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康熙智擒鳌拜的背後,掩藏著什麽秘密,讓他一生難以啓齒

人間史名人錄 2024-05-21 11:28:19

康熙作爲清朝第四位皇帝,在位時間長達61年,他的一生可以說相當精彩。康熙年少時受制于輔政大臣鳌拜長達六年之久,在他14歲那年終于從鳌拜手中奪回了朝政的把控權,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親政。

關于康熙智擒鳌拜一事史書上的記載十分簡單,似乎在刻意掩飾著什麽。康熙到底是如何智擒鳌拜的,這背後究竟有什麽樣的隱情?

一、如履薄冰的康熙

康熙8歲登基,其他少年還在父母懷中溫存時他已經坐上了皇帝的位子,縱使他再早熟也很難在這個年紀接手朝政。

一般來說,這種情況下都會有輔政大臣協助幼帝成長,康熙也不例外,他不僅有輔政大臣,還足足有四個,但這四個大臣裏有一個幾乎把野心寫在了臉上,那就是鳌拜。

起初,在四位輔政大臣的幫助下,少年康熙的確度過了一段比較安穩的日子,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鳌拜的欲望不斷膨脹,看著稍顯羸弱的幼帝,他幾乎難以掩飾自己的野心。

身爲輔政大臣,鳌拜權勢極盛,但他尤不知足,暗地裏結黨營私,逼迫其他大臣站在他的陣營,屢次挑戰皇族的權威。

同爲輔政大臣的遏必隆,十分“識時務”,早早地投奔了鳌拜,彼時,朝堂之上唯有索尼和蘇克薩哈尚且有能力與鳌拜相抗衡。

索尼雖爲首輔,但已至花甲之年,他實在太老了,即便有心幫康熙一把也時常感到精力不足,只好暗地幫康熙謀劃。

明面上便只有蘇克薩哈與鳌拜展開激烈的對壘,他們之間的矛盾已經達到了不可化解的地步。蘇克薩哈看不慣鳌拜張狂的模樣,對他挑戰皇權的行爲更是深惡痛絕,而鳌拜對他也是相看兩厭。

輔政大臣本該忠心輔佐皇帝,但康熙面臨的卻是輔政大臣們分營對壘、連表面的和諧都難以維持的局面。

少年康熙看似地位尊貴,實則如履薄冰,好在他的祖母孝莊太後始終在一旁支持著他。

孝莊太後深知在康熙成長起來前,決不能輕易動鳌拜,但也不能縱容他就這樣發展自己的勢力,否則,即便幼帝成長起來也很難奪回掌政大權。

鳌拜實在是一個棘手的對手,單靠孝莊一人很難起到牽制作用,這時,一個計劃在她頭腦中形成。

二、爲“智擒”鳌拜鋪路

索尼的確年老,但這同時也意味著他的根基十分深厚,他是清朝的開國功臣,若沒有鳌拜,他便是這朝堂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

如今,雖然看似鳌拜一人獨大,但還有不少保持中立的大臣,這些大臣幾乎都與索尼有關系,如果能得到索尼明面上的大力支持,必將有很大一部分保持中立的大臣轉爲支持康熙,再加上與鳌拜勢不兩立的蘇克薩哈,如此,康熙尚且有與鳌拜一爭的底氣。

爲了促成與索尼的合作,孝莊太後決定讓康熙與赫舍裏氏聯姻,赫舍裏氏是索尼的孫女,若立她爲皇後,索尼便只能與康熙捆綁在一起了。

索尼爲政多年,怎麽可能看不出這背後的彎彎繞繞,但他本就有心扶持康熙,因而當孝莊太後有所暗示時,他很快就答應了。

1665年,赫舍裏氏被冊立爲皇後,彼時康熙已經登基四年,在這四年的時間裏他深刻意識到了自己的弱小,對于這場聯姻他極爲重視,但也有一些無力,畢竟要靠聯姻來爲自己增加籌碼對于一個皇帝來說實在不算是一件光彩的事。

但是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他也無可奈何了,只是心裏始終覺得有些對不起赫舍裏氏,因此在與她成婚以後康熙待她很好,也是存了彌補之心。

三、智擒鳌拜

好在,這場聯姻發揮了它應有的作用,一大批大臣開始支持康熙,朝堂上的局面頓時發生了變化,這徹底惹惱了鳌拜。

他的對手蘇克薩哈倒是相當高興,他與鳌拜鬥了這麽久,第一次見鳌拜如此挫敗,自然掩飾不住地開心,春風得意的蘇克薩哈並不知道自己的幸災樂禍將鳌拜給徹底激怒了,他一直在尋找機會收拾蘇克薩哈。

終于,在1667年,鳌拜等到了這個時機,這一年索尼病逝,他的離世對康熙是一個沉重的打擊,但對鳌拜來說卻是值得大肆慶祝的好事。

他趁皇帝和其他大臣尚未反應過來的時機,聯合了一批大臣誣告蘇克薩哈“不欲歸政”,還列舉出了他的二十四條罪狀。

盡管所有人都知道這是鳌拜在無中生有,但連皇帝都拿他沒辦法,最終蘇克薩哈被處以絞刑。

一下子沒了兩個棘手的對手,這讓素來謹慎的鳌拜也難免有些松懈。

而悲痛的康熙也意識到,自己必須抓住最後的時機將鳌拜除掉,否則後患無窮。

他蟄伏了兩年,這兩年的時間裏他一直在尋找除掉鳌拜的時機,這個時機很難把握,因爲他只有一次機會,一旦失手鳌拜必將産生警惕心。

在這個過程中,孝莊太後一直在背後默默支持著他,雖然索尼和蘇克薩哈去世了,但還是有一批大臣願意繼續支持皇帝的。

終于,在1669年的一個夏天,康熙找到了機會,他先是告知鳌拜有要事與他商量,命他進宮一趟,鳌拜並未意識到謀劃已久的抓捕計劃在等著他。

當他踏入宮殿後,埋伏已久的少年侍衛們聽到皇帝的命令後傾巢而出,使出渾身解數要制服鳌拜。

鳌拜自身武功高強,一般的侍衛根本奈何不了他,再加上這些少年侍衛平時待在宮中也只是陪皇帝作“布庫”戲,因而並未引起鳌拜的注意。

令他沒想到的是,正是這群不被他放在眼裏的少年侍衛將他制服,緊接著早已准備好的大臣將鳌拜三十條罪狀遞交給皇帝,康熙借機將鳌拜處死,還一並將其同黨全部鏟除。

康熙鏟除鳌拜的手段只能算智取,提起來也並不光榮,並且身爲皇帝卻受制于大臣這麽多年,也卻是不值得大書特書,因而史書上關于康熙制服鳌拜的記載只有寥寥數語,不過這背後的驚心動魄卻是可以猜測到的。

結語

康熙的親政之路走得艱辛,好在,他最終奪回了大權,此後他平三藩、抗沙俄、開拓疆土,爲清王朝的鼎盛奠定了深厚的基礎。



0 阅读: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