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喝大嫂母乳長大的,如今我和侄子們,一起給大嫂養老

木子言說 2024-05-13 18:56:01

故事素材來源身邊事迹稍有改編,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故事自述人:王星洋,61歲

天氣開始轉熱了,妻子在集市上買了兩套老年人穿的棉綢衣服,又買了個榴蓮炖了雞,她盛了很大一碗,叮囑我:“把雞湯和衣服都給大嫂送去。”

我是我們村裏第一個主動贍養自己大嫂的人,我也是第一個喝自己大嫂母乳長大的小叔子。

大哥大嫂于我而言就和我的父母沒啥兩樣。

我是1963年生的孩子,我母親當年是我父親的童養媳,父親比她大十歲。她十六歲生下了我的大哥,之後母親就一直在懷孕生子的路上。

父母這一生一共生養了十二個孩子,我是最小的那一個,我也是父母的老來子。我甚至比大侄子的年紀還小幾歲,那時候大嫂的第二個孩子—我的二侄子也比我大了三個月。

我出生沒多久,我父親因爲半夜去山裏偷偷砍柴,沒踩穩摔下崖離開了我們。

母親因爲在那個物資匮乏的年代生育太多,沒有吃的,加上她生我的時候年齡比較大又遇到父親離開的精神打擊,倒下去了。我還沒斷奶的時候她也離開了我們。

我們兄弟姐妹十二個最終存活下來的只有六個。父母去世後,大哥看到年幼的我,他曾想過把我送人。那會村裏有戶生了八個閨女的人家也願意領養我,不過被我大嫂一口拒絕了。

大嫂說:“他雖然是你弟弟,年齡上都可以喊咱爸媽了。如果是你,你忍心把自己的孩子送人嗎?他是爸媽最小的孩子,爸媽要是還在這世上,肯定不允許把自己的孩子送人的。

咱一人少吃一口說什麽都不能把他送人。我帶一個也是帶,多帶一個也是帶,就多一副碗筷的事,這孩子我們來養。只要有我們一口吃的,就有他一口吃的。現在老二還沒斷奶,我奶水也夠,也能把小弟餵大。”

這些事我還是後來聽村裏的長輩告訴我的。長輩們後來還笑話我:“你小時候是喝你大嫂的母乳長大的。”

小時候我一直以爲大哥大嫂是我的父母,直到我大些了懂事了,大嫂才告訴我,他們是我的大哥大嫂。

大侄子比我大幾歲,大嫂每次都會叮囑他:“出去要保護好小叔,不能讓他被人欺負了。”

別人家的侄子都是跟著叔叔屁股後面跑,而我這個叔叔卻是追著大侄子屁股後面跑。

我記得小時候,我和大侄子他們一起淘氣犯了錯,大嫂揮著紮成一捆的竹條把大侄子身上抽得到處都是一條又一條的血印子。但我卻沒有挨打,不過大嫂卻把我關在牛欄裏,罰我一餐不准吃飯。

事後她看到餓得有氣無力的我,又心疼地塞了一個煮熟的紅薯遞給我。

晚上大侄子賭氣不吃飯,他覺得大嫂偏心我,大嫂聽了後安慰他:“你有爸媽疼,你小叔可憐,他連你爺爺奶奶長啥樣都不記得,你這也要跟他去比嗎?”自那以後,大侄子像換了個人,有啥吃的都讓給我。

大嫂會針線活,我們的衣服都是大嫂一針一線改了又改穿在我們身上的。大嫂和大哥後來又生了倆孩子,家裏加上我就是五個孩子。我們的衣服都是一個一個接著穿,但嫂子把衣服洗得都很幹淨。

我十五歲那年,大嫂把我交給了她的親弟弟,那天她帶著我回了娘家,說要給我找個師父。

大嫂的親弟弟是他們那一塊有名的木匠師傅,他手藝精湛,性格也很好。很多人都想跟他學徒,他都拒絕了。他說:“我怕教會了徒弟餓死了師父。”

大嫂把我領過去說明來意後,他本來有些猶豫,但大嫂很強硬地對他說:“弟,你以前來我們家,我沒虧待過你吧?我公婆健在的時候,你們沒米下鍋去我們那借米,是我公婆送了幾斤米過來讓我給你帶回來的,你還記得吧?

這孩子從小沒了爹娘,現在我管著他。你不看別的,就沖當年我公婆給你們送的那幾斤米,你也要懂得感恩。我醜話說前頭,他偷懶你可以嚴厲地訓他,但別對他動手。他長這麽大我和他大哥沒動過他一根手指頭。但你對他有所保守的話,別怪我這個姐姐往後不認你這個弟弟。”

嫂子說完拉著我過去,對我說:“他往後就是你師父。來給師父鞠個躬,有啥不懂的盡管問,別憋在心裏怕,知道了嗎?你要勤快點,不能偷懶。”我聽了點了點頭。

大嫂說完,把我留在那,自己轉身離開了。我從那以後踏上了學藝之路。

師父對我很嚴厲,每次他教得很仔細,同行有不懂的想請教他,他有時候都不願意說,但他對我卻傾囊相授。

他總跟我開玩笑說:“我雖然是你師父,但我卻怕你。我怕你學不會學得太慢了,我姐會來罵我。我又怕你學會了,到時候搶了我的活兒去了,唉!”

