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八阿哥是怎麽“煉”成的?

茅塞盾開 2024-02-22 23:06:46

相信看過電視劇《雍正王朝》的朋友,可能也會和我一樣,産生不少疑問:

爲什麽康熙朝會形成以八阿哥爲首的“八爺黨”,而不是“九爺黨”或者“十爺黨”?爲什麽那麽多官員心甘情願投入八阿哥的麾下,支持他上位?僅僅只是因爲這些官員能從八阿哥那邊獲得不少好處嗎?

帶著這一系列疑問,我們將開啓今天的話題:

八阿哥是怎麽“煉”成的?

我們暫且不拿八阿哥和他的一衆兄弟相比較,單是在八爺黨的核心成員中,八阿哥的出身、能力並不算是最突出的。

九阿哥仗著自己的母親是康熙寵愛的宜貴妃,可以爲所欲爲、瘋狂斂財;十阿哥仗著自己的外公遏必隆是康熙朝四大輔政大臣之一,照樣可以在朝堂之上橫著走。

至于十四阿哥嘛,雖然出身比八阿哥高不出來多少,但是十四阿哥卻是以善于帶兵治軍而著稱,照樣爲康熙所認可。

相比較而言,八阿哥除了比這幾個弟弟年歲長了點,其他真的是沒有什麽特別明顯的優勢。

更何況,和排在他前面的幾個哥哥相比,八阿哥更是個“弟弟”。

大阿哥有皇長子身份加持,又立下不少軍功;

二阿哥胤礽是含著金鑰匙長大的,早早便鎖定了皇太子的名分;

三阿哥依托自身過人的才學,籠絡了天底下最優秀的一批讀書人,正中康熙之下懷,已然成爲衆皇子之中,獨樹一幟的存在。

至于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在太子胤礽的提攜下,同樣在朝局之中舉足輕重。

康熙朝這衆皇子之間的實力角逐,更像是武林門派之間相互抗衡一般。

比如,有的門派是憑借資曆,有的門派是憑借實力,有的門派是憑借一門獨步江湖的絕學,唯獨八阿哥這個“門派”,在既沒有什麽資曆,也沒有什麽明顯實力優勢的情況下,硬是讓九阿哥、十阿哥、十四阿哥牢牢地跟隨在自己周圍,甘願全力相助,更有不計其數的官員死心塌地追隨。

于是乎,以八阿哥爲首的八爺黨,成爲了這個江湖世界之中,聲望最高、人脈最廣、影響力最大的門派。

八阿哥究竟是怎麽做到的呢?

抛開八阿哥所做的之事正義與否不論,八阿哥能夠一步步走到當下這個境界,堪稱是一部驚豔四座的逆襲史。

爲了一步步走到今天,八阿哥又是承受了多少、付出了多少呢?

衆多百官給予八阿哥最多的評價,便是一個“賢”字,諸如“禮賢下士”、“雅量高致”等。

其實,結合電視劇的後半部分,八阿哥在逼宮胤禛退位之時,所表現出來的狀態來看,八阿哥是頗有點心高、自負。

這才是八阿哥的真實內心。

這樣一個心高自負之人,想要讓他對別人,尤其是面對身份、地位遠不如自己的人,能夠低下那顆高貴的頭,甚至以更低的姿態,與之相處,這本身就需要付出極大的忍耐。

然而,八阿哥就做到了。

別的不說,八阿哥在幾次和太醫打交道過程中,從來都是將厚厚的銀票奉上,絲毫沒有一點王爺的架子。其舉止之真誠,絲毫不像是裝出來的。

這就是一種修行。

或者說,這是一種能力。

放眼諸位皇子之中,具備這種能力的,幾乎沒有。

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推想,八阿哥早年間的成長經曆,促使他能夠將自己的心思隱藏得非常深。而爲了達成某個目的,他可以強行命令自己去做任何與自己心思相悖逆的事情。

就好像《教父》之中所說的那樣:

“把不說得像是一樣。”

我們可以想象出,早年間的八阿哥在沒有完全展露頭角的時候,只是諸多皇子之中,不起眼的存在。

那時候,別說九阿哥、十阿哥,就連衆多朝臣對他也一點也不看好。

于是,本著“自低爲王”的原則,八阿哥開始低調做人、做事。

無論是面對比自己出身高的兄弟,還是比自己身份低的大臣、傭人,八阿哥都笑臉相迎,不擺任何王爺架子。

在既沒有顯貴出身,也沒有三阿哥那樣才學的情況下,八阿哥唯有從爲人方面做起。

八阿哥這麽做,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擴大自己的朋友圈,讓越來越多的人信任自己、支持自己。

由于八阿哥“滴水不漏”的表現,他那“禮賢下士”的人設,漸漸形成了。擁護他的大臣越來越多。到最後,九阿哥、十阿哥幹脆放棄了奪嫡的念頭,選擇全力支持八阿哥。

于是,八阿哥組建起了屬于自己的奪嫡勢力。

不管怎麽說,能夠吸引這麽多人支持和擁護自己,直至自己在奪嫡的關鍵時刻,都顯現出了“帝王之相”,那的確算得上是八阿哥的一種能耐和本事。

我們同樣有理由相信,在八阿哥一步步改變自己命運的過程中,也一定經曆過一次次的挫折和失意。

支撐他走過這漫長黯淡歲月的,沒有別的,可能只有一顆強烈希望改變自己命運的內心。

或許很多觀衆並不喜歡八阿哥這個角色,但是八阿哥這份頑強的進取心,卻又是大多數人所不具備的。

這樣的八阿哥,你可以看不起他、否認他所做的一切,但是卻不能藐視他的那顆心。

如果不是遇上了比他做事更狠、意志更爲堅定、隱藏更深的胤禛。

那麽,八阿哥或許真的可以笑到最後。

(全文完)

1 阅读:31