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紅氣萦繞的ab,不僅美貌降級,連資源也只剩下前夫了?

新氧明星整形教室 2024-05-16 10:25:36

莫??

大家聽說了嗎,最近女明星圈裏興起了一種穿搭,名爲“丁達爾”…

關于丁達爾穿搭究竟是啥,羊先賣個關子。

但被這個風潮席卷的女明星可不少,有和前夫同框並且表情管理得很好的喬妹…

有芭莎盛典上以張鈞甯爲代表的一衆女明星…

還有卯足了勁兒複出,但從金像獎評委——

再到和前夫又上熱搜——

但都沒濺起啥水花,反而連自己最拿得出手的顔值都有點被質疑的AB。

波及女明星太多,區花就不一一舉例了。可是與以往相反,關于這次的流行趨勢:

羊覺得,有,點,水。

而且大家有沒有發現,這些年時尚圈的讓人看不懂的潮流詞簡直和內娛的瓜一樣多,而且越來越晦澀難懂…

· 那麽,時尚圈爲何執著于轟轟烈烈的造詞運動?

· 我們追隨的、接踵而至的潮流,其背後的審美原因又是什麽?

· 而我們,真的需要時尚嗎?

流行趨勢KPI

夏日的多巴胺、秋天的美拉德、冬季的格雷系…

圖源 小紅書@ARTiE國際藝術留學

大家有沒有覺得,這些年時尚圈像有造詞KPI一樣,幾乎每隔一個月,就能衍生出一波新的潮流詞彙。

但,最近的“丁達爾穿搭”屬實讓羊尬住了。

本以爲是什麽高科技的新風尚,仔細一瞅,原來就是區花說爛了的同色系穿搭和漸變色系穿搭。

哪怕含義是Prada新款這種波光粼粼的面料,區花都尚且能理解。

但,現在的造詞,實在,太敷衍了。

還有“薄荷曼波”,其實就是綠色穿搭…

圖源 小紅書@安的視覺家

羊真想說,名字,可真不是越晦澀才越高級啊啊啊!

如果說各種CORE的出現只是換湯不換藥的符號賦魅,那麽趨勢的創造也就失去了意義。

看多了這種老詞新造,難免讓人覺得時尚圈連割韭菜都割得敷衍…

所以要說造詞有沒有kpi,區花還真有點信。畢竟造詞和流行色、大趨勢一樣,都是時尚圈的造夢工具。

拿紅毯來舉例,如果說一場趨勢是一次盛大的盛典,那麽這場盛典上所充斥的明星、品牌就是和造詞一樣的時尚元素,將這場盛典的熱度推至高潮。

趨勢的從無到有

談造詞運動前,區花想先來說說趨勢是如何誕生的?

排除自下而上的時尚運動,大部分時尚既不是流行出來的,也不是被預測出來的,而是被創造出來的。

這也是爲什麽我們都說時尚圈熱衷于造夢,但造夢的人最清醒的原因。

拿流行色來說,每年國際色彩研究所都會邀請各國的專家、協會成員,在某個小黑屋秘密會晤。

從經濟、社會、文化多維度出發,同時考量視覺藝術、年度新聞、社會輿論等不同議題,經過一系列演講、辯論的方式,選出次年的流行色。

所以,每年流行色的公布,與其說是種科學的預測,不如說是時尚圈聯合上下遊行業的集體營銷。

在潘通公布流行色之後,會把敲定下來的色卡賣給品牌商,讓品牌商挑選下一季的主推色,從而進一步渲染這個趨勢。

圖源 小紅書@苁叢

時尚圈最被關注的頭部品牌隨之制作成品、走秀、召開時裝發布會,各大媒體宣傳曝光本年度品牌流行色。

隨著趨勢逐步被普及,熱度也水漲船高,品牌和時尚博主也開始反向蹭一波流行色的熱度,進而繼續助長這類趨勢。

與此同時,大大小小的品牌也開始模仿,最終流行色流向腰部和尾部市場,被大衆熟知、買下。

CORE造詞運動

既然時尚是一場由上至下的普及,那麽造詞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營銷,可以被視爲銷售話術。

我們以幾個造詞比較成功的案例,來談談現在的造詞爲啥越來越怪?

💅 陌生感

去年爆火的美拉德,是《GQ》小編總結了巴黎時裝周各大秀場之後提出的趨勢詞,後來被某音炒火。

大家現在都已經熟知美拉德本質就是棕色系穿搭了,不過在當時鋪天蓋地的各種穿搭圖面前,應該也懷著好奇之心搜索過:這到底是個啥意思?

這種造詞的陌生感,無形上也對話題流量推波助瀾。

而且這種散發著濃郁氛圍感的詞彙,就是時尚圈最愛的高級感。

💅 簡約感

當然,這其中也有人奔著陌生感一去不複返,也就造成了現在的詞越來越晦澀難懂。

爆火的時尚詞彙一定是朗朗上口的,比如老錢風、性冷淡風、知識分子風…我們幾乎在看到這個詞面時,就能迅速GET到它的含義,腦海中甚至能浮現出具體的形象來。

當然,以上談到的這些趨勢也確實有著更豐富的內涵和更深刻的社會原因,不然也不會流行了幾年依然熱度不減。

💅 畫面感

這類就不限于時尚圈了,美容圈、健身圈依然適用,比如這些年被我們吐槽的雙開門冰箱、直角肩,都是優秀的造詞,包括開頭說到的美拉德。

腦海中浮現著牛排肥厚的脂肪切面,屋子裏因爲摩卡壺中燒開的咖啡而彌漫著香氣與溫情,拿出一條深棕色的啞光絲襪,似乎自己下一秒就能變成意式美人…

圖源 小紅書@張張

讓生硬的趨勢活色生香起來,造詞才能成爲點睛之筆。

我們爲何需要時尚

不過話說回來,相信有不少寶子早已知道了時尚圈的這些套路,但爲啥我們還是忍不住一次次的跟風、模仿?

01 對審美的追求

審美的本質是對美的感知和欣賞。

它涉及個體對事物外在形式、結構、顔色、音響、情感等方面的感知和評價,更是一種高級需求。

排除主觀審美,大範圍流行的時尚往往是客觀的審美,因此才被廣泛認可和欣賞。

我們在反複地咂摸最新的時尚意味時,也是下意識對審美的需求。

02 對青春的焦慮

除了審美,時尚可以理解爲我們在探索自我身份和社會地位時的一種表達方式。

在青春時,通常是個體認識自我、塑造個性的階段,而時尚正是通過服飾、造型等外在形式,幫助年輕人展示自我、獲得認同感的途徑之一。

“這個樂園展示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東西。它提高了默默無聞者的地位,使他成爲整體的代表,而他也感覺到自己負載著一種整體精神。”

而當我們年齡日漸增長,有了自己熟悉的、專屬于我們這個年代的認知後,既會抗拒新時代的産物,又會有種被時代抛下的緊張感。

那麽追逐趨勢就成爲了一種緩解焦慮的方式。

其實,衣服、時尚都是我們生活的錦上添花,它可以賦予生活更多趣味和色彩。

換一套新衣、買一個從未嘗試的口紅色號,有時候就能讓這一天變得與衆不同。

但同時,時尚瞬息萬變。

猶如一面明鏡,映射出由其誕生的種種誘惑。

當人們洞察其中由時尚而起卻由人心而變的陷阱時,謹記保有內心的純真與自由,方能超脫。

9 阅读:3089

新氧明星整形教室

簡介:看臉界最懂娛樂八卦的,娛樂八卦界最會看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