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山爲何神奇?探秘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一)

徽記大興 2024-05-19 17:23:07

中國有座神奇的山: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以下簡稱觀音山景區或觀音山)。這座山從雄渾險峻上說比不了五嶽和黃山,從文化淵源上說比不了四大佛教名山,然而它卻如一顆璀璨的明星,躍起于嶺南大地“脈繼羅浮,載道之所”,如今它已引起世人矚目,四面八方遊客也是絡繹不絕前來登山遊覽。

從上世紀1999年至今,東莞本地人黃氏淦波率領一衆觀音山人開發建設了25年,如今的觀音山已被贊譽爲“南天靈秀勝境、森林康養福地”,聲名廣傳四海,福澤浸潤八方。這裏有茂密的原始次生林,不僅風景宜人空氣清新,更加因爲長年舉辦各類文旅活動,國內外名人頻繁莅臨助力弘揚傳統文化,從而吸引了越來越多遊客奔赴觀音山,登高祈福的同時體驗中華文化的深邃魅力。

到觀音山,來了就好。在觀音山公園的遊客當中,有許多是來了很多次,甚至每年都要來幾次。其中,一家老少一起來的占挺大比例。當然,有本鎮身份證的人是可以免門票隨時來爬山休閑的,東莞觀音山,已漸成爲全國人民向往的旅遊目的地——此生必到觀音山!

2002初,經過深刻思考後,觀音山景區在締造者黃淦波的帶領下確立了“用50年時間將觀音山建成中國第五大佛教名山”等核心發展目標,按照“生態建園,文化立山”的發展理念邁開勇往直前的步伐。

2005年12月23日被前國家林業局審核爲國家級森林公園,2006年10月1日被聯合國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組織設立爲“國際生態安全旅遊示範基地”,2009年12月28日被全國旅遊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爲國家4A級景區,2021年5月17日,觀音山公園榮獲“廣東省楹聯文化示範山”榮譽稱號,2023年12月8日,2023 年東莞市文旅體企業 20 強頒獎典禮上被評爲“2023 年東莞市文旅體企業 20 強”,是唯一一個景區類企業入選!

經過25年艱苦卓絕的奮鬥,觀音山景區獲得難以計數的榮譽,創造了“世界工廠”裏一個文旅行業民營企業的發展奇迹,現已建成的衆多景觀和良好品牌積累,爲後續蓬勃發展打下堅固穩定的基礎。

我們可以看到,觀音山景區從1999年底承包經營以來,經曆了多種多樣匪夷所思的困難和折磨,其間遭遇了數不盡的來自東莞市、樟木頭鎮乃至石新社區(2005年前稱爲石新村)各類行政部門長年累月多方面多頻次打壓,也不得不隨時想出各種應對措施,克服困難,獨辟蹊徑,終于闖出一條具有觀音山特色的發展道路,從一個弱小的民企逆境成長成爲國家級森林公園、國家4A級旅遊景區,全國首家“中國楹聯文化名山”文化旅遊名山、姻緣祈福勝地,乃至能爲廣東文旅上分,享譽國內外的知名文旅企業,不能不說是個傳奇。

觀音山公園所在地:神奇的“小香港”

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東莞市樟木頭鎮,這裏因爲地緣關系毗鄰香港,而且在2000年前後全國各地房地産興盛的階段,樟木頭鎮房地産發展迅猛,並且通過搞“香港人旅遊節”成功吸引了大批香港人過來投資置業,或者休閑旅遊,樟木頭據說曾經有十來萬左右的香港人居住,所以後來這裏就被稱爲“小香港”。