我理解師父心裏的矛盾,一方面是那時候僧多肉少,我幹著他需要養家糊口的事,另一方面是他不教會我心裏對不住我大嫂,對不住我早已離世的父母。

我手藝學成後,師父只要有活兒幹,他都會帶上我,我賺了的工資都一分不剩全給了大嫂。

村裏有長輩羨慕大嫂:“你養這個小叔子還是有功勞,你看他現在都能幫著你賺錢了。家裏多一個賺錢的,就不怕站不起來。”

嫂子沒跟她們解釋什麽,就是笑著問他們:“你們羨慕了?可惜你們沒那個命。”說完她哈哈大笑離開了。

大侄子本比我大三歲,他23歲那年我剛好20歲。

有媒婆上門來給大侄子說媒,但大嫂卻拒絕了。她對媒婆說:“有沒有什麽老實點的姑娘,先給我小叔子說一個。他這個人勤快,腦瓜子也靈活的很,又有一門好手藝,哪個姑娘跟了他保准沒錯。你就當做個好事,碰到有合適的,給我們介紹介紹。”

村裏有人覺得是嫂子急著想把我分出去,所以想讓我早點成家。我雖然還有其他幾個哥哥姐姐,但他們也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我和他們沒那麽親。

那天嫂子的妹妹來走親戚,她們姐妹倆也聊到了這個話題,大嫂說:“他叔叔不結婚,他們就先不看對象。他小叔成家了,我這個大嫂的任務才算完成了。我對死去的公婆也就有個交代了。”

大嫂還讓大哥帶著我們壘了許多泥磚,她讓大哥帶著大家一起建了一棟兩間房帶廚房堂屋的新房子。

我們以爲是要建新房大家一起住呢,沒想到房子上梁的時候,梁上只寫了我一個人的名字。當時我還不太明白,直到後來我才知道那梁上寫誰的名字房子以後就是歸誰所有的。

我22歲那年,在大嫂的張羅下成了親,那棟新建的房子就是我和妻子的新家。

結婚的時候,嫂子還把我這些年交給她的工資剩下的一部分給了我們:“你現在成家了,是真正的大人了。這些錢是這幾年你給我的工資,這房頂上的樹梁當時花了一些,你結婚我給你添置了些東西花了些錢,還剩下這些,你拿去好好過日子。往後我就把你交給弟妹了。記住,對人家姑娘好點。”

大嫂轉頭還拉著妻子的手叮囑她:“他要敢欺負你,你告訴大嫂,我給你撐腰。”

我不肯要那些錢,可嫂子和大哥卻堅持讓我拿著:“拿著,過日子總要點錢,手裏沒一點錢怎麽行。往後讓你媳婦兒給你保管錢了。有啥困難跟我們說。”

那次是我們兄弟姐妹六個第一次在我家齊聚。

村裏有不少人說大嫂傻,他們說:自己的兒子都還沒結婚,還沒蓋房子,卻給這個小叔子把房子建起來了,給他娶媳婦了。嫂子聽了從沒說過任何話。她總說嘴長在別人身上,別人愛怎麽說那是他們的事,至于聽了理不理會就是我們自己的事了。

1986年,我們迎來了第一個孩子,因爲沒有母親,大嫂提前幫著准備了孩子的用品。她給洗了尿片,織了孩子穿的毛衣毛褲,還手工給孩子做了兩套棉衣。妻子的月子也是大嫂照顧的。孩子出生在冬天,大嫂天天端著換下來的尿布在水塘裏清洗。

妻子勸嫂子:“大嫂,你放著,等他回來洗吧!水太冰了,你別凍感冒了。”

嫂子安慰妻子:“我這皮糙肉厚的,不怕凍。他一天在外挺累的,再說孩子還等著用這個呢!”

我們夫妻倆分工明確,她主內,我主外。妻子去田裏幹活兒的時候,大嫂就主動承擔了幫我們照顧孩子的事。

她總說:“你們年輕人努力去闖,去賺錢,家裏有啥事跟我們說。”

大嫂既養大了我,又幫我帶孩子。她每天帶著自己幾個孫子孫女還幫我們看孩子。

妻子生産兩次,都是大嫂忙前忙後照顧月子。嶽母都說:“有些婆婆都未必能做到你大嫂這樣好。有這樣的大嫂,是你們的福氣。”

我們的條件也越來越好,大嫂六十歲的時候,她死活不肯辦酒,我主動張羅掏錢給她辦了個壽宴。

大嫂嘴上雖然怪我浪費錢,但臉上卻止不住的笑。

妻子還偷偷給大嫂買了條金項鏈,那是我沒想到的。

大嫂七十歲那年,因爲急性闌尾炎住院了,那次手術我主動要求跟侄子他們分攤醫藥費。妻子每天都守在醫院照顧大嫂。

大侄子說:“小叔,養我媽是我們幾個兒子的責任和義務,不需要你來承擔。”

我當著侄子他們幾個跟他們說了:“給你媽養老不是你們兄弟三個的事,也有我的一份。我輩分上和你爸媽一個輩的,但我是他們帶大的,他們跟我父母的地位沒啥區別。沒有你爸媽就沒有我。往後你爸媽有任何需要出錢的地方,算我一份。”

這些年,我們兄弟姐妹六個,已經有三個離開了我們。遺憾的是大哥沒能享我多少福也在幾年前離開了,大哥離開的時候我哭得異常傷心,心裏像什麽堵住了一般。但我慶幸的是86歲的大嫂依然康健。

如今我和妻子一年也會把大嫂接過來住一段時間,會給大嫂拿著零花錢,碰到有啥好吃的都會給大嫂送去一些。

現在村裏老人又羨慕大嫂,每次看到我們給大嫂送東西,他們都會說:“這個小叔子帶了還是挺有用,相當于多養了兒子。”

在我看來,大哥大嫂他們養我小,我養他們老。沒有他們曾經無私的付出,就沒有今天的我。

1 阅读:20

木子言說

簡介:等我成功在給你講來時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