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實力盤點歐洲篇,俄羅斯

上甘嶺的旗幟 2024-02-21 22:38:34

俄烏戰爭不知不覺已經快兩年,仍然沒有分出勝負,俄羅斯軍隊的表現可以說是大大出乎人們的意料,俄羅斯世界第二軍事強國的形象嚴重受損。雖然剛剛開始的猛烈打擊,閃電出擊讓我們大呼過瘾,但是最終的結果是打到現在不僅勝負未定,更沒有結束的迹象。

雖然某種層面上是俄羅斯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北約軍事集團,但是畢竟北約沒有親自下場參戰,而俄羅斯軍隊已經表現出很多的問題,讓人大跌眼鏡。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的表現讓大家知道,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其實沒有那麽強大,嚴重缺乏現代化的智能武器和精確制導武器。

俄羅斯國土面積1710萬平方公裏,是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家,人口1.48億,2022年GDP總量爲21331億美元,排名全球第9位。俄羅斯2022年軍費開支864億美元,位居全世界第3位。

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兵力不到100萬,劃分爲陸軍、海軍、空天軍、戰略火箭兵和空降兵五大軍種。其中陸軍總兵力24萬,海軍總兵力15萬,空天軍總兵力43萬,戰略火箭軍總兵力12萬,空降軍總兵力4.5萬人。

陸軍

雖然現在俄羅斯的鋼鐵洪流沒有蘇聯時代那麽恐怖,但是也絕對是一支能夠快速平推歐洲的恐怖力量。俄羅斯陸軍目前總兵力24萬,陸軍規模世界前10,裝備水平世界位居前列,主力裝備的數量位居世界前三。

俄羅斯陸軍擁有各種火炮2.2萬門,其中近程戰術導彈1000套,自行火炮6000門,多管火箭炮4500門,當然其中部分爲庫存武器。擁有各類防空導彈系統1.3萬套,裝甲車超過3萬輛,現役主戰坦克超過1萬輛,都是第三代主戰坦克,光T-90主戰坦克就有3570輛,而且俄羅斯現在已經發展了第四代的T14主戰坦克。

不過經過近兩年的俄烏戰爭洗禮,俄羅斯還能用的坦克和裝甲車輛恐怕要大打折扣。

俄羅斯陸軍航空兵裝備直升機共1000多架,質量和數量上都是世界前列。其中主力直升機爲米24/35武裝直升機320架,米28武裝直升機120架,卡50武裝直升機50架,卡52武裝直升機120架。其余爲運輸直升機,包括350架米8系列直升機和40架世界最大的米26直升機。

俄羅斯的主戰坦克、防空系統、武裝直升機等主要陸軍武器裝備都是世界頂級的存在。目前就只有日本和俄羅斯推出第四代主戰坦克。俄羅斯的防空系統一直都是全球軍事貿易中的寵兒,可以覆蓋各種不同的射程和場景。俄羅斯的武裝直升機都是10噸級的重型專用武裝直升機,只有美國能與之相提並論,其他國家的武裝直升機都是中小型直升機。

T14主戰坦克

T-14阿瑪塔主戰坦克是21世紀初期俄羅斯研制的新四代主戰坦克,由烏拉爾運輸機械設計制造局2009年起開始研發,2015年在莫斯科紅場閱兵公開亮相,將用于替換服役多年的T-72坦克和T-90主戰坦克。

T-14主戰坦克全長10.8米,車體長8.7米,車寬3.6米,車高3.3米,戰鬥全重65噸,乘員3人。采用1台A-85-3A渦輪增壓柴油機,最大功率1500馬力,最大速度8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500千米。采用遙控無人炮塔,主炮爲1門55倍口徑125毫米2A82-1M滑膛炮,可發射炮射導彈,采用自動裝彈機,射速8發/分,彈藥基數45發,其中22發爲布置在自動裝彈機內的待發彈。1挺7.62毫米機槍,彈藥基數2000發;1挺12.7毫米機槍,彈藥基數300發。安裝霞石主動防護系統,配有耐寒裝甲制成的炮塔前置裝甲防護區,配備自帶雷達,作戰指揮數字化系統,可在極端氣候區作戰。

