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力桃園幼兒園小小舉動大大能量

研學教育 2024-05-14 23:29:25

富力桃園幼兒園中三班的菲菲老師跟大家分享一個關于新聞播報而引發的捐贈活動,它感動了菲菲老師和中三班的每一個小朋友,甚至是家長。

一次特別的“新聞播報”

小樹苗是這學期剛剛轉入中三班的小朋友。

樹苗媽媽與小樹苗一起非常用心地准備了這次特別的“首秀”播報,看著媽媽給制作的PPT,小樹苗用自己稚嫩的話語給小朋友們娓娓道來他和媽媽前不久去廣西三江縣貧困小學體驗生活的故事。雖然是第一次嘗試新聞播報,可是小樹苗非常勇敢,自信地在全班面前表達,孩子們也聽得格外地認真。這次小樹苗的新聞播報內容是他自己親身的經曆和體驗,他是發自內心的在表達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感受到的眼中的世界,雖然簡單卻質樸,雖然短促卻深深地打動了在場的每一個幼兒、每一位老師。

“山裏的路特別窄,只有一條路,坐車的時候經常會看到牛、羊,坐了很久的車我們才到學校。”

“他們自己想辦法從食堂把飯端到教室裏,吃完後還要自己刷碗,飯菜裏面沒有看到肉。”

“他們的爸爸媽媽都出去打工了,一年才回家見面一次。”

“他們的衣服也很少,一些好心的人給他們送了書包,他們很開心。”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

教師思考:

播報結束後,孩子們有許多的好奇,有的圍著小樹苗繼續問,有的重新去看小樹苗的播報內容。萬物可研,皆爲教育,珍視孩子寶貴的好奇心,鼓勵孩子去深入思考,注重孩子與周圍事物之間的情感聯結,不正是我們高質量互動需要的嗎,看著孩子們這麽感興趣,我想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可以根據孩子們的需求再次傾聽。

設身處地地理解,引發情感共鳴

菲菲老師認真傾聽孩子們的聲音,也鼓勵孩子們回家和爸爸媽媽積極交流自己的心情和想法:

莜莜說:山區小朋友爸爸媽媽都不在身邊,衣服只有一件可以穿,我覺得她們很可憐,我有很多的玩具和圖書,衣服也有很多件,我覺得現在很幸福。

然然:聽新聞播報的時候,棠棠和想想都非常感動,落淚了,菲菲老師也落淚了。

心心:聽了小樹苗說的,我覺得心裏很溫暖,我也要做一個溫暖的小朋友。

彤彤:我喜歡小樹苗的新聞播報,我以後也要做一個有愛心的小朋友。

孩子們設身處地地理解山區小朋友的生活,也想爲山區的小朋友做點什麽,我也和孩子們再一次討論:“山區的小朋友喜歡什麽、怎麽幫助他人”,小朋友們在互動中紛紛表示要珍惜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日子,更好地對待身邊的人。

教師思考:

活動中,孩子們真情表達、溝通交流,語言表達能力、情緒情感、社會性都得到發展,我傾聽孩子的聲音,關注孩子的需求,回應每一位幼兒,我們在共創的互動空間裏暢所欲言,去探索、去發現。

共情式體驗,感知公益行爲

特別驚喜的是,收到班裏棠棠奶奶的信息,她說棠棠聽完小樹苗的新聞播報很受觸動,她想聯系小樹苗媽媽,給山裏的孩子捐一些書。

經過菲菲老師的穿針引線,兩位小朋友的家長取得了聯系,進行了溝通。他們順利地聯系了相關出版社給廣西一所山村小學捐贈圖書83套,同時也代表中三班小朋友送上美好的祝福。

教師思考:

棠棠奶奶的公益行動倍受孩子們的矚目,我們全程跟進,小朋友們成了“十萬個爲什麽”:棠棠奶奶怎麽寄書呀?寄的書是什麽樣的呀?山區小朋友會喜歡嗎?我們的書是不是也可以給山區小朋友?我鼓勵孩子收集資料、查找信息、進行圖書分類、整理統計......我看到,課程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孩子們不但了解了快遞員這一職業,心系山區小朋友,知道了什麽是志願者,公益行動還可以有什麽等,也明白了現在美好生活的不易。

浸潤式共行,孕育美好

山區的小朋友們收到圖書和祝福後,也對中三班的全體小朋友們表達了感謝,很多小朋友看完視頻後眼眶都濕潤了,菲菲老師也幾度哽咽。

教師思考:

視頻分享後,我鼓勵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感受,有的說自己很感動,有的不說話,只是笑笑,有的要求再看幾次視頻,有的默默流眼淚.....我相信,孩子們可能不明白愛的偉大和磅礴,但是他一定能感受到:幫助他人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在接下來的日子裏,菲菲老師鼓勵小朋友做“桃園小小志願者”,學習照顧好自己,不給他人添麻煩;主動爲班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擺椅子、擦洗玩具等;做對社會公共利益有利的行爲,如遵守交通規則、尊敬長輩等,進一步建立社會責任感和自我價值感。

