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八號載人發射任務臨近!

輕舟一號 2024-04-08 21:25:07

截至2024年4月8日11:14,正在中國空間站出差的“神舟十七號”乘組3名航天員湯洪波、唐勝傑、江新林已經飛行了165天,接近任務進度的90%,即將迎來乘組輪換。

“神十七”任務船箭組合體

預計在4月25日晚,搭載新3人組的“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將由“長征二號F”遙十八運載火箭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921工位發射升空,飛船將采用快速交會對接模式上行,並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徑向端口。

“神十八”載人飛行任務使用了“神舟”載人飛船組批生産後第2批次産品,本批次計劃研制生産“神十六”到“神二十一”共6艘飛船,“神十八”是其中第3艘。新批次“神舟”飛船總體繼承了上一批次飛船的技術狀態,進一步推進元器件的國産替代,並改進升級了飛船人機交互界面。新批次飛船完成了上百項器件更改和可靠性提升等驗證工作,通過國家重大工程全力支持北鬥定位系統,進一步增強自主健康管理功能。

“神舟”載人飛船采用串聯三艙構型,發射狀態由下至上依次是推進艙、返回艙和軌道艙。推進艙用于爲飛船提供姿態和軌道控制以及制動減速動力,主推進系統配備4台大型主發動機及其推進劑,單台推力2.5千牛。同時,推進艙還安裝了電源、環境控制和通信等子系統的部分設備,太陽翼位于該艙段兩側。推進艙整體呈圓柱形,長3.05米,直徑2.50米,底部直徑2.80米。

返回艙是飛船的“駕駛室”,爲航天員在飛船發射、上升和返回所乘坐的艙段,爲加壓艙段,配備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可搭載3名航天員實現天地往返。同時,返回艙也是飛船的指揮控制中心,座椅前下方配備儀表板、手控操縱手柄和光學瞄准鏡等,自動駕駛狀態下航天員通過這些儀表監測飛船運行,必要時航天員可進行手動操作。在返回艙連接軌道艙的端面有艙門通往軌道艙。返回艙是飛船唯一可回收的艙段,采用鍾形設計,側面和底面均加裝了燒蝕防熱塗層,配備了主副兩套降落傘,用于在飛船返回的最後階段傘降輔助返回艙降落。該艙段長2.00米,直徑2.40米(不含防熱層)。

軌道艙是飛船的“多功能廳”,是航天員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是配備環控生保系統的加壓艙段,擁有飲食、飲水和大小便收集器等生活裝置,集工作、餐食、睡覺和清潔等多種功能于一體。在天地往返階段,航天員除了升空和返回時要進入返回艙,其它時間都在軌道艙裏度過。軌道艙底部端面連接返回艙,頂部端面配備了艙門和異體同構周邊式對接機構,擁有直徑約0.8米的通道。軌道艙采用圓柱形設計,長2.80米,最大直徑2.27米。

目前,執行“神十八”載人發射任務的“神十八”飛船和“長二F”遙十八火箭均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處于應急救援狀態,待“神十九”任務船箭完成總裝測試後,“神十八”任務船箭將轉入發射狀態,並擇機垂直裝運至發射區。

自“神十四”任務開始,中國空間站進入長期有人照料的新階段,開啓了中國載人航天乘組輪換的時代。“神十八”將是中國第5次乘組輪換任務,乘組將與“神十七”乘組進行中國第4次乘組輪換。“神十八”乘組上行後,將與“神十七”乘組交叉駐留5天左右,後者將于4月底返回東風著陸場。

作者:木蘭星舟

2 阅读:2515
评论列表
  • 2024-04-09 06:59

    預祝成功!

  • 2024-04-09 19:21

    一如既往的低調的優秀

  • 2024-04-09 13:33

    好幾個月沒關注他們了。這個月回來麽?

輕舟一號

簡介:聚焦航空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