米28武裝直升機

米-28浩劫武裝直升機是蘇聯米裏設計局研制的單旋翼直升機,用于攻擊坦克和直升機,1980開始研制,1980首飛,1992服役。

米-28武裝直升機長16米,高4.93米,最大起飛重量11.4噸。發動機采用2台克裏莫夫TV3-117VMA渦輪軸發動機,單台2230馬力,最大速度35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470千米。

卡50武裝直升機

卡-50噱頭武裝直升機升機是蘇聯卡莫夫設計局研制的單座雙發共軸雙三槳旋翼武裝直升機,1977年開始研制,1982年首飛,1995年服役。是世界上第一種共軸雙旋翼武裝直升機,也是世界上第一種采用單人座艙的武裝直升機,還是第一種裝備彈射救生座椅的直升機。

卡-50采用了兩具共軸反向旋翼,各旋翼的旋轉作用力相互抵消,因而不需要尾槳。取消尾槳後尾部也就不再用配置複雜的傳統系統,重量減輕不少,也不需要傳輸部分動力去轉動尾旋翼,主旋翼就可以獨享全部的動力供給,因而卡-50的升力增加了12%。

卡-50武裝直升機長16米,高4.93米,最大起飛重量10.8噸,發動機采用2台克裏莫夫TV3-117VMA渦輪軸發動機,單台2230馬力,最大速度39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1100千米。

卡52武裝直升機

卡-52短吻鳄武裝直升機是蘇聯卡莫夫設計局設計的共軸反轉雙旋翼式並列雙座武裝直升機,1986年開始研制,1997年首飛,2011年服役。采用並列雙座布局的駕駛艙布局是其最大的特色,而傳統的武裝直升機皆串列雙座。

卡-52武裝直升機長15.96米,高4.93米,最大起飛重量10.4噸。發動機采用2台B3-117BM渦輪軸發動機,單台2225馬力,最大速度350千米/小時,最大航程1200千米。

米26直升機

米-26光環重型直升機是米裏設計局研發的雙發重型多用途運輸直升機,1972年開始研制,1977年首飛,1980年服役。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直升機,總産量超過300架。

米-26 重型直升機長40米,高8.2米,旋翼直徑32米,尾槳直徑7.61米,最大有效載荷20噸,可運送兩輛裝甲車,可搭載80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最大起飛重量56噸。發動機采用2台7460千瓦D-136渦輪軸發動機,八槳葉旋翼,五槳葉右側尾槳,最大飛行速度295千米/小時,最大航程1920千米。

海軍

俄羅斯海軍現役兵力15萬人,有波羅的海艦隊、太平洋艦隊、北方艦隊、黑海艦隊、裏海艦隊五大艦隊。俄羅斯海軍擁有105艘大型主力艦艇,其中1艘大型航空母艦,3艘巡洋艦,11艘驅逐艦,21艘護衛艦,44艘潛艇,25艘輔助作戰艦艇。艦艇總噸位接近123萬噸,其中主力作戰艦艇噸位爲98萬噸,位居世界第三。雖然蘇聯解體後俄羅斯海軍慘淡經營,但是仍然是一支令人畏懼的海上力量。

現在俄羅斯的主力大型水面艦艇主要是蘇聯時代的遺産,包括1艘庫茲涅佐夫號大型航空母艦、1艘基洛夫級核動力導彈巡洋艦、2艘光榮級導彈巡洋艦、3艘956型現代級驅逐艦和8艘1155型大型反潛艦等大型水面艦艇仍舊是俄羅斯海軍不可缺少的艦艇。雖然艦齡較長,但是其搭載的武器裝備火力強、威力大、射程遠,雖然沒有配備現在流行的盾艦系統和4面大型相控陣雷達,但是依然具有很強的作戰能力。

