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旺:“你不要去占供應商的便宜”

汽車商業評論 2024-05-20 09:44:19

撰文 / 牛跟尚

編輯 / 黃大路

設計 / 師 超

“你不要去占供應商的便宜,供應商要平等地對待;要自尊、自重、自愛,這是不可或缺的一個境界,你不要認爲自己企業小,一切都是從小開始去做。”這是軒轅之學導師,福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在軒轅之學巨浪4期和5期課堂上的分享。

4月13日下午,78歲的“世界汽車玻璃大王”曹德旺用自己經商、辦企業的故事 ,爲新汽車人——軒轅之學巨浪4期、5期的同學們授課。這是巨浪4期第七模塊課程、是最後一次課,也是巨浪5期第一次課。

在福州爲巨浪5期第一模塊《産業展望與商業趨勢》授課的還有國家信息中心正高級經濟師徐長明和清華大學創新發展研究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白剛,授課題目分別爲《新形勢下汽車産業發展趨勢》和《變局中的戰略思考》。

4月13日下午,巨浪4期和5期的同學聽完曹德旺導師的課之後,來到體育場,舉行了一場激烈刺激的飛盤比賽,並共進晚餐,度過了一個充實而歡樂的新老同學學習與聯誼的夜晚。這也是軒轅之學巨浪班開班年多來的第一次。

正式課程前的4月12日下午,巨浪5期的同學們以“1分鍾電梯演講”的形式做完自我介紹後,開啓了破冰課程《2035:汽車創新戰略終局PK》。同學們被分爲四組,每個小組就是一個未來的汽車企業,他們從各自熟悉的領域出發分組討論,深度思考和推演2035年汽車創新戰略的終局。

課程結束的4月14日下午,巨浪5期投票選出“九大班委成員”。在巨浪思享會環節,剛剛當選爲班長的燎旺車燈副總經理顧丹同學介紹自己所在企業,分享車燈行業發展的趨勢,讓大家更直觀體驗到學學相長的軒轅之學教學特色。

在曹德旺的企業家精神與格局、徐長明的宏觀與趨勢、白剛的戰略與管理中,同學們和導師們教學相長、學學相長,寓教于樂,感悟到軒轅之學”生活、生意、生命“的真谛。

曹德旺:做事要先學會做人

農民出身,小學文化,白手起家,從零開始,創建了一家偉大的制造業跨國集團並譽滿全球。

是企業家、慈善家也將是教育家的曹德旺,一生充滿傳奇。

他是福耀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連超級豪華品牌勞斯萊斯最新的純電動汽車閃靈都裝上了福耀汽車玻璃。

他是中國反傾銷勝訴第一人,是世界華人首位“安永全球企業家大獎”獲得者,是中國企業家精神的代表,也是中國首善。

一直以來,曹德旺成功之道的核心是什麽,可以學習的精髓是什麽,等等,都是企業界、汽車圈和創業家感興趣的話題。

4月13日13時30分,本是周六休息時間,精神矍铄、清新爽朗的曹德旺走進他熟悉的指揮部。這裏再次變爲軒轅之學教室,他邊走邊與站成一排熱烈鼓掌的學員們握手。

“一不講政策,二不講學術上的之乎者也那類東西,我只能講我的故事,這都是我自己做的事情。”曹德旺開門見山地說,他的《心若菩提》裏面有一章叫《自尊自信》,就講起1988年元旦後創業早期出國帶團一行9人到芬蘭泰姆格拉斯集團購買玻璃設備和培訓的故事。

作爲帶團負責人,曹德旺當時向福建省外辦表態說放心,一定不會給中國人丟臉。他把團隊集中起來開會,告訴這一次補貼費用集體保管,節省下來的錢上交公司,去的時候不帶大米,不帶榨菜,不帶快餐面。因爲國家已經給足夠的錢支持出差用,維護國家形象應該排第一位。

曹德旺回憶:“我們出去,洋人不知道我們叫什麽名字,但是他會叫我們中國人,維護國家的利益和維護國家形象,是靠每一個中國人自覺地在外面行爲檢點,言行舉止得體,不要出洋相。”

當時出國帶隊隊長一般做後勤要做飯。曹德旺沒有煮飯,而是逛車間,看看設備上用的東西、設備上管理用的文件、輔助的工具等。他那時敏感地意識到這比設備還關鍵,不然設備買回去也不懂得用。

