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武松打虎遭觀衆質疑,吃18碗酒和2公斤牛肉,根本不科學

社會獵奇號 2024-03-13 22:51:20

1998年,有觀衆大罵丁海峰:“武松不但喝了18碗酒,還吃了2斤牛肉,根本就是不科學,全都是騙人的。”甚至有的觀衆覺得太假,連電視機都砸了。1998年的電視劇《水浒傳》是一部根據古典文學作品改編的曆史劇,它通過精湛的表演和生動的劇情,再現了梁山好漢的英勇事迹。然而,在播出過程中,該劇卻遭遇了觀衆的廣泛爭議和質疑。特別是在描繪武松一角色的經典場景“三碗不過崗”時,許多觀衆對于劇中展示的武松吃下兩斤重牛肉並一口氣喝下十八碗酒的情節表示了強烈的不信任。觀衆們認爲,這樣的情節設置過于誇張,不符合曆史真實。一位觀衆直言不諱地批評道:“武松不僅喝了18碗酒,還吃了2斤牛肉,這根本就是不合情理的,完全是在欺騙觀衆。”甚至有些憤怒的觀衆因爲無法接受這種設定而砸壞了電視機。實際上,這種質疑並非毫無根據。在宋代社會,牛肉和酒精的確受到了政府的嚴格管控。耕牛是農業生産中的重要資産,宋朝政府爲了維護農業的穩定發展,制定了一系列嚴格法律,禁止隨意宰殺耕牛作爲食物。一旦發現有人違反這一規定,將會受到嚴厲的處罰,輕則被流放,重則可能面臨極刑。盡管有這樣的法律規定,但在一些地區,由于種種原因,如貧困、饑荒等,仍然存在著一些隱蔽的牛肉生意交易。這些交易通常發生在黑市上,牛肉的來源往往是不合法的,可能是偷盜或者病死牛的肉。因此,《水浒傳》中武松所吃的牛肉,很可能就來自于這種地下銷售渠道。除了牛肉的問題外, 觀衆們對于《水浒傳》中的其他劇情也有諸多質疑,其中最爲人所诟病的一點就是武松喝了十八碗酒後還能戰勝老虎的情節。這個疑慮並非空穴來風,畢竟根據曆史資料記載,在宋代時期,人們日常飲用的大多是發酵型低度數酒,並且通常位于6至15度之間。如果按照這個標准計算,那麽武松一飲盡下的那十八碗酒,在現代社會裏大概就相當于是三斤以上的高度烈酒。要知道,即使是喜歡豪飲酒品的人也很難承受這樣的海量灌注,更何況是在喝完大量酒精後的狀態下,還要保持著足夠的意識與行動力去應對一只致命的山間野獸呢?這聽起來,無疑是十分荒謬和令人難以置信的事情。然而,《水浒傳》的魅力就在于它借助藝術的手法創造出了一個個英勇非凡的角色形象。將這樣一個不合理的劇情添加進故事之中,看似不合理,實則是爲了增強故事情節的沖突性、趣味性和視覺沖擊效果,從而吸引讀者的眼球並引起共鳴。實際上,當時的劇迷們之所以會如此認真地對待這個話題,正是因爲對他們來說,《水浒傳》不僅僅是一個脍炙人口的小說而已。飾演宋江的演員李雪健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他在演出台詞時過于投入,以至于導致當地人看到他就覺得討厭——因爲他們真的認爲這就是真實的宋江本人!這種情況,足以說明當年人們對這部作品有多麽的喜愛與沉迷。不過與此同時,這也顯示出他們在看待文學創作的時候容易忽略虛構元素的存在,反而會過分追求真實性,以至于無法容忍任何不符常識或者不合情理的橋段,而這正是觀衆們在探討《水浒傳》之余産生的一些有趣現象。回顧這一爭議,我們不難發現,當年的觀衆較真較多,缺乏一種欣賞文藝作品的包容心態。一部小說畢竟只是虛構的藝術品,對事物的誇張和潤色在所難免。我們應該以一種娛樂的心態去品味經典,而不是過于較真,從而失去了閱讀的樂趣。只有保持理性和開放的心態,我們才能真正領略到《水浒傳》等優秀文學作品的藝術魅力所在。

0 阅读:6

社會獵奇號

簡介:每日更新世界獵奇,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