俄羅斯唯一的航空母艦現在處于維修狀態,並不具備作戰能力,而其巡洋艦和驅逐艦並沒有裝備現在流行的盾艦系統,防空反導能力並不能和現在的盾艦相比。

此外俄羅斯還有新建的21艘護衛艦,其中3艘22350型護衛艦,6艘11356M型護衛艦,9艘20380型護衛艦,6艘20385型轟鳴級護衛艦。這些5000噸以下的重火力護衛艦,雖然噸位不大,但是打擊能力卻不小,搭載有上千公裏的巡航導彈。

俄羅斯現在發展的輕型重火力護衛艦可是搭載了流行的俄式神盾系統,同樣的4面大型相控陣雷達,通用垂直發射系統。小到800噸級的護衛艦都能攜帶射程上千公裏的巡航導彈,並且參加了敘利亞的實戰。

俄羅斯的水面艦艇實力雖然給人的感覺並不強大,但是水下力量可就令人生畏。俄羅斯海軍目前擁有43艘核潛艇和1艘拉達級常規潛艇,其中7艘667型德爾塔級戰略核潛艇,1艘941型台風級戰略核潛艇,3艘945型塞拉級攻擊核潛艇,8艘949型奧斯卡級巡航導彈核潛艇,12艘971型阿庫拉級攻擊核潛艇,6艘885型亞森級攻擊核潛艇,6艘955型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是蘇聯的第一艘大型航空母艦,是蘇聯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空母艦,是世界上第一艘同時擁有斜直兩段飛行甲板和滑躍式飛行甲板的航母 ,排水量67500噸,搭載蘇-33重型艦載機。該級艦一共建造2艘,第2艘瓦良格號只建造完成68%,後來賣給中國,經過改裝後現在是中國的遼甯號級航空母艦航空母艦,也是中國的第一艘航空母艦。

庫茲涅佐夫號航母艦長305米,艦寬72米,吃水10.5米,滿載排水量6.75萬噸。動力系統采用的是8台增壓鍋爐和四台TV-12-4型蒸汽輪機,總功率20萬馬力,最大航速30節,最大續航8500海裏。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可以搭載50架左右的艦載機,計劃的搭載方式是20架蘇-33戰鬥機,15架卡-27直升機,4架蘇-25UTG教練機和2架卡-31預警直升機。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和前兩代航母一樣,除了搭載艦載機,自身也攜帶強大的武器,最著名的就是其艦艏的飛行甲板下方裝有12單元反艦導彈垂直發射裝置,裝有12枚3K-45花崗岩反艦導彈,這種導彈可通過衛星接受目標信息,實施超視距打擊,最大射程可達550千米,比雅克38的作戰半徑還遠,可謂火力強大。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是蘇聯最後一艘建成的航空母艦,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已經快30年沒建造航母,而且隨著蘇聯的解體,很多配套廠家分布于蘇聯各加盟共和國,事實上俄羅斯已經喪失了建造航空母艦的能力。現在庫茲涅佐夫號還在船廠維修,能否重新服役還是未知數,而其艦載機都開始加裝減速傘改裝爲路基戰鬥機。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目前只剩下一艘彼得大帝號在役,是俄羅斯北方艦隊的旗艦。基洛夫級巡洋艦是世界上最大的巡洋艦,滿載排水量超過2.5萬噸,因噸位太大又被劃分爲戰列巡洋艦,僅次于航空母艦,艦上裝載超過500枚導彈,號稱武庫艦。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長250.1米,艦寬28.5米,吃水7.8米,滿載排水量2.6萬噸;動力系統采用的2座kn-3核反應堆,4燃氣電力渦輪機,總功率20萬馬力,最大航速31節;搭載3架反潛直升機,甲板上有一個半埋式機庫,備有一座升降機,能容納並維修一架直升機。