因此,包括生産線上用的表格的一張紙,曹德旺都要設法帶回來。他們當初還怕外方不肯給,但看見曹德旺這麽認真,後來外方在培訓時候索性跟他講這張紙是用來做什麽。

芬蘭文的這張紙實際上是工廠的質量統計表,外方就翻譯成中文給他們看,講爲什麽需要統計,因爲運算完要統計發現存在的問題。這是真正給他們培訓。

通過8小時之內特別是8小時之外的考察,泰姆格拉斯集團總裁表示“我在這裏看到未來替中國做玻璃的人”。

曹德旺說:“這句話我聽完以後很感動,幾乎就哭出來了。我認爲,知我者也就是這個總裁。他看到了這一點。”

那時是改革開放初期,福耀是第一家進口玻璃設備的民營企業,其他幾家企業設備拿回來不是缺“耳朵”就是缺“腿”,磕磕碰碰不好用。而福耀的設備安裝調試很順利,加上曹德旺很認真地培訓,員工上手也快,才會有好的效益。

因爲效益好,1991年,福耀被福建省政府拿去做試驗,1993年挂牌上市,上市就碰到1994年危機。

幸好在股票上市前,福耀展開一場完善自我爲目的的整頓改革,重組福耀企業。除産業重組以外,規章制度也進行了重組,例如我們現在熟悉的獨立董事制度,引入中國的先行者之一就是曹德旺先生。因爲福耀在1995年就有獨立董事。

曹德旺坦陳,獨立董事是他從美國和澳大利亞學來的。“中國人只懂得請獨立董事,但不懂得獨立董事的真正意義,獨立董事要能夠實現獨立,監督董事會,同時也爲企業發展提供支持,擔任企業的智囊團或者智庫的角色。”

2023年,福耀集團實際利潤是58億元(稅後),公告56.5億,因爲在德國收購一個公司虧損了大概1億多歐元,虧的當年都清掉,剩下56億多元。這三年,福耀集團每年以約20%的速度在遞增,就是因爲制度很完整。

“你口述、親自撰寫《心若菩提》,經常去萬福寺,我想了解一下您這麽信仰佛學,佛學對您個人修爲的幫助和這方面對您經營企業有哪些啓發?

面對巨浪5期學員、宏興汽車皮革(福建)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徐家寬的提問,曹德旺爲這位本土企業負責人解惑:“從創業來說,做事要先學會做人,佛學最經典的就是教你怎麽做人,回饋社會、尊重社會。你做人做好,做事時人家也會幫你。”

徐長明:未來5年還有300萬輛的增長

以“成就新汽車人”爲使命的軒轅之學,是新汽車垂直一體化商學院。巨浪班是汽車産業鏈頂級課程。軒轅之學導師、國家信息中心正高級經濟師徐長明首先爲同學們展望行業形勢。

作爲中國做汽車數據、汽車調研、汽車形勢判斷的第一人,徐長明一開場就稱贊巨浪班的學員都會是行業精英,精英最關鍵的是對這個行業的形勢有一個客觀判斷,而國家信息中心不是汽車行業一個機構,相對來說比較客觀。

徐長明首先分享汽車內需的概念,國內的汽車銷售量是個批發概念,包括國産車在國內銷售部分,也包括進口車在國內銷售部分,既不是産量,也不是國內總的國産車銷量,它是一個內需的概念。

汽車內需從2018年開始下降,連續下降3年,從2021年開始增長,到2023年連續3年增長,其中乘用車內需達到2241萬輛,增加99萬輛,增長4.6%,但是整個産業鏈運營主體的真實體驗不如數據好,從需求曲線看,不降價,銷量就下降,導致對汽車方面的宏觀總需求是負增長。

從消費者信心指數看, 2018年和2019年以及2022年初還可以,到2022年3月開始掉下來。2023年初漲了一點點,到年底基本上維持在80%。跟正常年份相比,消費者的信心還有40個百分點的落差,就會反映到消費者需求上。

從中小企業家信心指數看,2023年在50%左右,而2019年在60%-70%水平。

這兩個指標反映,雖然GDP增長了,收入有所增長,但反映在汽車的需求上可能下降。2023年銷量增長主要靠降價,價格的下降,需求就會有所增長。降價帶來的效果不僅是99萬輛的增量,如果沒有降價,2023年銷量應該是下降,降價的效果可能是兩三個99萬輛。整車企業一降價,肯定要壓供應商價格,因爲企業沒有辦法自己來消化這麽大幅度的降價。

從中長期趨勢看,中國汽車市場銷量還能不能有所增長?徐長明分析國際上先導國家的情況。美國是汽車進入家庭最早的,1925年就達到1000個人150輛汽車。中國發生在2019年,跟美國差了100年。英法德等歐洲的國家大概是1965年,跟美國差了40年;日本比歐洲又晚了10年,大概是1975年;韓國比日本又晚了20年,是1995年;中國跟韓國相比又晚了20年。

