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日期間大宗暴跌、股市大漲,將如何影響A股各板塊?

鮑克婁的世界 2024-05-06 11:50:52

一向都建議持股過節(清明除外),這次“五一”前首次對持股還是持幣表示中立態度。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預感節日期間的外圍市場會有異動,消息面也可能有重大意外。

結果,節日裏國內外果然發生不少意外,全球市場更是比預感的還異常,對節後的影響也是一言難盡。

既然一言難盡,就多說幾句。

首先是大宗商品市場持續暴跌。大多數商品在節日4天走出三陰一陽或四連陰,銅、鋁、金、油都分別跌出一周、半月、一個月和三個月的最低。作爲基建風向標的螺紋鋼更,是在曆史低位繼續下跌!

大宗商品整體見頂進入下降通道,這之前已明確提示。但奇特的是,大宗多數暴跌,股市卻大多上漲。這和四月中下旬二者基本一起下跌,曆史上多數情況下都明顯共振形成鮮明對比。

另一個奇特情況是,大宗商品一般和美元呈負相關。但這幾天美元持續下跌,卻也未能阻止大宗的持續下跌。

股市和大宗正相關走勢,很好理解——決定二者走勢的因素幾乎一樣:基本面和流動性。大宗和美元的負相關的邏輯更簡單:這些商品都是以美元定價,美元貶值,商品自然就會升值。

市場的異常,只是表象,邏輯上倒也不難找到解釋——也就是這個節日裏,基本面、消息面也發生了幾個超預期情況:

第一個超預期的是美國四月非農居然只增加17.5萬,遠低于預期的24萬,創半年來最低記錄!此外,失業率3.9%,也略超預期。這些導致5月2日的美聯儲會議雖維持利率不變,但表示6月開始將放緩縮表力度;這也讓市場相信,降息時間將提前。

這應該也是導致大宗和股市背離的主要原因。雖然二者的決定因素都是基本面(供求關系)和流動性。但目前大宗更依賴供求關系(之前的有色、石油等的炒作不都是因爲“盡頭論”和地緣沖突導致的供應端憂慮?);股市則更依賴基本面(美股估值已處于曆史最高位15%區間!)。

當然,這也是美元貶值的原因,因爲基本面和利率是決定彙率的兩個基本要素!基本面低于預期,降息聲音加大,自然會導致貶值。

雖然背離的邏輯不複雜,但這種異常背離卻顯示政策方向的兩難和複雜,對後市影響同樣也異常複雜——無論對大宗、美股,還是A股的相關板塊。

首先是政策的兩難,美聯儲說貨幣政策主要盯住就業和通脹,其實早就更深的被整個金融市場綁定和綁架。

其實就前面兩條而言,就已經非常兩難:就業在惡化,通脹卻在反彈;降息將導致後者惡化,不降息,前者惡化怎麽辦?

金融市場情況更複雜,今年美國9萬億美債到期,還有兩萬億赤字,也就是要發出10萬億國債才能維持流動性和收支平衡。此外,美國銀行危機繼續加重,再次瀕臨破産潮,樓市也進入危險區間。如果降息,有利于銀行、樓市,但通脹加劇,又會導致長期國債發不出去——推銷國債,是耶倫來華的主要目的!

既然兩難,就意味著:1,美國很困難。2,無論哪個情況,都會有重大傷害。從這個角度:美國經濟肯定會放緩甚至進入滯漲,美股則肯定難以持續上漲,且大概率已完成大頂!

這裏補充個數據:在美股估值進入曆史性高位時,美國投資者看多美股的比例卻在三月底達到了18年以來最高位!須知:反情緒規律不是A股的特有,而是來自美股!

唯一或者說最好的出路,是大宗商品繼續下跌,從而緩解通脹。但這樣起碼産生兩個問題:1,美國是全球大宗最重要出口國,包括能源,農産品等,這會惡化美國經濟和逆差;2,這些都用是美元計價、結算,大宗下跌太多會降低美元需求,導致美元貶值——注意:美元貶值會推動大宗漲價,大宗貶值卻會推動美元貶值,金融市場就是如此吊軌,要不爲啥總有算不到的地方?