基洛夫級巡洋艦裝備花崗岩遠程反艦導彈系統,共有20枚SS-N-19反艦導彈,最大射程爲500-550公裏,最高飛行速度1.6馬赫,可裝備核戰鬥部。擁有有完整的遠中近三層防空體系,遠程防空由S-300FM Fort-M 要塞-M艦空導彈系統負責,共備彈96枚,這是陸基S-300F防空導彈的艦載型,是世界上第一種艦載防空導彈垂直發射系統,比美國領先了5年左右。中程防空由3K95 道爾艦空導彈系統負責,共備彈128枚。近程防空由9K33 Osa-MA 黃蜂艦空導彈系統和卡什坦防空彈炮合一系統負責,其中9K33 Osa-MA 黃蜂艦空導彈系統備彈40枚,卡什坦防空彈炮合一系統共裝備6座。

光榮級巡洋艦

俄羅斯海軍目前還有2艘光榮級巡洋艦,分別爲太平洋艦隊旗艦瓦良格號和北方艦隊主力作戰艦艇烏斯季諾夫海軍元帥號。

原本還有3艘光榮級巡洋艦的,可惜在俄烏沖突中被擊沉1艘,還是黑海艦隊的旗艦莫斯科號。

1164型光榮級巡洋艦是世界上少數幾種僅存的巡洋艦之一,其外觀上最大的特點就是船舷兩側碩大的並列布置P-1000火山岩遠程反艦導彈發射裝置。光榮級巡洋艦首艦1976年開工建造,1979年下水,1982年服役。光榮級巡洋艦計劃建造7艘,實際完工服役3艘,在俄烏戰爭中黑海艦隊旗艦莫斯科號被擊沉。俄羅斯海軍目前還有2艘光榮級巡洋艦,分別爲太平洋艦隊旗艦瓦良格號和北方艦隊主力作戰艦艇烏斯季諾夫海軍元帥號。

光榮級巡洋艦長186.4米,艦寬20.8米,吃水6.28米,標准排水量9300噸,滿載排水量11280噸。動力系統采用的2台M-70巡航用燃氣輪機,2台廢氣循環巡航用鍋爐,4台M8KF加速用燃氣輪機,總功率13萬馬力,最大航速32.5節,最大續航7000海裏。

光榮級巡洋艦的主要武器裝備有1門AK-130雙管130毫米艦炮,6門AK-630M30毫米近防炮,64單元的S-300PMU遠程防空導彈。在船舷兩側的16枚P-1000火山岩反艦導彈尤其引人注目,造型霸氣側漏。搭載1架反潛直升機。

22350型護衛艦

22350型護衛艦是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第一種從頭設計、開工建造的主力水面作戰艦艇,整合俄羅斯最新型武器裝備和電子系統,整體配置布局緊湊,綜合火力強大,代表了目前俄羅斯水面艦艇的最高成就,目前已服役3艘。

22350型護衛艦長135米,艦寬16米,吃水4.5米,滿載排水量4500噸。動力系統采用DGTA-M55MR複合燃氣渦輪與柴油機推進系統,台M90FR燃氣渦輪,單機輸出27500馬力,2台巡航用的10D49柴油機,單機輸出5200馬力,最高航速29節,最大續航力4000海裏。該艦配備俄式神盾,擁有4面大型相控陣雷達。

22350型護衛艦武器裝備爲1門AK-192 130毫米艦炮,2門帕爾馬彈炮合一系統,裝備16單元的3S14U1垂發和32單元的3S97垂發。3S14U1垂發是一款冷熱共架垂發,可以裝填3M14型口徑系列對地攻擊巡航導彈和3M54俱樂部系列遠程反艦導彈。3S97垂發可以裝填3種不同的防空導彈,可以采用一坑四彈方式裝填射程10公裏的9M100近程防空導彈,也可以使用射程50公裏的9M96E1中程防空導彈,以及射程120公裏的9M96E2防空導彈時,具備區域防空能力。搭載1架反潛直升機。