徐長明認爲,千人150輛不是峰值,峰值比這個要高,美國漲了最多,漲了300%,其他國家漲了160%左右比較多,漲的最低是日本只增長了80%,也就相當于1.8倍。增長有兩個動力,第一人口增長,第二個每個人買車數量的增長。而中國的動力肯定存在但有點麻煩,現在已經連續2年人口負增長了,人口減少,千人購買量下降。如果按照日本1.8倍、中國按1.5倍算,2019年2100萬輛,大數能到3000萬輛,如果按照1.3倍也在2500萬-2600萬輛,還有三四百萬輛的增長,這是保守估計,很有可能還要增長更快一點。

對未來幾年的預測,徐長明認爲,未來3年年均增速爲2%,大概到2026年恢複到2017年曆史高點(2379萬輛),達到2380萬輛,隨後受更新需求增長和新能源汽車報廢周期短促進,總需求增速小幅提升,年需求增量提高,到2028年應該能達到2520萬輛,相比2023年的2241萬輛,還有300萬輛的增長,這是內需。

徐長明分析,千禧年以來的中國乘用車內需量年度走勢,2000-2010年均增速爲34%,2011-2017年均增速爲10.5%。2018-2020年連續三年負增長,2021-2023年連續三年正增長,2024年能不能達到趨勢線每年3%增長?他說,從最近研究結論來看應該可以達到。

從汽車政策的角度看,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以舊換新”補貼政策,中央加地方一起努力來對報廢車采取政策,應該能增加100多萬輛的銷量。

從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計劃看出,大家希望銷量增長50%以上,總需求增量遠遠達不到各個廠家的目標之和,必須輔以價格戰才能促進銷量增長。

徐長明分析,2024年肯定還是有價格戰,已經有一輪了,後面只要大家想完成全年指標或者接近全年指標,這個價格戰是沒辦法,擋是擋不住的,怎麽去降低成本非常關鍵,不能降價而成本下不去,一旦售價低于成本是不可持續的。

“當下,絕大多數品牌很難做到同時兼顧利潤和份額,在現階段,市場份額比利潤重要。” 徐長明建議,“必須敢于犧牲利潤去保市場,生存下來是第一位的。降價還管用的時候,必須要用。誰丟掉中國市場,誰全球地位就會迅速下降。”

大家一直說中國汽車的消費降級,徐長明用觀測到的數據說明汽車消費還是在升級。從2018年到2023年的中國車市銷量結構看,30萬元以上汽車從7%漲到15%,2018年只有161萬輛,2023年漲到336萬輛,翻了一倍還要多;10萬元以下的汽車,從38.9%降到18.5%,低價車的銷量下降,分母就下來,因爲它占絕對量大些;20萬-30萬元的汽車,2019年從上一年的264萬輛下降到252萬輛,之後一直增長,到2023漲到381萬輛;15萬-20萬的汽車,2020年最低,爲272萬輛,2023又漲到399萬輛,比之前高峰點2018年的309萬輛也高。

徐長明認爲:”高價位汽車銷量在增長,這是一個大趨勢,這說明汽車消費還是在升級。”

白剛:企業家身邊要有一群跨行業能聊天的人

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組織系的白剛教授,管理學博士,師從成就《華爲基本法》《TCL以速度抗擊規模》等案例的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博士生導師包政教授,專注于企業成長戰略級營銷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現是清華大學創新發展研究院教授和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中國社科院大學商學院、暨南大學管理學院的客座教授。

3月16日爲軒轅之學巨浪4期講授第六模塊《汽車營銷新思維》課程的白剛講授,在4月14日上午爲巨浪5期講授《變局中的戰略思考》。

管理學更偏向于實踐,不能用西方的理論和本土的實踐相結合。白剛讀書的時候就被中國人民大學教授帶著進入到企業現實中,更深入去研究企業,要到企業更前沿去,就像曹德旺那代的創業者,熟悉每一個細節。而中國新一代企業家更強調自己做一些大的事情,可能對細節的理解不夠。

在學習方法上,白剛說,更重要的是你如果覺得哪些東西對你有啓發,你要到現實當中去推動它,然後說明現實當中發生了什麽,感受是什麽,實際上大家是一個學習共同體,共同的成長,只有每個人獲得了成長,你才有可能會帶領你的企業走向一個更廣闊的未來。這也是軒轅之學倡導的教學理念。

