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市場大變局:蘋果遭遇毒打,華爲成大贏家,iPhone成過去式?

一個有靈魂的作者 2024-05-04 11:23:29

當華爲陷入芯片危機,“華爲跌倒,蘋果吃飽”這句話不胫而走,本想華爲騰出來的市場空間會被國內友商瓜分殆盡,殊不知全部流進了蘋果的腰包。如今時隔三年,時過境遷,國內手機市場再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不可一世的手機品牌銷量暴跌,等跌入other行業的品牌徹底殺瘋了,重奪市場第一!

近期,根據Canalys公布的國內手機市場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中國手機出貨量爲6926萬台,同比上漲6.5%,呈回暖趨勢。而在TOP5榜單上,華爲排名第一,占比17%,OPPO、榮耀、vivo緊隨其後,曾經不可一世的蘋果,排到了第五名,市占比15%,降幅高達25%,銷量只有1000萬台,大跌眼鏡。相反華爲出貨量暴增了70%,成了最大的贏家,曾經的“華爲跌倒蘋果吃飽”,如今徹底成了“蘋果跌倒,華爲吃飽”。

爲什麽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首先,硬件性能的快速叠代,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只要不過度升級系統,芯片的性能基本都會冗余。即便多年前發布的iPhone12,也能滿足絕大多數用戶的日常需求,更何況,iPhone劉海縮小,新版iPhone延續上一代的靈動島設計,這種擠牙膏式的更新給消費者留下了一種擠牙膏、創新放緩的印象,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消費者的換機欲望。

其次,華爲的卷土重來,是蘋果銷量下滑的主要原因之。全球手機市場,華爲去美化,蘋果去中化,似乎成了一場無聲的暗戰。兩大巨頭角力,背後是兩個中美兩個超級大國科技實力、品牌影響力、供應鏈能力的比拼,更涉及到未來科技發展的主導權,關系到兩國GPD、員工就業等核心利益。而華爲采用國産芯片、國産屏等核心零部件的布局,不畏強權、自主研發的決心恰恰激發了國內消費者的購買欲望。

另外,多年來國人每年爲蘋果貢獻20%左右的營收,但這些年蘋果要將供應鏈向印度、越南市場轉移,核心零部件也在逐步去中化。依托于中國供應鏈向全球輸出,卻不想反哺供應鏈,甚至踢中國供應商出局,帶著供應商往印度跑,而印度針對中企設置的“國家級殺豬盤”,外加此前的加勒萬河谷事件,讓國內消費者産生了抵觸心理:決不買咖喱味iPhone。

不過,針對在華銷量暴跌,你以爲蘋果會調整策略停止印度擴産嗎?當然不會!

華爲回歸,小米、OV等國産品牌的推陳出新,讓中國市場成了一場難打的硬仗,蘋果已經把目光放到了印度市場,這是蘋果所具備的全球化優勢。

數據顯示,雖然蘋果在中國、美國等市場銷量預冷,但在印度市場,蘋果第一季度出貨量猛增15%,達到了3530萬部,按照大摩的推斷,2027年印度將成爲比中國更大的iPhone市場。加大印度産能,可能是未來蘋果未來幾年的重要戰略方向之一。此前數據顯示,iPhone印度版的銷量已經占據蘋果總産能的14%,後續印度版iPhone占比也會更高。

即便這兩年蘋果CEO庫克頻頻訪華,加大在國內的科研投入,加大與中企在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合作,但我們依舊保持清醒的認知,蘋果未來的重心一定是在印度、越南等勞動力廉價的市場,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堅持支持國貨,推動中國品牌的技術創新和供應鏈的産業升級,同時加強與其他國家的交流與合作,實現國內産業的可持續發展。

1 阅读:304
评论列表
  • 2024-05-06 10:10

    自嗨己成癮[點贊][點贊]

  • 2024-05-04 18:24

    不知道從哪裏看出來的……

一個有靈魂的作者

簡介:一個具有靈魂的作者,網羅科技最前沿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