941型台風級戰略核潛艇

941型戰略核潛艇是蘇聯/俄羅斯第三代彈道導彈核潛艇,北約稱爲台風級,由蘇聯紅寶石設計局研制,北德文斯克造船廠建造。945型戰略核潛艇是迄今爲止體積和噸位最大的潛艇,1972年開始研制,首艇1977年建造,1981年服役,蘇聯解體前共建造6艘,現有1艘在役。

941型戰略核潛艇長172.8米,寬23.3米,吃水12.2米,最大排水量46000噸,采用雙殼體和钛合金,其極限潛深達500米,自持力120天,艇員編制175人;采用2台VM-5壓水反應堆,OK-650B蒸汽發生裝置,功率2×190兆瓦,雙軸齒輪傳動,雙7葉低噪聲定距槳,最大航速27節,噪音水平120分貝。

941型戰略核潛艇搭載20枚P-39型潛射導彈,該導彈長16米,直徑2.4米,采用三級固體燃料推進,可攜帶10個分導式彈頭,射程約8000-10000千米,圓概率偏差約500-600米,是蘇聯第一種固體燃料潛射彈道導彈。

885型亞森級攻擊核潛艇

885型攻擊核潛艇是俄羅斯最新一型核動力攻擊型潛艇,屬于第四代多用途攻擊核潛艇,北約稱爲亞森級。885型攻擊核潛艇由孔雀石設計局研制,俄羅斯北方機械制造廠建造,計劃建造10艘,首艇北德文斯克號于1993年開工建造,2014年正式服役,目前已建成服役4艘,後續艇正在建造中。

885型攻擊核潛艇長119米,寬13米,吃水9.4米,最大排水量13800噸,極限潛深600-800米,自持力120天,艇員編制90人;采用1台VM/KTP-6壓水核反應堆,功率195兆瓦,單軸單槳,7葉大側斜螺旋槳,最大航速35節,噪音水平95分貝。

885型核潛艇搭載8具三聯裝導彈垂直發射裝置,可以裝載的武器包括潛射巡航導彈、潛射反艦導彈、反潛導彈、超空泡導彈等俄羅斯海軍現役的多種武器,總共攜帶24枚各種導彈,包括射程550公裏的3M-45“花崗岩”反艦導彈,射程2500公裏的3M-14“俱樂部”巡航導彈等多種先進武器。

885型核潛艇有8具650毫米的多用途魚雷發射管,可發射各種制式的魚雷和反潛導彈,亦可以用作布雷,最多可以裝載60枚魚雷。

955型北風之神級戰略核潛艇

955型戰略核潛艇是俄羅斯第四代戰略核潛艇,北約稱爲北風之神級。955型戰略核潛艇由俄羅斯的紅寶石設計局研制,北方機器制造廠建造。1980年開始研制,首艇1996年開始建造,由于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經濟困難,直到2008年才下水,2013年服役,計劃建造10艘,目前已經下水6艘。

955型戰略核潛艇長170米,寬13.5米,吃水10米,最大排水量24000噸,極限潛深450米,自持力100天,艇員編制107人。采用1座OK-650型壓水反應堆和1座汽輪機,單軸,功率380兆瓦,最大航速30節,噪音水平108分貝。

955型戰略核潛艇攜帶16枚RSM-56布拉瓦潛射彈道導彈,每一枚導彈可攜帶多達10枚15萬噸TNT當量核彈頭,射程達到8000公裏,命中精度爲60米。該級艇裝備了6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16枚魚雷和SS-N-15型反潛導彈,同時還配備了SA-N-8型近程艦空導彈,自身防衛作戰能力相當強悍。

空天軍

俄羅斯空天軍現役總兵力43萬人,裝備有很多世界先進的武器裝備,作戰飛機超過4000架。主力戰機有米格29戰鬥機250架、蘇27戰鬥機200架、蘇30戰鬥機120架、蘇35戰鬥機100架,蘇57戰鬥機剛剛開始服役,數量極少。總共700多架第三代甚至三代半戰鬥機,先進戰鬥機規模位居世界前三。此外還有270架蘇24戰鬥機、190架蘇25攻擊機、130架米格25/31戰鬥機等600多架屬于二代半水平的戰鬥機,也是一支不小的力量。

