第一的卡內基梅隆大學語言技術研究所(LTI)學習,師從蘋果AI研究負責人Ruslan Salakhutdinov、谷歌首席科學家William Cohen。

據悉,在博士期間,楊植麟便和多位圖靈獎得主合作發表過論文,在ICLR、NeurIPS、ICML、ACL、EMNLP等計算機頂會發表論文20余篇。

其中關于Transformer-XL和XLNet的兩項研究結果最爲關鍵。據悉,Transformer-XL成爲首個全面超越RNN的注意力語言模型;XLNet則在20項任務上超越谷歌BERT模型。

此外,楊植麟還曾在Facebook AI Research,Google Brain從事自然語言處理研究,獲DREAM9全球癌症預測大賽第一名,阿裏巴巴天池大數據競賽全球第二名。

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尚在讀博的楊植麟參與創立了循環智能,主攻運用NLP、語音、多模態、大模型等AI技術打造“銷售科技”方案,目前循環智能成立後已經完成了多輪融資,投資方包括紅衫中國、真格基金等一線風投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楊植麟對人才密度的看重程度頗高,此前就曾表示希望通過高人才密度以及組織力量,打造一個很快叠代的組織機器,讓人才能夠快速基于現有和未來發展出的技術,開發出比較好的産品。正因此,楊植麟打造成了一個豪華的創業團隊。

據悉,月之暗面的算法團隊負責人周昕宇和楊植麟韬同爲計算機系的學生,畢業加入曠視期間,他和曠視研究院基礎科研負責人、ResNet作者之一張祥雨合作研究移動端模型,以共同一作的身份撰寫ShuffleNet論文。這項研究成果影響了包括蘋果3D人臉解鎖在內的各種手機毫秒級人臉解鎖技術。

另一位聯合創始人吳育昕則和楊植麟同樣畢業于畢業于清華和CMU,研究方向爲計算機視覺中的檢測和識別問題。此前吳育昕曾在Meta的FAIR工作,在此期間創的detectron2,成爲了Meta最受歡迎的AI項目之一。

此外,月之暗面百余人的團隊,還彙聚了來自CMU LTI、Google、Meta、Amazon等全球頂級機構人才。

劍指Super App

事實上,資方對月之暗面的青睐還在于其長文本加To C的戰略方向。

2023年10月,月之暗面發布首個大模型moonshot及搭載該模型的智能助手産品Kimi Chat,一經發布便引起了各方關注。

據悉,Kimi Chat最多支持20萬漢字的超長文本輸入,是目前全球市場上能夠産品化使用的大模型服務中所能支持的最長上下文輸入長度,要知道Anthropic的Claude-100k模型僅支持約8萬字,而OpenAI的GPT-4-32k更是只支持約2.5萬字。

楊植麟認爲,“當我們去看計算機系統發展史,一個必然的趨勢是,都是從最開始的很小內存的計算機服務,再到很大的內存的服務。所以我覺得大模型肯定也是會有一樣的趨勢,從現在很少內存的大模型,到以後的很大內存”。而長文本技術便決定了大模型“內存”的大小。

此外,楊植麟還選擇了主攻To C,欲打造AI時代的Super App,月之暗面推出首個面向C端的産品“Kimi智能助手”,便是其打造Super App的第一次嘗試。

楊植麟此前便曾表示,“叠代效率是我們現在非常重要的關鍵詞,它決定了企業文化、人才結構,決定了做這件事的最終思路。當把這些緯度結合起來,to C就是一個自然而言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楊植麟曾表示Moonshot AI現在最高優先級的任務是在C端找到産品、技術以及市場的方向。

不過相較于ToB來說,ToC頗爲燒錢,若無法真正完善自身的造血能力,形成良性循環,那麽便有可能在大模型之爭中敗北。

1 阅读: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