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爲炮兵題詞,有人說“炮”字有誤,其實人們不知主席的高明

南書房 2024-05-07 19:26:31

1951年,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所炮兵學校,在首任炮兵司令員陳錫聯和同志們的努力下宣告成立。

毛主席欣喜得爲炮兵學校題詞,然而,當陳錫聯拿到毛主席題詞時,陳錫聯卻有些懵了,毛主席題詞中,似乎將炮兵的“炮”字寫錯了。

陳錫聯仔細想想,搖搖頭道:“不可能,毛主席是一位學富五車的領導人,他怎麽可能寫錯字呢?寫這個字,毛主席一定有他的特殊用意。”

一、毛主席給炮兵學校題詞

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經過深思熟慮,任命忠誠果敢的陳錫聯,擔任炮兵司令員。

陳錫聯是一個很有戰略眼光的將軍,他明白,要想建設出一支強大的炮兵部隊,一所現代化的炮兵學校是必不可少的。

很快,軍委直屬的炮兵學校便宣告成立了,爲了激勵炮兵學員們,陳錫聯請求毛主席和朱德總司令給學校題詞。

收到陳錫聯來信後,二位領導人很快就將題詞送到了炮兵學校。

朱德的題詞比較長,足足有一百來字,中心意思是:希望同學們可以努力學習文化和思想知識,紮實學習炮兵技術和戰術,新中國國防安全離不開炮兵。

而毛主席的題詞則非常簡單了,只有簡單一句話:爲建設強大的人民砲兵而奮鬥!

拿到這個題詞,看到這個“砲”字,陳錫聯頓時有些不明白了,難道是主席寫錯了?

陳錫聯第一時間否決了,要知道,毛主席的博學多才是黨內公認的。這是一個可以寫出《沁園春》等諸多氣勢磅礴之詩詞的偉大領袖啊,他怎麽可能犯這種低級錯誤呢?

二、識淵博的毛主席

毛主席從小就非常愛看書,小時候,只要幫家裏幹好活,他就會第一時間去看書,童年時期,毛主席就啃完了一些名著。

在湖南第一師範學校讀書時,毛主席和他幾個老師關系非常密切,那時候,毛主席幾乎每天都要上老師宿舍去看書,一個學期下來,老師藏書全部被他讀完,爲此,老師爲了滿足毛主席求知欲,特地從其他渠道裏借書給毛主席看。

1918年,毛主席在做北大圖書館管理員期間,他更是整天泡在圖書館裏。

戰爭歲月中,不管戰事如何激烈,毛主席都會堅持讀書,甚至,有專人保護毛主席的文件和書籍。

建國後,毛主席不管國事如何繁忙,讀書是他一直堅持下來的好習慣,到了毛主席晚年,因爲白內障疾病,毛主席眼睛近乎失明了,可哪怕如此,毛主席還是堅持讀書,只不過,這個時候是秘書讀給他聽而已。

有曆史學家指出,毛主席一生從未上過軍校,沒有到國外留學過,可他卻成爲了一位偉大軍事家,這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愛看書,從書中,他吸收總結出了很多軍事思想。

三、毛主席的學識讓人欽佩

因此,陳錫聯判斷,以毛主席的文化儲備,是不可能寫錯字的。

于是,陳錫聯找到送題詞過來的同志。睿智無比的毛主席,早就想到陳錫聯會有此困惑。在這位送題詞同志來之前,毛主席就對他有過一番交代。

這位同志說道:“陳司令員,毛主席讓我告訴你,炮兵在冷兵器時代,早就存在了,只不過,那個時候,炮兵的炮彈是石頭,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投石機。”

這位同志微笑著繼續說道:“因此,在火字旁炮字出現之前,炮兵中的炮字,是石字旁的砲,兩者表達的意思是一致的。”

陳錫聯不由感歎道:“毛主席的知識太淵博了。”

這位同志繼續告訴毛主席,毛主席用這個砲字,還有一個用意,那就是新中國炮兵部隊,是從“投石機炮兵”階段走過來的,中國炮兵的建立是艱辛的,希望炮兵學校可以發揚艱苦奮鬥精神,早日爲新中國建立出一支現代化高素質炮兵隊伍。

的確,我黨炮兵建軍曆程是艱辛的。

在大革命時期,紅軍基本上沒有炮兵部隊,甚至最艱苦階段,紅軍都不能保證每一個士兵都能擁有一支步槍,很多戰士只能等其他戰士犧牲,才能拿著犧牲戰士的步槍作戰。

機槍算是紅軍最強火力的重武器了。

到了抗戰時期,我黨武裝情況要比紅軍時代,好上一些,通過繳獲日軍和一些愛國人士的支持,八路軍和新四軍慢慢有了一些火炮,不過這個時期的火炮,更多的是步兵輔助性火炮——迫擊炮,類似于榴彈炮這類重型火炮是不存在的。

一直到解放戰爭初期,我黨成建制炮兵部隊才真正成型。

提到我黨炮兵部隊,就不得不提我黨“炮兵之父”朱瑞。

1925年,朱瑞前往蘇聯學習炮兵技術和相關戰術。

1945年,朱瑞跟隨林老總、羅榮恒等人一起前往東北。同年,在毛主席指示下,朱瑞被任命爲延安炮兵學校代理校長。

在很多人看來,日本投降後,日本留下的80萬支步槍,幾千門大炮,應該是屬于我黨的,事實上,由于蘇聯和國民黨簽署了不向我黨提供武器裝備的協議,被蘇聯接收的日軍武器,並沒有支援給我黨,而是被運送回蘇聯國內。

還有,日軍在投降之前,已經將很大一部分武器藏了起來。

因此,爲了組建炮兵部隊,朱瑞帶著炮兵學校的學員們,開始了近一年的“尋找火炮曆程”。

朱瑞他們走遍了整個東北大地,不管是城市,還是山溝溝,朱瑞他們不放過任何一個線索,在那個零下幾十度的嚴寒冬季裏,朱瑞和學員們很多時候只能宿營在山上。

1946年5月,經過近一年的努力,朱瑞他們硬是憑借堅韌不拔的革命精神,找到日軍遺留下的700門大炮,50多萬發炮彈,以及若幹汽車和坦克。

不爲人知的是,日軍在投降前,還將很多火炮零件都摧毀,爲了修複火炮,朱瑞他們同樣付出了很大努力。

可以說,林老總領導的東野,能夠在東北戰場上橫掃國民黨軍,朱瑞建立起來的強大炮兵部隊,是起到很大作用的。遺憾的是,1948年10月,在義縣之戰中,朱瑞爲測試火炮數據,不幸誤踩地雷犧牲。

有人說,朱瑞如果不犧牲,那麽他一定會成爲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任炮兵司令員。如果說,朱瑞奠定了中國炮兵的基礎,那麽,陳錫聯將軍就是中國炮兵進入現代化進程的主要功臣。

3 阅读: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