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考生家長:姜麗紅談填報志願須避免的十大誤區及應對策略

紀實看點 2024-05-14 10:01:29

有一段刻骨銘心的歲月叫高考季,考試至關重要,但報考也是無數學子人生道路上的關鍵轉折點。青愛工程基地特聘專家、大慶市全民閱讀主講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高考志願規劃師、家庭教育指導師姜麗紅,與各位考生家長談談填報志願時須避免的十大誤區及應對策略。

誤區一:誤認平行志願可多次投檔無順序。應對策略:全面理解平行志願政策。解析:平行志願制度的核心,是“分數優先、遵循志願、一次投檔”。意味著考生的志願只有一次被投檔的機會,一旦投檔後被退檔,其他志願將無法再投。因此,填報時要嚴格按照志願順序,先後有別。誤區二:忽視招生章程的重要性。應對策略:仔細研讀招生章程。解析:招生章程包含了錄取規則、專業要求、學費標准等關鍵信息。是填報志願的重要參考文獻,不可忽視其細節。

誤區三:志願間未設梯度。應對策略:合理設定院校和專業的梯度。解析:爲降低落榜風險,考生應在填報志願時根據曆年錄取數據設立合理的梯度。尤其在平行志願地區,最後一個志願應選擇錄取率較高的學校,以作保底。誤區四:盲目追求熱門專業。應對策略:平衡考慮“冷熱”專業。解析:熱門專業競爭激烈,不宜盲目追求。考生應根據自身實力及興趣,合理選擇專業,冷門專業也很可能成爲發展的新機遇。

誤區五:僅憑專業名稱選擇專業。對策:深入了解專業內容。解析:同名專業在不同院校之間可能存在差異,課程內容、發展方向等都有所不同。因此,考生在選擇專業時應詳細了解以下內容:專業的核心課程設立、是否具備特色、專業整體實力、是否有碩士或博士點、是否被列爲國家重點學科、在全國同類專業中的排名、未來發展前景以及畢業生就業情況等。同時,還需要考慮該專業是否對學生的學科成績或身體條件有特殊要求。

誤區六:拒絕專業調劑。對策:權衡是否接受專業調劑。解析:當考生的分數僅足以達到院校的提檔線,但未達到所選專業的錄取標准時,選擇不接受專業調劑意味著可能被退檔。每年都有不少考生因專業志願填報不合理(如全部填報熱門專業)、不接受調劑而最終落榜。考生應全面考慮,服從調劑能增加錄取機會,但也可能被錄取到非首選專業,這通常是較爲冷門的專業。

誤區七:認爲平行志願無風險。對策:注意“投檔後被退檔”的風險。解析:雖然平行志願制度降低了填報風險,但仍不可忽視存在的風險。其風險主要體現在:1. 考生可能在投檔後被退檔,尤其是分數較低或志願填報過高且不接受調劑的情況;2. 志願定位不准確;3. 志願間未設置梯度。退檔後,考生通常只能參與征求志願環節,這是填報平行志願的主要風險。

誤區八:選專業時忽視個人興趣和特長。對策:選擇專業應揚長避短。解析:在選擇高考志願時,應充分考慮考生的個人特長和興趣。選擇與個人特性相符的專業,發揮其優勢,規避不足,有助于學業成功和職業發展。這種選專方式,更爲理智和科學。考生的個人特性,包括興趣愛好、性格特征、能力範圍和身體條件等。例如,一個對特定領域不感興趣的學生,如果被迫學習該領域,很難在學習中保持積極和主動;再如,一個內向、不善與人交往的學生,如果選擇了需要頻繁人際互動的專業,比如醫學專業,未來在職業生涯中可能會面臨困難。

誤區九:認爲填報志願是家長的責任。對策:將決策權還給孩子。解析:許多父母希望孩子能考入理想的大學,往往會在志願填報中過度幹預,有時甚至忽略了孩子的實際興趣和意願。父母應作爲參謀而非決策者,讓孩子參與並最終決定自己的未來。這樣做不僅尊重孩子的選擇,也更符合教育的初衷。高考關乎考生的未來,選擇什麽樣的學校和專業,將影響他們的職業道路。父母應該理解,盡管他們擁有豐富的經驗和良好的意願,但最終上大學的是孩子自己。如果孩子對某個專業不感興趣,強行選擇可能會導致其學習積極性降低,影響未來發展。

誤區十:僅依據往年錄取分數線填報志願。對策:關注錄取分數線的波動和相關數據。解析:在高考志願填報時,僅依賴往年的錄取分數線是不夠的。錄取分數線受多種因素影響,每年都有可能變動。因此,考生和家長在參考往年數據時,應注意分析分數線的波動趨勢、與批次線的差值、以及分數線對應的考生位次等信息。高校錄取分數線由多種因素決定,包括報考人數、考試難度等,每年都可能有所不同。因此,家長和考生應從多個角度綜合考量,避免簡單地以往年分數線作爲唯一參考依據,這樣能更准確定位志願,提高錄取概率。

編輯|梁久紅

0 阅读:18

紀實看點

簡介:教育改變命運,創作贏得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