俄羅斯空天軍的轟炸機有圖95轟炸機50架,圖22M轟炸機60架,圖160轟炸機17架,蘇34戰鬥轟炸機130架,其中蘇34戰鬥轟炸機是全世界唯一的第三代專用戰鬥轟炸機。

俄羅斯空天軍的運輸機有安22運輸機9架,伊爾76運輸機110架,安124戰略運輸機38架。還有20架左右以伊爾76運輸機作爲平台的A-50預警機。雖然這其中很多戰機都是蘇聯時代的産物,但是幾十年後的今天仍然只有極少數國家的裝備能達到這樣的技術水平。

俄羅斯是全球唯三的自主研發第五代機的國家,蘇57戰鬥機也是世界上第4款服役的五代機,除了中美兩國,其他國家還沒有與之相比的戰鬥機。

俄羅斯擁有的圖95、圖22M、圖160三款戰略轟炸機,只有美國能與之相提並論,中國的轟6也不過是俄羅斯淘汰品的改進型號。蘇34戰鬥轟炸機是全世界唯一的第三代專用戰鬥轟炸機,其他國家根本就沒有這一類機型。

目前全世界擁有研發和制造大型運輸機的國家就美國、俄羅斯和中國3個國家,歐洲的A400M還算不上大型運輸機。而且俄羅斯還擁有載重150噸級的安124重型運輸機,這種級別的運輸機只有美國的C5運輸機能與之相提並論。

第五代戰鬥機、戰略轟炸機和大型運輸機這三種技術含量最高的空軍裝備俄羅斯都有。平時我們感覺技術很先進的法國、英國等都沒有,和俄羅斯都不在一個層次。

蘇57戰鬥機

蘇-57戰鬥機由蘇霍伊設計局設計的單座雙發隱形多功能重型戰鬥機,2000年開始研制,2010年首飛,2017年服役。

蘇-57戰鬥機是俄羅斯的第五代戰鬥機,由 “PAK FA”計劃發展而來,前身爲T-50戰鬥機,2017年被正式命名爲蘇-57,俄羅斯計劃用該型戰鬥機取代蘇-27戰鬥機,與美國F-22戰鬥機抗衡。蘇-57怎麽看都像蘇-27拍扁了一樣,據說是現役第五代戰鬥機中隱身性能最差。

蘇-57戰鬥機長19.8米,翼展13.95米,高4.74米,采用2台AL-41F1-117S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35噸,最大飛行速度2馬赫,最大航程5500公裏。

蘇34戰鬥轟炸機

蘇-34鴨嘴獸戰鬥轟炸機是由蘇霍伊設計局研制的一種高機動性、超音速、雙發並列雙座戰鬥轟炸機,1986年開始研制,1990年首飛,2007年服役。因蘇聯解體導致該機的研制缺乏資金,差點因此而下馬,不過好在俄羅斯並沒有放棄該機。

蘇-34戰鬥轟炸機是俄羅斯最先進的戰鬥轟炸機,也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專用第三代戰鬥轟炸機,截止目前已經服役上百架,除俄羅斯自己裝備外,還有阿爾及利亞裝備。

蘇-34戰鬥轟炸機是在蘇-27戰鬥機的基礎上研制,繼承了蘇-27戰鬥機優異的氣動布局,最大特征是采用並列雙座的設計,機頭非常的扁平,故而有鴨嘴獸的稱號。而且蘇-34的座艙非常的寬敞,甚至能在座艙內來回走動。

蘇-34戰鬥轟炸機長23.3米,翼展14.7米,高6.09米,最大起飛重量45噸,最大載彈量9噸,有12個武器挂架,挂載能力強,能同時挂載6枚反艦導彈。采用2台AL-31FM1加力渦扇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1.8馬赫,最大航程4500千米。

