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艦同款架構定基調,骁龍7+gen3體驗比參數更有看點

一個有靈魂的作者 2024-05-16 17:00:31

骁龍7+gen3的到來,讓中端市場變得有趣起來,新一波的性能內卷正在襲來,又到了消費者坐收科技進步紅利的時刻了。那麽,骁龍7+gen3究竟爲中端市場帶來一些怎樣的新“氣象”呢?

首先,我們從硬件參數上來看,骁龍7+gen3上有骁龍8gen3和骁龍8sgen3卡著,一眼看上去,配置貌似沒有什麽創意,但是作爲一款定位千元機的中端産品而言,骁龍7+gen3的規格一點都不孬。與骁龍8gen3旗艦同款的4nm制程工藝和CPU架構,從根本上爲骁龍7+gen3定了旗艦的調子。骁龍7+gen3的CPU核心代號與骁龍8gen3一致,是ARM最新的Cortex-X4 A720和A520系列,只是CPU大小核心數量搭配和頻率上,設定了偏低的參數。所以,CPU整體性能表現,骁龍7+gen3比骁龍8gen3要低,當然也不及與骁龍7+gen3同期發布的骁龍8sgen3,但基本上和上一代旗艦骁龍8gen2旗鼓相當。

其實,骁龍7+gen3在性能上不及骁龍8gen3以及骁龍8sgen3,這本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畢竟這是三款定位不同的産品,面向不同需求的用戶,産品售價也有明顯的層級差異,這是骁龍多樣化産品系列戰略的具體表現。如果市面上的SoC品種單一,性能趨同,這反倒是用戶和廠商都不願意看到的事情。骁龍7+gen3針對兩千元以下手機産品,骁龍8sGen3主要面對2000-3000元市場,而骁龍8gen3則是爲3000元以上的高端旗艦打造。

坊間常說一句話就是,給多少錢幹多少事,骁龍7+gen3的千元成本決定了它不可能達到骁龍8gen3的硬件規格,但我們不能因爲它沒達到旗艦的規格,就否定這款産品。就骁龍7+gen3所達到的性能和它的成本相比,無疑它是具備很高的性價比的。除了在CPU頻率、GPU等一些硬件配置上的相對降級(和骁龍8gen3對比)之外,骁龍7+gen3在一些高水准的旗艦特性體驗上都沒有打折,諸如認知ISP影像、終端側生成式AI以及骁龍Elite Gaming遊戲特性等,這還是值得大書特書的,畢竟這是一個注重體驗感的時代,只要體驗跟上了,又有幾個人專門去盯著處理器的頻率去看呢?!何況看半天很可能也看不懂。

目前,已經有多款搭載骁龍7+gen3的機型陸續上市了,包括一加Ace3V、真我GTNeo6SE等,都是售價親民的高性價比機型,不足兩千元的售價讓這些骁龍7+gen3在市場上很有競爭力,一出場就吸引了很多關注的目光。從真機用戶反饋的體驗信息來看,骁龍7+gen3的實際體驗要比它的參數更有看點。

以真我GT Neo6 SE爲例,這是一款偏電競體驗的機型,在骁龍7+gen3的加持下,遊戲體驗感相當拉風,日常駕馭《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主流遊戲異常絲滑,滿幀全程也是毫無壓力。而面對重載的《原神》等遊戲,表現也是可圈可點,開啓最高畫質,遊戲半小時畫面平均幀數可以穩定在59.5FPS,並且整個遊戲過程中機身溫度舒適,沒有燙手感,說明真我GT Neo6 SE的溫控做得不錯,當然也間接佐證了骁龍7+gen3的能效確實優越。

0 阅读:220

一個有靈魂的作者

簡介:一個具有靈魂的作者,網羅科技最前沿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