樟木頭鎮森林總面積爲8983.22公頃(包含樟木頭國營林場),森林覆蓋率高達76.13%,是廣東省森林小鎮,全鎮建成區綠化率52.65%,人均綠化率28.5%,是東莞市森林覆蓋率最高、森林公園數量最多的鎮街。 因爲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位于樟木頭鎮,又在二十多年裏保護森林開發旅遊,頻繁舉辦各類文旅活動,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反而讓樟木頭鎮的名聲更盛,就有人提議幹脆將樟木頭鎮改成“觀音山鎮”得了。這個說法貌似有點隨性,但是如果真把這個鎮的名字改過來,即意味著當地政府對保護森林發展綠色經濟的認可和支持,那很可能讓這裏的森林資源發揮的更好,讓當地知名度更高,更加迅速的帶動當地森林旅遊森林康養等綠色經濟的發展。

2、觀音山公園的自然資源

觀音山公園位于樟木頭鎮東南部,距鎮中心區0.5千米,距離東莞市區大約40千米。觀音山原名飛雲頂等,是樟木頭鎮境內東南屏嶂諸山之一,與雙面髻山(主峰海拔791.3米)、大細鍋、筆架山、仙宮嶺、飛鼠山、尖峰等群山互繞。觀音山公園內最高點爲耀佛嶺海拔566米,觀音廣場海拔488米。

觀音山公園內森林密度覆蓋率達92%以上,奇花異草滿山遍野。公園內空氣清新宜人,空氣負離子含量平均每立方厘米達1100多個,最高處每立方厘米達20000多個,是珠三角地區空氣負離子含量較高的地方之一。

觀音山公園整體屬丘陵山地,地質較古老,其岩性組成主要有震旦紀變質岩、燕山期花崗岩和花崗長岩,基岩多爲沙頁岩,山頂多裸露岩石。

觀音山公園森林覆蓋率達92%以上,有南粵秀茂的原始次生林,整片林區內1000多種植物蓬蓬勃勃生長。另據專家考證常見植物種類就有73科199種,屬國家保護的植物有22種,至少有7種是國家保護的瀕危物種,其中有國家一級保護的金茶花,有恐龍時代的物種蘇鐵蕨、桫椤、白桂木、野生山茶花、野生龍眼等。

3、觀音山公園的旅遊資源

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有著“天然氧吧”之美譽,其自然環境清幽,風景秀麗如畫,空氣清新宜人,負氧離子含量很高。園區總規劃面積18平方公裏,森林覆蓋率高達92.6%,這裏地處南亞熱帶氣候區,兼具丘陵、低山氣候特點,氣候條件非常適合開展旅遊,全年絕大部分時間均爲適遊期。

觀音山公園一年四季鳥語花香、空氣清新,尤其到了春季,杜鵑花、木棉花、三角梅、木蘭花、鴛鴦茉莉、黃花風鈴木爭相開放,百花爭豔,美不勝收,堪稱城市生活的人們心馳神往的“世外桃源”。

起始于觀音山公園正門樓的吉祥路,延伸至山頂觀音廣場,全長6.8公裏,經會展中心、動物園、松濤灣、老仙岩、觀瀑台,止于觀音廣場山門外側。其中,從門樓進入公園到老仙岩中轉路段都是人車分流設置,可以乘車,也可以步行;從老仙岩到觀音廣場有800米人行登山路段。整個吉祥路蜿蜒曲折,遊客可穿行于原始次生林道路之間,步行上下山時既可觀景也可休閑健身,不僅可以靜心,還能“洗肺”。

爲了增加遊客旅遊時的趣味性,觀音山公園還提供了大型遊樂場、冰雪樂園、森林露營、叢林穿越、飛天威亞、龍鳳天梯、森林滑道、高空滑索等許多娛樂設施。

同時,爲了滿足遊客旅遊休閑、購物等需求,觀音山公園在會展中心建設了文創市集、在狀元廊附近建設了展示農耕文化的果蔬園,這兩處可以購物,可以休閑;在沿途和感恩廣場等處還設置了各種水飲、小吃、工藝品旅遊紀念品等店鋪,滿足遊客旅遊時的各種需求。

觀音山上有一處:仙宮嶺,爲觀音山公園內道教古遺址。相傳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的弟子火龍、缥缈二真人曾爲這裏的美景所迷戀,在此結廬而居,其遺迹仙人居至今仙風道骨猶存。有石級人行步道直達山頂及各亭閣,沿途景色迷人,空氣清新,爲養生、觀賞怡情、健身徒步的風水寶地。