但總得來看,美國降息還是兩害甚至多害取其輕的必然選擇;其次,壓低大宗價格既然是最優路徑,自然也是最大可能。

這二者還有兩個重要推動因素:1,美國的經濟夥伴大多也進入降息周期,美元難以持續維持這麽高的利差;2,大宗降價,最大的大宗進口國中國自然也是萬分支持和感激!——美國是最大受害者,中國是最大受益者,這也是美國兩難的原因。

美元貶值的另一個原因,是資金外流,流向價格窪地a股和港股等。而降息會加劇這種趨勢,這當然也是美聯儲兩難的原因之一。因此,美國會降息,不會很劇烈。

此外,全球尤其是中國,發生異常交通事故和氣候異常,全球地緣沖突放出明顯緩和甚至結束的信號;部分大城市地産業出現一定的企穩甚至反彈信號;高鐵漲價。

基于以上分析,未來的A股和港股環境是:1.美國年內將降息次數估計從之前預期的一次增加到兩次,從九月左右提前到七八月,;2,全球大宗繼續下跌,尤其是以金屬和能源爲主(地緣沖突緩和是重大利空),但農産品繼續強勢(氣候異常是重要原因)。

這些情況,對中國宏觀經濟和貨幣政策會産生的主要影響是:

1,降息降准更加確定,但因爲之前就和美元有巨大利差,且通脹難以明顯回暖(大宗下跌也影響通脹),就算降息也一樣會很慢,年內最多一次。

2,人民幣保持升值趨勢(資金流入加順差擴大——大宗進口花錢少了),但會很慢,維持之前判斷的年內回到6.8附近的目標。

3,農業飼料價格降不下來。

4,水利建設會更加強化,6月開始落地的特別國債會更加注重水利。

5,地産行業受益于彙率升值和降息,但整體衰弱趨勢不會有任何逆轉可能!

6,氣候和事故,對旅遊、自駕遊、高速公路受到一定影響,對航空和高鐵影響偏利好。

由此對于A股和港股行業影響:

1,對A股整體偏利好,但對港股的利好作用遠大于A股。因爲窪地效應主要體現在港股,A股現在基本是價值價格均衡,大漲400多點後,其估值和亞洲、歐洲其他股市基本相當。

維持節前的判斷:未來一兩周圍繞3100保持高位震蕩,基本一天陰一天陽,節前兩天後陰先陽,節後兩天估計先陽後陰。港股雖然估值優勢更明顯,但已到中線壓力位(恒科4000點左右),估計圍繞4000點震蕩,節奏更凶悍。

2,地産企穩,主要體現在部分中心城市,繼續利好業務集中在這幾個城市的央企地産和強新一線城市的地頭蛇。這些維持已中線見底的判斷。

3,股市和樓市回暖,利好保險,降息最大的受益者,除了地産就是保險。保險繼續中長線看多。銀行也繼續看多!券商繼續建議謹慎。

4,油價下跌,人民幣升值,高鐵漲價、高速事故,都大大利好航空!這個板塊是節日各種事件最大受益者,建議積極參與!

5,大宗産品是最大的利空板塊,尤其是煤炭、石油、貴金屬。有色影響較小,如果回抽可以繼續參與。電力板塊繼續謹慎(就算漲也空間不大,難以超過大盤)。

6,螺紋鋼繼續低迷,邏輯上意味著基建不看好,但A股的中字頭基建版板塊已經很低,消化了利空。後面基本只剩下利好——高速要大修,水利要大興,國債要落地,指數得新高、全球市基建市場在擴張……所以該板塊也改爲中線看好。

7,種植業繼續看好,但需求進入淡季,成本卻高居不下的養殖業繼續謹慎。

8,與其追高鐵,不如逢低接高速。

最後提醒,A股不是高速,高鐵,但一樣要防止塌陷大坑,因爲爬山路上坑更多,只不過高速的坑會死人,爬山的坑最多讓你摔的鼻青眼腫。真正會死人的是暴雷、退市的個股懸崖!

經過一個接著一個的坑,三季度將爬上3250-3300的側峰,明年登上3700的主峰(完成千點行情)。

0 阅读:1

鮑克婁的世界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