同時也鼓勵家長們說說自己的心聲發現大家也是情緒滿滿

來自樹苗媽媽的一封信:小小的舉動大大的能量

接到菲菲老師的電話,說是樹苗“新聞播報”的持續影響力得到了園所的高度重視,爲了繼續公益的傳遞和社會價值的延續,讓我寫一寫樹苗的變化。既興奮又激動,同時也真的是無限感慨。

由于搬新家,不得不面臨重新找幼兒園這個問題,天生佛系的我,只是打開地圖看了距離家最近的幼兒園,僅有兩條馬路之隔的富力桃園幼兒園就這樣映入了眼簾。在其他寶媽都在幾家對比,實地查看做的如火如荼的時候,我還在無縫銜接的跑在全國各地的山村出差,等到真要確定的時候,發現幼兒園已經放假。且在我的資源庫,只通過網上了解了富力桃園幼兒園,當時就想樹苗能來這個幼兒園就好了,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理念,在實踐中學、融合教育理念的深度實踐等,讓我看到了在孩子成長方面的關注和重視。有的時候真的再想,是不是真的是慈善事情做多了,好事就會發生在自己的身上。雖然看群裏大家都說富力桃園很好,但是可能沒有名額了,但是在大家都在去找其他的幼兒園的時候,我依舊不爲所動,不知道是哪裏來的勇氣和決心,依然再等富力桃園的消息。可能是天生有緣,也可能是冥冥中的指引,在富力桃園幼兒園還有3天就開學的時候,我接到了招生辦的電話,讓帶資料去審核,自此開啓了樹苗與富力桃園幼兒園的鏈接之路。

遞交材料的時候冰冰老師就給我和樹苗爸爸介紹園所的辦園理念和特色,當時除了聽到注重孩子健康發展,重視體育外,記憶最深刻的就是每天的“新聞播報”,當時就覺得這個設計很好。對孩子的表達能力和自信心真的助益。很快就來到了樹苗的第一次“新聞播報”,菲菲老師特意發微信提醒。由于第一次協助樹苗,也不知道具體該怎麽做。老師的要求是選擇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分享即可,也詢問了樹苗的意見,樹苗說老師說要和和春天相關,連續說了幾個議題,都沒有得到樹苗的積極肯定和濃厚興趣,突然想到春天,萬物複蘇,是希望的季節,我就和樹苗說,那我們就和小朋友分享一些青椒計劃山區小朋友的故事吧,分享一下媽媽做的公益事情,這也算是給山區小朋友帶去溫暖和希望的故事,咱們的主題就是“春天的希望”。因爲樹苗本身就是一個非常有主見的孩子,我們的家庭教育也是相當民主的。聽我這麽說,樹苗當時非常開心,說非常願意分享這個話題。

確定好了主題,接下來就到了准備的時間,由于每天都加班,工作非常忙,選在了周二彙報前的一個周日晚上帶著樹苗一起選照片,給樹苗講每個照片的故事。好在爲了彌補經常出差無法陪伴樹苗的遺憾,我們約定我每次出差回來給樹苗講我出差的故事,樹苗分享在幼兒園的故事。所以再次查看一些照片的時候,去年的一些分享記憶也就被喚醒了。當時做這些的時候,單純就是完成家園共育,幫助樹苗完成一個小小的任務。因爲樹苗的外向型性格以及日常的溝通交流,覺得表達還是可以的,也並沒有進行過多的傳輸。但是還是很期待樹苗的第一次“新聞播報”的。

晚上接到樹苗後,問他今天表現怎麽樣?他說,小朋友們都說樹苗樹苗你真棒,還主動分享了在幼兒園裏做了什麽。後來老師發來美篇後,發現樹苗和我表達的和老師呈現的高度一致。當時也看到菲菲老師在樹苗分享時候的引導,超級有愛,也給了樹苗很大的勇氣和自信,雖然一開始可能有點緊張,漸漸的邏輯更加清晰,表達更加流暢,清晰的解讀每個照片的背後故事,同時也加入了很多之前我片段的給他講的故事,這是在准備的時候並沒有提及的事情。在老師的引導下,非常圓滿的完成了他的第一次分享。當時收到了菲菲老師的留言,說樹苗分享的故事太有教育價值和意義了,這樣的真實故事讓小朋友也懂得了奉獻和愛,更加知道了幸福生活的不容易。也看到了一位家長在留言說:樹苗分享的山區小朋友的故事很好,孩子放學回家一路都在和她說。當時僅僅是爲樹苗獲得了大家的肯定和喜愛開心,也很欣慰樹苗在新環境能適應的這麽快。自此之後,樹苗放學的路上以及到家就主動分享了很多幼兒園的事情,一天的分享對比之前的幼兒園,比在之前的幼兒園3個月分享的都多,大部分還都是自己主動說。作爲家長,看到孩子這樣的進步和成長,真的是無比的欣慰和開心,也更加慶幸自己堅定的選擇富力桃園。我們家裏人看到孩子每天都這麽開心,每天都期盼去幼兒園,都說媽媽太棒了,選了這麽好的幼兒園給孩子。這種感覺,簡直太棒了。