觀音山公園有濃厚的紅色曆史文化氛圍,在觀音山公園內,有一處紅色教育基地:松濤灣,這裏有一尊漢白玉雕像,是爲紀念東江縱隊抗日將領蔡子培將軍而樹立。

觀音山公園內還有神秘的先人石壘遺存,石壘多存在于海拔200米以上地域,呈台階狀延伸,每層高約0.5m-1m,石壘用料石塊大小不一,有重達千斤巨石,亦有拳頭大小的鵝卵石,目測整個壘砌非常規整,工藝令人歎爲觀止,據考證石壘存在已有至少一千年曆史,但堆砌的具體作用卻難以確定,有學者認爲是古梯田遺址。

觀音山公園內進公園上山約300米處有占地約5萬平米的會展中心,這裏主要是各種演出和大型活動場地,遊客在這裏可以免費欣賞文藝表演和免費參觀古樹博物館等。

4、樟木頭鎮地標建築:觀音山正門樓

觀音山正門樓端正高大,氣勢恢宏,既有山海關的凜然傲氣,又有嘉峪關的雄渾壯美。正門樓占地828平米,高28米,長46米,寬18米,其采用明清古城樓建築風格,飛檐翹角,集中體現了中國古典建築之美。正門樓內設遊客服務中心和售票處,是遊客進入觀音山景區所看到的第一道靓麗風景,後被譽爲“南粵第一門樓”。

從2003年觀音山公園正門樓啓用後,觀音山正門樓一直是山南地北來觀音山的遊客心中第一眼印象,在整個樟木頭及東莞市都是公認的地標建築之一。

而且,從2003年觀音山公園正門樓啓用後,幾乎所有的大型活動或重大事件期間都會在正門樓上作特別的裝飾,或懸挂各種條幅。所以,觀音山正門樓仿佛是觀音山公園展示風采,公布重大活動,對外公示傳達信息的最佳載體;觀音山正門樓也仿佛成了觀音山公園抵制各種非法對待,抵禦外敵侵蝕的一道屏障。

後來,有不少遊客建議將觀音山正門樓命名爲:觀福樓,就是大家一提東莞觀福樓,就都知道是東莞觀音山正門樓這個意思,而且登樓遠眺,可以觀想好運福運,還是比較契合觀音山公園 “福山福地,福傳萬家”的美好祈願。

5、樟木頭鎮地標建築:慈雲閣

從觀音山公園正門樓進來沿著步行道往上走大約800米左右,經過兩處違法建築“頤雅山房”和“名門”往左走上坡,有一處暫沒對遊客開放,但是很遠就能看到的圓錐狀建築,它現在的名字叫:慈雲閣。

這是一幢樟木頭鎮幾乎人人皆知的建築,因爲它是樟木頭全鎮海拔最高的高層建築,在樟木頭鎮的大部分地方都能看到它。

慈雲閣(原名飛雲閣)爲圓錐狀建築物,酷似玉簪,建築宏偉,氣沖霄漢,別具一格,是樟木頭鎮的地標建築,它像一座擎天玉柱直指蒼天。它坐落在海拔189米的飛雲山巅頂,主體建築共11層,高38米,加避雷針高66米,整體比意大利的比薩斜塔(54.45米)還高10多米,慈雲閣區域總占地面積約8000平方米。慈雲閣的來曆也有一段傳奇故事。

慈雲閣外牆貼著淡黃色瓷磚,圓頂貼著朱紅色瓷磚,圓身和圓頂間有一通透帶,也就是11層的觀景台。慈雲閣頂和身顔色也不一樣,遠處望去頗具特色。慈雲閣框架結構科學、合理、堅固,電梯在建築的中央,電梯樓梯牆外擺放著8根圓柱子,每根圓柱周長2.35米,外表是貼有淡黃色瓷磚牆體和鋁合金窗交錯而成。