圖160戰略轟炸機

圖-160白天鵝戰略轟炸機由蘇聯圖波列夫設計局研制,是世界上最重的戰略轟炸機,1970年開始研制,1981年首飛,1987年服役。圖-160戰略轟炸機在蘇聯解體後停産,直到今年俄羅斯又複活了該機。

雖然“海盜旗”的名字如雷貫耳,但是這只是北約取的名,俄羅斯給它取了一個漂亮的名字“白天鵝”,是一種超音速變後掠翼戰略轟炸機。圖-160戰略轟炸機是目前世界上速度最快、航程最遠、載彈量最大的戰略轟炸機。

圖-160戰略轟炸機長54.095米,翼展55.7米(全後掠35.6米),高13.2米,最大起飛重量275噸。發動機采用4台庫茲涅佐夫NK-32加力渦扇發動機,最大飛行速度2.05馬赫,最大航程16000千米,載彈量45噸。

圖-160戰略轟炸機是世界上最大的可變後掠翼超音速戰略轟炸機,速度比美國B-1轟炸機快80%,比B-1轟炸機大將近35%,航程比B-1轟炸機多出將近45%。

伊爾76運輸機

伊爾-76運輸機是蘇聯伊留申航空集團研發的四發大型戰略運輸機,1969年開始研制,1971年首飛,1975年服役,總共有超過38個國家裝備,其中包括我國,還以該機爲平台發展了空警2000預警機。

伊爾-76運輸機是世界上最爲成功的一款運輸機,總計生産近1000架,除了作爲運輸機,該機還被用作加油機、預警機、指揮機等。

伊爾-76運輸機翼展50.5米,機長46.6米,機高14.76米,貨倉長25.5米、寬3.4米、高3.45米,最大載重40噸。使用4台Д-30K渦扇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210噸,最大飛行速度800公裏/小時,最大航程5650公裏。

伊爾-76運輸機雖然優秀,但並不是沒有缺點,貨倉寬度較小,運輸大型裝備並不方便,比如坦克需要拆掉側裙板。而且最大載重並不高,很多大型裝備,比如重型防空導彈、戰術彈道導彈無法運輸,主戰坦克也要拆掉附加裝甲。

安124戰略運輸機

安-124由蘇聯安東諾夫設計局研發的世界上第二大的運輸機,也是目前在服役的最大的軍用運輸機,1972年開始研發該機,1982年首飛,1986年開始服役。

不過可惜的是在蘇聯解體後不久該機就已經停産,到1997年總共只生産了54架,而且其中很多都轉爲民用,俄羅斯空軍有26架在役。俄羅斯現在一直都想恢複安-124的生産,但是由于資金、技術等原因,一直沒有下文。

安-124運輸機翼展73.3米,機長69.1米,機高20.78米,空重173噸,最大起飛重量405噸,最大載重150噸,是美國C-17的2倍,C-5的1.25倍,安-22的1.875倍。發動機采用4台D-18T渦扇發動機,單台推力229.47千牛,最大飛行速度865公裏/小時,最大航程16500公裏。

空降軍

俄羅斯空降軍總兵力4.5萬人,雖然人數不多,但確是和陸海空軍並列的獨立軍種,是俄羅斯的精銳快速反應部隊。主力裝備有BMD-4步兵戰車、BMD-3步兵戰車、嘎斯虎式裝甲車、2S23式自行火炮等空降用裝備。

BMD-4步兵戰車

BMD-4步兵戰車是俄羅斯KBP儀表設計局在BMD-3型履帶式空降戰車的基礎上進行現代化改進而成的BMD系列傘兵戰車的第四款戰車,2004年開始服役。

BMD-4步兵戰車全長6.51米,寬度3.134米,高2.17米,戰鬥全重14.6噸,可搭載3+6人。采用1台450馬力的2V06型6缸水冷式柴油發動機,最大公路速度可達70公裏/小時,最大越野速度爲45公裏/小時,最大行程500公裏。裝有兩個噴水式水上推進器,具有兩棲行駛能力,可以10公裏/小時的速度行駛8個小時。