本以爲這個事情開心過後就過去了,萬萬沒有想到有一天去接樹苗,菲菲老師留住了我說,樹苗媽媽,給您說個事情,樹苗上次新聞播報分享的山區孩子的故事,我們一個小朋友的家長看到了很動容,就想爲山區的孩子做點什麽。我能把您微信給她嗎?就這樣我和棠棠奶奶建立了聯系,這也是樹苗轉園後我加到的第一個小朋友家長的微信。就有了後面棠棠奶奶圖書的捐贈,捐贈書籍83套,價值人民幣4370.4元。剛好解決了廣西壯族自治區三江縣一個村小教學點僅有13個學生的閱讀問題。我們都沒有想到,一個富力桃園幼兒園的傳統活動,一位小朋友的日常分享,會産生這麽大的社會價值,不僅讓山區的孩子豐富了知識,更見識了更加廣闊的世界。學校的老師說,從來沒有見到過種類這麽多的書籍,孩子們都太開心了。大部分山區的孩子都是留守兒童,這些關心和愛會讓他們覺得無比的溫暖和開心,可能很多孩子還不知道北京,因爲這次捐贈,他們也希望有機會能來北京。這樣超越地域和空間的鏈接,是因爲愛。所以當山區孩子們的感謝回傳到了中三班的課堂,菲菲老師及其他小朋友都無比的感動。孩子可能對金錢的概念不敏感,當我告訴樹苗因爲他的新聞播報分享,棠棠奶奶的愛心捐贈,讓山區的小朋友有書讀的時候,我看到了樹苗眼裏的光;他說他的書是不是也可以給山區小朋友;當山區的小朋友發來視頻感謝,我給樹苗看後,問他什麽感受時,他說很感動,自己點開視頻連著看了三遍,嘴角不斷上揚。那一刻,他可能不明白愛的偉大和磅礴,但是明白的是他幫助了別人。播報最後的一句話“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我相信樹苗更加深刻的明白了這句他記住的話。

小小的舉動,大大的能量,因爲學校老師的用心,我覺得富力桃園的小朋友每個都很有愛心,共情能力很強。當問到樹苗老師在給你頒發我們給的證書的時候,什麽感受呀?他說開心呀,因爲只有我和棠棠有。一開始有點害羞,但其他小朋友都給我鼓掌,我們菲菲老師都眼角濕潤了,我也很感動。感動這個詞出自5歲孩子的口中,是離不開老師的引導和教誨的。在班級分享希望的後續後,也看到了很多家長的評論,覺得從小的公益滲透對孩子的成長很助益,大家都覺得這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活動。這也是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我真的覺得在富力桃園幼兒園看到了真正的家園共育。

2個月的幼兒園學習和生活,樹苗的變化是非常明顯的。從不會用筷子,現在筷子用的非常順,一開始也看很可憐,用不好,吃得慢就讓在家用勺子,但是樹苗說:不媽媽,把勺子拿走,我要堅持;前幾天請假帶他去雲南,他說媽媽5月我不要請假了,我要當全勤寶寶;我要去上圍棋課,我今天當守門員了,我還踢進了一個球,我做了竹蜻蜓.......天天都盼著上幼兒園,這足以說明幼兒園的吸引力啦!因爲雙向奔赴的愛最動人,有那麽多有愛的老師,定會培養出更多有愛的孩子。

人的全面發展是最大的公益,是我們公益組織一直踐行的理念,我覺得富力桃園幼兒園注重孩子凝聚力、生長力和創造力的培養,就在踐行一樣的理念。小小的舉動,大大的能量,希望所有小桃子們生在陽光下,長在春風裏,都能健康快樂的成長,成爲有愛有責任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中三班吉俊瑁媽媽

2024年4月21日

在這個美好的季節,桃園充滿大愛的教育也就這樣在孩子們的心裏播下了善良的種子。小樹苗的新聞播報,把“善意”種進了孩子們的心裏,而通過設身處地地理解、共情式體驗、浸潤式共行,我們孩子和教師、家長又一起成爲課程建設的共創者,讓“善意”和“希望”茁壯生長,更有力地助力我們的孩子們全面而富有個性地發展。

富力桃園幼兒園班級的新聞播報活動還在繼續,還會有什麽不一樣的體驗等著我們小朋友呢?讓我們拭目以待!我們堅信:兒童是有能力的學習者,是有創造力的表達者,在共創的道路上,我們一定能看到孩子們更多的精彩!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