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艦甲板兩側的“長須”是什麽?其實沒那麽神秘

丹書戰史 2024-05-09 22:11:03

這兩天福建艦算是成了頂流大明星,中外媒體都在關注這艘大型國産航母,隨之帶出的疑問也越來越多,比如它的電磁彈射如何保障電力供應、是不是核動力等等,還有一些網友更加細心,發現福建艦甲板兩側有“長須”狀的東西,有的網友打趣說這是釣魚竿,是爲了給船員改善夥食,好吧,這就是純純的笑談,那麽它到底幹什麽的呢?

其實最早的航母甲板兩側是沒有這東西的,比如英國在1918年服役的阿格斯號,它的甲板上層和外側就非常的幹淨,連艦島都設置在甲板下方。後來有些航母在甲板外側豎起了杆子,它們的作用是支撐安全網,比如暴怒號的甲板兩側、後方就有安全網,防止飛機因側風偏離甲板掉入海裏,但這和現在航母上的“長須”沒有關系。

福建艦甲板兩側的長杆其實是高頻天線,也就是在一戰後不久,無線電遠程通信技術不斷發展,加上光學儀器等設備,那時候的軍艦上層建築從一戰前的簡潔風格一下子過渡到私接亂搭般的違章建築風格,簡直一團糟,爲了獲取更強的通信能力,強大的天線必不可少,可軍艦就這麽大,于是天線就和晾衣繩一樣到處拉扯。

但這招在航母上就不太好用了,因爲飛機起降需要更安全的環境,一根小小的天線就可能釀成事故,于是設計師開始把天線桁架設置在甲板兩側,用它們制成天線,桁架本身也可能是天線的一部分。爲了飛行安全,設計師又引入了鉸接結構,桁架可以向甲板兩側放平,這樣就不影響飛機的正常起降了,只是天線位置更低,會對無線電信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再往後鞭形天線出現,它的結構更加簡潔,就像一根釣魚竿,可航母上空間狹窄、天線/雷達間互相幹擾的情況依舊存在,于是大多數鞭形天線依舊安裝在甲板兩側,通常出海後就會放平,返港後才豎起來。

目前這種鞭形天線安裝方式是最常見的形式,除了我們的福建艦,山東艦、遼甯艦也是這樣,美軍的福特號也不例外,在更小的輕型航母、兩棲攻擊艦上同樣使用,至少就當前的技術水平而言,設計師還沒有找到一種兼顧軍用可靠性和高性能于一體的替代品,因此航母“長胡須”這種情況還要持續很多年,只不過天線會越來越簡潔,數量也會越來越少。

23 阅读:7225
评论列表
  • 2024-05-09 23:09

    這個都不知道啊,定海神針。除倭金箍棒。

  • 2024-05-10 08:04

    那是魚竿,漁船麽,沒有魚竿能叫漁船[呲牙笑]

  • 2024-05-10 11:53

    那是平常釣魚用的[笑著哭]

  • 2024-05-10 11:37

    紅色邊上一圈會不會太顯眼了,還是要從實戰出發,畢竟不是私家車好看就行,也不是教練車考倒車入庫,標記輪廓明顯不單讓飛行員容易降落,也更容易讓導彈標記十環

    真安 回覆:
    真聰明 咋沒把你請去設計航母呢
    用戶64xxx29 回覆:
    也許你說的都對,但你去看看有沒有哪家的軍艦用紅線把輪廓標出來的?航母國之重器,我也沒別的什麽壞心思,中國航母不知道有多少導彈時刻鎖定,尤其日本,一旦開戰肯定偷襲。想盡辦法活過第一輪,中國必勝。
  • 2024-05-10 10:35

    搞多用途的,也不妨礙釣魚呀!

  • 2024-05-10 12:39

    鞭狀天線。

  • 2024-05-11 11:53

    我以爲是自拍杆呢[得瑟]

  • 2024-05-10 14:14

    遼甯艦山東艦都有的,已經解釋過很多次了

丹書戰史

簡介:觀三千年戰史,品海內外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