BMD-4步兵戰車的主要武器爲一門100毫米2A70型線膛炮,可發射制式100毫米炮彈和9M117M1型“套索”激光制導炮射導彈。前者彈藥基數52發,後者彈藥基數8枚,射程最遠可達5500米。輔助武器爲一門30毫米2A72型機關炮,彈藥基數500發。伊爾-76運輸機可以一次性運輸3輛BMD-4步兵戰車,並且可以人車一起空投。

戰略力量

戰略火箭軍

俄羅斯戰略火箭軍現役部隊12萬人,主要裝備有各種洲際彈道導彈,包括白楊M、亞爾斯等多種洲際彈道導彈,是一支非常恐怖的戰略核力量,擁有打遍全球的能力。

俄羅斯是最早研發洲際彈道導彈的國家,在洲際彈道導彈上造詣匪淺。擁有陸基野戰機動的彈道導彈發射系統,海基彈道導彈發射系統,甚至還有鐵路機動的彈道導彈系統。俄羅斯的洲際彈道導彈技術底蘊深厚,技術全面,世界領先。

核潛艇

俄羅斯目前擁有40多艘核潛艇,而且都是第三代和第四代核潛艇,技術先進。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是全世界第二,僅次于美國,遠超其他3個常任理事國。俄羅斯核潛艇還有獨門絕技,可以撞破北極數米厚的冰層。

反導技術

曾經有段時間特別熱門的中段反導技術,其實俄羅斯早就開始搞了,而且已經研發了幾代的反導技術,並進行實戰部署。具有深厚的技術儲備,在遠程的雷達預警,天基衛星偵察監控等方面經驗豐富,並不比我國和美國差。

格洛納斯全球定位系統

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全球定位系統發展非常早,最早在1976年就啓動,1985年開始正式建設,遠早于我國的北鬥系統和歐洲的伽利略系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是與美國GPS並駕齊驅的世界第二大全球衛星定位系統,現在也是由俄羅斯獨自完善和運作。

作者觀點

俄羅斯相比蘇聯時代綜合國力已經大大削弱,軍事領域也只有核武器還具備相當強的實力,由于受到西方的全面制裁和封鎖,俄羅斯在常規武器方面已經落後于軍事強國。

俄羅斯在軍工産業上也是傷橫累累,蘇聯解體後烏克蘭分走至少30%的軍事工業,而且是最重要的那部分,已經基本上被烏克蘭敗光,就算沒有敗光在俄烏戰爭的情況下也不可能爲俄羅斯所用。俄羅斯的軍工産業現在是不僅缺錢,還缺技術,也就是在苟延殘喘而已。

俄羅斯的海軍是實力下滑最大的軍種,蘇聯解體後除了核潛艇就幾乎沒有大型水面艦艇加入俄羅斯海軍。這麽多年,也就只有那麽幾艘輕型重火力護衛艦服役,但是也不能小看,畢竟同樣是搭載現在流行的盾艦系統,采用導彈垂直發射系統,裝填各種先進的防空、反艦和巡航導彈,除了艦小,攻擊能力一點也不弱。

俄羅斯在很多軍工領域仍然在不斷的發展,比如已經服役第四代主戰坦克,第五代戰鬥機,複活圖160戰略轟炸機等,都可以看出俄羅斯仍然在不遺余力地維持自己的大國地位。但是俄羅斯的綜合國力在不斷地下降,已經無法像蘇聯時代那樣支撐俄羅斯的軍事發展。

本文由上甘嶺的旗幟原創,歡迎關注、點贊、收藏、分享,帶你一起長知識!

0 阅读:232

上甘嶺的旗幟

簡介:致力于分享軍事科技知識,解讀先進武器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