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服役的“死神”,二戰意大利布雷達Ba.201俯沖轟炸機

丹書戰史 2024-02-21 17:12:00

人類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經嘗試開發制導武器,無奈當時科學技術還不成熟,長時間裏沒有可靠的設計出現,因此各國在空對地攻擊中主要依賴自由落體航空炸彈,而要達到作戰所需的精度,最常用的兩個辦法就是密集投彈和俯沖精確轟炸。二戰時德國空軍裝備的Ju 87“斯圖卡”就是一款優秀的俯沖轟炸機,它在戰場上堪稱空中死神,出現了不少王牌飛行員,那麽二戰時還有其他可以與Ju 87相媲美的同類裝備嗎?

在1939年二戰爆發前夕,意大利皇家空軍總參謀部發布了新式俯沖轟炸機的規範,明確了單引擎和雙引擎的相關要求,布雷達公司由于此前開發的Ba.88性能不佳,很想通過這輪競賽證明自己,于是新開發了布雷達Ba.201。

Ba.201的設計多少受到了德國Ju 87的影響,它是一款采用倒置鷗翼的全金屬單引擎懸臂式飛機,機翼後方安裝了分裂襟翼,可用于俯沖制動,後三點式起落架可完全收放,單人駕駛艙盡可能靠前布置,以獲取更佳的視野。

由于當時意大利手中沒有合適的發動機,因此選擇的是德國的戴姆勒-奔馳DB 601倒置V12液冷活塞發動機,它不僅結構緊湊,其燃油直噴設計更利于俯沖機動,它能讓這架空重約2400千克的飛機達到460千米/小時(4000米高空)的最大飛行速度,雖然沒有達到空軍預想的500千米/小時,但也優于Ju 87,它的最大航程爲1200千米。

Ba.201的作戰武器中規中矩,機翼內安裝了2挺布雷達SAFAT 12.7毫米機槍,備彈1050發,在機腹可以挂載一枚500千克航彈,足以對大多數戰場目標發起一次極具威脅的戰術轟炸。不過它與雙座的Ju 87不同,該機駕駛艙後部被隆起的脊背遮擋,沒有設置後炮手和自衛武器。

唯一的原型機在1941年7月首飛,它在測試中表現非常優秀,其俯沖制動器可以有效減緩俯沖速度,方便飛行員瞄准目標,甚至認爲它的制動效果太好反而讓轟炸機成爲絕佳的空中靶子。一旦轟炸機投下炸彈後就會變得非常靈活,可以進行空戰。試飛員對Ba.201非常滿意,認爲它很符合俯沖轟炸機這個角色。

意大利並沒有量産Ba.201,其中一個原因是速度不到軍方要求,更重要的原因是意大利無法從德國穩定獲得DB 601發動機,意大利雖然獲得許可生産,但産能並不富裕,最終意大利版“空中死神”無緣戰場,不過這也未必不是好事。

2 阅读:223

丹書戰史

簡介:觀三千年戰史,品海內外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