白剛通過當年跟隨老師幫助華爲構建原則體系的案例說明,做企業最重要的要建立企業經營的原則,原則下面才是制度體系,往上走應該是價值觀體系,是文化。從這個角度來去看當年的華爲基本法,其實是一個企業系統的做事的原則,這個原則是從這個企業經營者的價值觀體系來的,可以把它理解成企業宗旨、願景、使命、文化,把它變成原則,然後基于原則在具體情境下轉變成制度體系。

如果你想在企業裏建立區別考評制度,你首先需要在組織中構建坦誠的原則。白剛建議,作爲老板,作爲高管就一定能做到在每一個細節和場合都是坦誠的,然後才有公平、公正、公開。

商業史研究表明,一定要選擇那些有前途的産業,這是經濟有周期、技術有進步。白剛說,“雷軍講,你要順著風勢走,風來了豬都能上天,這是對的,這是聰明人的選擇。韋爾奇講你一定要看這個吸引力,看它的成長性,看它的未來的前景,看它的利潤的空間。”

白剛指出,另一方面還要看競爭力,就是能不能在這樣有前途的市場當中建立自己的競爭能力,要去看這個領域中贏得關鍵要素是什麽,能不能在這個關鍵要素上去構建足夠高的壁壘,在這個領域有強大的競爭力,它可能是技術,可能是系統,可能是團隊。

白剛認爲,軒轅之學巨浪班第一堂課上的是産業展望與商業趨勢,就是說你要看到這個産業展望、看到這個商業趨勢,也要明白在這樣的趨勢下你應該如何做決策。“作爲創始人或者高層管理者,你要洞察這樣的趨勢、去洞察這種變化,然後最重要的你應該去做什麽樣的決策。我的老師跟任老板兩個人就是喝早茶中聊這樣的一些事情。”

分析華爲創始人任正非的案例,白剛建議企業家身邊要有這樣一群跨行業能聊天的人:講講最近在思考什麽、有什麽困惑、有什麽想法,對這樣的事、這樣的觀點怎麽看;不用管對錯,不用想給結果,就告訴同樣的事情是怎麽思考;不要有壓力說必須要給一個正確的主意,然後按照主意還得做對。

白剛總結,這是幫助企業家去發展思維規模,構建思維方式,“企業不是每天都有新事,也不是經常有新問題,這樣的聊天包括最近看了什麽書、見了什麽人、在想什麽。”

白剛透露,有一次,居然在華爲見到鄭淵潔,任正非請去聽他講講對社會、對孩子的理解。這就是任正非講的“仰望星空,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力”,就是喝咖啡、聊天。

白剛稱贊軒轅之學的課每一次課都有半天的時間是私董會。他建議不僅在課堂上有私董會,個人圈子中也應有,不要都找管理學,社會、經濟、技術等領域都需要有這樣一群顧問,就是聊天,他們不承擔任何結果,就是來告訴他們怎樣理解一件事、怎麽理解社會和産業的發展,幫助不斷去拓展個人的思維規模、發展思維方式。

“從我個人成長經曆來看,這是最有效的,可以幫助你更好去洞察産業的趨勢,幫助你更好的去作出戰略決策。”白剛說。

在向華爲文化學習方面,白剛講義,老板要允許下面的人把話說完,很多強勢老板都不太這樣,下屬一說話就開始覺得你錯了,然後劈頭蓋臉一頓臭罵,這個組織上下很難形成溝通。沒有充分溝通就缺了最重要的戰略共識。

白剛分析,“老板一定要給下屬充分表達意見機會,至少一次,哪怕他一張嘴你就知道他錯了,也要聽他講完,然後你把錯誤根源和表現形式及後果都講給他,爲什麽錯、錯在哪、應該怎麽做。如果他還沒理解,可以斬立決。但是如果你不去傾聽,然後劈頭蓋臉一頓臭罵就告訴他按照我說的做,就沒有戰略共識,一定會走樣。”

白剛強調,一定要看産業的未來,要去洞察趨勢,而這是和戰略決策相關,要把它放在一起去考慮在變化下,成敗的關鍵環節到底是什麽,如何在這關鍵環節上要甯多毋缺的原則去超配。

當今年代,品牌是圍繞價值觀的表達展開的,不要用說教的方式,而要講故事,說教沒人聽,用戶主權時代,他們說了算。

爲什麽雷軍說真誠有力量,白剛認爲,這真是厲害的人,比較柔和,“要圍繞著你的價值觀去講故事,而且越小越好,美國人的表達方式一定要具體,不具體就沒有細節,而且越小越好,人都願意聽這樣的事情。然後以一個合適的頻率表達出去。這是時代品牌傳播新的趨勢。”

0 阅读:39

汽車商業評論

簡介:中國汽車商業報道第一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