從山路上行,將進入慈雲閣區域的時候會路過一個牌坊,這個牌是方形堅柱與柱礎,仿歇山頂式,兩層三疊橙黃色琉璃瓦面,古樸端莊。瓦面飛檐翹角,如金鳳展翅;每層檐角上都立有瑞獸,望向四方。牌坊上的橫匾爲黑色花崗岩石,上刻“慈雲閣”三個金色大字非常醒目;牌坊的雙柱爲棗紅色花崗岩石,刻有壬辰年冬月(2012年)黃淦波董事長撰文,鄒繼海先生題字的長聯(繁體字):

上聯是:慈恩普澤望眼群山霑法雨,

下聯是:雲閣高標擎天一柱接蓮台。

上下聯首字,分別嵌入了“慈”、“雲“,寫出了禅意,更寫出了氣勢和胸懷,可見黃淦波董事長的才學與修爲。橫匾與楹聯由中國楹聯學會第七屆副會長,原廣東省楹聯學會會長,觀音山書畫院院長鄒繼海先生手書,字體爲行草,蒼勁雄渾,筆走龍蛇。好字配好聯,對聯前伫立玩味,很讓人賞心悅目。

如果從觀音山上遠觀慈雲閣,最佳的拍攝位置是“攬秀亭”至“一線牽”路段,特別是置身“一線牽”觀景平台,視野猶爲開闊,拍攝角度更可隨意調節。當然,要想拍攝到不同角度及一年四季朝朝幕幕的慈雲閣美景,就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耐心了。

慈雲閣最佳觀賞時段爲清晨日出時,在和煦陽光的照耀下,慈雲閣下半身還在山中的霧氣中,但圓頂被映襯出橘紅色,明晃晃的煞是好看!或風和日麗、或細雨迷濛、或夕陽斜照、或明月高懸,鏡頭下的慈雲閣會散發出不同氣息與魅力,

慈雲閣還是一個節點,就是東莞市供電局提供的公園市政用電最遠到達的地方,從這裏往上公園80%的服務區域25年來都是自主發電的。山頂的發電機房現有三台分別爲120KW、200KW和500KW的發電機,而且這麽多年公園要定時往山上運送柴油用來發電,這個動作導致成本開支巨大,對保護生態並不友好,這是觀音山公園多年來申訴卻難解決的發展問題之一。在全國經濟發展最爲迅猛的粵港澳大灣區,居然有文旅民企80%服務區域用不上市政供電的情況,而且居然能持續25年,也算是神奇的事情之一了吧?

6、蟬鳴荔枝熟——樟木頭的荔枝、龍眼和黃皮

“沙蟬叫,荔枝熟”。廣州人稱“蟬、知了”爲沙蟬。聽到蟬鳴的時候,就是品嘗嶺南佳果荔枝的時候了。吱喳叫,荔枝熟! 知了叫,荔枝熟。“知了”就是蟬,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 立夏期間,廣東各地可聽到蟬鳴,表明嶺南荔枝逐步成熟與上市。

樟木頭是“觀音綠”荔枝的主産區,全鎮“觀音綠”種植面積達8000畝,主要分布在金河社區和裕豐社區,年産量約40萬斤,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每年六月,荔果飄香,有人說這時的樟木頭連空氣都是甜的。

除了荔枝之外,樟木頭還種植有數量不少的龍眼和黃皮,在樟木頭鎮官倉社區就有一個“黃皮公園”。而龍眼是廣東人或南方人對這種水果的稱號,北方人更習慣叫它們桂圓。龍眼的功效是補血益氣、養心益智、養顔美容。每年的夏天,當荔枝季剛剛過去,很快就是龍眼上市的時候,幾乎可以說是無縫銜接。

廣東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脈繼羅浮,載道之所”,位于如今的大灣區核心地帶,擁有茂密的原始次生林和良好的生態,在黃淦波這樣的曠世奇人帶領下發展25年的各種神奇故事,本篇只是開始,後面陸續和大家分享,請大家持續關注。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