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興和張苞爲了替父親報仇,結拜爲了兄弟,爲何單單沒有叫劉禅?

七品小官 2023-06-27 09:40:22

首先,劉禅是劉備的兒子,雖然也是關羽的侄子,但在關興和張苞決定結拜時,劉禅還只是一個年幼的孩子,並沒有展現出明顯的軍事才能和戰鬥實力。相比之下,關興和張苞則已經成年,擁有更多的戰鬥經驗和能力。在當時的戰亂年代,結義兄弟的目的主要是爲了互相扶持、共同抗敵,因此選擇在實力更強的關興和張苞之間結拜,可以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

其次,劉禅的身份和地位與關興和張苞也存在差異。劉禅作爲劉備的嫡子,是蜀漢的繼承者和未來的君主。他的身份要求他承擔起國家統治的重任,而不是直接參與戰場上的戰鬥。作爲關興和張苞,他們更適合親身投身于戰鬥中,爲父親報仇、維護家族榮譽。因此,他們決定結拜,共同承擔起這個責任。

此外,還需考慮到劉禅的家庭背景和教育。劉禅在成長過程中主要接受的是皇族的教育和文化影響,他的人生軌迹更傾向于政治和管理國家事務。與之相比,關興和張苞作爲關羽的兒子,他們在關羽的熏陶下更多地接觸到軍事和戰鬥的氛圍,他們對戰鬥和戰爭的渴望和執著也更加強烈。因此,他們選擇與那些與自己有著相似背景和目標的人結拜,共同追求戰鬥榮譽和父親的複仇。

最後,結義兄弟的選擇也與曆史和文化背景息相關。根據《三國演義》中的描述,關興和張苞結拜時的場景是在宴會上,當時劉備邀請了很多將領和重要人物。然而,在那個特定的時刻,關興和張苞內心充滿了對父親的懷念和對曹操的仇恨,他們更傾向于與那些直接參與戰鬥、有能力親自行動的人結爲兄弟。這種情感和決定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們對關羽英勇事迹的敬仰和對自身責任的認識。

此外,關興和張苞結拜的時機和環境也需要考慮。在當時的戰亂年代,形勢緊迫,關興和張苞迫切希望通過結義兄弟的方式來增強自己的力量,以便更好地爲父親報仇雪恨。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可能沒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與劉禅進行深入的交流和了解,從而更傾向于選擇那些與他們共同目標更爲契合的戰士爲結義兄弟。

此外,個人情感和感情紐帶在結義兄弟的選擇中也起到重要作用。關興和張苞與劉禅雖然是親屬關系,但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的交流和接觸可能並不密切,他們之間的感情紐帶可能相對較弱。相比之下,關興和張苞與其他將領和戰士們之間的接觸更加頻繁,彼此之間可能有更多的了解和情感共鳴,從而更容易形成兄弟之情。

總之,關興和張苞沒有叫劉禅作爲結義兄弟,是基于多重因素的考慮和情感紐帶的形成。他們選擇與那些直接參與戰鬥、有能力親自行動,並且與他們在目標、背景和性格上更爲契合的戰士爲結義兄弟。這種選擇並不意味著他們對劉禅的忽視或不重視,而是出于對父親的懷念、對仇恨的驅使和對戰鬥力量的渴望。無論如何,關興和張苞的結義行爲都表現出了他們作爲關羽兒子的堅定決心和對父親遺志的繼承。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